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综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近现代留日知识分子的日本观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SB0215。
  摘 要: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与日本有着尖锐的民族矛盾,然而中日之間的民间交流也日益密切。清末民初,数万留学生东渡日本,借助日本作为桥梁,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文化,同时,日本的政体、文艺等也开始影响中国的文化思想,涌现出了一系列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等。这些知日派代表人物关于日本的论点如今看来仍不乏真知灼见,成为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的时代缩影。以史为鉴,近现代留日知识分子的日本观论点,对当今如何认识日本、把握中日关系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人;日本观;综述
  作者简介:王米娜(1981-),女,汉族,河北人,四川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日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3
  清朝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众多有识之士认识到需要开眼看世界。由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富强之路,国内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他们对于日本的认识成为了近代中日关系的缩影,代表人物有黄遵宪、梁启超、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
  一、清末时期代表人物:黄遵宪、梁启超——学习日本政体制度
  1877年黄遵宪作为驻日公使随员来到日本,于1882年回国,在日期间完成了50余万字的著作《日本国志》,对日本的历史、天文、地理、物产、工艺、经济、军事等作了详尽研究。此书的突出贡献在于书中对日本宪政制度的研究,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书中将日本的明治维新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突出体现在法治、君主立宪制、分权体制、重视保护民权等方面,对日本的近代化政策进行了积极评价。然而遗憾的是,这部极为珍贵的史料完成于1887年,面世时却已经是1895年。这段历史期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巨大创伤。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启发了中国改良派的维新变法,改良派试图通过皇帝领导,完成自上而下的政体变革,虽然最终变法失败,但是对于清朝政府的统治产生了巨大震动。除此以外,黄遵宪著有《日本杂事诗》、《朝鲜策略》等,堪称当时最为了解日本的代表人物。黄遵宪的日本观基于对日本的实情调查,是当时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珍贵资料。
  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在日本度过了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梁启超认为,日本出版了大量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书籍,开启了民智,而国内关于政治经济方面的书籍寥寥无几。因此,梁启超在日本通过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宣传西方政治文化,呼吁全面改革政体,发表了《论国家思想》、《论进步》、《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等系列文章。除此以外,梁启超在日期间深刻认识到振奋民风、开启民智是改革政体的基础。他在报纸上发表了《少年中国说》、《过渡时代论》等文章,发挥了思想启蒙者的作用。在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内心充满了对日本的叹服,并急切希望将日本的改革经验应用于清政府,反映了“以日为师”的观念。1912年,梁启超回到中国,不久后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的侵略野心暴露无疑。梁启超发挥了笔杆战士的作用,接连发表了《中日最近交涉平议》、《中日时局与鄙人之言论》等,对日本的野心进行了批判。梁启超的日本观反映了中日关系的变迁,最初期望借助日本维新势力改良清朝政体,逐步转变为一战后的反日、憎日情感。
  二、在日中国留学生革命派代表人物:秋瑾、鲁迅——提倡改造中国国民性
  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其中不乏革命家、文学家、军事家等。女性革命家秋瑾在《警告我同胞》一文中描述了日本人举国欢庆日俄战争获胜的情景,也有中国的商人夹杂其中,呼喊万岁。秋瑾对日本举国上下民心统一的情景表示惊叹,进而呼吁中国人民也应团结一心,抵御外族侵略。这与梁启超在日本的所见一致,认为改革民族气风是关键所在。同样,鲁迅在《藤野先生》也有类似描述,日本战胜俄国后,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枪毙,围看的中国留学生中发出“万岁”的呼声。这些事实启发了革命者关于改造国民精神的思想。鲁迅在所著文章中并无系统阐述日本论的观点,而是通过一些杂文启发国人内醒,如《在仙台》、《藤野先生》等文。当时的留学生由于是弱国子民,大多受到歧视,鲁迅深切体味到了这种悲愤与屈辱,并陷入了反省之中。当然,在日本期间,也有温情的存在。“在鲁迅友情中的日本,亲切的良好部分的日本,在某种意义上,是由藤野先生所支撑着的。在对工作和学问的勤勉这点上,鲁迅屡次说日本人‘可为我们的模范’”[1]。内山完造的《回忆鲁迅》一书中提到,鲁迅在比较中日两国民众时,尤其肯定了日本人的认真精神。因此,在日本的鲁迅并未沉迷山水,而是时刻未忘记自己深受歧视,痛感中国人民需要自强,学习日本的勤勉,并选择了弃医从文,用激扬的文字来警醒国民。
