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試考“沈”字的造字本義,并聚百家之說,從字形、字義中考察“沈”字字形和語義源流演變,從而梳理出“沈”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以求還原其意義的演變進程。
關鍵字:沈;源流考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1-02
一、從甲骨文字形考“沈"的造字本義
“沈”字從水字旁,必然是與水有關的。而從字形分析甲骨文可見,字形外的兩條曲線是從甲骨文“川”字少了中間表示河水的曲線演化而來,兩旁的曲線則用以表示河的兩岸,中間則多了或正或倒的“牛”、“羊” 、甚至有說是"人"的祭祀物,合起來就像是將祭祀物沉入水中。而這一個說法可在古代卜筮之書中找到相關的例子。如:
《卜辭》:「尞於河三,沈三,俎一。」1
《卜辭》:「其求來於河,尞三,沈三,俎牢。」2
《周禮》:「以貍沈祭林川澤。」3
從上述例子可見,“沈”是祭祀用詞,且特指河祭、澤祭,可見“沈”字最初的意義是將祭祀物沉於水中以祭川澤。
後更因時代需要,才慢慢擴大為“沉沒”之意,而記錄有“沉沒”之意的古籍亦有不少,如:
《左傳》:「晉人歸之施氏,施氏逆諸何,沈其二子。」4這是相當著名的施氏沉子的典故。
《詩》:「汎汎楊舟,載浮載沈。」5這兩句中“浮”與“沈”是相對的,可見其表“沉沒”義。
另有《楚辭》:「情沈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6此處的“沈”亦是表“沉沒”義,但卻已經作為副詞來配字成詞以表 “程度深”或“極、十分”之用。
二、“沈”用作姓氏之源
“沈”字作為姓氏之用,遠在宋代以前已有,在宋代的蒙學經典《百家姓》中,“沈”姓排在第十四位。7“沈”字本來假借為國號或地名,後代子孫後更以國為姓及以地名為姓,使得“沈”字又被假借為姓氏。
在西周時期,周文王的兒子賄(姬姓)受封于深,建沈國,其后子孫以國名為姓。
柯昌濟先生在《殷墟卜辭綜合類例證考釋·古文字研究十六輯》142頁提到:“[……]沈當爲實沈,《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閼伯、實沈同出於高辛,與殷人為同一血統,故殷人祀之。」可見沈氏實為商遺民的分枝。
後來武王滅紂,為籠絡人心,鞏固政權,分封前代共主之後裔土地,其中五帝之首黃帝的後代有人建立沈國,遂以國為姓。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把楚國公族公子貞分封到沈鹿,今是安徽炮西北部臨泉縣,其後代則以地名中的「沈」為姓。至此,“沈”作為姓氏已在各樣先秦文獻中有所記載,如:
《孔子家語》:「初,魯之販羊有沈猶氏者,常朝飲其羊以詐市人。」8
三、不清真假或有所謬誤之相關言說
許慎《說文解字》:「沈,陵上滈水也。從水冘聲。一曰濁黕也。」許慎認為“沈”乃是河水之名。另一意思則指黕,表污垢。9然而這兩個說法我暫時只在《說文解字》中看見,未有找到現存的其他古籍中有對“沈”字作相同的詮釋。
即使是《說文解字》的注書系列之中,也只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有提到相類似的看法:「沈,謂陵上雨積停潦也。…从水。冘聲。直深切。又尸甚切。八部。一曰濁黕也。黑部曰。黕、滓垢也。黕沈同音通用。」但這亦只是從《說文解字》中以“沈”和“黕”互文,亦并未有提及在其他書籍中的說法,所以筆者認為”黕”字表污垢這點無庸置疑,但對"沈"字是否曾被假借為"黕"以表意這點上有所商確。
其他人,如徐鉉在“沈”這條條目下注:「今俗作沉,不成字,非也。」
羅據玉在《說文解字增考》中亦提到:「此象沉牛於水中,殆即貍沈之沈字,此為本字。周禮作沉乃借字也。」這兩條注目都只是反映出他們認為“沈”和“沉”是異體字的關係,其并未有提出有關“沈”之本義的各種說法。
另外,在《甲骨文字集釋》中,其引《卜辭通纂》把10(下稱A)作河,《甲骨文字詁林》引各家論說驗證A是否能作"河"之說法。如:
董作賓《侯家莊大龜四版考粹》釋A為沈。
郭沫若《卜通》釋A為沈,曰:「此沈與並舉,知沈亦必與殷之先世有關,其高辛氏之子實沈耶?」11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卜辭中『河』字多從『丂』,可隸定作『汅』。此則從『何』, 隸定作『』,二者均是『河』字應無疑義。」
最後就是柯昌濟先生「當為實沈」之說法。(在「“沈”用作姓氏之源」一節中有收錄,故在此揭過不表)
從上可見,只有姚孝遂、肖丁認為A作河,而據筆者考究之下,實際上此"河"乃是指河伯,而非河流,是古代管理河川的神明,而古代姓氏產生法包羅萬有,亦有氏族以所信仰的神明來作姓氏的例子。故筆者推論或有古人曾以河伯之名諱“河”作姓,然後假借A為“河”,才產生了這種情況。但這并非這次研究的方向所在,故并未再加以考究。
四、“沈”語義和字形的源流演變
“沈”字早在甲骨文就己出現,如:
殷墟書契前編 鐵雲藏龜 殷墟書契後編上冊 殷墟書契後編下冊
金文“沈”則是出自沈子簋,而沈子簋則是沈子國所製之器皿。有趣的是,在同一器皿上,"沈"字有著兩種不同寫法,其一為,其二則為較通用的。
而從甲骨文到金文的演變過程中可見,文字發展到了金文時代發生了較大的變革,甲骨文本身置於字中間的祭祀物出了來,表示"沈"字的屬性用字亦由本身的"川"直接轉變成"水"部以表示兩者的關係。而“冘”字本身并非用以表示祭祀物,其實是表并行之意:
《说文解字》:「淫淫,行皃。从人出冂。余箴切。」12 所以既取其字非是用以表意,則是取其"冘"聲以成為表"沉沒"的新字。
走筆至此,筆者已確信"沈"字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產生了兩個變化,在語義上,"沈"由表示"祭祀"之本義完全轉化成表示"沉沒"義。在字形的結構上,"沈"字由象形字轉化為形聲字,"水"為意符,"冘"為聲符。而金文的變化亦是使後來的小篆字體與甲骨文體有較大出入的原因。
到了小篆體,其作。從字形可看出,不論左邊的水旁或是右邊的冘字的字形都甚為相似,可見它是承襲金文中的“沈”字字形而來,語義亦仍是兼表姓氏和“沉沒”之意。
直到楷書時代,“沈”和“沉”才區分了出來,“”字仍用為姓氏, 而“”13字則被造了出來表示“沉沒”。
參考文獻:
[1]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2]于省吾 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全四冊),中華書局,1996年.
[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5年.
[4]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语文出版社,2008年.
[5]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商務印書館,1930年.
[6]王延林編:《常用古文字字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8]方述鑫:《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9]许慎:《說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曲鳳榮、劉薇薇:《「虎」姓源流考》,語文教學通訊第738卷第6期,2013年6月.
[11]曾露珠:《「曾」字意義源流考》,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13年第1期.
[12]汪亞洲:《再論清華簡〈保訓〉之“中”》, 煙台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2011年6月.
[13]黃丹華:《「黃」字源流考》,安徽文學,2009年第5期.
