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是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为了确保符合作文命题的题意。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再到如今较为普遍的材料作文,审题的角度、方法、思考方法,既有共同点亦有不同处。简言之,共同之处就是都强调要审定题意并把准题意,不同就在于各种命题方式的题意各有其旨,合乎其旨的标准及要求也就各有其相应的尺度了。
话题作文,是一种只规定“中心”而无具体限制的作文,思维可以很宽泛,思考可以很广阔,表达可以很灵活,表现可以很自由,只要不跳脱话题的范围就算符合题意。相对于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则是限制中藏开放,因此,标题作文的审题,在做有关范围、对象考量的同时,既要考虑词语的基本义的“所指”,还要考虑题目词语通过引申、比喻而转换用来指说的可能,也就是还“能指”什么,包括对象、范围、状态、程度等。材料作文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可以拿来作为作文命题的材料,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次是命题所提供的材料,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再次就是与命题材料相适配的写作要求指向性与规定性同在。基于此,面对材料作文的命题,就不能简单地移用一般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方式(思路),也不可机械地套用诸如“抓核心词”“圈中心句”的做法,而是要“随题而审”,进而确保“切题而表”。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共有五道材料作文题,从时空的跨度上看,既有取材于春秋“齐桓晋文之事”“管鲍之交”的历史故事,也有直指当下的言说,鉴古与论今同在;从题意的表述看,既有对有关人事、物况的叙述,也有对相关事理、情趣的论述,记叙与议论兼备;从写作的主旨目的看,既有明确的主题限定,也有大致的意义指向,规定与开放同在;从表达的具体要求看,既有对象的指定、场景的规定,也有可以自定的角度、意向,任务与驱动兼备。面对这样的材料作文题,不可能“一言以蔽之”地来读题审题,随题而审势在必行。
首先要按类审读命题材料。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除漫画,一般就是叙述或论述两大类,虽然也有交错,但基本上还是要么偏向于事实的陈述,要么偏重于事理的论述,由2020全国卷的五道材料作文题,很容易看出这一点。材料作文的命题、写作、评阅,无处不显现出这样的特点:命题材料的类属与命题题意的存现是相得益彰的,而作文的立意则与命题的题意互为因果。这就决定了不可一概而论地空提要符合题意作文的要求。
随之要倚类解读命题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从其属性开始的。材料作文的题意是什么、有什么、会怎么、能怎么,无不与命题材料的类属特征息息相关。从认知属性入手,方能精准地透析题意的大方向,从而把控好切题表达的着力点。叙述型的命题材料,题意就是鲜明的人事、物况的“微言”叙说,是否符合题意,只看能否由材料中找到依据。像全国一卷所提供的历史故事,题意即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位的所作所为,无论说谁写谁都符合题意。而全国新高考一卷的叙述性材料,由于所叙的人事、物况并非“微言”简介而是“大意”概况,其表述所圈定的范围、对象也就可大可小,其内蕴所关联的角度、层次也就能实能虚,题意显然要比全国一卷开放得多。论述型的命题材料,明确的论题、明晰的论说,材料的理性色彩限定了题意的范围及对象。同时,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又各有其侧重。像全国二卷,命题由引述、转述展开论说,针对性和关联性十分清晰;全国三卷则以“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作为引论,而后的推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尋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 提出问题,题意的大方向一目了然,即有关“为自己画像”的考量。可见,意指的多或少,意味的深或浅,意义的显或隐,材料作文命题题意的存现,无不与材料自身的表达方式相关。另一方面,基于评价必须公平、公正的要求,特别是作文批阅中主观因素必须符合客观标准的原则,2020全国卷的材料作文,在命题题意的限制与开放方面,仍然延续了前几年“限制中有开放,开放中有限制”的设置。从全国一卷对象的指定,到全国二、三卷和全国新高考一卷主题的限定,乃至全国新高考二卷文题的框定,无不是对材料作文命题题意科学合理的建构。
根据命题材料的类属、表述以及相应的规定来理解题意并非难事,但题意是客观的指向,立意为主观的见地。因此,既不能简单地将题意等同于立意,也不能偏离题意而立意,“切题而表”势在必行。
所谓“切题而表”,无非就是一“准”二“深”。准,指的是对准题意;深,讲的是见地深刻。随题而审可基本明确题意,但针对题意的表达,还是要讲求精准。譬如:全国一卷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对象指定,作文只能聚焦于某一位来谈感受和作思考,如果全方位地论说故事,或三个人物一块儿评,就偏离题意了。特别是那些对作文主题已有明确限定的命题,要整合材料内涵的导向和主题意义的方向,找到行文表达的着力点。譬如:全国三卷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就要注意强化“如何”二字动态、情态的感悟言说,并将其与材料中的“寻找各种‘镜子’”的意蕴对应思考,做法在文中的比重显然应大于结果的表述,切不可只顾为自己画像而忽略题意之“如何”。还有像全国新高考一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切题而表,既要解读出“距离及联系”在命题材料中情况概说的意义所在,更要思考全国人民在防疫、抗疫中为何如此、何以这样处置“距离与联系”的各个层面。由此可见,切题而表就是要直面命题材料的表述以及主题限定的导向,以思辨为经(自始至终),以思索为纬(四面八方),采用询问由来、追问层面 、探问本质、设问发展的思维方式,入题(深入主题的内里或背后)而辨,切题(打开或剖解材料的层面)而思。
