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其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美育因素,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它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风姿。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不给人以心悦诚服的逻辑美;说明文缝合严密的结构美,自然巧妙的衔接美,生动自然的语言美;诗歌独到的神韵、优美的意境、含蓄冼练的语言、和谐悦耳的节奏等无不给人以美的陶醉。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站在美育高度,以美的眼光去分析、专研语文教材,是不难从中找到美的。我认为在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学生审美素质的前提。
1、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审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对课文的直观把握,有赖于审美注意力的培养。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欣赏“父亲背影”的审美任务。
2、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设置悬念、摆出疑点、揭示矛盾、语言点拨、启发思索、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朗诵相关的诗歌、展示相关的图画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说话课和写作课是主要途径。通过美说美写,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生的思想情感就能向审美高度不断升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深化情感,引导他们凭借直接或间接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灵感和创造欲望。
当然,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美育渗透过程中,教师不能苛求审美的同一性,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学会欣赏,热爱生活并创造美好的生活,达到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的目的
美的欣赏和美德创造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越活跃,思路越开阔,美的欣赏力就越高,美德创造力就越强。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种思维训练以开拓思路也是美的欣赏和创造的必要准备。美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按照高尔基的解释,形象思维就是“用形象来思考”,思维的过程始终不脱离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形式。离开具体的形象,形象思维就无法进行。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直觉把握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譬喻、类比、形象描述等方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授知识,把抽象化的道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尤其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及有关的教学图片。读写活动中,启发学生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发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有意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习惯。
三、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美育的活动空间。那里有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也有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课本上的真假美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迹耳闻目睹,可感可叹,可喜可忧,辨别中,什么崇高,什么丑陋,是非自然分明,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机关、工厂、农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美有丑,有真有假,我们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快的更直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眼界更加开阔。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同为岳阳楼,同为洞庭 水,风和日丽、春和景明“则其喜洋洋”;“阴风怒号、濁浪排空”之时,则“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显然“物暗则己悲,景明则己喜”,美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穷山恶水给人则是悲凉凄怆的感受。
诱发情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反复吟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诵读,常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巧设问题,引发联想想象也是一法。如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时隔八年的朱自清为何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持之以恒,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本文仅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方面作了论述。我感到语文美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只有多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打下扎实基础。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自然、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学生审美素质的前提。
1、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审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课文中的“审美点”。对课文的直观把握,有赖于审美注意力的培养。比如: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具体细致的刻画,把浓浓的亲子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淡淡的哀愁,真挚感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欣赏“父亲背影”的审美任务。
2、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设置悬念、摆出疑点、揭示矛盾、语言点拨、启发思索、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朗诵相关的诗歌、展示相关的图画等,这些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说话课和写作课是主要途径。通过美说美写,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生的思想情感就能向审美高度不断升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深化情感,引导他们凭借直接或间接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灵感和创造欲望。
当然,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美育渗透过程中,教师不能苛求审美的同一性,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学会欣赏,热爱生活并创造美好的生活,达到陶冶性情、启迪智慧的目的
美的欣赏和美德创造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越活跃,思路越开阔,美的欣赏力就越高,美德创造力就越强。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种思维训练以开拓思路也是美的欣赏和创造的必要准备。美的认识过程主要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按照高尔基的解释,形象思维就是“用形象来思考”,思维的过程始终不脱离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形式。离开具体的形象,形象思维就无法进行。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揭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形象,直觉把握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譬喻、类比、形象描述等方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授知识,把抽象化的道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尤其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插图及有关的教学图片。读写活动中,启发学生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发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作用,有意培养他们形象思维的习惯。
三、培养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是学生学习的好地方社会更是一个大课堂,与学校相比它更广阔,内容更丰富,可极大的拓宽美育的活动空间。那里有名山大川,草木花鸟等朴实的天然因素,也有活生生的简单而复杂的人文因素,课本上的真假美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影,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迹耳闻目睹,可感可叹,可喜可忧,辨别中,什么崇高,什么丑陋,是非自然分明,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社会人生也是美育的一种方式,机关、工厂、农村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美有丑,有真有假,我们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更快的更直接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在形象感知、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产生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使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升华,眼界更加开阔。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景物,由于以上的差异,产生的美感也不同。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相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出迥然有异,同为岳阳楼,同为洞庭 水,风和日丽、春和景明“则其喜洋洋”;“阴风怒号、濁浪排空”之时,则“忧谗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显然“物暗则己悲,景明则己喜”,美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穷山恶水给人则是悲凉凄怆的感受。
诱发情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反复吟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的诵读,常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巧设问题,引发联想想象也是一法。如朱自清的《背影》,“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时隔八年的朱自清为何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通过引导、联想、想象,学生便会从文学作品中,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辨别美,并为表达美和创造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便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造美,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便是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意境择词选字,借景表情,借文移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把已知的材料加以合理的想象加工,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持之以恒,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在消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美的熏陶,强化识别事物的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作文水平。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本文仅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方面作了论述。我感到语文美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只有多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