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的理解,让学生从对《辛德勒名单》的影评出发,加之有关这段历史图片的视觉刺激,结合文本细节,既而收到情感震撼,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反思历史,反照人性,呼唤良知。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2.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互相质疑,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
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呼唤真善美。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层层导入
1、上课前先给大家介绍一部真实反映二战期间血腥历史的影片,《辛德勒名单》(播放片段)
2、(PPT出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70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驶进这扇门。但阳光似乎也无法驱散黑暗的恐怖。400万人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出来,密布的电网阻断了希望,常有忍受不了折磨的囚徒奔向电网自杀。这里有看台、哨所、绞刑架,有用活人进行“医学实验”的细菌室和实验室。有散发着腐臭的万人坑,这里曾尸横遍野、尸骨堆积如山。就连儿童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二、深读课文,探究主体——历史与现实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哪些地方?思考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PPT)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作者从参观者的表情变化入手,通过写人们的表情,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此刻我不得不说:“奥斯维辛之后,我为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羞愧,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人是这样一种罪恶残暴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把握细节——战争与和平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不该有阳光,不该有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百花永远凋谢的人間地狱里竟然出现了与之格格不入的几幅画面,分别是:
1.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以及“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微笑”。在这三幅画面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理解“怒放的雏菊花”和“姑娘的微笑”。
3、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你对这些画面的理解
第一组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描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这是多么美好和平的景象,可作者为什么感到可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运用了反语。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他真实的景象,在这里就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的矗立,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这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警示。因为即使是地狱里生长出来的家园也是可耻的。正如我们的圆明园,就应该让它残缺在那里,荒芜在那里,痛苦在那里,这才是它应有的灵魂。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东西叠合在一起,这种手法叫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第二组讨论:怒放的雏菊花有什么象征意
明确:在这里作者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怒放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起,这种景象确实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也许是希望、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总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阻止不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也许这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如此的美好,但这一切美好却因战争而消失湮灭,也许这更是对人性的反思;让每一个对生命所逼迫还继续活着的人们学会“愧对”自己的灵魂。
第三组讨论:你是如何理解姑娘的微笑的。
明确:这是一幅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画面,(温和的微笑一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为梦想而微笑一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美好而又隐秘的一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此刻,我脑海当中闪现的是一开始影片当中那一抹鲜亮的红色,正是这一抹红色让辛德勒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也是这一抹红色让我们看到了寒冷中的温暖,绝望中的希望。
四、揭示主题,反省人性——人性与反思
1、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皆有可能。”在奥斯维辛,正因为没有上帝,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杀戮竟变得那么理直气壮,如此荒谬的现象是多么大的一个新闻,可为什么作者却在全文中反复提到“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呢?
明确:A奥斯维辛早就因为他的那段沉重的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他很多东西。B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
2、既然没有东西可供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明确:(课文原话,第六段)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段。此时的记者已经被深深的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那些逝去的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拷问灵魂。的确,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良心约束的民族是疯狂的。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也必须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才能抚平此刻不安的内心,
五、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在一段历史画面的背景之下,在忧伤的小提琴的演奏当中写出此刻你最想说的话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
如今,昔日的地狱已恢复宁静,这里已经没有了受难者痛苦的喊叫、绝望的哭泣和无助的呻吟;今天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然而时间不会将记忆风化,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掩盖涂抹历史、甚至忘记历史,心灵必在黑暗中行走。现在当我们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时,回想日本侵华战争,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室正静静的矗立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依然在蜷缩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哪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强我中华。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细节描写、精辟议论、主观抒情等写作技巧阐发新闻魅力;所以我觉得这篇文章分析应侧重于组织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的理解,让学生从对《辛德勒名单》的影评出发,加之有关这段历史图片的视觉刺激,结合文本细节,既而收到情感震撼,加深对纳粹罪恶的了解,反思历史,反照人性,呼唤良知。得到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2.品读鉴赏文中有意蕴的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互相质疑,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领会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之情。
3.通过引导探究,激发学生理性思考,使学生能铭记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呼唤真善美。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层层导入
1、上课前先给大家介绍一部真实反映二战期间血腥历史的影片,《辛德勒名单》(播放片段)
2、(PPT出示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70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驶进这扇门。但阳光似乎也无法驱散黑暗的恐怖。400万人进去了就再也没有出来,密布的电网阻断了希望,常有忍受不了折磨的囚徒奔向电网自杀。这里有看台、哨所、绞刑架,有用活人进行“医学实验”的细菌室和实验室。有散发着腐臭的万人坑,这里曾尸横遍野、尸骨堆积如山。就连儿童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二、深读课文,探究主体——历史与现实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哪些地方?思考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PPT)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描写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作者从参观者的表情变化入手,通过写人们的表情,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此刻我不得不说:“奥斯维辛之后,我为自己是一个人而感到羞愧,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人是这样一种罪恶残暴的动物。”
三、精读课文,把握细节——战争与和平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不该有阳光,不该有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百花永远凋谢的人間地狱里竟然出现了与之格格不入的几幅画面,分别是:
1.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以及“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微笑”。在这三幅画面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理解“怒放的雏菊花”和“姑娘的微笑”。
3、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你对这些画面的理解
第一组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描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这是多么美好和平的景象,可作者为什么感到可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里运用了反语。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他真实的景象,在这里就应该让黑暗、死亡、阴冷永远的矗立,让人一看就浑身发抖。这是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也是对生者最好的警示。因为即使是地狱里生长出来的家园也是可耻的。正如我们的圆明园,就应该让它残缺在那里,荒芜在那里,痛苦在那里,这才是它应有的灵魂。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东西叠合在一起,这种手法叫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第二组讨论:怒放的雏菊花有什么象征意
明确:在这里作者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怒放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起,这种景象确实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也许是希望、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总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阻止不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也许这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如此的美好,但这一切美好却因战争而消失湮灭,也许这更是对人性的反思;让每一个对生命所逼迫还继续活着的人们学会“愧对”自己的灵魂。
第三组讨论:你是如何理解姑娘的微笑的。
明确:这是一幅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画面,(温和的微笑一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为梦想而微笑一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美好而又隐秘的一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此刻,我脑海当中闪现的是一开始影片当中那一抹鲜亮的红色,正是这一抹红色让辛德勒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也是这一抹红色让我们看到了寒冷中的温暖,绝望中的希望。
四、揭示主题,反省人性——人性与反思
1、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没有上帝,一切皆有可能。”在奥斯维辛,正因为没有上帝,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杀戮竟变得那么理直气壮,如此荒谬的现象是多么大的一个新闻,可为什么作者却在全文中反复提到“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呢?
明确:A奥斯维辛早就因为他的那段沉重的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他很多东西。B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
2、既然没有东西可供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明确:(课文原话,第六段)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段。此时的记者已经被深深的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那些逝去的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拷问灵魂。的确,人要学会在良心的拷问下生活,在忏悔中走向完美。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可耻的,一个没有良心约束的民族是疯狂的。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也必须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才能抚平此刻不安的内心,
五、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课堂小结
下面,请同学们在一段历史画面的背景之下,在忧伤的小提琴的演奏当中写出此刻你最想说的话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
如今,昔日的地狱已恢复宁静,这里已经没有了受难者痛苦的喊叫、绝望的哭泣和无助的呻吟;今天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然而时间不会将记忆风化,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掩盖涂抹历史、甚至忘记历史,心灵必在黑暗中行走。现在当我们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时,回想日本侵华战争,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哈尔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室正静静的矗立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依然在蜷缩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哪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强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