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却又永存于世,事物不因长久而美丽,所以青春才会因其短暂而令人怀念。在这最美的年华,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本文致力于探讨文学作品《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作为一名革命女性从懵懂无知的少女到革命思想的萌芽、成熟一路的思想成长历程。
关键词:《青春之歌》;林道静;革命 ;觉醒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148
林道静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亲生母亲命运悲苦。可唯一令人欣慰的便是她那趋炎附势的“父母”还能送她去学堂,让她受教育。正是在这种新旧观念、忍耐与反抗的矛盾中形成了她倔强、执着的精神特质。也正如余永泽形容的那样:她是一匹难以驯服的小马。受过教育,又当过地主家的“大小姐”,林道静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再加上她那时常忧郁的眼神,叫人不得不心生怜爱,这个时期的她纯净地如同一汪湖水,单纯、美丽。对于这个美如天使的少女,余永泽百般献爱,终于掳获这颗少女心。
可是这美丽的少女可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读过书,有思想,有追求。结婚后,余永泽希望她像一般家庭的妇女一样,洗衣、做饭、生孩子,与柴米油盐融为一体。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和余永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也注定了两个人不同的道路走向。接下来的日子里,余永泽继续忙着往上攀工作,变得越来越功利、现实。林道静无法再快乐起来,甚至比先前更忧郁,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她自己追求的又是什么?她也说不清,但至少不是现在这样。于是他们的关系如同书中所描写的那样:“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彩虹,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她美丽的颜色。余永泽并不像她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好,他原来是个自私的、平庸的、只注重琐碎生活的男子。”余永泽的存在便是林道静在革命思想蒙昧阶段的体现,为之后的觉醒作铺垫。
直到她遇见了卢嘉川。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一群和自己“不太一样”的人聚到一起,在他们面前,她就像一只温顺的小鹿,又像一张空白的纸,静静地听着。“这些话,不知怎的,好像甘雨落在干枯的禾苗上,她空虚的、窒息的心田立刻把它们吸收了。她心里开始激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她被深深地感染和震撼着,听着他们为中国、为民族解放的激昂陈词。她的心里忽然就被点亮了,正是卢嘉川的出现点燃了她一切的希望。他开始帮助和关心这个进步女青年,起先给了她四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写成的一般社会科学的书籍,林道静一个人藏在屋子里专心致志地读了五天。正如书中所说:“这五天对于她的一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这里,她看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从这里,她看见了真理的光芒和她个人所应走的道路……于是,她常常感受的那種绝望的看不见的光明的悲观情绪突然消逝了;于是,在她心里开始升腾起一种渴望前进的、澎湃的革命热情……”她觉醒了,她那似乎黯淡下去的青春的生命复活了,她快活的心情,使她常常不自觉地哼着、唱着。她终于找到了真理,终于有了信仰,有了追求!
其实,林道静在精神上是依赖于卢嘉川的,此时的她,刚刚觉醒,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她活像一个幼稚的小姑娘,眼里闪烁着革命的光芒,她希望卢嘉川帮助她,指导她。在她眼里,卢嘉川是无所不知的领导人,是她的引路人,甚至视他为英雄。林道静对他一直都是崇拜、钦佩的,后来他们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演化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革命爱情。书中给予卢嘉川出场的时间很少,没过多久便英勇牺牲了,可他的影子又一直贯穿在整本书中,能让读者时时想起这个人的存在,同时也看得出他在林道静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他是她的精神支柱,她的真理引路人,她的信仰,她的英雄……所以在之后的革命活动中,林道静才有如此的勇气和执着,贴标语、发传单,面对敌人她的骨子里始终透着一股傲气。在这个阶段的她已经完全觉醒,正为革命奋斗着。
这个幼稚的姑娘或许从未想过追求真理、进行革命的道路如此艰难,可她还是如此热情、斗志昂扬,几经被捕又释放,她来到了定县。在这里,她遇见了她人生中第三个重要的人,江华。这是一个多么成熟、稳重、冷静、理性的革命党人,他时常教育林道静:“道静,我看你还是把革命想得太美妙啦,太高超啦。倒挺像一个浪漫派的诗人……所以我很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和劳动者接触,他们柴米油盐、带孩子、过日子的事知道得很多,实际得很。你也需要这种实际精神呢。”在江华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变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以实际行动真正投身革命。简而言之,卢嘉川给了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江华给她的便是方法论,她一步一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正如共产党一般。
真正成为她革命思想成熟转折点的是那次牢狱之行。在狱中她经历了酷刑、折磨,在身体上精神上都饱受伤害,但这段经历却让她刻骨铭心,更加不忘革命……出狱后,她彻底变了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些背叛、伤害之后,正如书中所写:“过去,她热情,可是叫人觉得幼稚、肤浅,好像个女唐吉诃德,这次出来之后,可不同啦!从前,她最爱谈她自己的理想呵,自己的希望呵,自己的苦闷呵……可是现在——这几天她对我所谈的都是事业,都是别人的事。她变深沉了,她还是热情,可是这热情却蕴藏在一种巨大的力量当中,好像发电机里的热力,不再叫它随便消耗、挥发……”深沉而热情用来形容此时的她的确再好不过,而那股巨大的力量在促使她成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优秀的革命党人。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历程,从蒙昧到觉醒,从幼稚到成熟,这个进步的女青年用生命,用青春的激情追寻着真理,追寻着革命的步伐,像书中的结尾那样:“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关键词:《青春之歌》;林道静;革命 ;觉醒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148
