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海外并购六大关键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待价而沽的并购标的遍布全球,中国企业面临着通过并购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机遇。然而,并购活动不容轻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应以交易价格为本,而应高度专注大局和核心目标,并落实六大关键,让并购成为企业的领先能力。
  
  虽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全球并购活动有所减缓,但在中国境内涉及中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仍然保持强劲势头。2008年间,全球并购活动的总价值从历史高点下跌了约40%,但同期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交易额却增长了约10%。
  中国国内并购活动持续增长的原因有二。第一,政府主导了很多国有企业为龙头的行业整合。当前的经济困难正让政府有机会促成一些难度很大、过去可能受到抵制的整合交易。第二,资产负债状况良好的中国企业抓住机遇收购实力较弱的本地企业。其中,卓越绩效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实现在行业价值链上纵向和横向的提升,从而更多地控制产品和服务的终端价值,摆脱对低成本优势的依赖。
  与2008年国内并购交易的红火相比,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并购清淡了许多——大大少于前3年间的并购交易。2004~2007年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交易额激增了6倍之多,从50亿美元跃至310亿美元,但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相比2007年的峰值减少了67%。
  2008年的金融海啸,使中国企业在一些主要的跨境交易方面有所顾忌。许多潜在的收购方宁可作壁上观;而那些敢于在海外冒险的公司也只通过简单的资本注资取得少数股权,而非多数股权及董事会控制权。
  此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并购交易活跃的2004~2007年间,中国企业成功者寥寥,企业高管也变得更加务实。他们逐渐意识到在确定并购目标及制定并购整合策略方面的经验不足,管理能力尚有欠缺,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也了解到,新并购交易将受到社会公众和股东的挑剔和审查。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放缓的延续,有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正准备再度出击。许多最具实力的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并得到国有银行的强大信贷支持。埃森哲在最近与许多中国企业高管的交谈中发现,他们都感觉到并购时机已然成熟。资产价格和估值比过去2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低;其他国际竞争对手或不如从前,或更加小心谨慎;中国政府也在积极鼓励企业考虑全球的并购机会。根据牛津分析顾问公司的研究,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银行给中国铝业公司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支持其收购力拓股份。并向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其17亿美元收购OZ矿业集团的要约。同时,国有银行也提供贷款支持。
  随着中国企业重新谋划海外并购宏图,它们需要展现出并购流程及实践方面的卓越才能和技巧。埃森哲认为,处理好下列六大要素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着力积累并购知识和能力
  
  中国企业需尽早进行内部并购能力评估。过去5年来,埃森哲参与了500多项并购活动,这些经验证明,那些不断取得成功的企业将内部并购能力视为业务运营的关键部分,就如IT、营销、融资或其他业务一样重要。
  内部并购能力包括分析交易周期的关键部分,也包括估量交易周期的每个阶段——从并购策略制定到甄别并筛选并购标的;从尽职调查到执行整合及进程评估。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这一职能的“工作机制”必须发挥效力,并产生可预测、可复制的结果。同时必须与企业的整体并购策略紧密配合,与公司战略协调一致。
  即便是那些尚未具备强大内部并购能力的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总结其他企业的成败得失,全面融合最佳实践的经验,来提高其并购的成功率。它们应建立高效快捷的方法,总结和积累每桩交易中的并购知识,这一点非常关键。并购“实用手册”是总结和积累并购最佳实践的上佳工具,在跨国并购活动中,与拥有丰富经验的独立专家合作,利用其已得到验证的方法和工具,可加强并加快这些“从做中学”的业务流程。同时,并购专家也能帮助企业估量其并购能力和水平。
  
  不要等到“低得不能再低”时才出手
  
  刻意等待抄底时机从长远来看可能有害无益。虽然收购企业理应争取最佳价格,但研究表明,获得最佳价格并非并购成功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收购企业来说,合理策划和执行并购重要得多。从长远来说,增加收入和实现成本协同效应、改善运营和创新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正因如此,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通过开展一系列收购活动,终于跻身全球最具实力的矿业企业行列。
  过去几轮经济低迷的特征表明,现在也许是进行收购投标的理想时期。研究显示,相比那些在经济好转之时才进行收购的企业,在经济低迷时并购的企业在交易结束后两年内能从并购中创造更多价值。
  
