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
“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阳光教学模式的另一种诠释。我们认为,陽光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关爱学生的生命,“以生为本”,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借助小组的互助式学习,可以更直接、更简便、更广泛、更深刻地提高学习质量。
二、“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于新课改教育思想、相对稳定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尽快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是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事物的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而总体功能却不是组合为整体事物间各个孤立部分的简单相加。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制约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因此不能只重视某一环节的优化,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堂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二是信息论与控制论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两种以上存在互动关系的信息源之间都有其一定的互动规律,一旦它们之间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优化了的结构,两种信息源之间就有了良好的存在环境和发展趋势。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过程。
三是哲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能动反应的才干;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根本原因在内部,外因是一定的条件,即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学习必须处于良好的心态之中才会提高效率;只有自己产生了好奇、疑问的心理,才会努力刻苦地产生探索、追求的行为。
三、“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操
(一)导学流程
完成“导学”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围绕课本的“知识方面”;二是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三是完成学生健康品行的教育任务。
完成“导学”环节的学习任务,要通过教师的“搭桥启发”“正反比较”“选择判断”“铺路指向”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走进自学、互学的环节。
导学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是课题设疑导入:课题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推设课文会些写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为了证实自己判断的对错去进行自学。
二是相关事物导入:相关事物导入就是教师利用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事物把学生引进自学的境地。相关事物导入的方法包括故事导入、谚语导入、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导入、需求导入、假设导入、比较导入、推理导入、判断导入等。
三是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动画等视觉材料为学生创设活泼的学习情景或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把学生引入到自学的境地之中。
四是操作导入:通过学生或教师的现场操作为学生创设质疑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学过程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自主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初步了解、初步理解和初步消化的内容,二是自己在自学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在学懂或自认为印象深刻的地方标记或注释,要求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画问号或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体发言进行反馈。
(三)互学环节
一是注意倾听和立刻整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弄清楚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懂的,哪些是学生没懂的,哪些是学生应该学懂却忽略,是课时教学任务要求但学生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互学和交流提供有效环境。
三是教师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有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大胆发表自己看法、主动帮助同学的优良学习品质。
(四)反馈环节
这个环节是组织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同样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整理总结,或者是通过与同伴互助进行整理学案,反思。
四、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是鼓励性原则: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绝不包办代替,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指导性原则: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四是灵活性原则:“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五个环节,教师只要把握“以生为本”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就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而灵活变通;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可以分别在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片段、一个学习内容上,各自采取“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
五是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提出一些学生们有兴趣、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有自学和互学的实践性活动。
六是创造性原则:教师要多设置些思辨、求异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或求异性思维,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是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学生差异性;是否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能力是否到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科学。
三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设置问题是否有价值;组织教学是否科学合理;获取学生学习信息是否及时准确;调整应变能力是否敏捷到位;板书提示是否准确快速。
四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100%;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是否踊跃;他们的倾听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比例。
“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阳光教学模式的另一种诠释。我们认为,陽光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关爱学生的生命,“以生为本”,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导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借助小组的互助式学习,可以更直接、更简便、更广泛、更深刻地提高学习质量。
二、“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于新课改教育思想、相对稳定易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尽快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一是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事物的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而总体功能却不是组合为整体事物间各个孤立部分的简单相加。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制约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因此不能只重视某一环节的优化,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堂各个环节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二是信息论与控制论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两种以上存在互动关系的信息源之间都有其一定的互动规律,一旦它们之间能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优化了的结构,两种信息源之间就有了良好的存在环境和发展趋势。教学过程说到底就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过程。
三是哲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能动反应的才干;决定事物发展过程和实践过程的根本原因在内部,外因是一定的条件,即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四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学习必须处于良好的心态之中才会提高效率;只有自己产生了好奇、疑问的心理,才会努力刻苦地产生探索、追求的行为。
三、“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操
(一)导学流程
完成“导学”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围绕课本的“知识方面”;二是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三是完成学生健康品行的教育任务。
完成“导学”环节的学习任务,要通过教师的“搭桥启发”“正反比较”“选择判断”“铺路指向”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走进自学、互学的环节。
导学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是课题设疑导入:课题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推设课文会些写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为了证实自己判断的对错去进行自学。
二是相关事物导入:相关事物导入就是教师利用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事物把学生引进自学的境地。相关事物导入的方法包括故事导入、谚语导入、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导入、需求导入、假设导入、比较导入、推理导入、判断导入等。
三是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动画等视觉材料为学生创设活泼的学习情景或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把学生引入到自学的境地之中。
四是操作导入:通过学生或教师的现场操作为学生创设质疑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学过程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自主学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初步了解、初步理解和初步消化的内容,二是自己在自学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在学懂或自认为印象深刻的地方标记或注释,要求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画问号或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体发言进行反馈。
(三)互学环节
一是注意倾听和立刻整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弄清楚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懂的,哪些是学生没懂的,哪些是学生应该学懂却忽略,是课时教学任务要求但学生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
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互学和交流提供有效环境。
三是教师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有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大胆发表自己看法、主动帮助同学的优良学习品质。
(四)反馈环节
这个环节是组织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同样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整理总结,或者是通过与同伴互助进行整理学案,反思。
四、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是鼓励性原则: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绝不包办代替,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是指导性原则: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四是灵活性原则:“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五个环节,教师只要把握“以生为本”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就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而灵活变通;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不同,可以分别在解决一个问题、一个片段、一个学习内容上,各自采取“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
五是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提出一些学生们有兴趣、又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有自学和互学的实践性活动。
六是创造性原则:教师要多设置些思辨、求异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或求异性思维,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是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学生差异性;是否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能力是否到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科学。
三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设置问题是否有价值;组织教学是否科学合理;获取学生学习信息是否及时准确;调整应变能力是否敏捷到位;板书提示是否准确快速。
四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100%;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是否踊跃;他们的倾听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