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关键是其动力机制的建构。当前,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选择有机统一起来。在其基础动力上,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其核心动力上,要继续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在其实践动力上,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其价值动力上,要着力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动力机制;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1-0032-06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包含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讲,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实际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因此,将它们称之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呼应,这无论在概念表述上还是在理论逻辑上,都应该是成立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关键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强劲有力的动力机制作保障。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实践表明: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之选择上。因此,从研究思考设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继续得以创新发展的要义之所在。
一、基础动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1]这同时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实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基础动力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始终奉行的思想指南、主流意识形态加以维护并高扬。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主流意识形态
何谓意识形态?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A·达尔认为:“政治体系中的领袖通常维护一套持续和统一的信条,这些信条有助于说明和证实他们在体系中进行领导的合理性。一套这种类型的信条常常被称作一种政治意识形态。”[2]应该说,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团体都有自己奉为至宝和生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设计和导引下建构自己的政治大厦和领导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奉行和确立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从而建构起适合中国特色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
从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价值的逻辑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先进性特征:(1)严谨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道理上能够解释得通,在指导实践上能够真正发挥作用。(2)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还注意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发展变革,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做到与时俱进。(3)包容性。成功的意识形态既突出自己的特色,而又胸怀宽广、包容天下,而不是惟我独尊、排斥异己,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王长江认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内;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3]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恰恰具有宽广的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坚持自己的核心内核、价值导向,但同时又不排斥其他的意识形态,还注重吸收其他意识形态中“为我所用”的价值原则。这种包容性恰恰是在不断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舆情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29卷第1期张书林: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91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新胜利。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些辉煌业绩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应该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二、核心动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
如果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对于这台“机器”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框架之内继续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无疑是机器运转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动力机制。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习惯、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最早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阶段》中明确提出来的。但自1945年党的七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内使用得不多,多数时候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提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首先在学术界被重新推崇起来,然后进一步延伸到党内理论界和领导人的话语系统中。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2007年,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4]。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列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命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复合型命题,其中,居于核心引领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就其“产地”而言,是来自德国的思想流派。我们对它的吸收不是也不应该是照抄照搬地“拿来”,而是应该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使这一外来思潮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以中国化的语言和认识习惯将其呈现出来。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它使我们深入思考:究竟是应该从本本出发,还是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毫无疑问,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仍将是今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这两大成果在逻辑建构、理论精髓、价值内核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时代、建设时代用以指导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革命、改造、建设,其目的是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是一个从破到立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科学发展时代用以指导改革开放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改革、发展,其目的是要在铲除旧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更有利于发展的新体制,是一个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立与破相结合、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要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也不可能止步于目前的理论成果,它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有新的理论拓展和理论创造。总体看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当前党正在坚定地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经济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坚定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政治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在上述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所准备的充要条件和共同作用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有了立足之地、框架方向。有了这样的立足之地和框架方向,围绕“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才能顺利展开。
三、实践动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并最终要回归实践的理论形态。对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言,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践是其理论源泉和重要动力来源。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两者从来都是内在统一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所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一定要自觉“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6],努力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要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本质上说,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适应时代特征、打上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融入时代发展潮流,所形成的带有鲜明时代特征、时代烙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马克思主义越是贴近时代、融入时代、契合时代要求去寻求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就越能够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服务于新的实践,越能够为实践发展所必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其生机活力、生命力的源泉和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价值的当然要求。所以,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双重规制。 3.科学理论要带着强烈深厚的群众感情讲出来
受孔孟仁义礼智信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讲感情的。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所以,只要我们和群众真心、交心谈感情、一心一意做朋友、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说的话群众就愿意听。因此,满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才更容易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得简便易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只有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机结合起来,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所在,才能进一步找准解决群众思想困惑的理论突破口,才能在解答群众疑虑、拉近与群众感情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被置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位置上。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掌握就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而不再仅是反复地宣传、不停地灌输的过程了。
(二)科学理论要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当前,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将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其中,注重解答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既然如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党和人民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不是把人民放到无足轻重的位置上。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精英群体所掌控到被社会大众所认可接受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创新之中的过程。只有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学习、认知、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
2.要充满人性关怀
科学理论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应该是充满人性精神、关注人全面充分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科学理论,本质上是要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是要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所以,科学理论在内容设计与模式选择上,都要看重人、尊重人,自始至终充满人性关怀。在内容设计上,马克思主义既关注人们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实现,又关注人们当前利益、现实利益的保持和扩展,让人们从运用理论的过程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满足,并在这种利益的满足中感到马克思主义的管用、可信。在模式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必须摒弃单纯填鸭式的、上下一体的灌输模式,转而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阐释,因而,就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要着力解决好紧迫的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民的生计为本,生计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步入深水区,各种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因此,要提高以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作为基本抓手来抓,积极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事关生计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坚持从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1.
