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哈克与海明威小说《印第安营地》中的主人公尼克有着相似的过往经历。虽然两个故事呈现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但都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青少年在动荡年代如何成长,这一主题在这两部小说里完全契合。难怪后来海明威把马克·吐温视为自己的“宗师”。同样,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对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成长也都有不同侧面的启迪功用。
关键词:马克·吐温 海明威 哈克 尼克 成长
成长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过程,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总痴迷于曾经“年少痴狂”的自己。纵观国内外文学,把成长作为主题的作品可谓不计其数。马克·吐温(1835—1910)创作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的主人公哈克是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作者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仿佛告诉读者他本人或许就有过与哈克类似的成长经历,他将年少的“我”以小说的形式向忠实的读者告白。海明威(1899—1961)的超短篇小说《印第安营地》(Indian Camp)中的主人公尼克与马克·吐温的“分身”哈克如出一辙,都是生活在动荡不安年代的青少年。他们俩都敢于蔑视权贵,挑战权威,并勇敢追寻自由(美国人固有的民族性格),但也不乏放荡不羁的一面,更有在那个污秽年代大多数人所无法拥有的纯洁情感和善良心灵。这正好印证了海明威对自己的写作偶像马克·吐温的评价:“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这么好过。”
本文之所以把两个在完全不同时代出生的美国著名作家创作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一起比较和探讨,就是基于海明威对马克·吐温这一作品至高无上的评价。从少年稚嫩又无辜的眼中来“探究”这险恶的世界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马克·吐温把自己直接植入作品,因此小主人公哈克在桀骜不驯、浪迹江湖的外表下深深埋藏着的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与当时美国尔虞我诈的腐朽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与黑人吉姆因向往自由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选择逃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屡屡遭受磨难,但也改变不了他们向往自由的初衷。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19章节中,哈克与黑奴吉姆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逃亡但又看似自由的生活,他们本以为终可摆脱家父和白人主子的说教与控制,却不料在半路上“偶遇”两个白人骗子,使得哈克和吉姆的逃亡生涯又掀波澜,当这两个骗子在他们面前天花乱坠地粉饰自己过往的荣耀时,小大人哈克终究还是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但并没有当面戳穿他们的“鬼把戏”,而是平静地想到他那个酒鬼父亲唯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训话”:“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他们的意愿不与他们起舞。”这种无奈的妥协或在大是大非面前自保退缩的心理最终导致哈克和他的黑人朋友吉姆被这两个骗子出卖,远离故乡。相比,海明威小说《印第安营地》中的小主人公尼克却无法表现得像哈克那样“成熟”,几分童真使得尼克的成长经历更为完整。在做医生的父亲的调教下,相比较于哈克看重的自由,尼克更看重的是人的生死。从洞察世界渴望自由的哈克过渡到想要明白人的生死之谜、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尼克,马克·吐温和海明威这两代美国文学巨匠完美地接力了描述美国青少年成长历史的重任,其中无不体现了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成长史。从哈克到尼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成长的疑惑。由于身处年代的差异,哈克更加向往无拘无束、黑白平等的自由生活,而尼克却痴迷于人生的真谛,他看到的生死现象对他产生的震撼是他这个年纪之人所无法承受的,而这在哈克看来却是无法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克应比尼克更为成熟。但这种被迫的“成熟”隐含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矛盾,这正是当时社会“催熟”儿童成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身处一个相对自由和富裕的社会,很难想象哈克与尼克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心理。都说孩子眼里的世界最为“纯洁”,事实上,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儿童情结”,人人都希望生活的世界是个美好、纯净的乐土。但生不逢时的哈克和尼克只能直面现实,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由于哈克与尼克所处的时代和家庭不同,两个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个人追求也有所不同。哈克向往自由,所以与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四方,而尼克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和稳定的家庭里,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要比哈克深入。尤其当他陪伴做医生的父亲去为一位远方的印第安孕妇接生的时候,他就经历了一场人的生死考验,这使他始终绕不开生死的话题。从当初印第安孕妇发出生产嚎叫父亲却置之不理让他感到不安和愤怒,到父亲在船尾慢悠悠地划船时他恍惚间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父亲给儿子传承的精神永存于小尼克心中。此时的尼克在瞬间精神得以升华,由对成人世界的困惑过渡到对他们的理解和深刻体悟。这在海明威所营造的小说氛围里慢慢地浸透开来,让读者回味无穷。
成长的困惑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成长的过程每个人又不尽相同。愤世嫉俗的马克·吐温就把自己视为小说主人公哈克的原形,通过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在密西西比河的逃亡把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阴暗面暴露于世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19章最后一节,哈克识破了两个白人骗子的伎俩,为了免于不必要的麻烦,他最后还是接受了酒鬼父亲的叮嘱,不去戳穿这些骗子的“鬼把戏”,而是与他们平安无事地相处,任由骗子们编织“美丽”谎言。这种无奈其实就是当时美国社会世风日下的一个缩影。而超凡脱俗的海明威则把小尼克对于印第安临产妇女的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尼克与父亲的一连串对话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尼克的善良、同情之心与哈克的向往自由、平等之情交相辉映,这正是美国那个年代青少年成长的真实写照。
