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应用,从而使得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计算机技术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后,不但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且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市场却出现了结构性供不应求,这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有脱离实际需要的问题。分析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概述了几种计算机教学实践方面的新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
一、概念的界定
1、职业技术教育。靳希斌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一书中将职业技术教育描述为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从事现有工作(劳动)的技能的活动。它是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总称。其中技术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包括中等技术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初中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职业培训和就业后各种短期技能训练。
2、中等职业教育。北京教科院职成教所陈丹辉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一文中这样描述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 0 0 0) 2号文件)。也有人认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面“技术员”在工业企业人才类型中属低于工程师类的高级专门人才面高于技术工人类的低级专门人才的“中级专门人才”。从与“职业技术培训”和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加以区别,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更加明确。
3、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邓不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培养的人才必须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促使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革促成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首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明显滞后于实际计算机的发展情况。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社会上呈现出行业化、多功能化的特点,但是计算机教学却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计算机行业内高端人才缺失现象严重。计算机行业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计算机教育中不断更新教材配置,从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增加新技术的介绍,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了解。
其次,中职学校的生源近年来出现下降的现象。中职学校招生门坎低,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从面导致中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不足。与此有关的还有学生的认知层面,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最重要的是操作面忽略了理论的学习与积累。
最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方面也存在配置不齐的问题。当前,中职院校的老师普遍素养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在聘用老师时专业选拔不严格所导致的。此外,部分中职院校设备更新缓慢,学生也多是使用一些落后的软硬件设备进行学习。
三、计算机教学思路
1、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学校要及时调查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对课程做出相应调整,并且组织学生到一些大企业参观学习,并适时地为学生介绍计算机行业的新技术。职业学校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从课程上着重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达到人才和企业供求相对接。另外,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注重实用性,比如,学习Exeel时要关注实际工作的需求,了解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操作。
2、坚持产学研同步。从产学研思路入手,主要是保持学校教学软件与社会发展同步。产指的是学校师资在软硬件技术方面的生产开发,学校的课程开发要融合当前企业的应用技术,学校可以开设精品特色课程,这样做既能够提高中职学校课程的先进性,还能提高学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学是指中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校内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还可以与其它中职院校合作,共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此外,还定期组织老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教师授课以学生的实战为主,传授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研是指中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方面,中职院校招收的教师要在专业方面严格把关,积极招揽有学术科研成果的教师,以壮大师资力量。
3、重视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面是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交流和技术实践,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解惑答疑的作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要注重了解学生需求,并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还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解惑答疑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判断、认知及选择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很难去主动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出一套符合中职教学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四、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学生本位教学理念。所谓学生本位是指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社会背景,适时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将其融介到教学和管理方法中,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教师管理的模式到学生本位模式的过渡。许多的中职院校在坚持学生本位理念的前提下,着手教学方式的改革,即运用课件授课。运用课件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听课,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课程设计。许多中职院校在课程方面做出了调整,增加了课程中的新元素和课程的灵活多变性。计算机教学实践要根据社会及企业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和选择教材,并参考计算机行业的现时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3、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实际教学。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纷纷作出了调整,以期探索出最适用的教育实践模式。教学目标主要参考目前企业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广告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适应社会需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多参考社会需求。
2)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注重技能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更加注重技能训练。实现这项教学计划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增加教学特色。对二年学制进行计划,每学期1/3的时间用于技能演练。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适时鼓励,引导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倾向的岗位进行特长辅导,在职业培训的角度上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考意见。
3)教学实践。当前,众多中职院校都选取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这个选择完全符合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具有自观、灵活的特点。
结论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与创新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终究不变的一点就是掌握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大胆尝试,不断地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争取让计算机课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志彦.浅析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麦承伟.浅谈中职计算机的教学[J].考试周刊,2012(12).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
