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四能”中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反思学习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数学问题是数学生命之源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四能”中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
“学贵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点拨,达到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观察是思维的触角”,观察是人们认识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凡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过、想过而获得的知识,学生就掌握得很牢固。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用一根绳子的一端系住一个小球进行甩转,然后改变绳子的长短甩转三次,让学生观察甩转的长短与甩转成的圆的大小的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然而然地提出数学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这样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促使学生自我发现,真正产生问题效应。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感到新奇。如果我们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上也多动手、动脑,则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去观察、思考,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现
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羊村有三块大小一样的圆形草地,慢羊羊村长把第一块草地平均分成2份,分给懒羊羊1份;把第二块草地平均分成4份,分给美羊羊2份;把第三块草地平均分成8份,分给喜羊羊4份。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代表这三块草地,让小组合作用彩色笔图出懒羊羊、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到的草地,并要求分别用分数表示出它们分到的草地。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很自然地提出“■、■和■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隐藏了什么奥秘?”这些数学问题。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同时,他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学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表格、三角形纸片等学习材料,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提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吗?”这一数学问题。如果我们能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
四、讓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发现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用活教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学习的素材,这样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课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有一间教室,要粉刷屋顶及四周,请你帮忙算一算共需要多少钱?学生马上提出疑问:教室的长、宽、高的长度各是多少?粉刷每平方米墙面的单价是多少?要不要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而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道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五、让学生在反思学习中发现问题
学会反思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且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新问题,在反思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
力。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进行:(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
识?(2)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3)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4)还有哪些不够明白的?或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另外,每学完一个单元,学完整册教材都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究学生发现问题的渠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和自我反思等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5).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反思学习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数学问题是数学生命之源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能”,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四能”中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
“学贵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点拨,达到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观察是思维的触角”,观察是人们认识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凡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过、想过而获得的知识,学生就掌握得很牢固。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我用一根绳子的一端系住一个小球进行甩转,然后改变绳子的长短甩转三次,让学生观察甩转的长短与甩转成的圆的大小的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自然而然地提出数学问题:“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这样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促使学生自我发现,真正产生问题效应。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感到新奇。如果我们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上也多动手、动脑,则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去观察、思考,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现
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羊村有三块大小一样的圆形草地,慢羊羊村长把第一块草地平均分成2份,分给懒羊羊1份;把第二块草地平均分成4份,分给美羊羊2份;把第三块草地平均分成8份,分给喜羊羊4份。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代表这三块草地,让小组合作用彩色笔图出懒羊羊、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到的草地,并要求分别用分数表示出它们分到的草地。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很自然地提出“■、■和■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隐藏了什么奥秘?”这些数学问题。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具有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对事物有自己独创的思维与见解,同时,他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学课本内容,然后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表格、三角形纸片等学习材料,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提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吗?”这一数学问题。如果我们能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
四、讓学生在联系生活中发现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用活教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学习的素材,这样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课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有一间教室,要粉刷屋顶及四周,请你帮忙算一算共需要多少钱?学生马上提出疑问:教室的长、宽、高的长度各是多少?粉刷每平方米墙面的单价是多少?要不要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而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道理,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五、让学生在反思学习中发现问题
学会反思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且要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新问题,在反思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
力。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去进行:(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
识?(2)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3)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4)还有哪些不够明白的?或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另外,每学完一个单元,学完整册教材都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究学生发现问题的渠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和自我反思等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5).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