  在并购初期为新企业界定运营模式
  
  在任何一宗并购交易中(跨国或国内),明确合并后的“新”公司的运营模式至关重要。高管们必须展开明确讨论并迅速决策,就企业的“最终形态”达成共识,并消除被收购企业员工的忧虑。确定并购后的企业哪些将发生改变,哪些将保持不变,这需要较长的过程,直至消除被收购方的顾虑。
  从中国本地运营模式转化为地区性或全球运营模式时,企业必须分析一些关键挑战。例如,必须优化公司需求与流程及本地需求之间的组合,确定哪些流程、政策及决策必须与合并企业的公司核心保持一致,哪些可以授权给地区分部或当地管理层。
  收购方扩大后的运营模式须具备扩容能力并保持高效,因此合并后的新企业要有高度灵活性,很好地倾听和响应当地客户的需求。管理层还必须决定整合哪些职能部门,从而在业务部门及各地区实现规模效益,并决定哪些职能部门保持本地化以便迅速回应本地客户的需求并应变市场机遇。
  同时,收购方须认识到,应对“核心”业务和“新兴”业务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因并购而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管理组合方式以及特定的管理标准也应运而生。
  由于合并后,企业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和改善,因此需要重新评估机会,厘清主次。通过收购获得的新业务能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那些之前因资源缺乏或能力欠缺等原因而不被看重的机会,可能在并购后受到高度重视。
  
  了解被收购方的传统,同时坚守自身传统
  
  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欧美企业大不相同。确切了解这些不同之处及差异程度非常关键,企业需要依赖一些具体手段,而不是仅仅依赖某种“我们可能有很多文化差异”的感觉。只有当企业理解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差异的具体维度,管理团队才能合理判定两家企业整合的内涵。
  美国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在 收购江苏五星电器时,严守了这一原则。2006年百思买刚在中国站稳脚跟时,就十分慎重地对待中美文化差异。收购五星电器公司的主要股权时,百思买确保其高级经理人员与五星电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通力合作,成立管理团队,加快了解中国市场的客户和零售业务,迅速实现了强有力的运营及文化策略调整。百思买与五星电器的成功整合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由此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并购之后,五星电器又增加了25家店铺。
  为帮助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尽早确定和应对差异,埃森哲开发了一个“文化价值分析”工具,帮助企业发现那些可能导致摩擦甚至破坏收购的因素。它为每个企业创造一幅“文化蓝图”,涵盖企业30多个具体方面,识别在合并时必须应对的重大差别。
  
  留住关键的本地业务能力及客户
  
  那些在国内非常成功的业务操作模式在国外常常行不通,这也是许多欧美知名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之初的切身体会。正因如此,跨国收购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当地团队在海外并购案中提供的价值和本土见解。外国经理人员无法轻易预见当地市场存在的某些风险,如掌握当地税收及规章制度、维持长期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本地知识对缓冲这些风险至关重要。
  考虑跨国收购时,收购方须迅速评估合并企业所需的技能,掌握本地技能和业务能力的状况,然后针对有价值的经理人员和员工启动保留机制,让并购交易价值的重要部分不至于流失。
  