当今中国青少年大都生活于和平、富裕年代,与哈克或尼克相比,他们是幸运的,但成长压力同样存在,即无休止的应试压力,这些压力也能把人改造为特定的“机器”。如果说哈克和尼克还有青少年的理想追求和纯洁的使命感的话,我们这些在应试压力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缺失的恰恰是老一代在他们年轻时的理想和追求。现代青少年对于美好未来的规划显然是与好成绩相关的。哈克与尼克所背负的艰辛在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身上再无踪影,但激烈的学业竞争却使得一代代学子为了分数“前赴后继”。哈克和尼克的时代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生活水平极度低下,哈克向往的自由和尼克思考的人生或许正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容娱乐化、思想空洞化、形式杂乱化的当代文化快餐充斥社会,其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快速传播,正是由于人们再也按捺不住经典文学的慢节奏,转而“拥抱”那华丽外表掩盖下的速食快餐文化作品,于是网络小说横空出世。原本需数年不断打磨后精雕细琢而成的原创经典小说等文学作品却在网络空间被“玩弄”得体无完肤,最终退出了读者的视线。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里,要想远离尘嚣,如同哈克一样到一个至美至善的精神世界,恐怕是我们当代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想象的是,习惯于被快速变化、高压生活拖累的人们一旦闲暇之后,只能在网络小说中寻找慰藉,空耗时间去做一些低级消遣。试想,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认真研读一部名著或是严肃文学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曾经美好的童年依然可期,重走哈克和尼克之路似成可能。但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微信、脸书和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使得人人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回自我,以另一个自我流露出平日里无法表达的真情实感。现实与虚拟世界让我们与哈克或尼克若即若离,我们永远无法替哈克或尼克去想象他们那个年代如果也出现了无孔不入的网络,哈克是会在真实的世界里逃避,还是会在网络世界里沉迷?同样,也许尼克也不再会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因为在网络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可能的人生,不需要亲力亲为就可轻而易举地体验到他人的人生,而自己就可以从现实的困惑中得以解脱。
总之,哈克和尼克的纠结、迷茫是因为当时时代发展所限,他们是那个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缩影。那如今被分数羁绊的年轻一代难道就没有同样的窘困在继续缠绕着他们?设想被网络困住的青年一代若能再次步入像哈克或尼克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又将会如何演变呢?答案可能已在每位成长中的当代少年心里了吧!时代年轮已转到了21世纪,但愿哈克和尼克的向往和反思能给如今的中国青少年们提供新的思考契机,这也许是笔者读罢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海明威《印第安营地》的顿悟吧!
编 辑:杜碧媛
关键词:马克·吐温 海明威 哈克 尼克 成长
成长是每个人人生必经的过程,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总痴迷于曾经“年少痴狂”的自己。纵观国内外文学,把成长作为主题的作品可谓不计其数。马克·吐温(1835—1910)创作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的主人公哈克是作者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作者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仿佛告诉读者他本人或许就有过与哈克类似的成长经历,他将年少的“我”以小说的形式向忠实的读者告白。海明威(1899—1961)的超短篇小说《印第安营地》(Indian Camp)中的主人公尼克与马克·吐温的“分身”哈克如出一辙,都是生活在动荡不安年代的青少年。他们俩都敢于蔑视权贵,挑战权威,并勇敢追寻自由(美国人固有的民族性格),但也不乏放荡不羁的一面,更有在那个污秽年代大多数人所无法拥有的纯洁情感和善良心灵。这正好印证了海明威对自己的写作偶像马克·吐温的评价:“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名叫《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这么好过。”
本文之所以把两个在完全不同时代出生的美国著名作家创作的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一起比较和探讨,就是基于海明威对马克·吐温这一作品至高无上的评价。从少年稚嫩又无辜的眼中来“探究”这险恶的世界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马克·吐温把自己直接植入作品,因此小主人公哈克在桀骜不驯、浪迹江湖的外表下深深埋藏着的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与当时美国尔虞我诈的腐朽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与黑人吉姆因向往自由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选择逃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屡屡遭受磨难,但也改变不了他们向往自由的初衷。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19章节中,哈克与黑奴吉姆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过着逃亡但又看似自由的生活,他们本以为终可摆脱家父和白人主子的说教与控制,却不料在半路上“偶遇”两个白人骗子,使得哈克和吉姆的逃亡生涯又掀波澜,当这两个骗子在他们面前天花乱坠地粉饰自己过往的荣耀时,小大人哈克终究还是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但并没有当面戳穿他们的“鬼把戏”,而是平静地想到他那个酒鬼父亲唯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训话”:“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他们的意愿不与他们起舞。”