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关注个体生命、以生命为基准点的道德教育,是促进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的教育。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生活世界理论,强调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式回归,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精神,变德教为德育,对高校德育新模式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活世界 回归
道德教育源于日常的生活世界,但日常的生活世界常常被德育工作者忽视。现今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生活,忽视了道德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德育工作出现了困境。必须指出,传统的德育是教出来的,但是真正的德育又不能是教出来的。只有回到它真实的生存环境,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
一、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下的高校德育状况
高校的德育工作承载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任,是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主渠道。然而现实的高校德育工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教师使尽浑身解数教,学生却反感而不去学的教学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单一,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基本没有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以“呆滞”的知识灌输学生昏昏欲睡的大脑,根本起不到德育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作用。
德育工作是一项影响学生一生的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三观的形成,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他们找准方向,必须打破传统的德育教学范式,寻找更有效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德育工作才会有效。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正好为德育工作者找到了打开德育困境大门的钥匙。
(二)生活世界理论对高校德育的教育意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这三者紧密相关构成了我们必须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不断地被科学化了和现实化了,我们追求科学,追求理性,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客观世界,而忽视了生活世界的另外的两个方面即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1]。
德育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个方面,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传统的德育是主客体的教育模式,教师完成的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社会世界的领域。真正的德育应该将情感、体验、需要、意志等融合在一起,使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相互融合贯通,内外结合,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对传统“道德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扬弃。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主观能动性不断被忽视。学生不断地被教育,而不是主动思考,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政治传输的工具。胡塞尔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这种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交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完成了人们之间的“互识”和“共识”,发挥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道德教育本身就具有生活的意义,是关注个体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生活世界里,要进行交流、思考,得到尊重,情感就要得到表达。传统的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并没有考虑上面教育对象的主客观因素,没有对教育的对象进行以人为本的关注。回归了生活本身的德育,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教育人,用身边的人物感染人,用温暖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成长,使个体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2]。
二、生活世界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德育新模式
(一)在体验式德育中实现自我教育
体验式德育是实行教育改革后对于传统德育的一种反思,改变了教师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学生在自我经历、自我参与、自我实践和探究中得到自我教育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体验式德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的心理问题,抓住典型,以编排各种心理剧的形式在全校推广,让同学在参与和欣赏的同时,也受到教育和启发;组织学生进行革命话剧大赛,让学生自己找剧本,自己排练,在参与的同时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召开各种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由表达和自我思考,达到自我提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在课堂和校园见不到的社会现实。
在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拓宽体验式德育途径。例如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资料、声音和音乐的共同作用,刺激学生的感官,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的、引发人们深思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堂的讨论,通过激烈的参与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就能够作出道德判断和纠正错误的观点[3]。
体验式德育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导演能力,教师创造各种回归生活的、被学生广为接受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不仅要听,而且要看和思考,通过表演和辩论进行总结反思,在反复的琢磨中受到教育。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而且是自己的教育者。这种无灌输的德育教育,试图构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的德育模式,在体验中得到了道德上的成熟[4]。
(二)在通力合作中体验伙伴教育
伙伴教育是依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杜威理想社会观、西方交往理论等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构想。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5]。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还可以推广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伙伴之间年龄相近,长期共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他们有共同经历,容易树立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伙伴的耐力、毅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对他人具有带动作用。但反面例子的诱导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够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大学生中成功的典型例子,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比用那些相距遥远的、年代久远的人物故事来说明问题更具说服力。
亚里士多德提出“品质来自于相同的现实活动”,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建立学生之间平等、尊重、自由、合作的伙伴关系,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融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三)在设计安排中体现教师的主导教育
教师在整个德育工作中肩负重任,既是教师又是同学,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助威者,因而,教师要为自己正确定位。人常说一流的教师教智慧、二流的教师教能力、三流的教师教知识,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学生人生设计的指导教师。
教师应该懂得德育的内化和外化规律,遵照道德生成的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在课程建设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课堂、设计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道德成熟的教学手段,使德育真正走进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影响学生一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以生活世界理论促进高校德育改革
反思传统德育生活化的缺失,回归生活世界,促进教育生活化,是探索未来德育的重要课题。在客观世界高速发展、思维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有多少时间把目光投向了自我,又有多少时间思考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呢?
生活世界是人生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6]。而感性升华为理想,才是个体道德的形成。人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实践活动,是不断进行由感性升华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是个体的人格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建构中成熟的过程。以生活世界理论促进高校德育改革,必将更加关注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适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实施有效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夏宏.生活世界理论视角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评论,2007,(5):72-74.
[2]朱春英.重返生活世界:走出道德教育“灌输”的困境[J].江苏高教,2005,(4)83-86.
[3]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93-94.
[4]刘戈.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50-51.
[5]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J].江西教育科研,2005,(5):15-17.
