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苗族与侗族一直是相互扶持的两个民族,俗话说“侗苗是一家”在这两个民族大迁徙与融合的过程中,民族间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之称。是湖南少数民族聚集的一个“多民族文化村”,长期以来,侗、苗、等50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正因如此,各少数民族间的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在一点一点的更新、替换,从舞蹈编导角度出发去探寻民族间乐舞娱乐及其来源,成了我们此次进行田野调查中一个小小的方向。笔者以怀化当地侗族、苗族自治县及县下山寨为取材地点,从地理环境角度出发,以浅显分析苗、侗族舞蹈元素来源。
关键词:舞蹈元素;来源 ;地理环境
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 J.博丹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进步”。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成为社会学中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F.拉采尔。他认为,“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导致人们体质、心理差异、意识和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地理环境决定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绝对离不开民族栖息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以及民族生存地的自然基础。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7°17′26″~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之间,处于云贵高原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18米~1994.6米,辖1市10县,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区。区内地貌属山地地貌,位于武陵山和雪峰山脉之间;古有“五溪之地”之称的怀化,其境内重要支流有酉水、辰水、溆水、潕水和渠水,;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小气候差异明显。总的来说,怀化地区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区与区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与此同时,由于地形地势导致的交通不便利,以及自然环境对生活发展的束缚也变相成为了当地民俗文化发展的先天优势,侗族、苗族自身特色的原始舞蹈、习俗、文化等最小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发展起着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民族个性鲜明。湖南作为苗族人口第二大省份,蕴藏着深厚且丰富的苗族特色文化。关于苗族族源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提出,由国家委员会出版的《苗族简史》李延贵、张山、周光大主编的《苗族历史与文化》均持有“九黎三苗说”的观点。从黄帝时期开始,苗族历史上经历过五次大迁移,也逐步由地势平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退至利于防守的山区地势中偏高海拔居住至今。苗族定居后的山地生活使他们常年翻山越岭,跨沟过壑,脚部变得灵活而有力,长时间的负重,使得他们的重心不由自主的下沉。这一习惯性动律这在他们的习俗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个身体重量及负重量形成一个重心下沉,但脚腕、膝盖一直保持松弛有力地上下颤动,是一种垂直动律加之重心左右横移的运动,身体保持唯一重心,进行垂直、横状等个方向的同时摆动。“上坡缓、下坡急”苗族舞蹈动律中节奏由缓到急、由弱到強,使舞蹈形成多节奏多曲线的土风气息的动律和舞姿。在山地行进的一踩一踏之间,形成我们所说的“踩踏动律”:以双脚有力向地面踩、踏,双膝大幅度地屈伸,带动身体的上下起伏而形成。随着鼓点重拍在下,做踩、踏动作,肩部有韵律地前后运动使其形成稳而不沉、健而不俗、轻快活泼的舞蹈风格。
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且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生活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同样湖南也是第二大侗族人口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湖南西北部地区,由居住地及语言暂区分为南侗和北侗。在侗族族人中侗族族源的主流说法是“侗族属于广西土著民族,其先明为古代‘骆越’一支。”侗族信仰多神,各类祭祀层出不穷,山神、土地神、水神、井神、树神、石神、火神、雷神均为崇拜对象,且目前依旧有少部分地区以鸡卜、蛋卜推断 吉凶祸福;古越人建造“鼓楼”、制造舟船的传统,侗族人民也一直有所继承,直至今日也依旧保持许多与水事相关的习俗。从这些古老的宗教意识、生活习俗中就可读出侗族与古越人之间的相似性及传承性。
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较为平坦地区,劈山造田、挖土造林、担柴挑水、插秧割麦成为他们主要的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造成了侗族人民的基本舞蹈姿态较倾向于地面,例如哆耶舞和芦笙舞都是以腰部为固定中心点,整个身体动作以腰部为起点,发散至四肢。无论何种造型、动作都给人双脚牢牢踏实地面的一种沉甸感。美国学者库尔特·沙克斯曾在《世界舞蹈史》中说过“一个民族的耕耘文化特色愈浓,其舞蹈愈属收缩型;崇奉图腾和酋长制度愈彻底,愈为伸展型舞蹈。”农耕民族在舞蹈时,因为劳作的环境以及劳作动作的影响,他们倾向于双脚贴紧地面,身体重心始终保持下坠,即便是跳跃,也是为了跳跃后可以更加扎实有力的踏足在地面上,田地里。居住在山间水坝这种地理环境中的侗族人民,开展水稻耕种等其他社会生产劳动时,发生了“弯腰”、“屈膝”等基本行为动作,经过广大人民群的“加工”“提炼”也就形成了前俯、蹲摆及拐膝盖等具有明显侗族舞蹈动作特点的舞姿形态。由上不难看出,不论何种动律甚至动作、造型的形成,都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沙克斯:《世界舞蹈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2] 吴少光:《谈苗族舞蹈动作中的“腰”的动律》,舞蹈艺术,1986年