  三、在日中国留学生文学界代表人物: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
  1、周作人的日本观:从热爱日本文化到陷入个人矛盾深渊
  周作人将东京视为第二故乡,他的笔下洋溢着对日本文化氛围的热爱。周作人的日本观具有明显的文人特点,他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写成散文,赞美了日本的自然风光、饮食文化等。在《日本的米饭》、《果子与茶食》、《陆奥地方的粗点心》、《普查料理》、《东京二三事》、《中国有了解日本之必要》等散文中,可以窥见,周作人在日本的生活悠然自得,在茶香中体味着文化差异的快感,抛却了政治、民族差异,享受着异国文化所带来的乐趣。孙郁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对兄弟二人的差异描述如下:“这种自娱,鲁迅是很少表现过的。他与生俱来地带有神经质的东西,对外界不和谐的杂音,十分敏感。倘若把周作人放到当年鲁迅在仙台读书的环境里,即使遇上同样的事情,他的反应,恐不会有兄长那么强烈吧?他本能地具有着钝化通感的能力,精力与兴奋点,均留在书趣之中。外面的风雨也只是摇头仰望而已,不会像哥哥那样赴汤蹈火。兄弟间的不同,在留学期间,便这样分明,这就决定了他们后来各自不同的道路。” [2]一个爱好自然、崇尚简素的民族,为何会发动侵华战争,周作人对此深感矛盾。正因为周作人对日本文化有了深入地感知,喜爱日本的衣食住行,沉醉于日本街巷散发出的思古幽情,越发不能理解日本对中国的一举一动。对此,周作人尝试从日本人的国民性、武士道、宗教信仰角度进行解读,并著有文章《万世一系与武士道》《武士之情》《军政之恶》《日本对华行动的背后》。   随着中日时局的变化,使周作人怀疑自己对日本文化的解读,或者担心被扣上“亲日”的帽子,或者出自知识分子面对现实无能为力的痛苦,于1930年12月在《日本之再认識》一文中,明确表明推翻自己之前的观点,认为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共有成分并非日本文化的要点,了解日本文化求之于文学艺术也是不全面的,了解日本人感情要从宗教信仰入门。周作人喜爱日本文化,但身处特殊的历史时代,个人命运无法脱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试图从文化上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最终却导致走入文化的死胡同,陷入个人矛盾的深渊。对此,有学者认为:“人无法超越时代,但有人似乎生错了时代。周作人就是这样的人,他曾说自己有些像18世纪的人,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他崇尚宁静、理智的人生。但他和启蒙主义者又不完全相似:在充分相信人性本来的美和善,相信理智在说明世界和教育群众方面的无穷的力量,对人生和历史持乐观的态度方面,很不一致。周作人自己说‘没有那样乐观’。面对黑暗现实,周作人身上具有了人生无目的、无意义这种典型的现代意识。” [3]
  2、郭沫若、郁达夫的日本观:肯定日本的自然民俗文化,在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抗战
  郭沫若于1914年留学日本,郁达夫于1913年留学日本,他们二人对于日本的认识有诸多相似之处。郭沫若和郁达夫都在日本度过了青年时代,视日本为第二个故乡。对于日本的自然风物,二人都毫不掩饰喜爱之情。郭沫若的《女神》、《星空》两本诗集都是在博多湾写作而成,《樱花书简》中洋溢着对日本民俗、风景的喜爱之情。郁达夫对于日本风土人情的介绍更多一些,并收集在《郁达夫散文》一书中,书中介绍了日本的湖光山色、能乐、歌舞伎、庭园建筑等。“这岛国的粗茶淡饭,变得件件都足怀恋;生活的刻苦,山水的秀丽,精神的饱满,秩序的整然,回想起来,真觉得在那儿过的,是一段蓬莱岛上的仙境里的生涯,中国的社会,简直就是一种杂乱无章,盲目的土拨鼠式的社会。” [4]虽然郭沫若和郁达夫都不吝溢美之词赞美日本,但是同为弱国子民,异乡游子仍然时刻受到歧视,“读西洋书,受东洋气”可以说是当时留日文人的真实写照。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郭沫若、郁达夫等都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抗战。郭沫若留下了一系列抗战杂文,如《‘侵略日本’的两种姿态》、《抗战与觉悟》、《忠告日本的政治家》、《日本的儿童》等,无情批判了日本的侵略行径,评价日本“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将错就错”“死不悔改”等。对于日本的侵华战争,郭沫若在《理性与兽性之战》、《文化与战争》、《日本民族发展概观》、《日本的过去,现在,未来》等文中,深刻批判了日本的劣根性。郁达夫的战斗檄文有《从法治转向武治的日本》、《声东击西》、《日本的议会政治》、《自大狂与幼稚病》、《敌机来袭》、《我们在后方》等。“郁达夫是在南洋期间通过担任多个杂志副刊的编辑,发表了大量的政论文和杂文,对世界局势和中日力量对比以及变化作出精确地分析。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的精神支柱” [5]。
  3、陶晶孙的日本观:从亲日到抗日
  陶晶孙是留日知识分子中的一位特殊人物,10岁便赴日留学,被后人认为是文化上的“混血儿”。他的《木犀》、《两姑娘》、《哈达门的咖啡店》、《温泉》等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国留学生,描写了留学生在日本的爱情等。其中的“亲日”观点流露笔端。在抗战时期,陶晶孙积极投身抗战,参与中国左联文艺运动,编有反战木偶剧《勘太和熊治》,编译了反战剧本《西线无战事》,在当时引起轰动。在上海即将沦陷时充当地下联络员,保护共产党员。陶晶孙对于中国,对于日本都有着深厚感情,然而在战争时期,仍毫不犹豫地站在抗日立场上,在这一点上是明显区别于周作人的。对于中日关系的发展,认识也更加深刻。“他不惜用他的最后时间,向日本传达从中国看日本和从日本看现代中国的方法。但是他提醒自己不要讨好日本人,迎合日本人的口味。” [6]陶晶孙著有《为了中日友好》一文,批判了日本的侵略主义,饱含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的日本观混杂了中日文化,毕生一直渴望中日友好,在日本知识界也广受尊敬。
