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涅磐》
作者:肖睿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7分06秒
制作设备:HVR-Z1C
高清晰度数字摄录一体机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吧主:庄老师,您一直说这些作品是同学们的习作,那么在这次练习中,同学们最终取能获取到什么?
庄宇新:主要还是让他们更多的接触生活。有一种观点是:“编出一部好本子的前提就是能拍好纪录片或者有拍纪录片的经验”。我对于这个提法不是完全同意,但他们这么年轻,谁说将来就一定做编剧呢?也许有的同学会成为一个好的纪录片导演呢。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有一些纪录片方面的经验,但我希望他们拍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现在看来也的确是这样。
吧主:你当时是回老家做的这个选题?
肖睿:是。一开始本来想在北京做,当时都联系好学校和学生了,但是学生家长比较抵触。
吧主:是因为觉得你拍纪录片会耽误他们学习?
肖睿:一个是因为怕耽误学习,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最初找到得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俩都是高考落榜复读生,原本他们都同意接受拍摄了,但是遭到了他们父亲的反对。因为在他看来两个孩子都在复读是一件丢人的事,不应该张扬。失去了这对兄弟做主人公,我只好回到老家内蒙古去拍摄。拍摄的地方也是我的母校,当时我也是在那里复读的。
吧主:你回到自己的母校拍摄是不是也想再重新感受那里的氛围。
肖睿:去拍摄并不是自己对那个地方有感情,而是我觉得那个事情很不对劲。
吧主:什么事情不对劲?
肖睿:考试。我觉得这种不对劲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不对劲,而是所有的人都不对劲。这是一件很压抑的事情,像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家在农村,只能通过考上一个好大学出来,否则就一辈子呆在那里。
吧主:你回去还是那么压抑?
肖睿:感觉和以前差不多,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甚至有的同学还是我当年的同学,他们在我考上北电的那年还没考上大学,于是就仍然留在学校复读。这些都让我不舒服。
吧主:张老师怎么看肖睿的这部片子?由他去拍摄这样题材的纪录片是不是能像小说一样?毕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不同的。
张献民: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在两个含义上会有一些矛盾,就是这件事情(考试)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在这个长度之下我觉得不可以把这个社会问题(考试)在社会层面上完全忽略过去,但是这是否超越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肖睿本人的能力。
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另外如果从个人问题的角度去看这部片子,我也稍微有点不太满足的地方,也就是作者在这部纪录片中所透露出来的野心。这个野心有点大了点。在一部纪录片处女作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影片作为作品来看的话,在个人问题层面上所能看到的方面感觉还是比较弱。但是,这些事情又不是我所经历过的,我不知道那些(高考复读的)人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那些地方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拍能把它(感觉)拍强了。
我也反对某种耸人听闻的纪录片,不是说一定要把某个复读生的自杀拍下来,我指的是作为个人来说,对这部片子的感受我只能理解到这件事情是对他们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只能理解到这样。当然我也不是要肖睿做得像个社会新闻,去探讨社会话题,也不是要把人的眼泪说出来。只是我在这部纪录片里面感受到的东西很少。
肖睿:我可能理解张老师所说的这个“弱”是什么,我自己也觉得镜头表现得不够。很多东西还应该加强。当时很多镜头的拍摄都很仓促,而我也是第一次拿DV。像我说的,一直到剪辑的时候还发现很多东西的拍摄都没有意义。
吧主:你当时拍了几天?
肖睿:一共拍摄了四天,主要以这几个男孩为主线。开始只是记录一个人,后来我拍摄的范围扩大了,主人公就逐渐变为很多人。
庄宇新:DV开机就能拍摄的特性使人觉得拍一个东西很容易,其实关键还在于头脑。肖睿的这部纪录片在成为一部真正的作品之前还需要锤炼,镜头是眼睛的延伸,但跟观众最终交流的还是思想。现在很多作品都存在不知所云,主题不清的问题。肖睿在他这个年龄拿着DV拍摄东西对于他们自身特别重要。但其实我不希望肖睿在这个题目上再纠缠了,我不看重这个作品,而是这次经历。如果十年之后他对于这个题材还是有兴趣,那么他一定会有和现在完全不同的东西。
吧主说话:
在杨苗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睿写的《一路嚎叫》。
在这里我不想说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但是从字里行间中却能想见写这本书的人当年是何等彷徨。
对于高考的恐惧镌刻在大多数人心里,有的人走过去了,就算过去了,因为面前还有更新的恐怖;有的人虽然走过来了,却没有从当年的梦魇中走出来。
在一群戴着“八零后作家”光环的孩子们各寻他路之后,肖睿考上电影学院文学系。
应该,就像《五月一日》中那个与摇滚乐告别的男孩一样,涅磐。
不知道《涅磐》是不是也算一种告别,但愿。
吧主:庄老师,您一直说这些作品是同学们的习作,那么在这次练习中,同学们最终取能获取到什么?
庄宇新:主要还是让他们更多的接触生活。有一种观点是:“编出一部好本子的前提就是能拍好纪录片或者有拍纪录片的经验”。我对于这个提法不是完全同意,但他们这么年轻,谁说将来就一定做编剧呢?也许有的同学会成为一个好的纪录片导演呢。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有一些纪录片方面的经验,但我希望他们拍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现在看来也的确是这样。
吧主:你当时是回老家做的这个选题?
肖睿:是。一开始本来想在北京做,当时都联系好学校和学生了,但是学生家长比较抵触。
吧主:是因为觉得你拍纪录片会耽误他们学习?
