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卷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笔者对调查的380份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南方某大学大学生的独立性发展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多数学生的独立性发展水平都集中在中等部分,两端各有少数。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的独立性都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学生的独立性发展水平较之一般者偏高,但是也有极少部分的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很低。详见下图:
1问题的提出
青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精力充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处于依赖性和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交织之中,能否很好地处理这些矛盾,增加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对父母和外界的依赖中不断地独立出来,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是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包括:(1)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2)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3)具有在经济上自立的自信。(4)选择职业及其准备。(5)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6)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知识和态度。
研究对象:选取国内某重点大学文理科学生四个年级学生为被试,问卷发放5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总计380人。其中大一学生97人,大二97人,大三74人,大四112人:男生188人,女生192人;文科124人,理科256人。
研究工具:《大学生自立问卷》是由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夏凌翔编制,该研究将大学生心理自立分为7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维度,采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三个指标来鉴定该问卷的信度,结果表示其二阶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2以上,一阶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4以上;各因素的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也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2实证研究及其结果分析讨论
2.1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各因素分布情况
为了对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有更深入直观的了解,笔者对独立性发展的各个因子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由以上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的维度,如自我坚信、自我抚慰、自我做主和目标管理上,都是呈正态分布。同时,证明了《大学生自立问卷》也适用于本地区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测量。
2.2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
下图是笔者对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7个因素和独立性总分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部分项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男生在自我认识项目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抚慰因素的得分高于男生。相关的研究结果中,大学生独立与依赖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2.3独立性发展水平的年级差异
为了探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独立性发展差异情况,笔者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详细数据见下表:
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四年级的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这与我们研究的理论是一致的:独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分数随年级升高的趋势,表明独立性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及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但三年级出现一些例外,这说明独立性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某些个体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比高。
2.4独立性发展水平的专业差异
这一部分旨在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其各项因素的分布状况及其差异情形。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独立性总分以及大多数的因子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目标管理、开放包容与自我认识三个因素上,文理科的差异显著性都达到显著水平,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目标管理这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文科专业的学生,但是这其中又以自我认识的差异最为显著。
3讨论与小结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虽然有少数因素的得分总体偏高,但是该重点大学的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各因素的项目基本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少数人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比较高,当然也有个别学生的独立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处于落后位置,未能达到其应有的发展水平。
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学生接触的多是理性推理方式。因此,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理性思考,其行事也更具逻辑性与目标性。而文科的学生多数采用感性思维为主,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多数接受感性的材料与知识,所进行的研究也多数与内省与思辨有关,因此他们对自我的关注以及心理调节能力会相对优于理科的学生。
4建议
4.1加强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学校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的专门机关,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重要引导作用。要加强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就必须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具体途径建议如下:(1)形成尊重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理念,营造适于独立性发展的氛围。(2)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材施教,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性发展。
4.2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需要与动机,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2)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强化,达到自我调整与完善。(3)通过实际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为模式,加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青年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精力充沛,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处于依赖性和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交织之中,能否很好地处理这些矛盾,增加独立自主的意识,从对父母和外界的依赖中不断地独立出来,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是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包括:(1)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2)从精神上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3)具有在经济上自立的自信。(4)选择职业及其准备。(5)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6)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知识和态度。
研究对象:选取国内某重点大学文理科学生四个年级学生为被试,问卷发放5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总计380人。其中大一学生97人,大二97人,大三74人,大四112人:男生188人,女生192人;文科124人,理科256人。
研究工具:《大学生自立问卷》是由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夏凌翔编制,该研究将大学生心理自立分为7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维度,采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三个指标来鉴定该问卷的信度,结果表示其二阶维度和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2以上,一阶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4以上;各因素的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也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有较好的信度。
2实证研究及其结果分析讨论
2.1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各因素分布情况
为了对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有更深入直观的了解,笔者对独立性发展的各个因子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由以上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多数的维度,如自我坚信、自我抚慰、自我做主和目标管理上,都是呈正态分布。同时,证明了《大学生自立问卷》也适用于本地区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测量。
2.2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
下图是笔者对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的性别差异调查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7个因素和独立性总分上,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部分项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男生在自我认识项目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抚慰因素的得分高于男生。相关的研究结果中,大学生独立与依赖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2.3独立性发展水平的年级差异
为了探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独立性发展差异情况,笔者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详细数据见下表:
通过方差分析,研究发现四年级的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这与我们研究的理论是一致的:独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分数随年级升高的趋势,表明独立性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及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但三年级出现一些例外,这说明独立性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某些个体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比高。
2.4独立性发展水平的专业差异
这一部分旨在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其各项因素的分布状况及其差异情形。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独立性总分以及大多数的因子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目标管理、开放包容与自我认识三个因素上,文理科的差异显著性都达到显著水平,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目标管理这一因素上的得分高于文科专业的学生,但是这其中又以自我认识的差异最为显著。
3讨论与小结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发现,虽然有少数因素的得分总体偏高,但是该重点大学的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及各因素的项目基本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大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少数人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比较高,当然也有个别学生的独立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处于落后位置,未能达到其应有的发展水平。
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学生接触的多是理性推理方式。因此,他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一般都采用理性思考,其行事也更具逻辑性与目标性。而文科的学生多数采用感性思维为主,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多数接受感性的材料与知识,所进行的研究也多数与内省与思辨有关,因此他们对自我的关注以及心理调节能力会相对优于理科的学生。
4建议
4.1加强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学校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的专门机关,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重要引导作用。要加强学生独立性发展水平,就必须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具体途径建议如下:(1)形成尊重学生人格人性的教育理念,营造适于独立性发展的氛围。(2)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材施教,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性发展。
4.2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需要与动机,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2)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自我肯定和自我强化,达到自我调整与完善。(3)通过实际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为模式,加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