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机智是一种善于根据现实课堂教学情况变化,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调整教学安排的课堂生成,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指导、铺垫、点拨、启发、思考的教学能力。
语文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应该更为鲜活,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综合性更强,提供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能够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我们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懂得运用教学机智,开放自己的课堂,在互动、生成中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和谐氛围,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催生课堂精彩。当下,在大概念教学、群文阅读、项目学习、单元重组教学等的语文教改大背景下,巧用教学机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十多年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执教鲁迅小说《故乡》时,面对学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提问,沉着地将这一旁逸斜出的问题巧妙纳入少年闰土的形象上来,这样的教学机智常让人心生艳羡,也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模仿与探寻。下面就是笔者的一些心得。
一、引导催生精彩的教学对话
作为教师,我们都渴望精彩的课堂,而学生精彩的回答显得尤为重要。这除了要求学生自身有较厚的文学底子、睿智的思维,更少不了课堂上教师积极聪慧的引导。
虽时隔多年,笔者仍记得学生小储在学习鲁迅的《风筝》这篇回忆性散文时对于“悲剧”的精妙概括:大而且無法弥补的错误就是悲剧。《风筝》一文叙写了鲁迅年轻时粗暴对待制作风筝的小弟,等到长大后想去弥补,小弟却早已忘却。这件事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悲哀。要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愫,以及作者对于封建教育观念的批判,对于缺乏一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初中生来说十分困难。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鲁迅关于“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观点的内涵时,抓住文中的悲剧因素展开师生对话,让学生看到了文中的美,看到了美的毁灭,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这样的引导,催生了学生对于本文悲剧色彩新的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机智引导,教师的机智引导就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催生学生精彩的回答,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精彩的课堂。
二、提问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教的班级,班风各种各样:沉闷的、调皮的、活跃的,各种类型我们都要适应。哪怕一节课的交流,或者可以说是“交锋”,也要运用教学机智。
笔者曾借班上一节示范课,这个班级的学生确实聪慧灵动,却有点桀骜不驯。上的课文是《马说》,问他们课文会读了,异口同声回答:“当然。”问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干脆回答:“没有。”其实,《马说》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有许多的知识难点。面对这样有点调皮的班级,直接压服不行,一味退让也不行,笔者直接挑了最难读的段落,让他们读“食”和“石”,结果不少人读错了;挑最难的“马之千里者”中“之”的解释让他们翻译,结果不会了。他们这才谦虚地低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我们要及时摸清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沉闷的班级鼓励多一些。过于活跃的班级考验多一些,聪慧的班级挑战多一些,如此,才能创设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
三、评价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我们有时会碰到学生回答问题出现明显的偏差和错误而引起哄堂大笑的情况。这可能会挫伤回答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到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介入,运用机智的评价,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激发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授西蒙诺夫的《蜡烛》一课时,笔者提问:“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这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如此庄严而仔细地对待战死的苏联红军士兵,甚至给他插上了结婚时的蜡烛?”学生们积极回答,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这位老妇人是苏联红军士兵的母亲。”学生们大笑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意识到不对,脸窘得通红,紧张得不知如何应对。笔者机智地追问:“你的意思是不是这位老妇人就像母亲一样对待死去的红军士兵呢?”听到这样的评价,他笑着说:“是的。”看着他的微笑,笔者也感到满足。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弥足珍贵的,有时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仅因为一次回答错误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有时,教师一次机智的评价、一次善意的肯定,也许会变成他学习进取的不竭动力。
教学机智在课堂的运用是广泛的,较好地运用课堂机智会对课堂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虽然我们都渴望在课堂的某一刻灵光乍现,但是机智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有意预设,更多的是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平时教学习惯的自觉反应。与其等待,不如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实践,反复运用,反思改进,真正做到用教学机智成就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陈驰科,宜兴市树人中学;周金良,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栏目编辑:顾晓白 周 彦)
