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发展。而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对于成绩的提高以及素养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本文从“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三方面具体展开,以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更高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来讲,计算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種能力和水平,解答好计算题对于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且由于计算贯穿整个数学教学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及计算正确率都比较低,主要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有关。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来提高小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一、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解答好计算题对于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是从审题开始的,因此读懂了题目才可以更好地进行题目的解答。很多学生在计算中迷失了方向或者出现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导致的。题都没审明白,又如何去计算呢?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关键词语即为决定着每一个量的大小的数据和决定数学变化的词语,对他们进行重视往往可以使题目变得更为清晰明确。
例如,对于归一问题的应用题,在解题时要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如“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那么买16支同样的铅笔需要多少钱?”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审题,先从简单的题干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获取其中的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这是一道涉及小数乘法的应用题,在审题时学生要看清题目中的小数点以及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此外,学生在算出结果之后可以把总共的钱数当作已知条件,用逆运算的方法验算,若验算结果与题意相符,说明这道题解对了。
二、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
无论是简单的十以内加减,还是复杂的四则运算,其中都需要用到不少的计算方法,学生不能闷着头瞎算,不然计算的效率十分低。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的计算方法可以令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加显著,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注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及相关公式的基础上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发现相似题目的解题技巧,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例如,我在数学教学中会经常组织一些专题,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多边形面积”等计算专题。在专题学习中,学生会逐渐计算“使用相同或者类似解题方法”的题目,之后学生便会有意识地自主去寻找其中的解题技巧,总结一定的方法。而我在整个过程中则是引导学生向总结解题技巧的方向发展,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发现了解题技巧后,我还会趁热打铁,利用几个比较鲜明的案例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卷面的整洁和答题的规范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提高数学的成绩。可以发现,在进行答题时,大多学生的卷面上是公式数字,毫无文字说明,数据结果也没有单位以及名称,如此怎不会让教师扣分呢?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的作业或者练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尽量不乱涂乱,书写要干净工整,不将单位漏写或写错。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注意进行一定的验算,养成检查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次的考试或者作业结束之后,将学生的草稿纸也收上来,然后据此评出书写之星,为学生加分或者给学生的作业评优,以此激励学生在计算时注意书写,避免使学生一味追求速度。而且让学生注意在草稿纸中规范书写,不乱涂乱改,也有利于学生在验算过程中省时省力,避免再重新找计算思路,重新一步步地去算。这样才能逐渐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确保计算正确。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积累本,专门积累出现计算错误的题目,让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懂得自己的计算薄弱点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数学技能。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目的、有层次的计算训练,需要教师引导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逐渐提升其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吕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J].甘肃教育,2019,17(19):75-76.
[2]杨兆霞.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9,17(31):67.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来讲,计算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種能力和水平,解答好计算题对于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且由于计算贯穿整个数学教学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及计算正确率都比较低,主要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有关。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来提高小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一、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解答好计算题对于数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是从审题开始的,因此读懂了题目才可以更好地进行题目的解答。很多学生在计算中迷失了方向或者出现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导致的。题都没审明白,又如何去计算呢?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的理解,关键词语即为决定着每一个量的大小的数据和决定数学变化的词语,对他们进行重视往往可以使题目变得更为清晰明确。
例如,对于归一问题的应用题,在解题时要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如“买5支铅笔需要0.6元,那么买16支同样的铅笔需要多少钱?”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审题,先从简单的题干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获取其中的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这是一道涉及小数乘法的应用题,在审题时学生要看清题目中的小数点以及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此外,学生在算出结果之后可以把总共的钱数当作已知条件,用逆运算的方法验算,若验算结果与题意相符,说明这道题解对了。
二、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
无论是简单的十以内加减,还是复杂的四则运算,其中都需要用到不少的计算方法,学生不能闷着头瞎算,不然计算的效率十分低。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对的计算方法可以令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加显著,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中,教师要注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及相关公式的基础上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方法,发现相似题目的解题技巧,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例如,我在数学教学中会经常组织一些专题,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多边形面积”等计算专题。在专题学习中,学生会逐渐计算“使用相同或者类似解题方法”的题目,之后学生便会有意识地自主去寻找其中的解题技巧,总结一定的方法。而我在整个过程中则是引导学生向总结解题技巧的方向发展,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学生发现了解题技巧后,我还会趁热打铁,利用几个比较鲜明的案例来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卷面的整洁和答题的规范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提高数学的成绩。可以发现,在进行答题时,大多学生的卷面上是公式数字,毫无文字说明,数据结果也没有单位以及名称,如此怎不会让教师扣分呢?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的作业或者练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尽量不乱涂乱,书写要干净工整,不将单位漏写或写错。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注意进行一定的验算,养成检查的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每次的考试或者作业结束之后,将学生的草稿纸也收上来,然后据此评出书写之星,为学生加分或者给学生的作业评优,以此激励学生在计算时注意书写,避免使学生一味追求速度。而且让学生注意在草稿纸中规范书写,不乱涂乱改,也有利于学生在验算过程中省时省力,避免再重新找计算思路,重新一步步地去算。这样才能逐渐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确保计算正确。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积累本,专门积累出现计算错误的题目,让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懂得自己的计算薄弱点在哪里,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
总而言之,数学计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数学技能。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目的、有层次的计算训练,需要教师引导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逐渐提升其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吕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J].甘肃教育,2019,17(19):75-76.
[2]杨兆霞.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9,17(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