2020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五道材料作文题,从规定写发言稿、演讲稿,到要求以书信的方式谈感悟与思考,或明示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作文,论述性的表达和表达中的论说显然已是作文的主打,深切也就成为行文表达的重中之重,这也正是综合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显现。其中,切,就是要切命题之肯綮,讲求精准到位;深,就是要深入且深刻,深入,讲求逻辑性,深刻,具有说服力。从思考及操作的层面讲,可以根据命题材料的属性特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推几个会怎么,多想几个能怎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无论命题材料是实况的呈现,还是道理的表白,都要对其进行追问。可以是平行式的、“一的多矢型”的不同角度的发问,也可以采用递推、层层推进式的方式探问。不管是由表及里还是由内向外,目的都是为了明理、说理、论理,以深刻为要。譬如全国一卷,不管是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中的哪一位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想想其为什么要如此、能如此、会如此,“感触最深”就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多推几个“会怎么”,就是不要满足于材料中尽人皆知的是非、善恶等来加以评说,而是以推论的方式,采用假言、类比等手法,针对命题材料的核心含意以及主题意味,多多构想“会怎么、还会怎么、也许能会怎么”,以使论说更有穿透力。譬如全国新高考一卷,对于“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作文就应在疫情中拉开距离与密切联系的价值意义上展开论说:各自会怎样?相互之间又如何?
多想几个能怎么,这实际上是材料作文自始至终都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恰是论说命题材料之事实或事理不可回避的两大关节点。尤其是有关问题的解决,既可以是现时兑现的也可以是长远预测的,“能怎么”也就较为多元多向。因此,以问题为导向的多想几个能怎么,不只是关乎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论述,也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剖解。譬如全国二卷,做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演讲,可以根据命题材料的陈述,整合中外互助的现实,多层面多角度地思考、思辨:从今往后能怎么携手,又能怎么共创。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栏目编辑:葛 杰 杜春阳)
话题作文,是一种只规定“中心”而无具体限制的作文,思维可以很宽泛,思考可以很广阔,表达可以很灵活,表现可以很自由,只要不跳脱话题的范围就算符合题意。相对于话题作文,标题作文则是限制中藏开放,因此,标题作文的审题,在做有关范围、对象考量的同时,既要考虑词语的基本义的“所指”,还要考虑题目词语通过引申、比喻而转换用来指说的可能,也就是还“能指”什么,包括对象、范围、状态、程度等。材料作文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可以拿来作为作文命题的材料,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其次是命题所提供的材料,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再次就是与命题材料相适配的写作要求指向性与规定性同在。基于此,面对材料作文的命题,就不能简单地移用一般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方式(思路),也不可机械地套用诸如“抓核心词”“圈中心句”的做法,而是要“随题而审”,进而确保“切题而表”。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共有五道材料作文题,从时空的跨度上看,既有取材于春秋“齐桓晋文之事”“管鲍之交”的历史故事,也有直指当下的言说,鉴古与论今同在;从题意的表述看,既有对有关人事、物况的叙述,也有对相关事理、情趣的论述,记叙与议论兼备;从写作的主旨目的看,既有明确的主题限定,也有大致的意义指向,规定与开放同在;从表达的具体要求看,既有对象的指定、场景的规定,也有可以自定的角度、意向,任务与驱动兼备。面对这样的材料作文题,不可能“一言以蔽之”地来读题审题,随题而审势在必行。
首先要按类审读命题材料。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除漫画,一般就是叙述或论述两大类,虽然也有交错,但基本上还是要么偏向于事实的陈述,要么偏重于事理的论述,由2020全国卷的五道材料作文题,很容易看出这一点。材料作文的命题、写作、评阅,无处不显现出这样的特点:命题材料的类属与命题题意的存现是相得益彰的,而作文的立意则与命题的题意互为因果。这就决定了不可一概而论地空提要符合题意作文的要求。