注释:
1.《卜辭》〈合.三三九〉
2.《卜辭》〈撮二.四零四〉
3.《周禮》〈春官宗伯〉
4.《左傳》〈成公十一年〉
5.《詩經》〈小雅〉
6.《楚辭》〈惜誦〉
7.次序隨著時代的改變,皇朝的更替而不同,在此的算法是根據原作者第一次的排序法
8.《孔子家語》〈相魯〉
9.黕,是一个形聲字,左表形,右表聲,是指落在身上的塵土同人體内排泄出的汗、油脂等生成皮肤上的污垢
10.今多認為是“沈”的金文
11.《卜通》〈七七七〉
12.《说文解字》卷五【冂部】
13.“沉”於《龍龕手鑑.水部》、《佩觿.卷上》、《玉篇.水部》、《廣韻.平聲.侵韻》,皆另於“沈”外有所收錄。
作者簡介:沈錦業(1994.1-),籍貫:深圳,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交流。
關鍵字:沈;源流考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1-02
一、從甲骨文字形考“沈"的造字本義
“沈”字從水字旁,必然是與水有關的。而從字形分析甲骨文可見,字形外的兩條曲線是從甲骨文“川”字少了中間表示河水的曲線演化而來,兩旁的曲線則用以表示河的兩岸,中間則多了或正或倒的“牛”、“羊” 、甚至有說是"人"的祭祀物,合起來就像是將祭祀物沉入水中。而這一個說法可在古代卜筮之書中找到相關的例子。如:
《卜辭》:「尞於河三,沈三,俎一。」1
《卜辭》:「其求來於河,尞三,沈三,俎牢。」2
《周禮》:「以貍沈祭林川澤。」3
從上述例子可見,“沈”是祭祀用詞,且特指河祭、澤祭,可見“沈”字最初的意義是將祭祀物沉於水中以祭川澤。
後更因時代需要,才慢慢擴大為“沉沒”之意,而記錄有“沉沒”之意的古籍亦有不少,如:
《左傳》:「晉人歸之施氏,施氏逆諸何,沈其二子。」4這是相當著名的施氏沉子的典故。
《詩》:「汎汎楊舟,載浮載沈。」5這兩句中“浮”與“沈”是相對的,可見其表“沉沒”義。
另有《楚辭》:「情沈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6此處的“沈”亦是表“沉沒”義,但卻已經作為副詞來配字成詞以表 “程度深”或“極、十分”之用。
二、“沈”用作姓氏之源
“沈”字作為姓氏之用,遠在宋代以前已有,在宋代的蒙學經典《百家姓》中,“沈”姓排在第十四位。7“沈”字本來假借為國號或地名,後代子孫後更以國為姓及以地名為姓,使得“沈”字又被假借為姓氏。
在西周時期,周文王的兒子賄(姬姓)受封于深,建沈國,其后子孫以國名為姓。
柯昌濟先生在《殷墟卜辭綜合類例證考釋·古文字研究十六輯》142頁提到:“[……]沈當爲實沈,《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閼伯、實沈同出於高辛,與殷人為同一血統,故殷人祀之。」可見沈氏實為商遺民的分枝。
後來武王滅紂,為籠絡人心,鞏固政權,分封前代共主之後裔土地,其中五帝之首黃帝的後代有人建立沈國,遂以國為姓。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把楚國公族公子貞分封到沈鹿,今是安徽炮西北部臨泉縣,其後代則以地名中的「沈」為姓。至此,“沈”作為姓氏已在各樣先秦文獻中有所記載,如:
《孔子家語》:「初,魯之販羊有沈猶氏者,常朝飲其羊以詐市人。」8
三、不清真假或有所謬誤之相關言說
許慎《說文解字》:「沈,陵上滈水也。從水冘聲。一曰濁黕也。」許慎認為“沈”乃是河水之名。另一意思則指黕,表污垢。9然而這兩個說法我暫時只在《說文解字》中看見,未有找到現存的其他古籍中有對“沈”字作相同的詮釋。
即使是《說文解字》的注書系列之中,也只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有提到相類似的看法:「沈,謂陵上雨積停潦也。…从水。冘聲。直深切。又尸甚切。八部。一曰濁黕也。黑部曰。黕、滓垢也。黕沈同音通用。」但這亦只是從《說文解字》中以“沈”和“黕”互文,亦并未有提及在其他書籍中的說法,所以筆者認為”黕”字表污垢這點無庸置疑,但對"沈"字是否曾被假借為"黕"以表意這點上有所商確。
其他人,如徐鉉在“沈”這條條目下注:「今俗作沉,不成字,非也。」
羅據玉在《說文解字增考》中亦提到:「此象沉牛於水中,殆即貍沈之沈字,此為本字。周禮作沉乃借字也。」這兩條注目都只是反映出他們認為“沈”和“沉”是異體字的關係,其并未有提出有關“沈”之本義的各種說法。
另外,在《甲骨文字集釋》中,其引《卜辭通纂》把10(下稱A)作河,《甲骨文字詁林》引各家論說驗證A是否能作"河"之說法。如:
董作賓《侯家莊大龜四版考粹》釋A為沈。
郭沫若《卜通》釋A為沈,曰:「此沈與並舉,知沈亦必與殷之先世有關,其高辛氏之子實沈耶?」11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卜辭中『河』字多從『丂』,可隸定作『汅』。此則從『何』, 隸定作『』,二者均是『河』字應無疑義。」