[3] 李静:《初探侗族原生态舞蹈》,黄河之声,2010年
[4] 张晃玮:《湘桂边境地区苗族与侗族居住文化互动与变迁研究》,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
关键词:舞蹈元素;来源 ;地理环境
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 J.博丹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形式和社会进步”。19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成为社会学中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F.拉采尔。他认为,“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导致人们体质、心理差异、意识和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地理环境决定论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绝对离不开民族栖息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以及民族生存地的自然基础。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7°17′26″~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之间,处于云贵高原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18米~1994.6米,辖1市10县,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的苗族侗族聚居区。区内地貌属山地地貌,位于武陵山和雪峰山脉之间;古有“五溪之地”之称的怀化,其境内重要支流有酉水、辰水、溆水、潕水和渠水,;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小气候差异明显。总的来说,怀化地区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区与区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性。与此同时,由于地形地势导致的交通不便利,以及自然环境对生活发展的束缚也变相成为了当地民俗文化发展的先天优势,侗族、苗族自身特色的原始舞蹈、习俗、文化等最小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发展起着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民族个性鲜明。湖南作为苗族人口第二大省份,蕴藏着深厚且丰富的苗族特色文化。关于苗族族源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提出,由国家委员会出版的《苗族简史》李延贵、张山、周光大主编的《苗族历史与文化》均持有“九黎三苗说”的观点。从黄帝时期开始,苗族历史上经历过五次大迁移,也逐步由地势平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退至利于防守的山区地势中偏高海拔居住至今。苗族定居后的山地生活使他们常年翻山越岭,跨沟过壑,脚部变得灵活而有力,长时间的负重,使得他们的重心不由自主的下沉。这一习惯性动律这在他们的习俗舞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个身体重量及负重量形成一个重心下沉,但脚腕、膝盖一直保持松弛有力地上下颤动,是一种垂直动律加之重心左右横移的运动,身体保持唯一重心,进行垂直、横状等个方向的同时摆动。“上坡缓、下坡急”苗族舞蹈动律中节奏由缓到急、由弱到強,使舞蹈形成多节奏多曲线的土风气息的动律和舞姿。在山地行进的一踩一踏之间,形成我们所说的“踩踏动律”:以双脚有力向地面踩、踏,双膝大幅度地屈伸,带动身体的上下起伏而形成。随着鼓点重拍在下,做踩、踏动作,肩部有韵律地前后运动使其形成稳而不沉、健而不俗、轻快活泼的舞蹈风格。
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且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生活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同样湖南也是第二大侗族人口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湖南西北部地区,由居住地及语言暂区分为南侗和北侗。在侗族族人中侗族族源的主流说法是“侗族属于广西土著民族,其先明为古代‘骆越’一支。”侗族信仰多神,各类祭祀层出不穷,山神、土地神、水神、井神、树神、石神、火神、雷神均为崇拜对象,且目前依旧有少部分地区以鸡卜、蛋卜推断 吉凶祸福;古越人建造“鼓楼”、制造舟船的传统,侗族人民也一直有所继承,直至今日也依旧保持许多与水事相关的习俗。从这些古老的宗教意识、生活习俗中就可读出侗族与古越人之间的相似性及传承性。
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较为平坦地区,劈山造田、挖土造林、担柴挑水、插秧割麦成为他们主要的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和生活习惯造成了侗族人民的基本舞蹈姿态较倾向于地面,例如哆耶舞和芦笙舞都是以腰部为固定中心点,整个身体动作以腰部为起点,发散至四肢。无论何种造型、动作都给人双脚牢牢踏实地面的一种沉甸感。美国学者库尔特·沙克斯曾在《世界舞蹈史》中说过“一个民族的耕耘文化特色愈浓,其舞蹈愈属收缩型;崇奉图腾和酋长制度愈彻底,愈为伸展型舞蹈。”农耕民族在舞蹈时,因为劳作的环境以及劳作动作的影响,他们倾向于双脚贴紧地面,身体重心始终保持下坠,即便是跳跃,也是为了跳跃后可以更加扎实有力的踏足在地面上,田地里。居住在山间水坝这种地理环境中的侗族人民,开展水稻耕种等其他社会生产劳动时,发生了“弯腰”、“屈膝”等基本行为动作,经过广大人民群的“加工”“提炼”也就形成了前俯、蹲摆及拐膝盖等具有明显侗族舞蹈动作特点的舞姿形态。由上不难看出,不论何种动律甚至动作、造型的形成,都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沙克斯:《世界舞蹈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
[2] 吴少光:《谈苗族舞蹈动作中的“腰”的动律》,舞蹈艺术,1986年
[3] 李静:《初探侗族原生态舞蹈》,黄河之声,2010年
[4] 张晃玮:《湘桂边境地区苗族与侗族居住文化互动与变迁研究》,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