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展示空间设计视觉的艺术美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设计与艺术似乎是紧密联系,互为存在的。空间设计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着视觉艺术美学的不断进步。本文旨在从空间学、艺术学的角度,言简意赅地对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作一个概况与整合,探讨在空间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美学的提升历程。绘画与雕塑,运动到静止的艺术美学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让我们在空间设计的成就里享受那份来自艺术美学的感动,同时也让我们提高了审美能力,更好地跟随时代的潮流。
  关键词:空间设计 艺术美学 视觉符号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进中的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又同时具有整合的作用,它是美学与艺术学交叉的结果,是美学与艺术学分离的产物,艺术美学从产生到发展以及在今天所达到的成就让我们为之慨叹。艺术美学应用的广泛,它不仅体现于高雅的艺术情趣,还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始终。让我们进一步感受这一伟大学科放射出的无限魅力。
  1 艺术美学概况
  艺术美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艺术美学的产生有其理论基础和变革条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正为其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美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美学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美的核心对象则是艺术,美在艺术中得到鲜明的体现。要了解美学首先要懂得美,要洞察美的本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是一个抽象而宽泛的概念,世界无处不存在艺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美,站在美的角度进一步考察艺术,便能够对艺术的实质,艺术发展规律,艺术作品美学构造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有更好的把握。艺术美学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美学进行不断的探索。涉及美与艺术的艺术美学是对高雅、和谐、美好的一种追求。
  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只有在艺术和人发生某种关系时,才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洞察这一关系,进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气息带来的美感。对艺术美学的研究,能够让我们了解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关系。艺术美能够给人以精神愉悦,令人心情激动、兴奋地充满满足感,它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歌德曾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艺术家的主观色彩在影响其艺术美的判断。艺术美学从其产生到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经历着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不断地影响各个领域对美的追求。
  2 艺术美学发展方向
  艺术美学在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确定下来之前,艺术与美学处于分离的状态。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方面,这几方面的实践也没有将艺术与美学统一起来。然而,由于各自发展的不纯熟,艺术美学也没有能涵盖文学的各种形式如抒情诗、史诗和戏剧。艺术美学其美学思想来源于“同一哲学”,故艺术美学又称艺术哲学,可见艺术与哲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马克思曾说道。由此可见,将“文艺美学”与“艺术哲学”等同这一观点并不符合现实要求。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使其不再依附于哲学,并做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存在。文艺美学作为艺术与美学的整合体,吸引着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使其理论系统化、成熟化,形成了完整的艺术美学理论。随着对其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绘画、建筑,还有在一些展品的空间设计,室内装饰美学。这一突破对艺术美学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对艺术、对美有更高的追求。然而,就艺术美学在空间设计方面而言,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求空间设计的艺术美学,但是其对这一专业并没有做过多研究,进而使空间设计不免流于粗俗。其俗化的特征最显著的是艺术从殿堂走向市井;从贵族层面走向平民化;从高雅艺术走向通俗艺术;艺术的门槛不断降低,每一个民众都有跨入的机会。艺术越来越商业化,娱乐化色彩也越来越浓。这一现象也体现在空间艺术设计中,这种“俗化”现象推动艺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使人们的审美领域不断扩展。艺术美学的“俗化”呈现了美学走向。美学的“俗化”在艺术的前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便向我们证明了:不是美学思辨才能创造一个新的审美范式,一个新的审美范氏的出现只能通过艺术思辨产生。人类只有通过新的审美范式的出现才能扩大人类的审美领域。空间设计的艺术审美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艺术美学正在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且对各领域美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空间设计中的视觉符号
  空间设计是产生艺术美的视觉过程。我们发现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美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不仅局限于通过社稷坛设计,而是将空间设计观念应用到各种关系中,在这些关系中建立一个有效而长期的理论系统。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作为物体有其具体的特征,但其更有精神上的内涵,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科学的知识,更有设计者的感性与理智。美化我们的生活,使其充满艺术感是其最终的目的。空间设计具体的说应该是如何时空间达到合理化、美学化、符号化的艺术感受。就室内空间设计而言,主要是针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合理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符合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即让我们在建筑艺术的外表和冷漠的材质中感受更为亲切的生活,给人以安全、幸福和美好的感受。在空间设计中,透视、层次、色彩、比例都是影响视觉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现代空间设计摒弃传统设计观念,通过强烈的视觉艺术形象进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其严谨、简洁、含蓄地突出艺术特征,为我们识别和记忆这一视觉符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视觉空间设计主要根据观众对空间感和空间知觉的相关认识而进行的。在空间设计中,我们借用一定的构成手段,通过对一般空间透视方法的认识,可以将不同空间观念的并存形象表现在同一视觉空间中。这一表现方式给我们显示出一种视觉上矛盾的空间感。视觉认知状态的交替变化产生同样具有表现不同空间观念并存这一幻象。利用线条、透叠、或凸或凹等方法的双重视幻效果,这种几何化形象其单纯和简化的特征便于视觉状态转化,对我们产生视觉动态和心理冲击感。   视觉符号承载着审美信息,其本身具有模糊性特征,因而视觉语言的特点本身就是“模糊”的。同一个视觉符号可能就附有多种不同的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视觉符号的理解在看法上可能相差甚远。空间设计的视觉艺术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能够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联系紧密的文化色彩能够通过千万种方式来震撼我们的心灵:优美简洁的线条和面能够带给我们和谐与宁静的空灵感:理性色彩浓厚的立体雕塑向我们传达着强健和欲望的冲动;富有思想的空间设计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历史中所蕴藏着的古老人文情节和审美意趣,而一切的视觉艺术符号和形式语义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着。