肖睿:一个是因为怕耽误学习,另外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最初找到得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俩都是高考落榜复读生,原本他们都同意接受拍摄了,但是遭到了他们父亲的反对。因为在他看来两个孩子都在复读是一件丢人的事,不应该张扬。失去了这对兄弟做主人公,我只好回到老家内蒙古去拍摄。拍摄的地方也是我的母校,当时我也是在那里复读的。
吧主:你回到自己的母校拍摄是不是也想再重新感受那里的氛围。
肖睿:去拍摄并不是自己对那个地方有感情,而是我觉得那个事情很不对劲。
吧主:什么事情不对劲?
肖睿:考试。我觉得这种不对劲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不对劲,而是所有的人都不对劲。这是一件很压抑的事情,像我们学校很多孩子家在农村,只能通过考上一个好大学出来,否则就一辈子呆在那里。
吧主:你回去还是那么压抑?
肖睿:感觉和以前差不多,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甚至有的同学还是我当年的同学,他们在我考上北电的那年还没考上大学,于是就仍然留在学校复读。这些都让我不舒服。
吧主:张老师怎么看肖睿的这部片子?由他去拍摄这样题材的纪录片是不是能像小说一样?毕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不同的。
张献民: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在两个含义上会有一些矛盾,就是这件事情(考试)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在这个长度之下我觉得不可以把这个社会问题(考试)在社会层面上完全忽略过去,但是这是否超越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者肖睿本人的能力。
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另外如果从个人问题的角度去看这部片子,我也稍微有点不太满足的地方,也就是作者在这部纪录片中所透露出来的野心。这个野心有点大了点。在一部纪录片处女作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影片作为作品来看的话,在个人问题层面上所能看到的方面感觉还是比较弱。但是,这些事情又不是我所经历过的,我不知道那些(高考复读的)人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那些地方什么样子,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拍能把它(感觉)拍强了。
我也反对某种耸人听闻的纪录片,不是说一定要把某个复读生的自杀拍下来,我指的是作为个人来说,对这部片子的感受我只能理解到这件事情是对他们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只能理解到这样。当然我也不是要肖睿做得像个社会新闻,去探讨社会话题,也不是要把人的眼泪说出来。只是我在这部纪录片里面感受到的东西很少。
肖睿:我可能理解张老师所说的这个“弱”是什么,我自己也觉得镜头表现得不够。很多东西还应该加强。当时很多镜头的拍摄都很仓促,而我也是第一次拿DV。像我说的,一直到剪辑的时候还发现很多东西的拍摄都没有意义。
吧主:你当时拍了几天?
肖睿:一共拍摄了四天,主要以这几个男孩为主线。开始只是记录一个人,后来我拍摄的范围扩大了,主人公就逐渐变为很多人。
庄宇新:DV开机就能拍摄的特性使人觉得拍一个东西很容易,其实关键还在于头脑。肖睿的这部纪录片在成为一部真正的作品之前还需要锤炼,镜头是眼睛的延伸,但跟观众最终交流的还是思想。现在很多作品都存在不知所云,主题不清的问题。肖睿在他这个年龄拿着DV拍摄东西对于他们自身特别重要。但其实我不希望肖睿在这个题目上再纠缠了,我不看重这个作品,而是这次经历。如果十年之后他对于这个题材还是有兴趣,那么他一定会有和现在完全不同的东西。
内容简介:
2006 年的五月,炙热的夏天,离高考只剩下了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回到了我曾经复读过的高中。用我的镜头记录下了三个复读生的日常生活。
他们在镜头之内,同时也与我的摄影机交谈着,告诉我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爱情,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与对失败的恐惧。
“高考”作为本片的一个中心词语,被不断的重复着。
一个学生告诉我,复读生是真正有理想的,不愿轻言放弃的人。而一个学生家长说,他还可以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再复读三十年。
在本片中,高考作为当代青年命运转折的第一步,显示了它残酷的一面。而那些青年们,与我们这些在荧幕之外的每个人一样,既无可奈何的接受着命运对自己的考验,同时也用尽全身力气与命运搏斗着。
如同影片的结尾一样,命运与人究竟谁赢谁输,这将永远是个秘密。
作者存档:肖睿
内蒙古人氏
17岁上高一时出版了长篇小说处女作《校园检讨书》
其他作品:《一路嚎叫》、《我考》
更详细情况请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肖睿、作家、80后及其作品名称
导演阐述:
在我将片子刻录成光盘之前,只有两个朋友看过。一个说太恐怖了。另一个说太个人了。的确如此,我上了五年高中才考上了大学。在高中里面我认识了许多人,碰到了许多事。那些人那些事使得我无法让这部片子彬彬有礼或者“冷静客观”。这也使得它不得不变得极其个人化。因为片中人物的焦虑,我至今仍然感同身受。一位导演曾经感叹过中国纪录片缺乏对公共空间的关注。这话值得我们思考。在电影题材变得越来越奇怪而电影语言变得越来越绚丽越来越冷酷的今天,作为电影最为重要的人道关怀在哪里?而我愿意通过我的镜头去关注那些公共空间,那些大多数人生活着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以我个人的眼睛,去凝视我们自身。
这也是我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闲聊作为本片结尾的原因。比起精致丰富的画面,比剧情片还要精彩的故事线索,我更相信这样的结尾真正适合于 《涅磐》。因为我相信除去那些,我们还有与镜头那边的世界交流的渴望与信念。而那也是我热爱电影的全部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