一、概念的界定
1、职业技术教育。靳希斌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一书中将职业技术教育描述为泛指一切有助于培养、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从事现有工作(劳动)的技能的活动。它是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总称。其中技术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包括中等技术教育和高等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初中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职业培训和就业后各种短期技能训练。
2、中等职业教育。北京教科院职成教所陈丹辉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初探》一文中这样描述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中“中等”一词的含义一般理解为中等文化基础教育,具体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 0 0 0) 2号文件)。也有人认为“中等”二字意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中级专门人才”,比如,以往的中专以技术员级的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面“技术员”在工业企业人才类型中属低于工程师类的高级专门人才面高于技术工人类的低级专门人才的“中级专门人才”。从与“职业技术培训”和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加以区别,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更加明确。
3、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邓不平同志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培养的人才必须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促使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革促成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教育学的诞生和发展。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首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明显滞后于实际计算机的发展情况。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社会上呈现出行业化、多功能化的特点,但是计算机教学却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计算机行业内高端人才缺失现象严重。计算机行业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计算机教育中不断更新教材配置,从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增加新技术的介绍,以增加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了解。
其次,中职学校的生源近年来出现下降的现象。中职学校招生门坎低,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从面导致中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不足。与此有关的还有学生的认知层面,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最重要的是操作面忽略了理论的学习与积累。
最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方面也存在配置不齐的问题。当前,中职院校的老师普遍素养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在聘用老师时专业选拔不严格所导致的。此外,部分中职院校设备更新缓慢,学生也多是使用一些落后的软硬件设备进行学习。
三、计算机教学思路
1、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学校要及时调查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求对课程做出相应调整,并且组织学生到一些大企业参观学习,并适时地为学生介绍计算机行业的新技术。职业学校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从课程上着重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达到人才和企业供求相对接。另外,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注重实用性,比如,学习Exeel时要关注实际工作的需求,了解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操作。
2、坚持产学研同步。从产学研思路入手,主要是保持学校教学软件与社会发展同步。产指的是学校师资在软硬件技术方面的生产开发,学校的课程开发要融合当前企业的应用技术,学校可以开设精品特色课程,这样做既能够提高中职学校课程的先进性,还能提高学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学是指中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校内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还可以与其它中职院校合作,共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此外,还定期组织老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教师授课以学生的实战为主,传授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研是指中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方面,中职院校招收的教师要在专业方面严格把关,积极招揽有学术科研成果的教师,以壮大师资力量。
3、重视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面是应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交流和技术实践,老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解惑答疑的作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要注重了解学生需求,并且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还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解惑答疑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判断、认知及选择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很难去主动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出一套符合中职教学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四、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学生本位教学理念。所谓学生本位是指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和信息化社会背景,适时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将其融介到教学和管理方法中,实现从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教师管理的模式到学生本位模式的过渡。许多的中职院校在坚持学生本位理念的前提下,着手教学方式的改革,即运用课件授课。运用课件教学能够让学生直观地听课,提高了课堂效率。
2、课程设计。许多中职院校在课程方面做出了调整,增加了课程中的新元素和课程的灵活多变性。计算机教学实践要根据社会及企业的需求来开设课程和选择教材,并参考计算机行业的现时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新知识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
3、教学实践。
1)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实践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实际教学。当前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纷纷作出了调整,以期探索出最适用的教育实践模式。教学目标主要参考目前企业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广告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适应社会需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多参考社会需求。
2)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注重技能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更加注重技能训练。实现这项教学计划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要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增加教学特色。对二年学制进行计划,每学期1/3的时间用于技能演练。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适时鼓励,引导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倾向的岗位进行特长辅导,在职业培训的角度上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参考意见。
3)教学实践。当前,众多中职院校都选取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这个选择完全符合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具有自观、灵活的特点。
结论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与创新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终究不变的一点就是掌握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大胆尝试,不断地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争取让计算机课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志彦.浅析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麦承伟.浅谈中职计算机的教学[J].考试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