这种无奈的妥协或在大是大非面前自保退缩的心理最终导致哈克和他的黑人朋友吉姆被这两个骗子出卖,远离故乡。相比,海明威小说《印第安营地》中的小主人公尼克却无法表现得像哈克那样“成熟”,几分童真使得尼克的成长经历更为完整。在做医生的父亲的调教下,相比较于哈克看重的自由,尼克更看重的是人的生死。从洞察世界渴望自由的哈克过渡到想要明白人的生死之谜、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尼克,马克·吐温和海明威这两代美国文学巨匠完美地接力了描述美国青少年成长历史的重任,其中无不体现了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成长史。从哈克到尼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成长的疑惑。由于身处年代的差异,哈克更加向往无拘无束、黑白平等的自由生活,而尼克却痴迷于人生的真谛,他看到的生死现象对他产生的震撼是他这个年纪之人所无法承受的,而这在哈克看来却是无法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克应比尼克更为成熟。但这种被迫的“成熟”隐含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矛盾,这正是当时社会“催熟”儿童成人的真实写照。
我们身处一个相对自由和富裕的社会,很难想象哈克与尼克那个时代的青少年心理。都说孩子眼里的世界最为“纯洁”,事实上,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儿童情结”,人人都希望生活的世界是个美好、纯净的乐土。但生不逢时的哈克和尼克只能直面现实,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由于哈克与尼克所处的时代和家庭不同,两个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个人追求也有所不同。哈克向往自由,所以与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四方,而尼克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和稳定的家庭里,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要比哈克深入。尤其当他陪伴做医生的父亲去为一位远方的印第安孕妇接生的时候,他就经历了一场人的生死考验,这使他始终绕不开生死的话题。从当初印第安孕妇发出生产嚎叫父亲却置之不理让他感到不安和愤怒,到父亲在船尾慢悠悠地划船时他恍惚间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父亲给儿子传承的精神永存于小尼克心中。此时的尼克在瞬间精神得以升华,由对成人世界的困惑过渡到对他们的理解和深刻体悟。这在海明威所营造的小说氛围里慢慢地浸透开来,让读者回味无穷。
成长的困惑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成长的过程每个人又不尽相同。愤世嫉俗的马克·吐温就把自己视为小说主人公哈克的原形,通过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在密西西比河的逃亡把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阴暗面暴露于世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第19章最后一节,哈克识破了两个白人骗子的伎俩,为了免于不必要的麻烦,他最后还是接受了酒鬼父亲的叮嘱,不去戳穿这些骗子的“鬼把戏”,而是与他们平安无事地相处,任由骗子们编织“美丽”谎言。这种无奈其实就是当时美国社会世风日下的一个缩影。而超凡脱俗的海明威则把小尼克对于印第安临产妇女的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尼克与父亲的一连串对话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尼克的善良、同情之心与哈克的向往自由、平等之情交相辉映,这正是美国那个年代青少年成长的真实写照。
当今中国青少年大都生活于和平、富裕年代,与哈克或尼克相比,他们是幸运的,但成长压力同样存在,即无休止的应试压力,这些压力也能把人改造为特定的“机器”。如果说哈克和尼克还有青少年的理想追求和纯洁的使命感的话,我们这些在应试压力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缺失的恰恰是老一代在他们年轻时的理想和追求。现代青少年对于美好未来的规划显然是与好成绩相关的。哈克与尼克所背负的艰辛在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身上再无踪影,但激烈的学业竞争却使得一代代学子为了分数“前赴后继”。哈克和尼克的时代物资极度匮乏,人们生活水平极度低下,哈克向往的自由和尼克思考的人生或许正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容娱乐化、思想空洞化、形式杂乱化的当代文化快餐充斥社会,其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快速传播,正是由于人们再也按捺不住经典文学的慢节奏,转而“拥抱”那华丽外表掩盖下的速食快餐文化作品,于是网络小说横空出世。原本需数年不断打磨后精雕细琢而成的原创经典小说等文学作品却在网络空间被“玩弄”得体无完肤,最终退出了读者的视线。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里,要想远离尘嚣,如同哈克一样到一个至美至善的精神世界,恐怕是我们当代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想象的是,习惯于被快速变化、高压生活拖累的人们一旦闲暇之后,只能在网络小说中寻找慰藉,空耗时间去做一些低级消遣。试想,如果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认真研读一部名著或是严肃文学作品,我们就会发现曾经美好的童年依然可期,重走哈克和尼克之路似成可能。但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伴随着人们成长的就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微信、脸书和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使得人人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回自我,以另一个自我流露出平日里无法表达的真情实感。现实与虚拟世界让我们与哈克或尼克若即若离,我们永远无法替哈克或尼克去想象他们那个年代如果也出现了无孔不入的网络,哈克是会在真实的世界里逃避,还是会在网络世界里沉迷?同样,也许尼克也不再会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因为在网络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可能的人生,不需要亲力亲为就可轻而易举地体验到他人的人生,而自己就可以从现实的困惑中得以解脱。
总之,哈克和尼克的纠结、迷茫是因为当时时代发展所限,他们是那个时代青少年成长的缩影。那如今被分数羁绊的年轻一代难道就没有同样的窘困在继续缠绕着他们?设想被网络困住的青年一代若能再次步入像哈克或尼克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又将会如何演变呢?答案可能已在每位成长中的当代少年心里了吧!时代年轮已转到了21世纪,但愿哈克和尼克的向往和反思能给如今的中国青少年们提供新的思考契机,这也许是笔者读罢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海明威《印第安营地》的顿悟吧!
编 辑:杜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