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全方位融合,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全面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趋势下,有必要将课堂互动生态理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智能互联 高校课堂 互动生态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230-01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互联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互联网+教育”的形态与内涵,具有全新属性的“智能互联+教育”模式在学界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课堂生态也发生了改变,带来了学习方式、课堂互动形式、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高校课堂互动生态发生缺失。为了优化我国课堂教育机制,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有必要从智能互联角度出发对课堂生态重构。
一、课堂互动生态的理论源泉
“课堂互动生态”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是由德国博物学德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一词演化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将其定义为“实现有效生存应对复杂竞争关系的集合”,由此,正式促进人们进行生态学研究。沃勒在1932年出版的《教学社会学》首次提到“课堂生态”的概念,并将这一理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在课堂生态的理论基础上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从生态学的不同原理角度使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具有不同国情和民族风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劳伦斯·克雷鸣在全面分析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于《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及“课堂互动生态平衡”理论,并撰写了专题文章对两种理论进行专题论述,对社会教育机制、顶层高等教育体系、各类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基础性条件的有效分配和相互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使教育学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大[1]。
二、智能互联视角下高校课堂互动生态的重构策略
(一)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课堂的组织架构中,知识信息由教师作为主体进行传授,是教师面向学生的单向模式,教师通过考评测验及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验证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媒介的智能互联时代教师必须全方位的转变教学理念,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践行知识的自主化探究,并通过不同的情景互动体验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可接受的知识范围内全面强化自身的学习素养,学习潜能得到全面激发,大脑思考能力被有效带动,在智能互联的视角下以有效的互动方式全方位学习知识,形成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推动师生以有效的教学交流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借助科学化的培训和有效的媒介引导方式以有效的信息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针对教师的信息技能要重点培训,使教师能熟练地使用多种课堂教学软件,能依靠多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开发出适用不同学习者的新的教学方法;面向学生进行信息化操作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有效获取信息资源,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监督评价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适当奖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与引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能。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智能化课堂中,教师不应是课堂教学的权威,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应该再是“服从者”和“接受者”。在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功能依旧是教书育人,但生态体系位应由“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包括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应重新审视与定位。在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中,教师应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者,能利用智能网络和各种智能设备将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传递给学生,对课堂能进行有效的建构与设计、对知识体系进行有效整理、给予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保持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管,使学生个体与小组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
结语
智能互联视角下以互动生态理论为指导可强化高校信息课堂教育效果,在推进教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体系更新,促进课堂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管乐.课堂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2):56-60.
[2]田甜.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优化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03):112-114.
【关键词】智能互联 高校课堂 互动生态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230-01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互联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互联网+教育”的形态与内涵,具有全新属性的“智能互联+教育”模式在学界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课堂生态也发生了改变,带来了学习方式、课堂互动形式、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高校课堂互动生态发生缺失。为了优化我国课堂教育机制,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有必要从智能互联角度出发对课堂生态重构。
一、课堂互动生态的理论源泉
“课堂互动生态”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是由德国博物学德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一词演化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将其定义为“实现有效生存应对复杂竞争关系的集合”,由此,正式促进人们进行生态学研究。沃勒在1932年出版的《教学社会学》首次提到“课堂生态”的概念,并将这一理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在课堂生态的理论基础上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从生态学的不同原理角度使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具有不同国情和民族风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劳伦斯·克雷鸣在全面分析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于《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及“课堂互动生态平衡”理论,并撰写了专题文章对两种理论进行专题论述,对社会教育机制、顶层高等教育体系、各类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基础性条件的有效分配和相互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使教育学的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大[1]。
二、智能互联视角下高校课堂互动生态的重构策略
(一)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课堂的组织架构中,知识信息由教师作为主体进行传授,是教师面向学生的单向模式,教师通过考评测验及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验证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在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媒介的智能互联时代教师必须全方位的转变教学理念,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鼓励学生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践行知识的自主化探究,并通过不同的情景互动体验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可接受的知识范围内全面强化自身的学习素养,学习潜能得到全面激发,大脑思考能力被有效带动,在智能互联的视角下以有效的互动方式全方位学习知识,形成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
(二)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推动师生以有效的教学交流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借助科学化的培训和有效的媒介引导方式以有效的信息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针对教师的信息技能要重点培训,使教师能熟练地使用多种课堂教学软件,能依靠多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开发出适用不同学习者的新的教学方法;面向学生进行信息化操作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在于使学生充分了解网络学习的特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有效获取信息资源,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监督评价方式,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适当奖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与引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能。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地位
在智能化课堂中,教师不应是课堂教学的权威,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应该再是“服从者”和“接受者”。在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功能依旧是教书育人,但生态体系位应由“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包括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应重新审视与定位。在课堂互动生态系统中,教师应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者,能利用智能网络和各种智能设备将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传递给学生,对课堂能进行有效的建构与设计、对知识体系进行有效整理、给予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保持良好的课堂互动关系,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管,使学生个体与小组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展。
结语
智能互联视角下以互动生态理论为指导可强化高校信息课堂教育效果,在推进教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使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体系更新,促进课堂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管乐.课堂生态系统视角下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2):56-60.
[2]田甜.大学英语课堂生态优化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0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