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意义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此,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也有著名的论断:“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理解这一教学思想和总体目标呢?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看作最终目的,而应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读书的浓厚情趣,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归纳、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在此,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淡对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宗旨而必须处理的好几种关系的认识。
  
  一、将课内“学”与课外“行”统一
  
  将课内“学”与课外“行”相统一,即在学生课内明理的基础上,指导课外的行动,陶冶情操,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学”与“行”、“学”与“用”,“智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比如,第一册语文课本中《看企鹅》一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应让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守秩序”的道理,并且联系班集和学校已经或将要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学校体操比赛、“六一”文娱节目演出等,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约束指导他们的行动。还推广到校外,如乘公共汽车、参观游览、游园等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公民,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犹如叶圣陶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将课内“已知”与课外“未知”结合
  
  将课内“已知”与课外“未知”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时会提出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奇思突问,教师既不能置之不理,以免挫伤了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又不能偏离教学内容而去解释学生提出的“异问”,更不能训斥学生,伤害其自尊心,最好采取“鼓励、褒奖、疏导”等办法,及时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向课外书籍,并指导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例如,教学《少年闰土》、《草船借箭》、《卖火柴的小女孩》、《狱中联欢》等篇目或节选改编后的课文时,可结合学生对故事情节好奇或提问,引导他们阅读《故乡》、《三周演义》、《安徒生童话选》、《红岩》等名著或其中的相关章节。再如学习《奇妙的眼睛》、《电脑管家》等课时,及时推荐有关的儿童科普读物;教学《爱迪生》、《詹天佑》等文时,可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人物传记,学写读书笔记等等。总之,结合语文教材,因势利导,利用学校图书室或其它途径,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广泛而适宜的课外读物。这样,不仅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深化,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尤其是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具有深远意义。
  
  三、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结合
  
  将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它学科相联系,这也符合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相对认识论。学好语文也有助于学好其它学科;学好其它学科,对学习语文不无裨益,各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与数学、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使各学科的学习相互渗透和促进。
  比如在教学《南湖》一课之前,先让学生参看历史课本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学生在了解了党的一大有关知识后,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学习课文时,学生便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南湖”为什么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理,学习《鲸》、《爬山虎的脚》、《鸟的天堂》等课文时,可让学生查阅自然课本中与之有关的章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诗歌时,可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诵,甚至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而翩翩起舞。这样,注意语文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科的知识点相互渗透、补充,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围绕小学语文大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备人,联系学生实际,处理好教与学、学与用、课内与课外等各种关系,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使语文教材成为真正的“范例”,并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至高境界,从而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优良素质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也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赞科夫说:“ 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创设美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课堂里,欣赏语文的美。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课前三分钟,进行愉快热身
期刊
摘要:作文批改能成为写法交流的阵地,成为思想交流的阵地,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作文 批改 师生交流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高低。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一件事。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游离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 第三者 ”,成为语文教学的一
期刊
试卷讲评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各种测验较多,讲评的使用频率更高。因此研究和掌握试卷讲评的一般规律,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对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准确客观地捕捉反馈信息    要上好试卷讲评课,必须全面、准确、客观地掌握学生答题的第一手材料,即捕捉好反馈信息,为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1.批改试卷,记录好典型的错解和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语文的基本知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喜欢学”,这些都是一名语文教师不断奋斗努力的目标。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上做文章,多方面利用不同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以下两点体会:鼓励教学,加强学生竞争意识。这样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更应让课堂充满活力,那么如何让物理课堂“动”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物理教育的特点,教师应把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例如,讲《电路》一课时,对初中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使让人感到神秘。为了让学生在开始学习电的时候就能消除恐惧感和神秘感,我选取了2008年北京奥
期刊
摘要:整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整合的方式是作为演示工具;应用的表现主要是搞好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整合 生物教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现代教
期刊
中小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但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死扣知识点,人文含量低”, 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等诸多弊端,学生怕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头疼,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怎能学好语文?教师又怎能开掘学生的潜能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环境,开展拓展性阅读,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使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了。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注
期刊
在数学教育中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重要而又明显的课题就是解决获得知识和探索知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可以将所有的数据知识都作为探索的内容。那样不仅违背教学原则,而且也不现实。另一方面,又确实有许多数学知识具有容易发现的特点。这就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促进创造力的发挥。    一、促进数学创造力发展的原则    数学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包含认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课时最多,所投入的精力最大,其任务也最重,因此,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学生只是肤浅地阅读,原因何在呢?我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调查,以及几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最后得知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不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二是不注意规范化语言;三是对阅读不感兴趣。怎样克服学生这种不良习惯,使学生从“强迫读”变成“自愿读”呢?   
期刊
复述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话有重点、有条理、有感情地叙述出来。它熔理解、记忆、归纳、表达于一炉,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情况如何?该怎样运用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现状分析    针对复述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对 256 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    由此可见: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