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努力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因为只有建立起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优化,能力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关键,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能增强课堂活力,是通往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应用直观教学方法、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精心设计提问环节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多元方法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多元方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320
新课改提出,教师应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多元化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思路,从学生的学习结构和基本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法,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与实施。
一、应用直观教学方法,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主要由抽象的数字、公式、定理等构成,因此学生要理解、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呈现的形式,才能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和特点,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过去以语言讲解、黑板板书为主的教学方式,尝试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图画、动画、图像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层次刺激学生感官,从而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以“认识图形”这一课程教学为例,这节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此,笔者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首先,笔者会简要介绍图形的概念,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几组图形,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几组图形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们的思维就会被激发,开始考虑不同图形的分辨方法以及结构特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拓展数学教学空间
教材课本与课堂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来源和主战场,但也不是唯一,只有在更广阔的方向上拓展、延伸,才能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学教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挖掘、收集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各种实例、材料和资料,将这些事例、材料和资料巧妙地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而还原和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到数学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授“年、月、日”这一课时,这节课程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扩大数学教学的空间,笔者将生活的元素融入教学。课堂上,笔者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今天是几月几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时,笔者会抓住这个时机,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关系。这样,在生活要素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从中感悟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标准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数学教学的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内容,使评价客观、公正,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图形的变化”这一课教学中,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个环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热情也开始下降。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笔者完善课堂评价环节,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也不一味地批评,而是给予适当鼓励,为他们指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精心设计提问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探索欲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问之前,教师应围绕教材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意义,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找准时机,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步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去。
比如,在讲授“除法”这一知识时,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围绕除法计算展开教学,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提问环节。上课后,笔者先对本课程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除法计算的规律,等学生了解计算的算理和过程后,笔者会再布置探究任务,如“每個盘子放6个苹果,那么24个苹果可以放几个盘子呢?如果将这2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除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问题分析和解答,并实现对除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总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思维,积极实施应用直观教学方法、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精心设计提问环节等多元化的方法,以此来激发数学课堂的生命和活力,使其更加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王海荣.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40.
[2]李淼.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2):156.
关键词:多元方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320
新课改提出,教师应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多元化教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思路,从学生的学习结构和基本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法,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与实施。
一、应用直观教学方法,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主要由抽象的数字、公式、定理等构成,因此学生要理解、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呈现的形式,才能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和特点,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过去以语言讲解、黑板板书为主的教学方式,尝试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图画、动画、图像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多层次刺激学生感官,从而加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以“认识图形”这一课程教学为例,这节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此,笔者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首先,笔者会简要介绍图形的概念,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几组图形,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图形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几组图形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们的思维就会被激发,开始考虑不同图形的分辨方法以及结构特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融入现实生活元素,拓展数学教学空间
教材课本与课堂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来源和主战场,但也不是唯一,只有在更广阔的方向上拓展、延伸,才能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学教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挖掘、收集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各种实例、材料和资料,将这些事例、材料和资料巧妙地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而还原和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认识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认识到数学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比如,在教授“年、月、日”这一课时,这节课程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扩大数学教学的空间,笔者将生活的元素融入教学。课堂上,笔者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今天是几月几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时,笔者会抓住这个时机,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关系。这样,在生活要素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从中感悟和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标准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数学教学的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内容,使评价客观、公正,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图形的变化”这一课教学中,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个环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热情也开始下降。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笔者完善课堂评价环节,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也不一味地批评,而是给予适当鼓励,为他们指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精心设计提问环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探索欲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会设计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问之前,教师应围绕教材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出科学、有效的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意义,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找准时机,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步深入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去。
比如,在讲授“除法”这一知识时,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围绕除法计算展开教学,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提问环节。上课后,笔者先对本课程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除法计算的规律,等学生了解计算的算理和过程后,笔者会再布置探究任务,如“每個盘子放6个苹果,那么24个苹果可以放几个盘子呢?如果将这24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除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问题分析和解答,并实现对除法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总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树立科学的理念和思维,积极实施应用直观教学方法、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精心设计提问环节等多元化的方法,以此来激发数学课堂的生命和活力,使其更加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王海荣.多元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40.
[2]李淼.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