[6]陈立影.回归生活世界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13-14.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活世界 回归
道德教育源于日常的生活世界,但日常的生活世界常常被德育工作者忽视。现今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生活,忽视了道德教育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德育工作出现了困境。必须指出,传统的德育是教出来的,但是真正的德育又不能是教出来的。只有回到它真实的生存环境,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
一、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一)传统德育模式下的高校德育状况
高校的德育工作承载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的重任,是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主渠道。然而现实的高校德育工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教师使尽浑身解数教,学生却反感而不去学的教学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教学方法单一,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基本没有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以“呆滞”的知识灌输学生昏昏欲睡的大脑,根本起不到德育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作用。
德育工作是一项影响学生一生的工作。为了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三观的形成,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要引导他们找准方向,必须打破传统的德育教学范式,寻找更有效的、开放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德育工作才会有效。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正好为德育工作者找到了打开德育困境大门的钥匙。
(二)生活世界理论对高校德育的教育意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这三者紧密相关构成了我们必须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不断地被科学化了和现实化了,我们追求科学,追求理性,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客观世界,而忽视了生活世界的另外的两个方面即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1]。
德育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三个方面,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传统的德育是主客体的教育模式,教师完成的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引导学生进入另一个社会世界的领域。真正的德育应该将情感、体验、需要、意志等融合在一起,使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相互融合贯通,内外结合,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对传统“道德灌输”式教育模式的扬弃。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主观能动性不断被忽视。学生不断地被教育,而不是主动思考,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政治传输的工具。胡塞尔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这种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交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完成了人们之间的“互识”和“共识”,发挥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道德教育本身就具有生活的意义,是关注个体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教育。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生活世界里,要进行交流、思考,得到尊重,情感就要得到表达。传统的道德灌输和道德说教,并没有考虑上面教育对象的主客观因素,没有对教育的对象进行以人为本的关注。回归了生活本身的德育,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教育人,用身边的人物感染人,用温暖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成长,使个体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2]。
二、生活世界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德育新模式
(一)在体验式德育中实现自我教育
体验式德育是实行教育改革后对于传统德育的一种反思,改变了教师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使学生在自我经历、自我参与、自我实践和探究中得到自我教育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体验式德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遇到的心理问题,抓住典型,以编排各种心理剧的形式在全校推广,让同学在参与和欣赏的同时,也受到教育和启发;组织学生进行革命话剧大赛,让学生自己找剧本,自己排练,在参与的同时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召开各种主题班会,通过学生自由表达和自我思考,达到自我提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在课堂和校园见不到的社会现实。
在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拓宽体验式德育途径。例如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资料、声音和音乐的共同作用,刺激学生的感官,就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的、引发人们深思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堂的讨论,通过激烈的参与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就能够作出道德判断和纠正错误的观点[3]。
体验式德育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导演能力,教师创造各种回归生活的、被学生广为接受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不仅要听,而且要看和思考,通过表演和辩论进行总结反思,在反复的琢磨中受到教育。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而且是自己的教育者。这种无灌输的德育教育,试图构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的德育模式,在体验中得到了道德上的成熟[4]。
(二)在通力合作中体验伙伴教育
伙伴教育是依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杜威理想社会观、西方交往理论等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构想。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5]。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还可以推广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伙伴之间年龄相近,长期共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他们有共同经历,容易树立相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伙伴的耐力、毅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对他人具有带动作用。但反面例子的诱导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够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大学生中成功的典型例子,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比用那些相距遥远的、年代久远的人物故事来说明问题更具说服力。
亚里士多德提出“品质来自于相同的现实活动”,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伙伴关系,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建立学生之间平等、尊重、自由、合作的伙伴关系,也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提升学生融入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三)在设计安排中体现教师的主导教育
教师在整个德育工作中肩负重任,既是教师又是同学,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助威者,因而,教师要为自己正确定位。人常说一流的教师教智慧、二流的教师教能力、三流的教师教知识,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应该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学生人生设计的指导教师。
教师应该懂得德育的内化和外化规律,遵照道德生成的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在课程建设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课堂、设计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道德成熟的教学手段,使德育真正走进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影响学生一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以生活世界理论促进高校德育改革
反思传统德育生活化的缺失,回归生活世界,促进教育生活化,是探索未来德育的重要课题。在客观世界高速发展、思维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有多少时间把目光投向了自我,又有多少时间思考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呢?
生活世界是人生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生的过程,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6]。而感性升华为理想,才是个体道德的形成。人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着实践活动,是不断进行由感性升华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是个体的人格在这种不断地自我建构中成熟的过程。以生活世界理论促进高校德育改革,必将更加关注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适合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实施有效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撑和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夏宏.生活世界理论视角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评论,2007,(5):72-74.
[2]朱春英.重返生活世界:走出道德教育“灌输”的困境[J].江苏高教,2005,(4)83-86.
[3]郭丽银.体验式德育——高校德育的探索之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93-94.
[4]刘戈.高校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创建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50-51.
[5]刘长海,罗怡.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J].江西教育科研,2005,(5):15-17.
[6]陈立影.回归生活世界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