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生活进行化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自有人类以来就开始了对化学的探索,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化学的需求。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
  一、通过生活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素材跟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很多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让学生先对面临的生活情景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愿意学习和探究。例如从《新闻联播》对“天宫一号”系列报道中,通过收集资料,对“天宫一号”外壳的材料,外层的火箭涂料,燃烧剂,氧化剂等的了解,以及在电视节目《我爱发明》中龙泉宝剑为什么能削铁如泥引入了《金属材料》的教学。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从全民关注的奥运火炬的传递,引入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从工厂火灾、灭火场面的视屏中,了解灭火的原理。再如由席慕容的诗:“他们说在水中放入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出所有的渣滓;那么如果,在我们心中放进一首诗,是不是可以沉淀出所有的昨日。”从诗中的明矾自然而然的引入《水的净化》,也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气息。适当的生活素材的插入,通过多方位的感官冲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在生活中体会化学
  一开始学习化学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化学离生活太远了。就像有个学生在评价初中老师时,用“太深奥”来评价化学老师。也有学生直接对我说,我觉得化学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学习化学有什么用呢?“生活中不缺乏化学,缺乏的是发现化学的眼睛”。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特别是有关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问题。例如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室内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离现场,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而上升;每天吃的油条是在生面中加入食碱和明矾,在油锅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使油条胀大;灯泡中往往会放入少量的红磷,是为了除去灯泡内的氧气,使灯泡更耐用;刚建好的房子墙壁上经常有水渗出,是因为墙面上的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等等。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生活中的背景素材,让化学知识不再孤立、不再枯燥,这样学生才会形成科学的生活观,以后学生在生活中再遇到陌生的现象和问题时,就会从化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解释,进而形成科学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应用化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渗透到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等无一不紧密联系。在化学学习中选择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活用知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才会更有动力。比如冰箱异味怎样除去?喝矿泉水还是蒸馏水对人体有利?每天的营养食物应该怎样搭配?在学到常见的盐时,要让学生知道常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它也可用于治疗人体胃酸过多,吃腌菜太酸可加小苏打降低酸性;蚊虫叮咬,在痛痒处涂上小苏打,痛痒顿减;油炸食物时,在挂浆淀粉里加小苏打,炸出的食物更加酥脆可口和食盐的妙用等内容,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还可通过对食品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日本的核泄漏事件、莱茵河的污染等背景素材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充分认识到治理三废、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当今一件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在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正、负面效应,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增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四、 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
  1、化学角度。生活素材要与化学教学紧密结合,要能有助于达成化学教学目标,如素材背景中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等,是可以从化学角度再来解读的,与化学学科密切相关,如 “苹果汁变色”的实验:
  [实验用品]:青苹果、维生素C药片、榨汁机、无色玻璃杯等;
  [实验过程]:用榨汁机把青苹果榨成汁,果汁短时间显浅绿色,放置几分中时间,苹果汁很快变成的黄色就较深颜色,加入维生素C药片粉末,搅拌溶解,苹果汁很快由黄色变浅或变为原状。
  [教学用途]:该实验内含的化学知识包含Fe2 和Fe3 之间的相互转化,即苹果汁中的Fe2 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Fe3 ,Fe3 被还原剂(维生素C)还原成Fe2 ;该实验既可以适合于铁内容的教学,也可以适合于氧化还原知识教学。
  2、学生角度。素材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要有驱动性,即生活素材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迷惑性,学生来讲最好是既熟悉又陌生,便于驱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如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时常听到一些人受骗上当的事件,对于一些利用化学实验现象、化学知识的骗术我们如何去识别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这些不良行为,去揭示他们的骗术呢?社会现象的生活化实验设计学生提供了这种情景再现的可能。
  例:“神奇的药品”
  [设计背景]:源于生活中的欺骗现象——不法分子声称他们新开发的“神奇的药品”具有排毒作用。
  [实验用品]:方便面、碘酒、维生素C。
  [实验过程]:把小块方便面放入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热水,然后滴加碘酒,方便面会很快变成蓝黑色,然后加入维生素C药片粉末并振荡,方便面在半分钟后恢复为原来的颜色,烧杯中的碘酒也变澄清了。
  [教学用途]:该实验承载的化学知识是碘遇淀粉变蓝色的性质、碘的氧化性和维生素C的还原性。它可以适合于淀粉教学,也适合于氧化还原的教学,同时从维生素C角度出发,还能发现一种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从褪色现象思考,可以反常规地把淀粉作为指示剂,对指示剂的作用可以有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的实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小结,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些生活素材,为学生创造相关主题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其他文献
校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此法最根据被测元素的灵敏度及其在样品中的含量来配制校准溶液系列,测出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关系的校准曲线。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后,在校准曲线上可计算样品溶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1.理论基础  设某元素浓度分别为xi(i=1,2,…,n)的标准溶液测得的吸光度为yi,n组xi和yi构成校正集,另测得一些未知样品的吸光度,那么用校准曲线法构造
[摘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和成才立业的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
【摘要】锅炉压力容器的一些部件在高温条件下长期使用,会使部件材料发生组织上的老化,导致材料产生蠕变孔洞、蠕变裂纹等缺陷。为了对其安全状况进行判定,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金相分析来研究材料组织,通过分析金相组织可以知道材质的微观变化,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关键词】金相复膜;金相组织;无损金相分析;锅炉压力容器    0.引言  在锅炉压力容器日常检验中一般以现场金相分析为主,又称之为无损金相分析,它是
[摘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命题。江西先锋软件集团与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专家与企业家牵手、讲师与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牵手、学生与员工牵手的“联姻制”,很好地解决了管理体制问题,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办学效果。  [关键词] 校企融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    《国务院关于大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与交流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于2008年初中标巴西天然气管道项目,合同签订之后,我方的项目组织机构随即成立,组织机构图上报巴西石油公司(即项目业主)之后,业主对于我们的组织机构基本满意,但惟独要求我们成立社会交流部,项目部几乎所有同志都不理解成立社会交流部的目的和作用,业主代表反复给我们解释成立社会交流部的意义,这是对所有巴西工程承包商的要求,也是巴西工程建设的独有特色。  经过业主代表的解释,管道项目的社会
[摘要] 本文作者从班主任工作反思的作用、反思重点、反思方法等方面,审视了中学班主任教育行为,总结得失,旨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成效。  [关键词] 班主任反思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情感交流    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是指班主任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联系各
培智学校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智障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应用题教学既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