[2]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3]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34.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5]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
[7] 邓小平.结束过去,开辟未来[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8] 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9] 毛泽东.唯心史观的破产[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责任编辑:陈可阔]
[关键词]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动力机制;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1-0032-06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包含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本质上讲,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实际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因此,将它们称之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呼应,这无论在概念表述上还是在理论逻辑上,都应该是成立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关键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强劲有力的动力机制作保障。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实践表明:推进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之选择上。因此,从研究思考设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路向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继续得以创新发展的要义之所在。
一、基础动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1]这同时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实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基础动力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始终奉行的思想指南、主流意识形态加以维护并高扬。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主流意识形态
何谓意识形态?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A·达尔认为:“政治体系中的领袖通常维护一套持续和统一的信条,这些信条有助于说明和证实他们在体系中进行领导的合理性。一套这种类型的信条常常被称作一种政治意识形态。”[2]应该说,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团体都有自己奉为至宝和生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设计和导引下建构自己的政治大厦和领导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奉行和确立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还注重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从而建构起适合中国特色的、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特征
从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价值的逻辑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先进性特征:(1)严谨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有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道理上能够解释得通,在指导实践上能够真正发挥作用。(2)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还注意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发展变革,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做到与时俱进。(3)包容性。成功的意识形态既突出自己的特色,而又胸怀宽广、包容天下,而不是惟我独尊、排斥异己,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王长江认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内;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3]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恰恰具有宽广的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坚持自己的核心内核、价值导向,但同时又不排斥其他的意识形态,还注重吸收其他意识形态中“为我所用”的价值原则。这种包容性恰恰是在不断发展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舆情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第29卷第1期张书林:建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91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新胜利。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些辉煌业绩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应该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二、核心动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征程
如果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对于这台“机器”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上、框架之内继续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无疑是机器运转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动力机制。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习惯、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最早是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阶段》中明确提出来的。但自1945年党的七大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党内使用得不多,多数时候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提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首先在学术界被重新推崇起来,然后进一步延伸到党内理论界和领导人的话语系统中。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2007年,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4]。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列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命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复合型命题,其中,居于核心引领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就其“产地”而言,是来自德国的思想流派。我们对它的吸收不是也不应该是照抄照搬地“拿来”,而是应该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使这一外来思潮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以中国化的语言和认识习惯将其呈现出来。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它使我们深入思考:究竟是应该从本本出发,还是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注重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毫无疑问,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仍将是今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这两大成果在逻辑建构、理论精髓、价值内核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时代、建设时代用以指导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革命、改造、建设,其目的是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是一个从破到立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科学发展时代用以指导改革开放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其关注点是改革、发展,其目的是要在铲除旧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更有利于发展的新体制,是一个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立与破相结合、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要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也不可能止步于目前的理论成果,它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有新的理论拓展和理论创造。总体看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厚的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当前党正在坚定地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经济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坚定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政治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构成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当前党正在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在上述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所准备的充要条件和共同作用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有了立足之地、框架方向。有了这样的立足之地和框架方向,围绕“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才能顺利展开。
三、实践动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并最终要回归实践的理论形态。对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言,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实践是其理论源泉和重要动力来源。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两者从来都是内在统一的。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基础上发展着的理论形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所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一定要自觉“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6],努力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新的理论篇章,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要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本质上说,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适应时代特征、打上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融入时代发展潮流,所形成的带有鲜明时代特征、时代烙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马克思主义越是贴近时代、融入时代、契合时代要求去寻求理论上的发展与突破,就越能够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服务于新的实践,越能够为实践发展所必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其生机活力、生命力的源泉和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价值的当然要求。所以,立足时代特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双重规制。 3.科学理论要带着强烈深厚的群众感情讲出来
受孔孟仁义礼智信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讲感情的。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所以,只要我们和群众真心、交心谈感情、一心一意做朋友、真正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说的话群众就愿意听。因此,满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才更容易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得简便易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只有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机结合起来,满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深情厚意,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困惑所在,才能进一步找准解决群众思想困惑的理论突破口,才能在解答群众疑虑、拉近与群众感情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被置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位置上。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掌握就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而不再仅是反复地宣传、不停地灌输的过程了。
(二)科学理论要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当前,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将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其中,注重解答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1.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既然如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党和人民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不是把人民放到无足轻重的位置上。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由精英群体所掌控到被社会大众所认可接受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创新之中的过程。只有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学习、认知、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打牢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
2.要充满人性关怀
科学理论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应该是充满人性精神、关注人全面充分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科学理论,本质上是要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是要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所以,科学理论在内容设计与模式选择上,都要看重人、尊重人,自始至终充满人性关怀。在内容设计上,马克思主义既关注人们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实现,又关注人们当前利益、现实利益的保持和扩展,让人们从运用理论的过程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满足,并在这种利益的满足中感到马克思主义的管用、可信。在模式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必须摒弃单纯填鸭式的、上下一体的灌输模式,转而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去阐释,因而,就能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要着力解决好紧迫的民生问题
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民的生计为本,生计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步入深水区,各种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因此,要提高以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就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作为基本抓手来抓,积极为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事关生计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坚持从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入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1.
[2] 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8.
[3]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34.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5]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
[7] 邓小平.结束过去,开辟未来[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2.
[8] 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9] 毛泽东.唯心史观的破产[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1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1.
[责任编辑:陈可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