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追求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一种固然目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课堂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有效的音乐教学自然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教育意义,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此,笔者结合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别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有生命力的提问、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以及提供创造体验的空间四方面围绕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策略
  音乐是依赖于听觉的艺术形式,其动听的旋律和多变的风格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音调、节奏、旋律的特征变化,身心都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对学生自身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注意提升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大胆改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真正感受音乐美,这是对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的新挑战,教师要勇于迎接挑战,大胆改变,改变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重新构建小学音乐课堂结构,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賞水平。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想要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了解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其中蕴含的阻碍效率提升的问题,再对症下药。而纵观现实的小学音乐课堂,课堂的教学效果的确不够理想,呈现出低效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灵活性,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自主性发挥的可能性,也没有给学生展现的机会,最后课堂成为教师一人的“秀场”,轻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音乐课堂学习氛围低沉,教学效率自然不高。其次,音乐是一种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审美性,一些教师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在音乐课堂只是让学生听歌、唱歌,忽略了对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引导,学生的音乐情感没有得到升华,教育的意义大大减弱。最后,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经常提出大多是没有指向性、意义不大的问题,浮于表面、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只会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阻碍了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降低了音乐教学的层次,音乐不像数学、英语等学科有死板的理论知识,本该有更加灵活、有生命力的教学范围,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死气沉闷,针对这些问题,小学音音乐教师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针对已有的问题制定恰当的策略加以解决,提升课堂有效性。
  二、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正确教学方向
  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应该能够体现音乐教学标准,三维目标是对有效教学的重要规范,是需要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学习要求,指引着有效课堂的正确走向。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围绕三维目标的设计框架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的是科学恰当的目标要体现音乐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即以音乐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注意通过音乐艺术开发学生的知觉和形象思维。
  例如,针对“拉钩钩”歌曲的教学,通过歌曲的教学,学生需要能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拍手或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韵律,明确歌曲中的长音有哪些,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倾听,使学生充分记住歌曲的旋律,能够根据自身对歌曲的理解自行创编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引领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美感和其中蕴含的情绪,同时和学生的生活性感相结合,启发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回忆,进而通过音乐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和其他学生相处、交往,以此为标准开展教学。
  (二)设计有生命力的提问,启发学生音乐思维
  提问对有效课堂的构建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有时一堂真正有效的课堂往往是由一个个有效的提问串联起来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提升问题的生命力,使其发挥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教师要把握正确理解有生命力的提问的正确含义,就是设计具有实际的思考意义,又紧扣教学主题,反映教学重点内容,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的问题,最终实现引导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性,提升课堂学习探究氛围,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结合学生能力把握问题难度,并善于在恰当的时机发挥问题对有效课堂穿针引线的作用。
  例如,在“祖国您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抗战时期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为完整播放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仔细倾听,经过充足的铺垫抓住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之前课上了解的资料,歌曲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听过之后内心又有怎样的感受,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表现这首歌曲,进而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思考。
  (三)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
  小学音乐教师要注重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的构建,这样才能促进倾听和沟通,给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勇气和信心,提升音乐课堂的参与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能力,听音乐作品、听其他学生发言,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有关音乐想法和感受,这样,学生在倾听教师讲解与其他学生的发言,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则更有利于吸收内化音乐知识,最终成为自己能力,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给学生关于音乐知识交流沟通以足够的支持,使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表达对音乐的看法,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理解。
  在“聪明的小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现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鸡、小鸭、”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模仿他们的叫声、动作等,可以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说一说小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表演给与适当的点评与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同时,为了让学生声音节奏和变化的规律,教师可以用木鱼引导学生倾听感受,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其中的不同之处,在班级内汇报发言,引导学生相互汲取意见,提升学习效果。
  (四)提供创造体验的空间,增强音乐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途径,音乐课堂则更加需要学生的体验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体验需要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给学生体验创造机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将音乐实践活动渗透进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审美体验的机会与平台,鼓励支持学生大胆展现自己,将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以活动为媒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渗透音乐教育,学生也在自己感兴趣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音乐素养的提升。
  针对“劳动最光荣”歌曲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美术片《小猫钓鱼》引导学生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感受,说一说小动物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动作展现自己的心情,在班级中展示表演。结合“劳动”的主题,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木鱼、打击乐伴奏等,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那些劳动适合创编在词曲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在积极的实践乐趣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教学层面,教师应当深入挖掘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并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时期使其充分发挥效用,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成为更加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 殷烨.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中必先有什么 —以《小伞花》《小雪花》和《动物说话》的教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7,(12):16-17.
  [2] 王素清.关于小学音乐有效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上,下旬),2015,(20):483-483.
  [3] 红花.例谈加强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对策研究[J].速读(上旬),2018,(2):18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音乐教师在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力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以及生活体验,分析和感受音乐内容,培养独特的音乐审美体验。本文注重从学生的兴趣着力,从信息技术进行突破,从情感引导进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以及趣味性,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音乐鉴赏力;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音乐鉴赏课程
期刊
摘 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这是教师一天工作的主题,在雨花区生命化教育品质不断提升的今天,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老师的课堂很重要,课堂是教师的生命线,这一点毋庸置疑。  关键词:小学;作业;有效  但是,作业这一块,却一直是个瓶颈,虽然雨花教育一直在减负,但从老师们整体的工作来看,布置作业、看作业、改作业还是在日常工作占据了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业的布置也一直没有进入用心来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业怎
期刊
摘 要: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审美”特质,语文教学离不开美的教育。该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多年来,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 语文教材;教师素养;学生美感;审美教育  一、挖掘语文教材,寻找审美的对象  从文艺理论角度看,文学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即文学作品必须通过生动的美的形象,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并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潜移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等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热议的话题,这充分说明了新课改激发了众多高中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的热忱,是一个好的信号,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沿着新课改的正确路径,不断的披荆斩棘,进一步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助力高中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就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对其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弄分重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符号感,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符號来列出数学问题中的变化关系,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逐步提升。针对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而言,他们一般习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帮助学生逐渐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践行学校教育理念、实行学校教学工作的直接主体,同时也是联系学校、任课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所以,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和迫切。基于此,本文将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和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
期刊
摘 要:协作学习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团队形式实现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指正的一种策略与模式,需要共同完成团队目标。在协作学习中,小学生就需要独立展开知识探索与资料整理等学习活动,也需要将个人学习经验与他人共享,以便全面实现合作与交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协作学习活动,关注小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全面进步,切实营造人人爱数学的优良教学氛围。本文将从组建异质合作小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拓展小组协作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进一步推进,既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给数学教师的高效施教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的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合理的以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为依托,不断的进行高效教学的探索,积极的掌握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规律,进而全面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体质量和效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本文将就创新教法使用,助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
期刊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生物是需要学生积极观察的,是需要学生探索生物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生物知识,才能够坚定科学的意识,形成观察发现的能力。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发现能力的培养提出探索,同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生;观察发现能力  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教学理念
期刊
摘 要:幼儿是一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幼儿园中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能力、人生态度、情绪管理、社会交际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幼儿准备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主题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主题教育;有效应用;方法  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不应为幼儿灌输单一化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