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校的激光原理课程教学,系统地阐述了其特色化教学体系的建设理念。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激光原理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其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明确了该课程的教育教法、重点难点和相应解决方法。对激光原理课程的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激光原理;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育人为本,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指导思想。树立并践行“三个为本,三个促进”的办学理念,即“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 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坚定不移地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长三角地区光电子行业非常发达,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本课程,定位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激光器运转的基本物理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为今后在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服务江苏,兼顾长三角,播及全国。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激光原理》是高等院校光电子技术和有关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是学习相关课程“激光器件”、“激光技术”、“激光应用”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电子学、激光化学、激光生物学、激光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等新的交叉学科的重要基础[2]。为此,除严格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配合一些课程设计、专题课堂讨论及前沿学术动态讲座等多种形式。在介绍课程的学习意义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3]。从激光发展历史和相关技术入手,介绍了激光科学技术近50年的发展,其应用遍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本课程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讲述激光器基本原理、开放式谐振腔理论,讲授激光振荡和放大理论。经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掌握产生激光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激光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阐述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掌握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光谐振腔理论、激光振荡理论。光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是激光振荡和放大的物理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放在阐明光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和主要理论分析方法方面,课程的难点也在此处[4]。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解、PowerPoint幻灯片课件、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笔记检查、课后作业、作业及课堂小测验讲评等。十分重视该专业学生英文水平的提高,并一直坚持在讲课中尽量向学生介绍英文的专业词汇。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学好本课程,学生们要建立一套适应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物理过程和主要理论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重点授课,讲解细致、详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等措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3、教学资料与实践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激光原理》” (第五版),由清华大学周炳琨院士担任主编。一方面,补充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学生没有学习过原子物理的有关知识,在介绍激光基本知识时,加入了有关能级的一些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了解和掌握[5]。另一方面,随着激光科学的发展,主讲教师在授课中不断及时补充内容,及时反映国内外激光科学的最新进展,使学生及时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动向;吸纳兄弟院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取各家之长,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激光原理》课程配套的激光专业实验教学日趋完善,目前已经开设了高斯光束参数测量及透镜变换实验、半导体激光器系列实验、连续激光相位调制实验、激光散斑干涉计量、激光全息干涉振动分析、脉冲调Q Nd:YAG倍频激光器实验、氦氖激光器模式分析实验[6]。随着激光原理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老师正在筹建新的激光实验,并撰写了现代光学实验指导用书。新的实验设备已经编入211工程学科建设预算,正在采购中。专业实验室面积扩大到250平方米[7]。。我们还与南京东方激光、南京煜宸激光科技、南京激光仪器厂、江苏恒达激光图像、江苏联正利惠激光科技等企业有长期稳定的教研合作关系,经常派学生去实习,或请对方专家来学校交流指导学生。
4、总结。依据教研融合、开放共享和体现特色与水平的原则,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特色,阐述了激光原理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经验。目前,已完成了激光原理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建设、实验课程建设等。本课程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一贯坚持把前沿研究内容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接触前沿学科知识,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教学科研互促共进。教学手段丰富灵活。
参考文献:
[1] 周炳琨,等. 激光原理[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 苏红. “激光原理”课程的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案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31(3): 34.
[3] 苏红. 《激光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08: 90.
[4] 杜戈果. “激光原理”课程中的激光效率辨析[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 30(2): 40.
[5] 杜戈果. “激光原理”中的约化厚度与光程[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 31(2): 40.
关键词:激光原理;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育人为本,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指导思想。树立并践行“三个为本,三个促进”的办学理念,即“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 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坚定不移地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学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长三角地区光电子行业非常发达,考虑到这些因素,对本课程,定位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激光器运转的基本物理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为今后在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等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服务江苏,兼顾长三角,播及全国。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激光原理》是高等院校光电子技术和有关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是学习相关课程“激光器件”、“激光技术”、“激光应用”的基础,也是学习光电子学、激光化学、激光生物学、激光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等新的交叉学科的重要基础[2]。为此,除严格的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配合一些课程设计、专题课堂讨论及前沿学术动态讲座等多种形式。在介绍课程的学习意义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3]。从激光发展历史和相关技术入手,介绍了激光科学技术近50年的发展,其应用遍及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本课程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讲述激光器基本原理、开放式谐振腔理论,讲授激光振荡和放大理论。经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掌握产生激光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激光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
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阐述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本课程的重点,是要掌握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光谐振腔理论、激光振荡理论。光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是激光振荡和放大的物理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放在阐明光和物质的共振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和主要理论分析方法方面,课程的难点也在此处[4]。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解、PowerPoint幻灯片课件、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笔记检查、课后作业、作业及课堂小测验讲评等。十分重视该专业学生英文水平的提高,并一直坚持在讲课中尽量向学生介绍英文的专业词汇。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学好本课程,学生们要建立一套适应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物理过程和主要理论分析方法,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重点授课,讲解细致、详尽,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等措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内容。
3、教学资料与实践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激光原理》” (第五版),由清华大学周炳琨院士担任主编。一方面,补充一些基本知识,例如学生没有学习过原子物理的有关知识,在介绍激光基本知识时,加入了有关能级的一些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了解和掌握[5]。另一方面,随着激光科学的发展,主讲教师在授课中不断及时补充内容,及时反映国内外激光科学的最新进展,使学生及时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动向;吸纳兄弟院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取各家之长,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激光原理》课程配套的激光专业实验教学日趋完善,目前已经开设了高斯光束参数测量及透镜变换实验、半导体激光器系列实验、连续激光相位调制实验、激光散斑干涉计量、激光全息干涉振动分析、脉冲调Q Nd:YAG倍频激光器实验、氦氖激光器模式分析实验[6]。随着激光原理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老师正在筹建新的激光实验,并撰写了现代光学实验指导用书。新的实验设备已经编入211工程学科建设预算,正在采购中。专业实验室面积扩大到250平方米[7]。。我们还与南京东方激光、南京煜宸激光科技、南京激光仪器厂、江苏恒达激光图像、江苏联正利惠激光科技等企业有长期稳定的教研合作关系,经常派学生去实习,或请对方专家来学校交流指导学生。
4、总结。依据教研融合、开放共享和体现特色与水平的原则,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特色,阐述了激光原理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经验。目前,已完成了激光原理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建设、实验课程建设等。本课程紧密跟踪学科前沿,一贯坚持把前沿研究内容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接触前沿学科知识,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教学科研互促共进。教学手段丰富灵活。
参考文献:
[1] 周炳琨,等. 激光原理[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 苏红. “激光原理”课程的专题研究型教学方案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 31(3): 34.
[3] 苏红. 《激光原理》教学方法的初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08: 90.
[4] 杜戈果. “激光原理”课程中的激光效率辨析[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 30(2): 40.
[5] 杜戈果. “激光原理”中的约化厚度与光程[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 31(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