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师生共同思想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小学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希望班级内涵文化能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从而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精神;制度
在我任教的过程中,我曾多次看到过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没有科学管理班级的理念,遇到这样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遇到那样的问题解决那样的问题,导致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却不买账。这样的现象从有关的调查中也不难发现,这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究其原因是教师缺少自身的职业规划,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形成。这种问题造成的后果是班级管理无重点,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学习兴趣低,对自己的成长没有目标意识等。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这里主要从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构成三个方面提出想法。
一、班级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肉眼能看到的表面上的东西,比如,教室贴上班风班训、口号、宣传语等,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呈现,这样可以使教室的内容更丰富,使学生更有一种归属感,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整洁、温馨、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性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首先,做好班级的卫生清扫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定时清理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
其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地方。可以是:学生成果展、书法作品欣赏、绘画作品欣赏、学生读书成果展示、班级荣誉展示等等。
像我们班级:
“小伙伴图书角”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好地方,孩子可以独自在文学世界中遨游,也可以与伙伴进行互换阅读,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每日午餐后学生到图书角带一本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或独自品味,或邀友同读,谈论读后感受,交流心中所想,岂不乐哉!
教室后面的“落笔有神韵,思绪满天飞”的展示区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好地方。这里有他们的书法作品、日记佳作,也有他们的涂鸦作品,还有一些精致的剪纸,虽称不上华丽,但也算得上清新。
“争奇斗艳”是学生竞争合作的擂台——“勤学小博士”为学生提供了真知的榜样,“遵规守纪”的小明星为学生树起了真性的榜样,“关爱他人”的小天使使班级的气氛其乐融融,团结互助的5个小组让合作之风吹满班级。
像这样,班级的每一处教室布置都可以取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这样不仅能为班级布置添色,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物质建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班级布置时开动脑筋,在本班特色下设计出很有童趣的名字、新颖的栏目,从而达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的目的。
二、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的核心文化,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指引每个人的行为。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魂”,也就是班主任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有了魂,学生们才能有“形”,才能使坐立行走等一切行动有章可循。
班级精神文化的基础就是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和睦相处。从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学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词语,有一颗容纳百川的心;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团结互助,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其次便是培养学生的是非感,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氛围,这是很重要的。也只有班级里有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敢于坚持正义,自觉维护集体荣誉,那么正确的舆论氛围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班上的一些事件、现象展开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以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为荣,以损害班级集體荣誉为耻”的共同价值观。
最后便是民主,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建设和谐的班级,而民主则是和谐的基础。班级内倡导民主,班主任要利用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参加学生的活动,班级的制度建设、重大的活动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决定。
三、班级制度文化
科学的班级制度是班级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低段班级来说更是如此,从学习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到校、尊敬师长、爱护学习用具、爱护公物等。随着年级的升高,班级制度就要逐渐扩充,等到了高年级,班级制度建设应基本建立健全。
制度是无意志的,而人是有意志的,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那些冷冰冰的制度并自觉去遵守呢?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条条朗朗上口的语句或者歌谣。
比如:
课堂上的要求:坐如钟,站如松,挺胸抬头背不弓。回答问题先举手,积极发言要大声。
课间活动的要求:下课铃声响,安排要得当。楼道内,莫喧哗,轻声慢步,提前进课堂。
以上三方面是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小小想法,要想达到充满柔性的、温和的、理想的班级文化还需要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这样温馨和睦、积极向上的集体里融洽地与同学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当成自己的“家”,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获得了成功。
编辑 李琴芳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精神;制度
在我任教的过程中,我曾多次看到过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没有科学管理班级的理念,遇到这样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遇到那样的问题解决那样的问题,导致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却不买账。这样的现象从有关的调查中也不难发现,这也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究其原因是教师缺少自身的职业规划,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形成。这种问题造成的后果是班级管理无重点,班级缺乏凝聚力,学生学习兴趣低,对自己的成长没有目标意识等。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班级文化建设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物化反映。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这里主要从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构成三个方面提出想法。
一、班级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肉眼能看到的表面上的东西,比如,教室贴上班风班训、口号、宣传语等,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呈现,这样可以使教室的内容更丰富,使学生更有一种归属感,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整洁、温馨、有特色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性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首先,做好班级的卫生清扫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定时清理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
其次,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地方。可以是:学生成果展、书法作品欣赏、绘画作品欣赏、学生读书成果展示、班级荣誉展示等等。
像我们班级:
“小伙伴图书角”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好地方,孩子可以独自在文学世界中遨游,也可以与伙伴进行互换阅读,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每日午餐后学生到图书角带一本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或独自品味,或邀友同读,谈论读后感受,交流心中所想,岂不乐哉!
教室后面的“落笔有神韵,思绪满天飞”的展示区是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好地方。这里有他们的书法作品、日记佳作,也有他们的涂鸦作品,还有一些精致的剪纸,虽称不上华丽,但也算得上清新。
“争奇斗艳”是学生竞争合作的擂台——“勤学小博士”为学生提供了真知的榜样,“遵规守纪”的小明星为学生树起了真性的榜样,“关爱他人”的小天使使班级的气氛其乐融融,团结互助的5个小组让合作之风吹满班级。
像这样,班级的每一处教室布置都可以取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这样不仅能为班级布置添色,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物质建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班级布置时开动脑筋,在本班特色下设计出很有童趣的名字、新颖的栏目,从而达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的目的。
二、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的核心文化,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指引每个人的行为。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魂”,也就是班主任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有了魂,学生们才能有“形”,才能使坐立行走等一切行动有章可循。
班级精神文化的基础就是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包容、和睦相处。从学生进入班级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学会使用对不起、没关系等词语,有一颗容纳百川的心;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动中学会团结互助,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其次便是培养学生的是非感,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氛围,这是很重要的。也只有班级里有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敢于坚持正义,自觉维护集体荣誉,那么正确的舆论氛围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班上的一些事件、现象展开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以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为荣,以损害班级集體荣誉为耻”的共同价值观。
最后便是民主,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建设和谐的班级,而民主则是和谐的基础。班级内倡导民主,班主任要利用休息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参加学生的活动,班级的制度建设、重大的活动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决定。
三、班级制度文化
科学的班级制度是班级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低段班级来说更是如此,从学习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到校、尊敬师长、爱护学习用具、爱护公物等。随着年级的升高,班级制度就要逐渐扩充,等到了高年级,班级制度建设应基本建立健全。
制度是无意志的,而人是有意志的,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那些冷冰冰的制度并自觉去遵守呢?我们可以把它编成一条条朗朗上口的语句或者歌谣。
比如:
课堂上的要求:坐如钟,站如松,挺胸抬头背不弓。回答问题先举手,积极发言要大声。
课间活动的要求:下课铃声响,安排要得当。楼道内,莫喧哗,轻声慢步,提前进课堂。
以上三方面是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小小想法,要想达到充满柔性的、温和的、理想的班级文化还需要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这样温馨和睦、积极向上的集体里融洽地与同学相处,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当成自己的“家”,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就获得了成功。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