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其重要性及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建设体系下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资本,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建设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55-02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公众对城市客观实在的具体感知、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立足点。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是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创新的过程。洛阳,作为丝路起点,居天下之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对洛阳的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使其城市文化精神及人文精神,更好的与时代融合。
一、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与形象传播的关系论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推进,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及其传播作用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日益重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涵所在,城市形象建设走向繁荣与城市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
1.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基础和立足点
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作为城市立身之本的城市文化则具有独特、稳定、传承的特点,是城市进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动力源,因此,城市通过文化的熏陶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孕育出特有的城市内涵,是城市形象形成和塑造的根基。一方面,城市文化通过街道布局、文化设施、公共建筑等物质性的东西给外界留下具体印象,城市形象传播都离不开标志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城市文化反映在城市形象上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理念、商业经营行为、市民的素质都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是城市形象的“软实力”。
2.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与特色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经过历史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决定城市形象的传播脱离不开文化,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形象传播,展现城市丰满的人文情怀和鲜活形象,凝聚人们关注的兴趣,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气质。例如,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白云山、老君山和鸡冠洞等等这些文化品牌作为核心,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通过城市文化展现了城市形象的无穷魅力。
3.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是内在和外延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人们通过形象的城市文化感受着城市带给人的独特感觉,并在其中规范自身行为,为城市形象做着代言,让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可见,城市居民折射的文化气质是城市文化内化的结果,是城市文化的推进。所以说,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特色通过各种途径得以传递,特别在塑造城市新形象的时候,城市传统文化凸显城市的深厚底蕴,进而影响公众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评价。
二、洛阳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得名洛阳。曾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变幻,五代以后,洛阳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进行建设,得到了又一次复兴,城市的知名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显著提升。在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洛阳正在建设成为全省的副中心城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形象传播的投入力度、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取得明显成效。
1.依托丰富城市文化资源,古都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近年来,洛阳在文化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发挥城市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取得较大突破,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牡丹文化节,让洛阳“牡丹花城”的城市文化品牌名扬海内外;民间流传的“武则天艇牡丹”“鲤鱼跃龙门”等神话传说,更让洛阳城市有了几分传奇的色彩。通过开发利用这些特有的资源优势,打造了诸如“千年帝都、华夏圣地、河图洛书、三彩故里”等品牌,城市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千年古都”城市形象更加突出和富有吸引力。
2.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识别更加清晰
河洛文化作为洛阳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为洛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载体。从城市理念层面看,河洛文化的起源性特点决定了洛阳的千年帝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从城市行为层面看,洛阳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而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让洛阳人拥有开放、友善和包容的胸怀,更吸引着大量的东南沿海、两广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前来寻根问祖。从城市视觉传播层面看,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最直接、最具体的载体。
3.依托山水文化资源,城市生态宜居形象更加凸显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托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受到山川、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洛阳虽然是个北方内陆城市,但并不缺少水源,黄河、涧河、伊河、洛河在境内纵横交错。洛阳又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四面环山六水八关都邑、十省通街”的独特自然环境,为洛阳空间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洛阳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山水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交通条件、美化绿化亮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环境治理、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等卓有成效,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秀美洛阳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建构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和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独特的文化。因此,在打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一是提炼城市精神,促进形象建设。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炼的结果;二是丰富城市形态,促进形象建设。城市形态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三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形象建设。近年来,洛阳打造出了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为主的历史文化版块,以栾川、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为主的生态山水版块,以洛浦公园、新区观光为主的都市风光版块等旅游品牌,同时结合老工业基地特色发展工业产业文化,结合牡丹文化节发展牡丹产业文化,进而提升洛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形象地位;四是塑造文明市民,促进城市形象。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
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加强改革推进城市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及先进性的体现,涵盖在城市文化之中,是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对城市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虽然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但是其必须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习惯;二是对民主法治的影响,良好的城市文化创造开放、自由、解放的社会氛围,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三是利于提高市民政治素养,建立城市居民和决策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各个层面对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的反思和改进。
2.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发展也是一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管理体系的运转都需要巨大的财力保障。如果把城市的街道、建筑物比作树干,那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是维持树木活力的汁液,城市文化是树木的根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良好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能对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传统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展示,参会者的精神也得到满足和提高;二是利于社会事业良性运转,为了维护良好的形象,政府必然会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城市居民在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会自觉的产生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产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三是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居民形成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和谐局面,文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有润滑和缓冲的作用,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四是促进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浓郁氛围。通过弘扬和传播这样的城市精神,对外增强城市吸引力,对内增强城市文化向心力,增强城市内部凝聚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为实现城市发展共同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城市己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比拼的重要支点,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更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辖射力,进而又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城市形象塑造要充分利用优势文化资源, 洛阳应着眼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发挥比较优势,使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完美结合,为城市向前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艳.从洛阳城市文化建设谈城市形象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 王凯.洛阳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 倪建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 (2).
[4] 焦素娥,李燕.河南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及传播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
[5] 李建华.河南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途径与对策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