  专注并购目标,屏蔽外部干扰
  
  在当前的经济气候下,中国企业的收购活动将会引起广泛关注,这意味着管理团队不得不应对随之而来的外部干扰。例如,贸易保护论者的言辞会造成很多噪音;全球经济低迷使许多政府更严苛地看待海外并购交易。收购企业的高管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专注于收购的初衷,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对外沟通及公关的计划,清晰梳理和传达交易的战略背景、规模收益、协同效应和全球市场目标等。
  为保持交易的专注度,必须有具体的章程、指导原则和阶段性目标来制约收购规划活动及团队。同时,收购团队必须在收购交易达成前的规划中熟知“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规范,避免无意中授人以柄,让反对交易的人钻了空子。
  *****
  中国企业面临着通过并购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机遇。许多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在进行国际并购中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潜在的收购标的遍及各地,待价而沽。但并购活动不容轻视。海外并购必须采取战略性措施,不以交易价格为本,高度专注大局和核心目标。并购活动并非一次性项目,必须全面贯彻在企业运营战略中并通过不懈改善,成为企业的领先业务能力。
其他文献
离营销3.0还有多远    《中欧商业评论》(CBR):长久以来,人们多以微观的视角解析市场营销的概念,视之为一种中短期的商业策略和行为。你最近提出营销革命3.0的概念,是觉得营销应承担更多其他责任吗?  菲利普?科特勒(以下简称科特勒):营销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在第一阶段即1.0,营销只是有关销售产品和服务,无关重复购买、客户忠诚等含义;到了2.0阶段,卖方希望有回头客,甚至进一步赢
期刊
中国的企业真要狼性吗?那就需要明白,狼性绝对不是片面的凶残,也不是无情地撕咬猎物。学习狼性,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持敬畏的心态。哪怕是赶走自己的子女,哪怕是面对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哪怕是位高权重,也一定要亲临一线,到“战争”的最前沿。    中国企业曾经而且至今迷恋一种动物的属性,那就是狼性。有企业如华为,号称是“土狼”;有企业如平安,号召销售人员用嗜血的狼性武装自己。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并不少见。  
期刊
在台湾地区,没有一个企业否认知识的力量,但是,也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把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来推进。一些台湾地区企业认为,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学习分享文化氛围中,水到渠成自然而成之事。  知识在企业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可以被计算机记录在系统里的显性知识,另一种是依附于人或组织的隐性知识。显然,企业要想获得这两类知识,靠制度硬性规定员工贡献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台湾地区的一些企
期刊
对于侦查员而言,环境需要什么个性,他就必须具备那种个性。邵晓峰很快融入企业非常有帮助。    支付宝总裁邵晓锋的人生可以分为两半:40岁之前是刑警,40岁之后是职业经理人。而且他似乎在这两个职业都做得游刃有余。当刑警的时候,已经是荣誉颇多,进入阿里巴巴集团以后,从2005年底的集团网络安全总监到2008年出任支付宝总裁,他又是升迁最快的一位。  刑警和职业经理人,这是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职业,想来就
期刊
职业经理人创业前往往拥有良好的事业平台,而当他们创业时,成功率却并不高。张维伦用“专精”的管理经验整合相关行业的薄弱环节,昭示了职业经理人创业的一个现实可能。    能够驾驭“巡洋舰”,是否一定就能掌舵“小舢板”?  在创业群体中,职业经理人颇为特殊。他们拥有多年的职业打拼经历,结合行业背景,似乎应该是最接近成功的群体。不过,在中国市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经理人的价值取向、职业
期刊
合作创新如同联姻,不存在某种静态的“最佳模式”。起始环节的控制权分配与过程中的控制都极为重要,企业应尽量与合作者增进信任,根据现实中的信任关系及其在合作过程中的变化,对控制方式作出合理选择和动态调整,在信任与控制之间寻求平衡。    通过战略联盟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形式已不鲜见,然而成功率一直不高。许多合作创新联盟常常在成立之初高调宣布,最终却一无所获。  我们的研究发现,合作创新失败除了通常认为的
期刊
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顾自海通以来,西力东渐,运会之趋,莫可阻遏。于是而有英人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军之役,外交兵祸,相逼而来。——连横(1919)    连横(1 878~1 936)·清末台湾遗民,是连战的祖父。他在《台湾通史》序中有以上的描述,其大意是:台湾本来是大洋上的一座荒岛,闽南与客家人先到此移民,开垦经营。自从海上航路开通以后,西方努力逐渐东来,台湾成
期刊
2007年的夏天,理查德·舒尔茨Richa rdSchulze显得很焦虑。身为百思买电子零售业务的主管,他发现企业内部出现了令人头疼的问题:百思买全球电子零售业务的员工年龄在16~24岁之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参与美国政府制定的401(K)养老计划。这是一项旨在推动员工储蓄养老的工程,同时也能降低企业优秀员工的流失率。员工要做的就是每个月从薪水中拿出一小部分的钱参与储蓄。  这项看似不错的计
期刊
“怎么还是巴纳德?”说话的是日本学者饭野春暖花开树,他在研究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组织理论时曾指出,面对巴纳德,有人会不时发出“怎么又是他”的疑问。言下之意是,巴纳德已经成为过去。但同样有另外一种声音,即“重新回到巴纳德身边”,主张深层次地解读巴纳德的思想。饭野春树无疑属于后者。他写道:“经过了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巴纳德将组织理论推进到了名副其实的现代理论阶段。
期刊
中国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方兴东曾于2002年创立了当时最新锐的博客中国网站。然而快速扩张却留下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原本前景乐观的第一次创业遭遇失败。如今,年逾不惑的方兴东决心重整旗鼓。然而,市场的变化、以往与风投合作的教训、个人管理经验的匮乏,使得再次创业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容易。方兴东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创业路上,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让打击来得更猛烈些。”以“挑战微软霸权”闻名的IT评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