最後就是柯昌濟先生「當為實沈」之說法。(在「“沈”用作姓氏之源」一節中有收錄,故在此揭過不表)
從上可見,只有姚孝遂、肖丁認為A作河,而據筆者考究之下,實際上此"河"乃是指河伯,而非河流,是古代管理河川的神明,而古代姓氏產生法包羅萬有,亦有氏族以所信仰的神明來作姓氏的例子。故筆者推論或有古人曾以河伯之名諱“河”作姓,然後假借A為“河”,才產生了這種情況。但這并非這次研究的方向所在,故并未再加以考究。
四、“沈”語義和字形的源流演變
“沈”字早在甲骨文就己出現,如:
殷墟書契前編 鐵雲藏龜 殷墟書契後編上冊 殷墟書契後編下冊
金文“沈”則是出自沈子簋,而沈子簋則是沈子國所製之器皿。有趣的是,在同一器皿上,"沈"字有著兩種不同寫法,其一為,其二則為較通用的。
而從甲骨文到金文的演變過程中可見,文字發展到了金文時代發生了較大的變革,甲骨文本身置於字中間的祭祀物出了來,表示"沈"字的屬性用字亦由本身的"川"直接轉變成"水"部以表示兩者的關係。而“冘”字本身并非用以表示祭祀物,其實是表并行之意:
《说文解字》:「淫淫,行皃。从人出冂。余箴切。」12 所以既取其字非是用以表意,則是取其"冘"聲以成為表"沉沒"的新字。
走筆至此,筆者已確信"沈"字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產生了兩個變化,在語義上,"沈"由表示"祭祀"之本義完全轉化成表示"沉沒"義。在字形的結構上,"沈"字由象形字轉化為形聲字,"水"為意符,"冘"為聲符。而金文的變化亦是使後來的小篆字體與甲骨文體有較大出入的原因。
到了小篆體,其作。從字形可看出,不論左邊的水旁或是右邊的冘字的字形都甚為相似,可見它是承襲金文中的“沈”字字形而來,語義亦仍是兼表姓氏和“沉沒”之意。
直到楷書時代,“沈”和“沉”才區分了出來,“”字仍用為姓氏, 而“”13字則被造了出來表示“沉沒”。
參考文獻:
[1]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2]于省吾 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全四冊),中華書局,1996年.
[3]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65年.
[4]高景成:《常用字字源字典》,语文出版社,2008年.
[5]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商務印書館,1930年.
[6]王延林編:《常用古文字字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
[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8]方述鑫:《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9]许慎:《說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曲鳳榮、劉薇薇:《「虎」姓源流考》,語文教學通訊第738卷第6期,2013年6月.
[11]曾露珠:《「曾」字意義源流考》,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13年第1期.
[12]汪亞洲:《再論清華簡〈保訓〉之“中”》, 煙台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2011年6月.
[13]黃丹華:《「黃」字源流考》,安徽文學,2009年第5期.
注释:
1.《卜辭》〈合.三三九〉
2.《卜辭》〈撮二.四零四〉
3.《周禮》〈春官宗伯〉
4.《左傳》〈成公十一年〉
5.《詩經》〈小雅〉
6.《楚辭》〈惜誦〉
7.次序隨著時代的改變,皇朝的更替而不同,在此的算法是根據原作者第一次的排序法
8.《孔子家語》〈相魯〉
9.黕,是一个形聲字,左表形,右表聲,是指落在身上的塵土同人體内排泄出的汗、油脂等生成皮肤上的污垢
10.今多認為是“沈”的金文
11.《卜通》〈七七七〉
12.《说文解字》卷五【冂部】
13.“沉”於《龍龕手鑑.水部》、《佩觿.卷上》、《玉篇.水部》、《廣韻.平聲.侵韻》,皆另於“沈”外有所收錄。
作者簡介:沈錦業(1994.1-),籍貫:深圳,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現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