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自身的教學经验,使学生明白积累和整合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选择积累和整合的内容,并在课内外的学习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知识积累和整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积累;整合;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凸现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指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多次出现,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从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入手。
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整合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水平。满腹诗书是指知识积累丰富;能说会写是一种语文能力,它不会凭空产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见,新课标所讲的素养,其实应是具备了整合能力的素养。语文知识范围广,体系庞大,教学资源丰富且芜杂,不经整合的后果是: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时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甚至会迷失方向,无法获得规律性、科学性的语文熏陶。整合,突破了原先的片断和琐碎,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观念,使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渐次的发展,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并且能更好地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指导学生积累和整合的内容
知识积累是人文化的底蕴,是语文的基石。因此,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重视知识积累。所谓知识积累,包括了语言积累、文学积累和文化积累三个方面。语言积累,按照语言单位划分,又包括词语的积累、语句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篇章的积累;文学的积累,包括文体知识的积累、作家知识的积累、写作知识的积累等;文化的积累,包括社会知识的积累、人生感悟的积累和思想认识的积累等。其中,语言积累是以上内容中最基础的一项。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我提倡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一个采集本,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积累和整合所学知识的阵地,首先从最基础的好词好句入手,积累词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成语、俗语,富含哲理的谚语及名言警句,含蓄隽永的诗词,文辞优美的片断章节都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在积累的基础上归类整合,可让学生在表达时更准确地遣词造句。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整合时,我不仅要求学生摘录那些好词好句,还要写下简要的感受,甚至可以加上简单的插画。这样能使这项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并有了情感参与,提高学生知识积累的质量。
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整合的方法
(一)走进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授之以渔
语文教材中,好词好句,名篇名著比比皆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更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素材。课堂上可以利用精彩的文段,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语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地熟读成诵,既积累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但是,同一题材的课文在各册教材中反复出现,由于在时间空间上常常呈分散状态出现,若不经整合,学生的记忆系统会非常凌乱,相类似的内容就容易张冠李戴。所以教学时,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抓住一篇课文的特点,举同类的例子展开分析,进行比较和欣赏,让学生学会积累和整合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习《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送别诗时,我在学生对这两首诗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引导他们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将这些诗与本课所学的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思考它们在表达方式,表现的情感,乃至诗歌的格调上有何异同,最后将这几首诗整理进采集本,并在旁边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注解。用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送别”这一主题的诗歌进行了积累和整合,也对送别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走出教材,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进一步积累和整合
课堂中学会积累和整合的方法,只是学生学习之路的起点。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学习不能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所谓脚在课内,路在课外。我们应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如引导学生读书、看报、上网浏览并做信息积储;指导他们把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的过程和感想写成日记等等。通过这些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最优化。
我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说理的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后,我让学生走出教材,课后阅读或上网查找与“磨炼造就了人才”这一主题相关的材料,每人写一篇演讲稿,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天,学生在语文课上争相上台演讲。许多学生不仅谈到现实生活中的见闻,还举出了司马迁、曹雪芹、邓小平、贝多芬、林肯、爱迪生、莫泊桑、霍金等古今中外经历了磨难之后名垂青史的名人事例,并引用了相关的名言,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等等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让学生把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名人按古今中外的次序或在政治、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的身份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物在各个领域所做的贡献,并把在这节课中所学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整理进采集本。这样,学生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既积累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又将语文与科学、艺术、人生联系起来,这何尝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总之,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整合,是提高掌握知识速度和知识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固本培根,语文学习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语文才会更加轻松也更加快乐。教师应在课内外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主动养成积累和整合知识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积累;整合;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凸现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问题,指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多次出现,可见其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应从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入手。
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整合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们常常用满腹诗书、能说会写来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水平。满腹诗书是指知识积累丰富;能说会写是一种语文能力,它不会凭空产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其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见,新课标所讲的素养,其实应是具备了整合能力的素养。语文知识范围广,体系庞大,教学资源丰富且芜杂,不经整合的后果是: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学习内容时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甚至会迷失方向,无法获得规律性、科学性的语文熏陶。整合,突破了原先的片断和琐碎,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观念,使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渐次的发展,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并且能更好地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指导学生积累和整合的内容
知识积累是人文化的底蕴,是语文的基石。因此,要学好语文就一定要重视知识积累。所谓知识积累,包括了语言积累、文学积累和文化积累三个方面。语言积累,按照语言单位划分,又包括词语的积累、语句的积累、语段的积累、篇章的积累;文学的积累,包括文体知识的积累、作家知识的积累、写作知识的积累等;文化的积累,包括社会知识的积累、人生感悟的积累和思想认识的积累等。其中,语言积累是以上内容中最基础的一项。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我提倡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一个采集本,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积累和整合所学知识的阵地,首先从最基础的好词好句入手,积累词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成语、俗语,富含哲理的谚语及名言警句,含蓄隽永的诗词,文辞优美的片断章节都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在积累的基础上归类整合,可让学生在表达时更准确地遣词造句。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整合时,我不仅要求学生摘录那些好词好句,还要写下简要的感受,甚至可以加上简单的插画。这样能使这项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并有了情感参与,提高学生知识积累的质量。
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整合的方法
(一)走进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授之以渔
语文教材中,好词好句,名篇名著比比皆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更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素材。课堂上可以利用精彩的文段,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语感体验和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主动地熟读成诵,既积累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但是,同一题材的课文在各册教材中反复出现,由于在时间空间上常常呈分散状态出现,若不经整合,学生的记忆系统会非常凌乱,相类似的内容就容易张冠李戴。所以教学时,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抓住一篇课文的特点,举同类的例子展开分析,进行比较和欣赏,让学生学会积累和整合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习《淮上与友人别》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送别诗时,我在学生对这两首诗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引导他们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等,将这些诗与本课所学的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思考它们在表达方式,表现的情感,乃至诗歌的格调上有何异同,最后将这几首诗整理进采集本,并在旁边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注解。用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送别”这一主题的诗歌进行了积累和整合,也对送别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走出教材,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进一步积累和整合
课堂中学会积累和整合的方法,只是学生学习之路的起点。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学习不能束缚于课堂和教材之中。所谓脚在课内,路在课外。我们应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如引导学生读书、看报、上网浏览并做信息积储;指导他们把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的过程和感想写成日记等等。通过这些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最优化。
我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课文说理的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后,我让学生走出教材,课后阅读或上网查找与“磨炼造就了人才”这一主题相关的材料,每人写一篇演讲稿,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天,学生在语文课上争相上台演讲。许多学生不仅谈到现实生活中的见闻,还举出了司马迁、曹雪芹、邓小平、贝多芬、林肯、爱迪生、莫泊桑、霍金等古今中外经历了磨难之后名垂青史的名人事例,并引用了相关的名言,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等等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让学生把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名人按古今中外的次序或在政治、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的身份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物在各个领域所做的贡献,并把在这节课中所学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整理进采集本。这样,学生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受到思想上的教育;既积累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又将语文与科学、艺术、人生联系起来,这何尝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总之,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整合,是提高掌握知识速度和知识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固本培根,语文学习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语文才会更加轻松也更加快乐。教师应在课内外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当中,主动养成积累和整合知识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