语文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应该更为鲜活,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综合性更强,提供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能够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我们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懂得运用教学机智,开放自己的课堂,在互动、生成中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和谐氛围,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催生课堂精彩。当下,在大概念教学、群文阅读、项目学习、单元重组教学等的语文教改大背景下,巧用教学机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十多年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执教鲁迅小说《故乡》时,面对学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的提问,沉着地将这一旁逸斜出的问题巧妙纳入少年闰土的形象上来,这样的教学机智常让人心生艳羡,也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模仿与探寻。下面就是笔者的一些心得。
一、引导催生精彩的教学对话
作为教师,我们都渴望精彩的课堂,而学生精彩的回答显得尤为重要。这除了要求学生自身有较厚的文学底子、睿智的思维,更少不了课堂上教师积极聪慧的引导。
虽时隔多年,笔者仍记得学生小储在学习鲁迅的《风筝》这篇回忆性散文时对于“悲剧”的精妙概括:大而且無法弥补的错误就是悲剧。《风筝》一文叙写了鲁迅年轻时粗暴对待制作风筝的小弟,等到长大后想去弥补,小弟却早已忘却。这件事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悲哀。要理解作者的这种情愫,以及作者对于封建教育观念的批判,对于缺乏一定阅历和知识储备的初中生来说十分困难。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鲁迅关于“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一观点的内涵时,抓住文中的悲剧因素展开师生对话,让学生看到了文中的美,看到了美的毁灭,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这样的引导,催生了学生对于本文悲剧色彩新的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思维离不开教师的机智引导,教师的机智引导就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从而催生学生精彩的回答,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精彩的课堂。
二、提问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教的班级,班风各种各样:沉闷的、调皮的、活跃的,各种类型我们都要适应。哪怕一节课的交流,或者可以说是“交锋”,也要运用教学机智。
笔者曾借班上一节示范课,这个班级的学生确实聪慧灵动,却有点桀骜不驯。上的课文是《马说》,问他们课文会读了,异口同声回答:“当然。”问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干脆回答:“没有。”其实,《马说》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有许多的知识难点。面对这样有点调皮的班级,直接压服不行,一味退让也不行,笔者直接挑了最难读的段落,让他们读“食”和“石”,结果不少人读错了;挑最难的“马之千里者”中“之”的解释让他们翻译,结果不会了。他们这才谦虚地低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我们要及时摸清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沉闷的班级鼓励多一些。过于活跃的班级考验多一些,聪慧的班级挑战多一些,如此,才能创设课堂氛围,和谐师生关系。
三、评价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我们有时会碰到学生回答问题出现明显的偏差和错误而引起哄堂大笑的情况。这可能会挫伤回答问题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到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介入,运用机智的评价,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激发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授西蒙诺夫的《蜡烛》一课时,笔者提问:“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这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如此庄严而仔细地对待战死的苏联红军士兵,甚至给他插上了结婚时的蜡烛?”学生们积极回答,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这位老妇人是苏联红军士兵的母亲。”学生们大笑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意识到不对,脸窘得通红,紧张得不知如何应对。笔者机智地追问:“你的意思是不是这位老妇人就像母亲一样对待死去的红军士兵呢?”听到这样的评价,他笑着说:“是的。”看着他的微笑,笔者也感到满足。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弥足珍贵的,有时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仅因为一次回答错误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那是多么可惜的事。有时,教师一次机智的评价、一次善意的肯定,也许会变成他学习进取的不竭动力。
教学机智在课堂的运用是广泛的,较好地运用课堂机智会对课堂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虽然我们都渴望在课堂的某一刻灵光乍现,但是机智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有意预设,更多的是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平时教学习惯的自觉反应。与其等待,不如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实践,反复运用,反思改进,真正做到用教学机智成就精彩课堂。
(作者单位:陈驰科,宜兴市树人中学;周金良,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栏目编辑:顾晓白 周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