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政府胡闹, 竟然购我钓岛。
炎黄子孙怒吼, 长江黄河咆哮。
拜谒先烈故里, 回首当年英豪。
匹夫志在千里, 独在秋风凭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儿时就听到长辈们闲谈,在合肥西乡有个刘老圩,那里曾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外号刘六麻子,杀过乡间恶霸、镇压过太平军、打过法国鬼子、当过台湾巡抚……。带着一份儿时的好奇心,怀揣着一份向往已久的激情,我踏上了拜谒英雄的路程。
秋日,阳光灿烂,我跨下轻骑,从市区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驰骋。在徐徐秋风中,我仿佛信马由缰的奔驰在大好山河,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起伏连绵的大别山余脉紫蓬山群便浮现在眼前,顺着窄窄而平整的沥青铺就的环山公路,辗转迂回了近半个小时的路途,就到了大潜山下刘铭传的故居--肥西县铭传乡(原南分路乡)刘老圩。远远的看到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我停下车,向正在施工的民工问询,得知这就是刘铭传故居的老屋。环顾四周,几经沧桑,而今只剩下几间破败的古楼散落在苍茫高大的古树荫中,小桥新翻,古渠水浅,风声和着流水声轻轻向我诉说着世事的变换。尽管如此,当年可是辉煌一时,从依稀可见的两道壕沟和门楼遗址,就可见一斑。想当年功成名就归来的刘铭传定然会大兴豪宅。据史料记载,刘铭传故居为正大厅三进,每进房屋十三间,头进与二进之间的天井院回廊相连,第三进为两层堂楼,是女眷居所。正厅大门面对外壕沟的月牙塘,每当春夏之际,便会有荷花飘香。在正大厅西南角有三间两层西式洋楼,楼上藏书,楼下住人……。而最有名的当属四面环水的盘亭,亭内曾经存放着国宝“虢季子白盘”。关于“虢季子白盘”曾经有一段传说,相传同治年间,刘铭传率部在常州镇压太平军,占领常州后,住在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听到院内有金属撞击之声,经搜查后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在洗刷干净后,发现是一个布满蝌蚪文的铜盘,经人鉴定是西周时期的“虢季子白盘”,属国宝级文物。刘铭传大喜过望,特此在故居建造盘亭,存放此物。后几经辗转,此盘在一九五零年由刘铭传后人赠送给国家,现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得知我是特地来缅怀先烈时,看护的老者欣然为我打开了刘铭传故居纪念馆的大门,里面陈设着刘铭传生前的遗物,在介绍刘铭传生平的简介前,我注目品读,刘铭传(1836-1895)字省三,晚年字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首任巡抚。在台期间打败法国舰队,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而今在国际纷争不息的钓鱼岛等诸岛就是那时属台湾省管辖之中),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一八九四年,当中日甲午海战之际,此时已被清廷授予一等男爵的刘铭传,因为个性耿直,不满官场的勾心斗角,毅然辞职,荣归故里,在家养病,但他时刻关注此时的国家命运,当惊闻清廷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后,刘铭传痛心疾首,因为他在台湾为之努力一切因此而付之东流,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于次年在故居病逝。刘铭传病逝后,清廷追封其为太子太保,谥号壮肃,准建专祠。
瞻仰故居后,我又驱车来到安葬刘铭传遗骨的大潜山下,刘铭传墓园建在山北,借山建陵,墓园高达146米,占地3.4公顷,墓中安放着刘铭传的部分遗骨,另一部分遗骨将择址安放在台湾。墓园气势恢宏,望着相似南京中山陵的布局,我拾阶而上,穿过壁照,跨上石拱桥,途经神道、碑亭、华表以及石头雕刻的羊、马、文臣武将,来到了高大的墓前,我默然肃立,静静的遥想英雄当年,金戈铁马、征战疆场,而今斯人已逝,英灵犹存……。此刻,迎着秋风,我不禁感慨万千,有的时候,我们渴望有一种豪情,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站在这高高的山岗之上,眺望茫茫苍穹,我忽然想化作蓝天上的一朵白云,俯瞰大地山川,俯瞰江河湖泊,俯瞰这悠悠漫漫的历史烟云……。
