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国画里,有一个词语叫做“留白”,意思是说,把好的事物或者想表达的事物挤满画面不见得就好,有时候留些空白反而更能表现意境,也更有味道。我们在育人的时候给自己给学生留一份空白,润心也在不言中了。
关键词:教书育人; 留白; 自我反思
中圖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56-001
“剪指甲”事件回放
2000年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同时也与班主任结下了不解之缘。斗转星移,九个春秋过去了,虽忙虽累虽苦,我却乐在其中。
还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星期……
一天下午,刚到办公室门口,就见一群孩子绑着两个学生火气冲冲的把我拦住了:“老师!老师!他们打架了!” 浩和勇满头冒汗,脸上都有被指甲抓过的痕迹,虽然手被同学反绑在背后了,但一副怒气冲冲,随时一松手就要再拼的气势。
我深吸了一口气,打开办公室的门,转身左手揽着浩,右手牵着勇,平静地说:“大家都到教室看书吧。”
同学们散了,我把他们带到了我的座位边,然后轻轻地关上了门。浩把怒气冲冲的头昂了一下,准备接受老师的训斥了,看来浩是久经沙场了,勇则咬牙切齿,豁出去了。
我屏住自己的呼吸,脑子飞快的在思索如何处理他们。突然看见桌子上有把剪刀,好!有办法了!
我转过身,笑着朝他们脸上定睛的各看了一眼,看得他们有点不知所措的低下了头。我转身拿起剪刀,扳开勇的手,把剪刀握在勇的手中,一字一顿地说:“你把浩的指甲剪了!”
“我自己剪!”浩说。
“不,必须要勇剪!”浩很不情愿的伸出了黑乎乎的长指甲。
我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直到剪完第三个指甲,他们的神色缓和了,才把眼睛收回。说真话,我真的担心勇会用剪刀把浩的指头剪个下来以解心头之恨。
勇把浩的一只手剪好了,想接着剪另一只时,我对浩说:“你帮勇剪!”浩拿起剪刀,两人对望了一眼,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浮现在他们的脸上。浩的动作麻利了,温柔了!
过了一会,我故意离开办公室,轻轻的关上了门。转了一圈,在他们已经剪的差不多的时候,轻轻的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竖了个大拇指说:“你们走吧。”
“好了?”他们一脸的惊愕!
“恩,好了!”
“哦?!”他们会心一笑退出了办公室。
一连几天,我上的课他们听的特认真,下了课就用一种很特别的眼神看着你,有一天,浩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跑到我办公室,向我说了事情的原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一天初中的语文老师说浩在作文中写了这件事,才让我想起,看来一件小事在浩的脑海中是印象深刻了。
“剪指甲”事件的启发与思考
一、给自己一段思考的过程
在偶发事件中,当事人往往情绪比较激动,教师也容易“感冒”。处理这一类事件时,教师最好不要立刻处理,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个思考的过程,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案例中浩、勇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不敬的,换作平常,我一定会把他们训斥一通,浩不是把怒气冲冲的头昂了一下,准备接受老师的训斥了,勇则咬牙切齿,豁出去了。假如此时的老师控制不好情绪,很容易使事情激化,事情的发展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会和学生产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产生粗暴的举动,让你后悔莫及。因此,在处理事情时,要终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并在静中寻求办法。
二、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那种审视的目光,好像要挖出学生身上所有的问题,谈话的全过程都是按教师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学生除了回答教师的问题以外,几乎全在听老师讲解、分析,只有受教育的份儿。其实我们的学生,很多道理他都懂,很多事情自己能处理,只是由于自己的习惯或一时的失误使自己犯了错误。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反思,我们要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反思的时间,处理结果也不需要老师包办,给他自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案,效果反而会更好。在本事件中,我就让他们在相互剪指甲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悔过,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达到了一种润心细无声的效果。
三、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空间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不守纪律,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的,外表又包有一层硬壳,但是这些孩子往往又是机灵、活跃、反映灵敏。由于纪律不好,经常的犯些错误,公众形象比较差,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不为难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转化工作的难度。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轻轻的关上了门,没有人来打扰,给他们一个安全的自然环境,同时在处理问题时,我没有摆架子,没有训斥和批评,而是始终心平气和,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信任,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有了安全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学生也不是木头,碰到合适的环境自然冰雪消融了。
四、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去对待,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平时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中不小心犯了错误,已经会产生挫败的心理,心情矛盾复杂。教师对学生的所做所为要善意地宽容,不能要求学生马上接受你的思想,马上按你所讲的去做,一定要给点时间,让他慢慢地转变。在本事件中我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在众人面前我“左手揽着浩,右手牵着勇”,让他们感觉到我就是大朋友;该退步时,“我故意离开办公室,轻轻的关上了门”;事情解决了,“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竖了个大拇指”。学生始终觉得教师只是个大朋友,引领者,在平等的氛围中一切释然了。
关键词:教书育人; 留白; 自我反思
中圖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56-001
“剪指甲”事件回放
2000年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同时也与班主任结下了不解之缘。斗转星移,九个春秋过去了,虽忙虽累虽苦,我却乐在其中。
还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星期……
一天下午,刚到办公室门口,就见一群孩子绑着两个学生火气冲冲的把我拦住了:“老师!老师!他们打架了!” 浩和勇满头冒汗,脸上都有被指甲抓过的痕迹,虽然手被同学反绑在背后了,但一副怒气冲冲,随时一松手就要再拼的气势。
我深吸了一口气,打开办公室的门,转身左手揽着浩,右手牵着勇,平静地说:“大家都到教室看书吧。”
同学们散了,我把他们带到了我的座位边,然后轻轻地关上了门。浩把怒气冲冲的头昂了一下,准备接受老师的训斥了,看来浩是久经沙场了,勇则咬牙切齿,豁出去了。
我屏住自己的呼吸,脑子飞快的在思索如何处理他们。突然看见桌子上有把剪刀,好!有办法了!