  四、小结
  中国近代史上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在探索民族兴亡的乱世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代表深刻认识了日本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军国主义时期的劣根性,并将日本作为镜子,反思中国社会的种种不足之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异国游客有着无法抹去的屈辱感,正是这种屈辱感驱使着有识之士去冷静地看待中日差异,并成为推动历史变革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在日本[M].聊城: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158.
  [2]孙郁 .鲁迅与周作人[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3.1:49.
  [3] 王美春.从“先驱”到“附逆”——周作人思想、文化心态衍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172.
  [4]郁达夫.郁达夫散文(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26.
  [5]靳明全 主编.中国留日作家对照日本的抗战文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3:150.
  [6]浜田麻失.文化的“混血儿”──陶晶孙与日本[J].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3):234.
其他文献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的把食物塞寒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时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的消化它,教学也是同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獲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教学的自信心。如何使学生学习好数学,怎样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得知识,自觉得训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相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地理课堂教学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成败,怎么提高高效的地理课堂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發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差生的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近年来,“走出去”承包商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他们还不具备足够的融资和管理能力来获得和经营承包商参与融资的项目,而承包商参与融资已经成为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碧河山。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达目标。《
近几年,海螺珠在拍场上不断被顶级收藏家举牌,也不断创造出价格纪录。为什么海螺珠会变得如此受欢迎?它的优势在哪儿?拍场上的海螺珠正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如果你已经对传统珠
近百年来,我国在音乐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研究人员辈出,研究著作和成果也较为丰硕。郑祖襄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为我们把握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
在《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导演黑泽明通过对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改编,以及与小说《罗生门》的结合,在承袭前者叙事手法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与对小说具体内涵的理解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使用的多元化,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对合作学习的使用,那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呢?又如何来理解初中英语合作学习呢?本文将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地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涵义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之上的,具体是指在初中阶段,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学习英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急需建立并提升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摆脱产品和服务趋同、恶性价格竞争、高库存与高脱销并存的被动局面。正是基于这样特定的时代背景,本文首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