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网络媒体形象的扭曲化现象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大约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精神病患者,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但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的媒体形象却多为负面,尤其是网络上,精神病患者的形象长期处于扭曲化的困境当中。本文通过对人民网江苏视窗2014年有关精神病的新闻报道的分析研究,试图总结出一些现象及规律,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目前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的良性塑造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扭曲化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38-02
  
   2015年5月7日,一段男子暴打3岁男童的视频在网上发布,短短几小时其点击量就过百万,民众们在为这名小孩揪心的同时,也在呼吁着要严惩这名施暴男子,随后有媒体报道这名男子为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免于刑罚,顿时引起线上线下的热议。一时间“精神病”、“犯罪”、“暴力”等词语成为了人们热门的话题。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 1 亿人以上,而我国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于此类新闻的报道却还存在着诸多缺失,精神病患者的媒体形象也长期处于扭曲化的状态之中。
  一、对于网络当中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研究网络中精神病患者的媒体形象,笔者对其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对象为人民网江苏视窗2014年的相关新闻。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选取其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由于民众常以“精神病”代指各类精神疾病和病人,因此选择“精神病”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日期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笔者共采集到39篇新闻作为研究样本,除去重复及无效样本4篇,最终得到的研究所需样本是35篇,样本利用率为90%。
  
  
  
  
  图  “精神病媒体报道的内容分类统计”
   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数量不多,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35篇新闻报道,即可看出网络媒体对于精神病患者报道的大致现状。笔者将这35篇新闻按照内容分为四大类,即:涉案类、涉险类、精神卫生建设类及娱乐类(见上图)。分析发现新闻报道的重点以涉案涉险的比例最高,而对专家学者的建议、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和精神病人的正面报道则相对较少。
   涉案类的新闻稿件主要为新闻当事人是精神病患者,他们都做出了伤害他人的举动,轻者扰乱治安,重者杀人分尸,这类新闻使其媒体形象扭曲向“暴力”、“危险”的方向。如2014年6月1日《盐城一精神病患者见人乱舞斧头 民警机智制服》、2014年1月16日《南京精神病男突然踢司机 致公交车追尾1人骨折》。这类新闻稿件有18篇,占到总量的51%,恰好过半。
   涉险类新闻稿件有6篇,占到17%,主要涉及精神病患者因患病原因造成自身的一些困扰或身陷险境,此类新闻稿件使其媒体形象扭曲向“愚昧”、“失控”的方向。如2014年11月24日《南京精神病小伙吞下门把手 医生妙手取出》。
   精神卫生建设类新闻稿件共7篇,主要是江苏省内精神卫生硬件软件基础建设的一些报道,其中又有改善提高类和缺失滞后两种类型。如2014年10月27日的《常州设立专项经费 兜底精神病人医疗保障》为典型的改善提高类;其中缺失滞后的报道有三篇,占医疗类稿件的43%,如2014年12月29日《南京重性精神病患者逾2万 总床位数仅2000张》。
   最后是娱乐类,此类新闻报道与本文所研究精神病领域并不相关,多为娱乐事件,如2014年12月9日《韩国荧屏吹“精神病风”主角们个个都“有病”》。对于此类报道,笔者不再做赘述研究。
  二、网络中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扭曲化的表现
   1.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的负面化
   在研究样本中描写精神病患者的词汇,大多集中在“疯子”、“语无伦次”、“精神异常”、“行为怪异”等贬义词上,精神病患者被贴上了各种各样负面的标签,致使其形象极度扭曲。东京大学人文学部佐藤雅浩认为,经过媒体的报道及渲染,使得民众产生了“精神病患者即犯罪预备军”的定势思维。作为精神疾病的患者,本应该有着跟其它类型患病者一样的虚弱、可怜、被照顾的媒体形象,但精神病患者却一反常态的成为了暴力、无礼、失常的代名词。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往往带着恐惧、敌对甚至仇视的态度,使精神病患者在承受自身病痛的同时,还要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冷漠与鄙夷。“现如今,精神病已经和正常人划开了一条深深的界限,精神病一词似乎也已经可以囊括下所有非正常状态,同时当今时代的受众也在渐渐接受这一事实。[1]”在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被扭曲的过程中,负面报道着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2.新闻报道中精神病专业概念的模糊化
