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胃苏颗粒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胃康灵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及Hp转阴率。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70.9%,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康灵颗粒,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关键词】 慢性胃炎;胃康灵颗粒;胃苏颗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469-01
在消化内科中,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在胃镜检查患者中,慢性胃炎占据了80-90%,且在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更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慢性胃炎患者多有恶心、嗳气、早饱、上腹胀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慢性胃炎,临床治疗多通过清除Hp和对症治疗来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该病的治疗上,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其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以患者我院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了胃康灵颗粒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2例,女98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40.2±5.1)岁,病程在1-10年,平均(4.3±1.2)年,Hp阳性194例。经胃镜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98例为浅表性胃炎、39例为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嗳气、泛酸、早饱、上腹胀痛、大便不畅、胸闷等症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5g/袋)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1袋。
1.2.2 实验组 患者给予胃康灵颗粒(黑龙江葵花药业,4g/袋)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Hp转阴率。
1.3 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显著好转;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总有效=治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尿、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无显著变化,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97/110),对照组为70.9%(78/11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下,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的慢性胃炎患者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有资料统计表明,在消化内科的就诊患者中有20%左右都为慢性胃炎,这也引起了医院消化内科的广泛关注[2]。慢性胃炎作为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它是由浅表开始,逐渐扩展到深部、腺体,对腺体造成破坏,使之发生萎缩的一个过程。关于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其可能是因为胃粘膜上皮多次受到损坏,导致胃粘膜结构改变,进而造成胃粘膜受损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
目前,临床上主要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为Hp(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中有80-95%都为Hp感染[3]。本组病例中有88.2%(194/220)的患者Hp呈阳性。同时,遗传、环境、年龄、长期饮酒等也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如果未对慢性胃炎引起重视,长期下来可发展为胃粘膜萎缩、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这些症状都看做是癌前病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通常以增强胃动力、抗Hp、胃粘膜保护等药物治疗为主,其具有维持时间短、疗程长的特点,且多无法逆转胃炎,疗效不甚满意。
在中医学中,慢性胃炎属痞满、胃脘痛范畴,多因饮食劳倦、肝气犯胃、忧思郁怒,对脾胃之气造成损伤所造成的。其病机为脾胃纳运失常、气血不畅。有相关文献报道,不论寒热、虚实,胃病均是“不通则痛”,故病位在胃的慢性胃炎,要遵循理气止痛的治疗原则,逆转或阻断慢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
胃康灵颗粒属于中成药,组成成分主要有:白芍、三七、白芨、甘草、延胡索、茯苓等,其功效主要为缓急止痛、活血散瘀、柔肝和胃,可加强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白芍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肝脾的功效;甘草含有三萜皂苷,其能发挥抗炎、镇痛、镇静、松弛平滑肌的功能,这两种药是胃康灵颗粒的主药,可有效缓解胃脘疼痛。方中延胡索具有抑酸功效;茯苓可增强免疫力,并能降低游离酸含量和胃液分泌量。据相关文献报道,胃康灵颗粒、西沙必利联合用药,在浅表性胃炎治疗中,有效率可达88.2%,明显高于单用西沙必利的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9%),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这就表明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康灵颗粒,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对于胃肠、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较好调节作用,它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抑制Hp感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立民,赵雪征.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3):66-69.
[2] 韦韩荣.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236-237.
[3] 白可公.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90-591.
【关键词】 慢性胃炎;胃康灵颗粒;胃苏颗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469-01
在消化内科中,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病,在胃镜检查患者中,慢性胃炎占据了80-90%,且在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更高,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慢性胃炎患者多有恶心、嗳气、早饱、上腹胀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慢性胃炎,临床治疗多通过清除Hp和对症治疗来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该病的治疗上,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其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以患者我院对慢性胃炎患者给予了胃康灵颗粒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2例,女98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40.2±5.1)岁,病程在1-10年,平均(4.3±1.2)年,Hp阳性194例。经胃镜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98例为浅表性胃炎、39例为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嗳气、泛酸、早饱、上腹胀痛、大便不畅、胸闷等症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胃苏颗粒(扬子江药业集团,5g/袋)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1袋。
1.2.2 实验组 患者给予胃康灵颗粒(黑龙江葵花药业,4g/袋)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Hp转阴率。
1.3 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显著好转;无效:症状加重或无变化,总有效=治愈+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比较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尿、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无显著变化,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97/110),对照组为70.9%(78/11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下,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的慢性胃炎患者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有资料统计表明,在消化内科的就诊患者中有20%左右都为慢性胃炎,这也引起了医院消化内科的广泛关注[2]。慢性胃炎作为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它是由浅表开始,逐渐扩展到深部、腺体,对腺体造成破坏,使之发生萎缩的一个过程。关于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阐明,其可能是因为胃粘膜上皮多次受到损坏,导致胃粘膜结构改变,进而造成胃粘膜受损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
目前,临床上主要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为Hp(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中有80-95%都为Hp感染[3]。本组病例中有88.2%(194/220)的患者Hp呈阳性。同时,遗传、环境、年龄、长期饮酒等也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如果未对慢性胃炎引起重视,长期下来可发展为胃粘膜萎缩、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这些症状都看做是癌前病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尚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通常以增强胃动力、抗Hp、胃粘膜保护等药物治疗为主,其具有维持时间短、疗程长的特点,且多无法逆转胃炎,疗效不甚满意。
在中医学中,慢性胃炎属痞满、胃脘痛范畴,多因饮食劳倦、肝气犯胃、忧思郁怒,对脾胃之气造成损伤所造成的。其病机为脾胃纳运失常、气血不畅。有相关文献报道,不论寒热、虚实,胃病均是“不通则痛”,故病位在胃的慢性胃炎,要遵循理气止痛的治疗原则,逆转或阻断慢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
胃康灵颗粒属于中成药,组成成分主要有:白芍、三七、白芨、甘草、延胡索、茯苓等,其功效主要为缓急止痛、活血散瘀、柔肝和胃,可加强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白芍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肝脾的功效;甘草含有三萜皂苷,其能发挥抗炎、镇痛、镇静、松弛平滑肌的功能,这两种药是胃康灵颗粒的主药,可有效缓解胃脘疼痛。方中延胡索具有抑酸功效;茯苓可增强免疫力,并能降低游离酸含量和胃液分泌量。据相关文献报道,胃康灵颗粒、西沙必利联合用药,在浅表性胃炎治疗中,有效率可达88.2%,明显高于单用西沙必利的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9%),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83.6%(P<0.05)。这就表明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应用胃康灵颗粒,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对于胃肠、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较好调节作用,它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抑制Hp感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立民,赵雪征.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3):66-69.
[2] 韦韩荣.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236-237.
[3] 白可公.胃康灵片联合乌贝散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