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步入了素养导向的新时代。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岗位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设计多样的课型,增强专业服务性
中职生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服务性的窗口行业,与人沟通交流是必备的技能。因此,教师既要重视阅读写作,还要侧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提升职业技能服务。设计与专业情境相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而阅读体会课、情境模拟课、口语课、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写作课等都能兼顾专业的要求,可以实现语文与各专业的深度
融合。
1.阅讀体会课
阅读是当代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阅读方式,使学生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朗读串起课堂互动”的诵读法、美读法,引领学生去感受美;可以运用“以情助教”的激情法、“构建职场环境”的职场创设法,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心。可以开展“走进企业调查”“职业主题活动策划”这类主题阅读活动,以便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增强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等职业素养。
2.情境模拟课
择业与创业是关系中职生发展的关键教育环节。为了强化就业教育,中职语文应当打造情境模拟课。具体说来,教师可以把校园招聘会搬进课堂,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招聘单位的面试人员、应聘者,让他们设计面试考题,再进行面试礼仪和细节的考查。例如,在中职语文以“应聘”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堂中,笔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把教室布置成招聘会的样子,创设出招聘的情境。此外,笔者提前布置了任务驱动项,即让学生根据事先划分好的招聘人员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准备相关材料,并通过合作交流、集体讨论,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最佳应聘方案。这样的情境模拟课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职业规划中。又如,在进行情境模拟课的探索时,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电话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走进校园、模拟旅游景区等形式,训练学生为游客讲解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再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则可以达到有话会说的
程度。
3.口语交际课
各种主题的演讲、辩论、情境对话、表演等,是学生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了合作精神,情感态度和语言素养等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综合性实践活动强调“走出去”,以活动促进学习,以实践提升素养,因而突破了教学囿于室内的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将图书馆、校园文体节等校内资源以及社区、企业、工厂等校外资源结合起来,拓展学习空间。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把一问一答式的模式转化成欣赏、辩论、游戏、表演等互动性的活动。
二、传授实用的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中职语文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同专业、学情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甚至同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只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才不会导致学生厌学;只有让中职语文课堂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知识和生活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正是职业人需要的综合能力。
1.利用文本
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第一课选取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文中的母亲具备“勤劳、坚强、宽容”的特质,而这样的特质是当代中职生欠缺且迫切需要提升的。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中职的校门,经历了从普通教育受挫到职业教育的转变,不少职校生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为此,我精心选取了四幅母亲哺育子女的感人图片,首先从视觉上给学生以震撼性的冲击,再用PPT播放事先让学生上交的所能找到的自己最早时候的一张照片的,由学生猜测这是班级里的哪位同学,再展示课前制作的孩子成长的照片以及一个妈妈从年轻逐渐到衰老的照片,让学生体会生命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有父母默默奉献和抚育生命不易的感受。学生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氛围,很自然地敞开心扉,联想到自己父母默默的付出。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母爱,学会感恩,能够用积极、正面、乐观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与父母师长的矛盾,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由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被重新唤醒,为中职学习提供了保障。
2.实用写作
联系社会,写身边的人和事,感悟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责任心,什么是创新;联系专业,给汽车写广告词、宣传语,就诚信写名言;联系家庭,学习合同的撰写;联系就业,学写请假条、申请书、求职信、计划、总结等。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互补,促进职业素养植根于学生的心中,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职业能力。例如,在教学生写求职信的课堂上,笔者注重提升学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具体说来,为农林专业的学生模拟应聘种子鉴定技术人员的场景,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增强活动的体验性,让学生具体体验写求职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拓展知识
拓展知识的目的是使知识传授具有接续性。语文教师要将知识拓展变为一种教学常态。例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吹拉弹唱”的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课中,教师应当注重拓展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可以通过儿歌赏析、儿歌创作等环节帮助将来的“幼教人”深入理解儿歌的内涵,为其未来的工作奠定人文底蕴。
三、实施多元的评价,提升学习成就感
中职生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细水长流的渗透式教育,没有标准化、模式化的道路可走。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评价要遵循“尊重个性、发展能力”的教育理念,让多元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推进器。
1.评价主体多元性
教育评价的主体具有修正、完善教育活动的功能,主体多元性能使评价更全面、修正更及时。老师在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合作者,如果能进行全方位评价,体现民主,体现互动,学生就会有一种公平公正的认同感。因此,打破常规的考核模式,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才能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试和平时的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活动等紧密结合,逐项累计成绩,并参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这样,学生每天都会有分数,每天都会有收获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不容易产生倦怠感。
2.评价内容具有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语文专业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时,要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联系起来,确定不同的考核重点。如学前教育、旅游专业,以口语表达为测评重点;文秘类则以应用文写作为测评重点。教师以测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语文技能,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保持语文课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赋予中职语文更多的专业特色,提高中职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利于中职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学得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