随之要倚类解读命题题意。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从其属性开始的。材料作文的题意是什么、有什么、会怎么、能怎么,无不与命题材料的类属特征息息相关。从认知属性入手,方能精准地透析题意的大方向,从而把控好切题表达的着力点。叙述型的命题材料,题意就是鲜明的人事、物况的“微言”叙说,是否符合题意,只看能否由材料中找到依据。像全国一卷所提供的历史故事,题意即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位的所作所为,无论说谁写谁都符合题意。而全国新高考一卷的叙述性材料,由于所叙的人事、物况并非“微言”简介而是“大意”概况,其表述所圈定的范围、对象也就可大可小,其内蕴所关联的角度、层次也就能实能虚,题意显然要比全国一卷开放得多。论述型的命题材料,明确的论题、明晰的论说,材料的理性色彩限定了题意的范围及对象。同时,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又各有其侧重。像全国二卷,命题由引述、转述展开论说,针对性和关联性十分清晰;全国三卷则以“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作为引论,而后的推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尋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 提出问题,题意的大方向一目了然,即有关“为自己画像”的考量。可见,意指的多或少,意味的深或浅,意义的显或隐,材料作文命题题意的存现,无不与材料自身的表达方式相关。另一方面,基于评价必须公平、公正的要求,特别是作文批阅中主观因素必须符合客观标准的原则,2020全国卷的材料作文,在命题题意的限制与开放方面,仍然延续了前几年“限制中有开放,开放中有限制”的设置。从全国一卷对象的指定,到全国二、三卷和全国新高考一卷主题的限定,乃至全国新高考二卷文题的框定,无不是对材料作文命题题意科学合理的建构。
根据命题材料的类属、表述以及相应的规定来理解题意并非难事,但题意是客观的指向,立意为主观的见地。因此,既不能简单地将题意等同于立意,也不能偏离题意而立意,“切题而表”势在必行。
所谓“切题而表”,无非就是一“准”二“深”。准,指的是对准题意;深,讲的是见地深刻。随题而审可基本明确题意,但针对题意的表达,还是要讲求精准。譬如:全国一卷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的对象指定,作文只能聚焦于某一位来谈感受和作思考,如果全方位地论说故事,或三个人物一块儿评,就偏离题意了。特别是那些对作文主题已有明确限定的命题,要整合材料内涵的导向和主题意义的方向,找到行文表达的着力点。譬如:全国三卷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就要注意强化“如何”二字动态、情态的感悟言说,并将其与材料中的“寻找各种‘镜子’”的意蕴对应思考,做法在文中的比重显然应大于结果的表述,切不可只顾为自己画像而忽略题意之“如何”。还有像全国新高考一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切题而表,既要解读出“距离及联系”在命题材料中情况概说的意义所在,更要思考全国人民在防疫、抗疫中为何如此、何以这样处置“距离与联系”的各个层面。由此可见,切题而表就是要直面命题材料的表述以及主题限定的导向,以思辨为经(自始至终),以思索为纬(四面八方),采用询问由来、追问层面 、探问本质、设问发展的思维方式,入题(深入主题的内里或背后)而辨,切题(打开或剖解材料的层面)而思。
2020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五道材料作文题,从规定写发言稿、演讲稿,到要求以书信的方式谈感悟与思考,或明示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作文,论述性的表达和表达中的论说显然已是作文的主打,深切也就成为行文表达的重中之重,这也正是综合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显现。其中,切,就是要切命题之肯綮,讲求精准到位;深,就是要深入且深刻,深入,讲求逻辑性,深刻,具有说服力。从思考及操作的层面讲,可以根据命题材料的属性特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推几个会怎么,多想几个能怎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无论命题材料是实况的呈现,还是道理的表白,都要对其进行追问。可以是平行式的、“一的多矢型”的不同角度的发问,也可以采用递推、层层推进式的方式探问。不管是由表及里还是由内向外,目的都是为了明理、说理、论理,以深刻为要。譬如全国一卷,不管是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中的哪一位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想想其为什么要如此、能如此、会如此,“感触最深”就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多推几个“会怎么”,就是不要满足于材料中尽人皆知的是非、善恶等来加以评说,而是以推论的方式,采用假言、类比等手法,针对命题材料的核心含意以及主题意味,多多构想“会怎么、还会怎么、也许能会怎么”,以使论说更有穿透力。譬如全国新高考一卷,对于“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作文就应在疫情中拉开距离与密切联系的价值意义上展开论说:各自会怎样?相互之间又如何?
多想几个能怎么,这实际上是材料作文自始至终都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恰是论说命题材料之事实或事理不可回避的两大关节点。尤其是有关问题的解决,既可以是现时兑现的也可以是长远预测的,“能怎么”也就较为多元多向。因此,以问题为导向的多想几个能怎么,不只是关乎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论述,也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剖解。譬如全国二卷,做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演讲,可以根据命题材料的陈述,整合中外互助的现实,多层面多角度地思考、思辨:从今往后能怎么携手,又能怎么共创。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栏目编辑:葛 杰 杜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