我转过身,笑着朝他们脸上定睛的各看了一眼,看得他们有点不知所措的低下了头。我转身拿起剪刀,扳开勇的手,把剪刀握在勇的手中,一字一顿地说:“你把浩的指甲剪了!”
“我自己剪!”浩说。
“不,必须要勇剪!”浩很不情愿的伸出了黑乎乎的长指甲。
我眼睛一直盯着他们,直到剪完第三个指甲,他们的神色缓和了,才把眼睛收回。说真话,我真的担心勇会用剪刀把浩的指头剪个下来以解心头之恨。
勇把浩的一只手剪好了,想接着剪另一只时,我对浩说:“你帮勇剪!”浩拿起剪刀,两人对望了一眼,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浮现在他们的脸上。浩的动作麻利了,温柔了!
过了一会,我故意离开办公室,轻轻的关上了门。转了一圈,在他们已经剪的差不多的时候,轻轻的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竖了个大拇指说:“你们走吧。”
“好了?”他们一脸的惊愕!
“恩,好了!”
“哦?!”他们会心一笑退出了办公室。
一连几天,我上的课他们听的特认真,下了课就用一种很特别的眼神看着你,有一天,浩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跑到我办公室,向我说了事情的原委,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一天初中的语文老师说浩在作文中写了这件事,才让我想起,看来一件小事在浩的脑海中是印象深刻了。
“剪指甲”事件的启发与思考
一、给自己一段思考的过程
在偶发事件中,当事人往往情绪比较激动,教师也容易“感冒”。处理这一类事件时,教师最好不要立刻处理,静下心来,给自己一个思考的过程,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时间。案例中浩、勇的行为无疑是非常不敬的,换作平常,我一定会把他们训斥一通,浩不是把怒气冲冲的头昂了一下,准备接受老师的训斥了,勇则咬牙切齿,豁出去了。假如此时的老师控制不好情绪,很容易使事情激化,事情的发展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会和学生产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产生粗暴的举动,让你后悔莫及。因此,在处理事情时,要终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并在静中寻求办法。
二、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那种审视的目光,好像要挖出学生身上所有的问题,谈话的全过程都是按教师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学生除了回答教师的问题以外,几乎全在听老师讲解、分析,只有受教育的份儿。其实我们的学生,很多道理他都懂,很多事情自己能处理,只是由于自己的习惯或一时的失误使自己犯了错误。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去感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反思,我们要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反思的时间,处理结果也不需要老师包办,给他自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案,效果反而会更好。在本事件中,我就让他们在相互剪指甲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悔过,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达到了一种润心细无声的效果。
三、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空间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不守纪律,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的,外表又包有一层硬壳,但是这些孩子往往又是机灵、活跃、反映灵敏。由于纪律不好,经常的犯些错误,公众形象比较差,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尊重学生人格,不挖苦、不为难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转化工作的难度。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轻轻的关上了门,没有人来打扰,给他们一个安全的自然环境,同时在处理问题时,我没有摆架子,没有训斥和批评,而是始终心平气和,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到你的亲近,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信任,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有了安全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学生也不是木头,碰到合适的环境自然冰雪消融了。
四、给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去对待,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发展空间。教师在平时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当学生在生活中不小心犯了错误,已经会产生挫败的心理,心情矛盾复杂。教师对学生的所做所为要善意地宽容,不能要求学生马上接受你的思想,马上按你所讲的去做,一定要给点时间,让他慢慢地转变。在本事件中我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在众人面前我“左手揽着浩,右手牵着勇”,让他们感觉到我就是大朋友;该退步时,“我故意离开办公室,轻轻的关上了门”;事情解决了,“笑着看了他们一眼,竖了个大拇指”。学生始终觉得教师只是个大朋友,引领者,在平等的氛围中一切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