   在研究样本这35篇稿件中,只有7篇稿件提到新闻当事人所患精神疾病的具体名称,其他都用“患有精神病”这样笼统的说法定位,而这七篇稿件中有三篇仅提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真正具体到名称的只有四篇,也就是说只有11%的稿件运用医学专业术语来报道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同时,在这35篇新闻报道中有7篇是推测状态,只是根据当事人不合常理的举止推断其为精神病患者,缺乏新闻应有的客观严谨态度,如2014年2月9日《南通通州惊现沉尸案 疑为精神病患者弑母抛尸》。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四篇涉及具体疾病名称的新闻稿件中,当事人都非常巧合的得的是“精神分裂症”。“由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许多人将‘神经病’与‘精神病’、‘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混為一谈,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媒体从业者。[2]”从专业的医学角度来看,精神病患者并不比健康的人更具危险性,然而,媒体把精神分裂症扭曲化之后,就使很多人误认为一旦精神有问题就是患了“精神分裂症”,使民众产生无畏的恐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特殊的生化代谢障碍,有的有家族遗传背景,所以是一种‘内源性精神病’”[3]。精神分裂症只占精神病中的很小一部分,像最常见的失眠、厌食等症状都属于精神病范畴。因此,把精神分裂等同于精神病、把精神病等同于疯子都是其媒体形象扭曲化的重要表现。    3.新闻标题的恶俗化
   在涉及精神病患者的新闻标题中,很容易走恶俗化的路线,可谓“很黄很暴力”。如2014年5月8日《女子当街打滚称卖淫款5千变6毛 疑患精神病》、2014年10月9日《中年女子割下双亲头颅 疑似患有精神病和癫痫》。这些标题产生的原因,第一是记者本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就是无社会身份、无职业、缺少家庭亲情、好斗而危险的,所以但凡涉及此类人群的新闻,记者就爱向暴力与黄色方向靠拢。第二是为提升点击率、“吸引眼球”,部分记者放弃了应有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要求,把精神病患者的行事内容作为卖点沦为“标题党”一族。也正因为标题的恶俗化,使得精神病患者的媒体形象在“暴力”之上又增加了“愚昧”的扭曲特征。
  三、对于改变网络中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扭曲化现象的建议
   1.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报道方向
   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行做法,“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为消除对精神疾患的歧视,通过一些独立观察机构和网站发布媒体报道监测报告,以监督和纠正媒体报道中的不良行为。[4]”当然,我国也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六条第4款指出要“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目前,重度精神病患者已被列入精神残疾,其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护。但是,由于条文不够细化,并且没有一些强制执行及惩罚机制,目前的落实状况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在借鉴的同时,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从上至下彻底贯彻并执行,以改变目前的扭曲状况。
   2.记者应自觉履行职责,提升自身素质
   记者本身医学知识的欠缺也是造成目前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扭曲化的主要原因。在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的构建中,媒体的报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印象与判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做过一个相关调查,调查了40名在上海从事卫生报道的一线记者,他们大都对精神卫生知识知之甚少:68.6%的记者只是在采访过程中接触过相关知识,有较系统了解的比例仅占 11.4%,还有近20.0%的记者只是浅显地了解一些知识。因此,媒体单位应定期举办培训、讲座,以提升记者的医学知识水平。
   联合国艾滋病项目执行主席彼得·派特博士曾经说过:“当涉及艾滋病时,记者的影响比医生的影响更大。”这句话同样适合于精神病的相关报道,在精神病患者的形象塑造上,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普通老百姓一般很难真正接触并深入了解精神病及患者的情况,他们绝大多数的信息都来自媒体,可以说精神病患者的形象即是其媒体形象。记者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不能只停留在涉案、涉险、猎奇等戏剧性层面上,不能片面夸张精神病患者的失控行为。而要多向全社会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多采访一些医学界的专家学者,从他们口中得到更可靠更科学的精神卫生知识,精神病患者的扭曲化媒体形象才能够得以改变。
  四、小 结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积极正面的精神病患者媒体形象正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体现。媒体在对其报道时,除了要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更要坚持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并行的文风,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鼓励精神病患者勇于战胜病魔、走向社会,使网络新闻媒体成为百姓了解精神病的窗口和精神病患者重拾自信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徐婷婷.对精神病患者报道的反思——对于日本典型事例的分析[J].新闻传播,2015(2).