林道静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亲生母亲命运悲苦。可唯一令人欣慰的便是她那趋炎附势的“父母”还能送她去学堂,让她受教育。正是在这种新旧观念、忍耐与反抗的矛盾中形成了她倔强、执着的精神特质。也正如余永泽形容的那样:她是一匹难以驯服的小马。受过教育,又当过地主家的“大小姐”,林道静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再加上她那时常忧郁的眼神,叫人不得不心生怜爱,这个时期的她纯净地如同一汪湖水,单纯、美丽。对于这个美如天使的少女,余永泽百般献爱,终于掳获这颗少女心。
可是这美丽的少女可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读过书,有思想,有追求。结婚后,余永泽希望她像一般家庭的妇女一样,洗衣、做饭、生孩子,与柴米油盐融为一体。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和余永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也注定了两个人不同的道路走向。接下来的日子里,余永泽继续忙着往上攀工作,变得越来越功利、现实。林道静无法再快乐起来,甚至比先前更忧郁,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她自己追求的又是什么?她也说不清,但至少不是现在这样。于是他们的关系如同书中所描写的那样:“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的彩虹,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她美丽的颜色。余永泽并不像她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好,他原来是个自私的、平庸的、只注重琐碎生活的男子。”余永泽的存在便是林道静在革命思想蒙昧阶段的体现,为之后的觉醒作铺垫。
直到她遇见了卢嘉川。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一群和自己“不太一样”的人聚到一起,在他们面前,她就像一只温顺的小鹿,又像一张空白的纸,静静地听着。“这些话,不知怎的,好像甘雨落在干枯的禾苗上,她空虚的、窒息的心田立刻把它们吸收了。她心里开始激荡起一种从未有过的热情。”她被深深地感染和震撼着,听着他们为中国、为民族解放的激昂陈词。她的心里忽然就被点亮了,正是卢嘉川的出现点燃了她一切的希望。他开始帮助和关心这个进步女青年,起先给了她四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写成的一般社会科学的书籍,林道静一个人藏在屋子里专心致志地读了五天。正如书中所说:“这五天对于她的一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这里,她看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从这里,她看见了真理的光芒和她个人所应走的道路……于是,她常常感受的那種绝望的看不见的光明的悲观情绪突然消逝了;于是,在她心里开始升腾起一种渴望前进的、澎湃的革命热情……”她觉醒了,她那似乎黯淡下去的青春的生命复活了,她快活的心情,使她常常不自觉地哼着、唱着。她终于找到了真理,终于有了信仰,有了追求!
其实,林道静在精神上是依赖于卢嘉川的,此时的她,刚刚觉醒,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她活像一个幼稚的小姑娘,眼里闪烁着革命的光芒,她希望卢嘉川帮助她,指导她。在她眼里,卢嘉川是无所不知的领导人,是她的引路人,甚至视他为英雄。林道静对他一直都是崇拜、钦佩的,后来他们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演化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革命爱情。书中给予卢嘉川出场的时间很少,没过多久便英勇牺牲了,可他的影子又一直贯穿在整本书中,能让读者时时想起这个人的存在,同时也看得出他在林道静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他是她的精神支柱,她的真理引路人,她的信仰,她的英雄……所以在之后的革命活动中,林道静才有如此的勇气和执着,贴标语、发传单,面对敌人她的骨子里始终透着一股傲气。在这个阶段的她已经完全觉醒,正为革命奋斗着。
这个幼稚的姑娘或许从未想过追求真理、进行革命的道路如此艰难,可她还是如此热情、斗志昂扬,几经被捕又释放,她来到了定县。在这里,她遇见了她人生中第三个重要的人,江华。这是一个多么成熟、稳重、冷静、理性的革命党人,他时常教育林道静:“道静,我看你还是把革命想得太美妙啦,太高超啦。倒挺像一个浪漫派的诗人……所以我很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和劳动者接触,他们柴米油盐、带孩子、过日子的事知道得很多,实际得很。你也需要这种实际精神呢。”在江华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变为一个现实主义者,以实际行动真正投身革命。简而言之,卢嘉川给了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江华给她的便是方法论,她一步一步从幼稚走向成熟,正如共产党一般。
真正成为她革命思想成熟转折点的是那次牢狱之行。在狱中她经历了酷刑、折磨,在身体上精神上都饱受伤害,但这段经历却让她刻骨铭心,更加不忘革命……出狱后,她彻底变了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些背叛、伤害之后,正如书中所写:“过去,她热情,可是叫人觉得幼稚、肤浅,好像个女唐吉诃德,这次出来之后,可不同啦!从前,她最爱谈她自己的理想呵,自己的希望呵,自己的苦闷呵……可是现在——这几天她对我所谈的都是事业,都是别人的事。她变深沉了,她还是热情,可是这热情却蕴藏在一种巨大的力量当中,好像发电机里的热力,不再叫它随便消耗、挥发……”深沉而热情用来形容此时的她的确再好不过,而那股巨大的力量在促使她成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优秀的革命党人。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历程,从蒙昧到觉醒,从幼稚到成熟,这个进步的女青年用生命,用青春的激情追寻着真理,追寻着革命的步伐,像书中的结尾那样:“无穷尽的人流,鲜明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