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进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才能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观察——创新的准备
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结论。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怎么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也很感兴趣,教师对所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实验——学习前人的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加以认真地思索、总结而得到的。初中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老师多做实验,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的雨天才能看见,平时看不到。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学生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的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和研究的工作。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引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做物理实验,其目的和动机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实验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例如,声产生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等都可以让学生来做,还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例如,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给学生更多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
分组实验是学生手脑并用阶段,这是实验的中心环节。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
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问题——创新的前提
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时候是不以为然的,这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穿插国内外科学史上因善于思考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事例,如瑞利就是通过寻找一个跳蚤的质量而发现氢气的、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四、设计实验——创新的起步
在学生认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地做好实验,当学生完成了基本实验,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层次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可以提出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弄清学生的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方法。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学生既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五、课外小实验——创新的实践
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此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重力、生活中的透镜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制作不倒翁、模型照相机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并要鼓励学生合作性地创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有个有趣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叫学生课后做一做,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可制作“土电话”并评比谁的做得精细,谁的通话效果好。像这样的小实验很多,如“单筷提杯”、“试管煮鱼”等,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
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地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观察——创新的准备
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让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结论。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怎么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过程中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也很感兴趣,教师对所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实验——学习前人的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加以认真地思索、总结而得到的。初中的学生对物理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老师多做实验,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的雨天才能看见,平时看不到。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学生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的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和研究的工作。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引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做物理实验,其目的和动机往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实验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例如,声产生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等都可以让学生来做,还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例如,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给学生更多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
分组实验是学生手脑并用阶段,这是实验的中心环节。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
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问题——创新的前提
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时候是不以为然的,这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穿插国内外科学史上因善于思考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事例,如瑞利就是通过寻找一个跳蚤的质量而发现氢气的、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四、设计实验——创新的起步
在学生认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地做好实验,当学生完成了基本实验,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层次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还需要哪些器材可以提出来,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弄清学生的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和改进方法。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鼓励,学生既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五、课外小实验——创新的实践
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此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重力、生活中的透镜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制作不倒翁、模型照相机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并要鼓励学生合作性地创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有个有趣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叫学生课后做一做,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可制作“土电话”并评比谁的做得精细,谁的通话效果好。像这样的小实验很多,如“单筷提杯”、“试管煮鱼”等,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
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地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