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基本是沿着动员储蓄、促进资本积累的主线。中国经济“第一季”的高速成长,正是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外向经济的引领下,令中国成为世界商品的加工厂。
中国经济“第二季”的成长动力,对内是资本要素的解放,纠正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让市场自发地引导资本流向最有活力的产业,拉动消费、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对外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使其具备“巨额融资”的能力。
第一要引入民资活水。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推动了信贷决策的相对独立性,使当时遇到困难的银行业焕发了第一次活力;第二次活力的释放则来自于引入民间资本。
当然,考虑到风险,民营银行应采取分步渐进式放开,遵循先小后大,先新设、后改制的步伐。
第二是发展直接融资体系。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需要项目具有稳定的还款现金流,并辅以必要的担保手段,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项目常常难以满足这些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等“软资产”多,而银行容易接受的房地产、大宗原材料、存货等传统的抵押品少,与银行信贷重抵押、求稳定的要求不匹配。
在传统产业缺乏增长点,新兴产业嗷嗷待哺的局面下,中国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推动新兴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并发展面向中小和创新企业的新三板和 OTC市场;另一方面,考虑启动市政债、运用资产证券化、引入保险和养老金等多渠道拓宽地方融资渠道。
第三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中国贷款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下一阶段的攻坚点在于存款端利率市场化和形成完善的收益率曲线。
一方面,培育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基准地位。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交易基本集中在1个月以内,同业存单参照Shibor定价,能够大大增强1个月以上期限利率的真实性,夯实Shibor利率的基准性。
另一方面,存款端利率市场化遵循从大到小、从长到短的实施路径。短期在同业存单平稳推进后,重启企业和个人可转让存单发行;中期将现行的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简化,从取消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开始;长期逐渐放开小额短期存款利率。
第四是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从近现代以来全球霸权国家的交替来看,当新兴力量获得了足够的“巨额融资”能力,国际金融中心随之改变,霸权地位亦随之改变。这种“巨额融资”能力除了要借助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也要依托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一方面,依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上海建立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拥有铸币权;另一方面,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然后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
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改革基本是沿着动员储蓄、促进资本积累的主线。中国经济“第一季”的高速成长,正是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外向经济的引领下,令中国成为世界商品的加工厂。
中国经济“第二季”的成长动力,对内是资本要素的解放,纠正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让市场自发地引导资本流向最有活力的产业,拉动消费、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对外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使其具备“巨额融资”的能力。
第一要引入民资活水。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推动了信贷决策的相对独立性,使当时遇到困难的银行业焕发了第一次活力;第二次活力的释放则来自于引入民间资本。
当然,考虑到风险,民营银行应采取分步渐进式放开,遵循先小后大,先新设、后改制的步伐。
第二是发展直接融资体系。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需要项目具有稳定的还款现金流,并辅以必要的担保手段,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项目常常难以满足这些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等“软资产”多,而银行容易接受的房地产、大宗原材料、存货等传统的抵押品少,与银行信贷重抵押、求稳定的要求不匹配。
在传统产业缺乏增长点,新兴产业嗷嗷待哺的局面下,中国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和区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机制,推动新兴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债券在融资结构中的比重,并发展面向中小和创新企业的新三板和 OTC市场;另一方面,考虑启动市政债、运用资产证券化、引入保险和养老金等多渠道拓宽地方融资渠道。
第三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中国贷款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下一阶段的攻坚点在于存款端利率市场化和形成完善的收益率曲线。
一方面,培育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在利率体系中基准地位。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交易基本集中在1个月以内,同业存单参照Shibor定价,能够大大增强1个月以上期限利率的真实性,夯实Shibor利率的基准性。
另一方面,存款端利率市场化遵循从大到小、从长到短的实施路径。短期在同业存单平稳推进后,重启企业和个人可转让存单发行;中期将现行的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简化,从取消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开始;长期逐渐放开小额短期存款利率。
第四是建立离岸金融市场。从近现代以来全球霸权国家的交替来看,当新兴力量获得了足够的“巨额融资”能力,国际金融中心随之改变,霸权地位亦随之改变。这种“巨额融资”能力除了要借助国内金融市场的建设,也要依托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一方面,依靠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上海建立全球人民币定价中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拥有铸币权;另一方面,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然后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