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实践得出:独立学院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要求和办学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培养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与一二本毕业生抗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82-02
一、引言
随着中日两国地区经贸交往日益频繁,对日语人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日语专业面临着新的转型期,专业日语教学面向未来,必须重新审视日语专业的发展态势,解决好日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诸方面新课题1 。而作为独立学院的日语专业教学,为了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与一、二本毕业生抗衡,更好地达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宗旨,更需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独立学院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这其中包含独立学院322所。独立学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性质。首先,独立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校,不同于高职高专;其次,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在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独立性2 。独立学院办学之初,其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参照母体,以培养语言型人才为主。但从实际的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除了日语语言水平必须达到要求外,还必须具备工业、贸易、旅游服务等相关的行业知识,所以各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已经从单一的语言教育模式走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果。所以这就更进一步迫切地要求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面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立学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于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论点很多,其中罗世平在总结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中指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外语、专业+外语和双学位等3 。基于独立学院的特点,我校的日语培养目标制定时注重了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精专业,即重视日语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保证达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听说读写译标准。第二:宽基础,即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在进入大三后,加大“日语+专业方向”的复合拓展。继续保持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方向(即语言文化方向)”建设,该方向重在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它是随着我国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举措-09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专业硕士的政策倾斜,一些在高考中失利而被录取到三本的优秀学生,开始定位报考一本的专业硕士或学术硕士,我校日语学生考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体现了我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此外还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独立学院的定位,设置了“日语+计算机方向(即IT信息方向)”、“日语+旅游方向(即旅游日语方向)”、“日语+商务方向(即商务日语方向)”。
(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大一到大二两年间,在保证达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言水平前提下,压缩基础日语课程学时。从大三开始按照专业方向开设专业类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必修的,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修。为了达到语言最终交流的目的,每个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设语言实践类课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3+1”教学培养模式,三年学完全部的日语基础课程,剩余的一年时间全部用于实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1、注重培养日语交际能力。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情景对话,组建日语学习俱乐部,举办日语演讲、日语话剧比赛等,让学生摆脱单一的枯燥死记硬背的日语学习模式,通过有形的活动形式,使其日语会话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和日本企业文化的渗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和日本企业文化的渗透,直观形象地展开辅助教学,这样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口译课堂,通过视译等现场情景的再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采用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日语课程性质,采取了朗读、发表、分组讨论、小测试、书写报告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尽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
(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教学进度
基础核心课程的教材选用时一定要具权威性,此外还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日语教学实践,编写了相应的配套教材,作为教辅资料进行使用;在选用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教材时,更多地是关注实用性,必要时编写了电子讲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目前已经编写的基础教材有:《新综合日本语基础日语》(1-4册);《大学日语阅读》(上、下);听力教材有:《日语听力教程》(高级Ⅰ-Ⅱ);《日语笔译教程》;《日本文化与礼仪》电子讲义已经编写完毕。
同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贪多,作到精讲多练,务求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点。
(五)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师团队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强的日语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运用日语表达其他专业知识、解析其他专业内容的能力。这个目标的实现尽管是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但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老教师传帮带和示范课、共同备课的形式以及通过请进来(专家讲座),走出去(横向交流)的形式,一定会促进年轻教师的学习和进步5 。
总之在独立学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强一定的商务、旅游、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的知识拓展,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从而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择业竞争力和社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1.
[2]朱红军.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改革探析[J].郑州:群文天地,2011,(12):294.
[3]罗世炎.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外语界,2000,(3):8.
[4]陈玭.浅谈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J].长春:考试周刊,2009,(33):113-114.
[5]刘昶.独立学院日语教学探讨[J].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64.
摘要: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探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实践得出:独立学院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要求和办学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培养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与一二本毕业生抗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82-02
一、引言
随着中日两国地区经贸交往日益频繁,对日语人才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日语专业面临着新的转型期,专业日语教学面向未来,必须重新审视日语专业的发展态势,解决好日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诸方面新课题1 。而作为独立学院的日语专业教学,为了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体制中与一、二本毕业生抗衡,更好地达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宗旨,更需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独立学院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我国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这其中包含独立学院322所。独立学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性质。首先,独立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学校,不同于高职高专;其次,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在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独立性2 。独立学院办学之初,其人才培养模式大都参照母体,以培养语言型人才为主。但从实际的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除了日语语言水平必须达到要求外,还必须具备工业、贸易、旅游服务等相关的行业知识,所以各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已经从单一的语言教育模式走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果。所以这就更进一步迫切地要求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方面必须具备自己的特色。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立学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于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论点很多,其中罗世平在总结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中指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有: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外语、专业+外语和双学位等3 。基于独立学院的特点,我校的日语培养目标制定时注重了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精专业,即重视日语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保证达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听说读写译标准。第二:宽基础,即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在进入大三后,加大“日语+专业方向”的复合拓展。继续保持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方向(即语言文化方向)”建设,该方向重在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它是随着我国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举措-09年开始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专业硕士的政策倾斜,一些在高考中失利而被录取到三本的优秀学生,开始定位报考一本的专业硕士或学术硕士,我校日语学生考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体现了我校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此外还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独立学院的定位,设置了“日语+计算机方向(即IT信息方向)”、“日语+旅游方向(即旅游日语方向)”、“日语+商务方向(即商务日语方向)”。
(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大一到大二两年间,在保证达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言水平前提下,压缩基础日语课程学时。从大三开始按照专业方向开设专业类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必修的,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修。为了达到语言最终交流的目的,每个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设语言实践类课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3+1”教学培养模式,三年学完全部的日语基础课程,剩余的一年时间全部用于实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1、注重培养日语交际能力。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乐于参加各种活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情景对话,组建日语学习俱乐部,举办日语演讲、日语话剧比赛等,让学生摆脱单一的枯燥死记硬背的日语学习模式,通过有形的活动形式,使其日语会话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和日本企业文化的渗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和日本企业文化的渗透,直观形象地展开辅助教学,这样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口译课堂,通过视译等现场情景的再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采用灵活的课程考核方式。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日语课程性质,采取了朗读、发表、分组讨论、小测试、书写报告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尽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
(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教辅资料以及教学进度
基础核心课程的教材选用时一定要具权威性,此外还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日语教学实践,编写了相应的配套教材,作为教辅资料进行使用;在选用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教材时,更多地是关注实用性,必要时编写了电子讲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目前已经编写的基础教材有:《新综合日本语基础日语》(1-4册);《大学日语阅读》(上、下);听力教材有:《日语听力教程》(高级Ⅰ-Ⅱ);《日语笔译教程》;《日本文化与礼仪》电子讲义已经编写完毕。
同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贪多,作到精讲多练,务求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点。
(五)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师团队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很强的日语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运用日语表达其他专业知识、解析其他专业内容的能力。这个目标的实现尽管是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的,但几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老教师传帮带和示范课、共同备课的形式以及通过请进来(专家讲座),走出去(横向交流)的形式,一定会促进年轻教师的学习和进步5 。
总之在独立学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强一定的商务、旅游、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的知识拓展,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从而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择业竞争力和社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1.
[2]朱红军.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改革探析[J].郑州:群文天地,2011,(12):294.
[3]罗世炎.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上海:外语界,2000,(3):8.
[4]陈玭.浅谈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J].长春:考试周刊,2009,(33):113-114.
[5]刘昶.独立学院日语教学探讨[J].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