炎黄子孙怒吼, 长江黄河咆哮。
拜谒先烈故里, 回首当年英豪。
匹夫志在千里, 独在秋风凭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儿时就听到长辈们闲谈,在合肥西乡有个刘老圩,那里曾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外号刘六麻子,杀过乡间恶霸、镇压过太平军、打过法国鬼子、当过台湾巡抚……。带着一份儿时的好奇心,怀揣着一份向往已久的激情,我踏上了拜谒英雄的路程。
秋日,阳光灿烂,我跨下轻骑,从市区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驰骋。在徐徐秋风中,我仿佛信马由缰的奔驰在大好山河,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起伏连绵的大别山余脉紫蓬山群便浮现在眼前,顺着窄窄而平整的沥青铺就的环山公路,辗转迂回了近半个小时的路途,就到了大潜山下刘铭传的故居--肥西县铭传乡(原南分路乡)刘老圩。远远的看到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我停下车,向正在施工的民工问询,得知这就是刘铭传故居的老屋。环顾四周,几经沧桑,而今只剩下几间破败的古楼散落在苍茫高大的古树荫中,小桥新翻,古渠水浅,风声和着流水声轻轻向我诉说着世事的变换。尽管如此,当年可是辉煌一时,从依稀可见的两道壕沟和门楼遗址,就可见一斑。想当年功成名就归来的刘铭传定然会大兴豪宅。据史料记载,刘铭传故居为正大厅三进,每进房屋十三间,头进与二进之间的天井院回廊相连,第三进为两层堂楼,是女眷居所。正厅大门面对外壕沟的月牙塘,每当春夏之际,便会有荷花飘香。在正大厅西南角有三间两层西式洋楼,楼上藏书,楼下住人……。而最有名的当属四面环水的盘亭,亭内曾经存放着国宝“虢季子白盘”。关于“虢季子白盘”曾经有一段传说,相传同治年间,刘铭传率部在常州镇压太平军,占领常州后,住在太平军将领陈坤书的护王府,一天夜里,听到院内有金属撞击之声,经搜查后发现是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马槽发出的声音,在洗刷干净后,发现是一个布满蝌蚪文的铜盘,经人鉴定是西周时期的“虢季子白盘”,属国宝级文物。刘铭传大喜过望,特此在故居建造盘亭,存放此物。后几经辗转,此盘在一九五零年由刘铭传后人赠送给国家,现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得知我是特地来缅怀先烈时,看护的老者欣然为我打开了刘铭传故居纪念馆的大门,里面陈设着刘铭传生前的遗物,在介绍刘铭传生平的简介前,我注目品读,刘铭传(1836-1895)字省三,晚年字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首任巡抚。在台期间打败法国舰队,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而今在国际纷争不息的钓鱼岛等诸岛就是那时属台湾省管辖之中),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一八九四年,当中日甲午海战之际,此时已被清廷授予一等男爵的刘铭传,因为个性耿直,不满官场的勾心斗角,毅然辞职,荣归故里,在家养病,但他时刻关注此时的国家命运,当惊闻清廷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后,刘铭传痛心疾首,因为他在台湾为之努力一切因此而付之东流,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于次年在故居病逝。刘铭传病逝后,清廷追封其为太子太保,谥号壮肃,准建专祠。
瞻仰故居后,我又驱车来到安葬刘铭传遗骨的大潜山下,刘铭传墓园建在山北,借山建陵,墓园高达146米,占地3.4公顷,墓中安放着刘铭传的部分遗骨,另一部分遗骨将择址安放在台湾。墓园气势恢宏,望着相似南京中山陵的布局,我拾阶而上,穿过壁照,跨上石拱桥,途经神道、碑亭、华表以及石头雕刻的羊、马、文臣武将,来到了高大的墓前,我默然肃立,静静的遥想英雄当年,金戈铁马、征战疆场,而今斯人已逝,英灵犹存……。此刻,迎着秋风,我不禁感慨万千,有的时候,我们渴望有一种豪情,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站在这高高的山岗之上,眺望茫茫苍穹,我忽然想化作蓝天上的一朵白云,俯瞰大地山川,俯瞰江河湖泊,俯瞰这悠悠漫漫的历史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