  [2] 张晨,马良.精神疾病報道的道德偏离[J].青年记者,2011(6).
  [3] 贾谊诚.注意精神病报道的科学性——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意见[J].新闻记者,1985(4).
  [4] 曾庆枝,田泓,俞韦.新闻报道如何消除“精神病歧视”[J].新闻记者,2009(3).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对事件的舆论引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主流媒体进军社会化媒体平台,其传播策略相比较传统媒体有所改变。本文以《人民日报》不同媒介为例,对其纸媒、微博和微信对“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试比较三种媒介在内容定位、新闻叙事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传播策略。关键词:主流媒体;突发事件;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
期刊
摘 要:媒体融合发展,内容和品牌是立身的核心。地市党报是最靠基层的传播主阵地,以社会效益为重的党报要把舆论引导力放在首位。本文分析地市党报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对新常态下提高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进行了研究,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阐述了地市党报围绕政府党委中心工作提高舆论引导力的路径和要达到的效果。关键词:媒体融合;引导力;品牌效应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创业策划与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过程的追踪,论证了教师合作文化推广在项目教学法下的重要性,同时针对该课程采用的协教师团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其他实践课程的项目教学提供借鉴。关键词:教师合作文化;项目教学模式;文化项目;创业策划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
期刊
编者按:21世纪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也是艺术设计创新的时代。在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主导的现代传播格局中,以动态性、交互性为标志的设计形式比重越来越大,数字化时代已涌现出更多的新型设计领域。加强协同创新与学科融合,将学术高度与社会应用联结,是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以学科交叉为特点,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教学创新及新媒体技术完美融合,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最具表征特色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受到华人及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喜爱,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基于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书法教学研究是建立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跨学科教学体系及国际文化交流教学环境下的研究,其教学和艺术类院校专业教学存在一定差别,该教学既要体现学科的专业性,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普适性和应用性。  关键词:文化交流;书法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其重要性及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建设体系下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资本,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技术广泛普及的今天,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传播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显著提高,这对政府利用网络媒介主动设置议程、加强信息公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大学生群体出发,对广州和佛山政务微博群的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归纳两地政务微博内容、互动、行政管理的经验,改善政务微博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政务微博;政府传播;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塑造形象的科学,在区域形象的整体推广中,通过公关策略的实施,对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地区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福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外传播福建正面积极的形象。在发展的大格局中,福建也通过形象传播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经济”,拓展了发展空间。当前,福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再要更大范围传播福建形象,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媒体公关传播策略;借力节庆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党报理论宣传凸显出一种“比较优势”,因而应更加注重提升影响力,以便有效发挥党报宣传的功能作用。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北京日报》理论周刊近年来“主题宣传”、“热点引导”、“特色宣传”方面的案例,从选题策划、编辑过程、社会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其主要做法和宣传特色。这对当前提升党报理论宣传的影响力,或许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比较优势;主题宣传;热点引导;
期刊
摘 要:本文以2014年12月31日所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媒体对复旦大学遇难女学生报道所引起的争论为例,探讨此类新闻报道中反映出的新闻伦理困境。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此次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旨在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伦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闻伦理;职业道德;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