在古代,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也许只是那些手工艺匠们的事,然而今天却成为设计师们所最为关心在乎的事了。当代人乐于追求美好生活,他们更迫切地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的个性体现在空间设计中。他们喜欢将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有人文气质的饰件运用到空间设计中。空间设计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更需要那些有艺术设计基础和艺术修养的专业人才。笔者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空间设计、视觉符号以及空间的构图原理,进而全面、完整地将空间设计形式的各种特征表达出来。空间设计的形式绝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形式的表达,它有深刻的内涵性和一定的信息含量,视觉符号由于自身特点,能够充当设计师传达各种意义的媒介。与此同时对空间设计的研究能够让我们很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三 艺术美学在空间设计视觉上的体现
  艺术美学对我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的房子配置,展台的搭配。这些看似简单的安排其实都反映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追求。空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们发现设计的目的已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想利用设计,通过空间的规划、布置,灯光的控制,色彩的配置来打造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氛围。在空间设计的同时更是对其的装饰。阿道夫·卢斯曾发表了一篇《装饰与犯罪》的论文,倡导装饰应该与“功能性适合”分道扬镳。对此,笔者则不以为然,即有一定欣赏能力的人迫切要求得到朴素的东西,对那些外观优美、结构精巧细致、色彩怡人而又不参杂任何复杂形式的东西甚是喜爱,这是其独特艺术审美的范式。拥有这样审美能力的人,一方面对形式优美、色彩怡人、简单朴素的东西充满向往,但同时又更为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审美情趣以及时下社会的流行元素。于是,绝大多数人会竭力去模仿那些特立独行,具有自己审美能力的人,他们追求当下少数人具有的独特样式,而这又致使那些少数人放弃自己一直采取的普遍式样投入到追求那些更为新鲜的样式。这些都不断促成了空间设计的艺术美学的更新频率。
  艺术美学在空间设计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设计形式的规则和视觉元素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对点、线、面、体的视觉元素进行了解来体味空间设计中的美感。对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比例与尺度的研究有利于我们理解空间设计的艺术美。然而,空间设计中的艺术美学是一个复杂的设计体,对其的研究道路还很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尚与美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人们更加迫切地关注设计和装饰的艺术性、美学化。然而,早在古代我国就已初见工艺美学的萌芽,《周礼·考工记》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执,以饬(整治)五材,以辨(通‘办’)民器,谓之百工。”当时便已有金、木、皮革、画、雕、陶工等六艺,他们都体现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美学艺术。近代时期,中国手工业形成了“至善至美”的艺术风格。可见,艺术美早已在手工艺术品领域初见端倪。较之于中国的艺术美学在手工业方面的发展,西方在文艺复兴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艺美学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现代派艺术的风气云涌都为其空间设计的艺术美学做出了相当的贡献。艺术美学正是在经济、科技的发展中不断体现着他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与进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间设计的艺术美学,探究创造性的空间设计的艺术美是让人乐此不疲的。空间设计的视觉经验对艺术美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有必要从视觉经验行为出发来研究空间设计的特点。视觉艺术与印痕符号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有这一联系的存在才得以形成一种秩序和美感。秩序与美学作为视觉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形式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显而易见,拥有一定秩序的视觉符号一定是具有美学形式的效应,然而在我们看来具有审美价值的视觉符号也一定有其内在的秩序。有时我们的肉眼不一定能观察到这一事实。那些光怪陆离、色彩纷呈的自然图案给人以混乱无序的美感,然而我们却常常认为其不存在内在的秩序,其实这是狭隘之见,是我们不了解其内在的秩序罢了。
  四 结语
  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美学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它与我们审美的情趣,对艺术的感知、视觉的张力、心里的感知能力以及历史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空间设计把视觉符号与心理感知作为主要因素,同时也注重历史文化与形式的表达。密切关注考察者对于装饰符号的注意程度和兴趣所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空间设计的方向。空间设计的视觉符号凭借其自身鲜明而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心理语言,使空间设计富有更强烈、更深刻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杨成寅:《艺术美学》,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2]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4] 罗兰·巴特,董学文译:《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作者简介:赵卫东,男,1976—,吉林东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曾有人提问:“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是谁?”一位获得了四级厨师证书的网友回答说:“哥伦布。没有哥伦布就没有川菜、地三鲜和西红柿炒鸡蛋。”   确实,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新大陆的大量食材纷纷涌入旧大陆,深刻地改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旧大陆文明的饮食文化。如果说玉米和番薯为中国人的主食做出了新贡献,那么为中国人的菜肴做出新贡献的新世界作物就要首推辣椒、马铃薯、番茄这三种茄科植物了。没有辣椒,虽然川菜也会
该论文是关于课后合作小组对英语口语教学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的理论依据为两个理论和一个思想,即语言技能学习理论,合作小组学习理论和课后学习的重要思想.该研究的教学实
本论文将Swain的输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一项实证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反思—提问"式写作方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
近年来,英国作家 J.K.罗琳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在欧美乃至世界掀起了热浪,成为关注的热点。从《哈利·波特》问世到目前,学界对其的研究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自有翻译活动以来原文文本一直占据着翻译研究的中心位置。20世纪是一个颠覆的世纪,在对话理论、哲学阐释学和权力话语、操纵理论的观照下:翻译实质不再是对原作品意义的追索或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英语教师,笔者始终对语言转移感兴趣,因此想对语言习得中的这一领域做一些探索,以期对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研究分析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