一、设计多样的课型,增强专业服务性
中职生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服务性的窗口行业,与人沟通交流是必备的技能。因此,教师既要重视阅读写作,还要侧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提升职业技能服务。设计与专业情境相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而阅读体会课、情境模拟课、口语课、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写作课等都能兼顾专业的要求,可以实现语文与各专业的深度
融合。
1.阅讀体会课
阅读是当代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阅读方式,使学生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朗读串起课堂互动”的诵读法、美读法,引领学生去感受美;可以运用“以情助教”的激情法、“构建职场环境”的职场创设法,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心。可以开展“走进企业调查”“职业主题活动策划”这类主题阅读活动,以便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增强搜集信息、合作交流等职业素养。
2.情境模拟课
择业与创业是关系中职生发展的关键教育环节。为了强化就业教育,中职语文应当打造情境模拟课。具体说来,教师可以把校园招聘会搬进课堂,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招聘单位的面试人员、应聘者,让他们设计面试考题,再进行面试礼仪和细节的考查。例如,在中职语文以“应聘”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堂中,笔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在课前准备阶段,笔者把教室布置成招聘会的样子,创设出招聘的情境。此外,笔者提前布置了任务驱动项,即让学生根据事先划分好的招聘人员和应聘者两类角色,准备相关材料,并通过合作交流、集体讨论,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最佳应聘方案。这样的情境模拟课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职业规划中。又如,在进行情境模拟课的探索时,教师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电话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走进校园、模拟旅游景区等形式,训练学生为游客讲解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再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则可以达到有话会说的
程度。
3.口语交际课
各种主题的演讲、辩论、情境对话、表演等,是学生练习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通过这些途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形成了合作精神,情感态度和语言素养等综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综合性实践活动强调“走出去”,以活动促进学习,以实践提升素养,因而突破了教学囿于室内的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将图书馆、校园文体节等校内资源以及社区、企业、工厂等校外资源结合起来,拓展学习空间。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把一问一答式的模式转化成欣赏、辩论、游戏、表演等互动性的活动。
二、传授实用的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中职语文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同专业、学情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甚至同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只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才不会导致学生厌学;只有让中职语文课堂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在知识和生活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些正是职业人需要的综合能力。
1.利用文本
语文基础模块第一册第一课选取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文中的母亲具备“勤劳、坚强、宽容”的特质,而这样的特质是当代中职生欠缺且迫切需要提升的。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中职的校门,经历了从普通教育受挫到职业教育的转变,不少职校生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为此,我精心选取了四幅母亲哺育子女的感人图片,首先从视觉上给学生以震撼性的冲击,再用PPT播放事先让学生上交的所能找到的自己最早时候的一张照片的,由学生猜测这是班级里的哪位同学,再展示课前制作的孩子成长的照片以及一个妈妈从年轻逐渐到衰老的照片,让学生体会生命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有父母默默奉献和抚育生命不易的感受。学生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氛围,很自然地敞开心扉,联想到自己父母默默的付出。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母爱,学会感恩,能够用积极、正面、乐观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和与父母师长的矛盾,引导学生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由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被重新唤醒,为中职学习提供了保障。
2.实用写作
联系社会,写身边的人和事,感悟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责任心,什么是创新;联系专业,给汽车写广告词、宣传语,就诚信写名言;联系家庭,学习合同的撰写;联系就业,学写请假条、申请书、求职信、计划、总结等。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互补,促进职业素养植根于学生的心中,进而转化为他们的职业能力。例如,在教学生写求职信的课堂上,笔者注重提升学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具体说来,为农林专业的学生模拟应聘种子鉴定技术人员的场景,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增强活动的体验性,让学生具体体验写求职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拓展知识
拓展知识的目的是使知识传授具有接续性。语文教师要将知识拓展变为一种教学常态。例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吹拉弹唱”的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课中,教师应当注重拓展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可以通过儿歌赏析、儿歌创作等环节帮助将来的“幼教人”深入理解儿歌的内涵,为其未来的工作奠定人文底蕴。
三、实施多元的评价,提升学习成就感
中职生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细水长流的渗透式教育,没有标准化、模式化的道路可走。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评价要遵循“尊重个性、发展能力”的教育理念,让多元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推进器。
1.评价主体多元性
教育评价的主体具有修正、完善教育活动的功能,主体多元性能使评价更全面、修正更及时。老师在教学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合作者,如果能进行全方位评价,体现民主,体现互动,学生就会有一种公平公正的认同感。因此,打破常规的考核模式,多角度地评价学生,才能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考试和平时的作业、课堂提问、讨论、活动等紧密结合,逐项累计成绩,并参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从多角度评价学生,这样,学生每天都会有分数,每天都会有收获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不容易产生倦怠感。
2.评价内容具有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语文专业的要求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时,要与学生的专业需求联系起来,确定不同的考核重点。如学前教育、旅游专业,以口语表达为测评重点;文秘类则以应用文写作为测评重点。教师以测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语文技能,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保持语文课原有特性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赋予中职语文更多的专业特色,提高中职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利于中职生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学得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