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是以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为参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也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因此,本文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问题 措施
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弱化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其后果不仅是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不良,更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构成阻碍,不利于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展,因此,欲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首先应认识到进行并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意义。经济管理,即通过采取措施令事业单位实现既定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作为国名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以及国家政府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事业单位在全国经济建设方面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部门,因此可认为其经济管理情况既受到国家经济状况和政策直接影响,也同时给我国带来些许财政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可从多渠道引进经费。综上,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利于吸引运营经费,减小国家财政负担,同时更有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我国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组建的,并以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并非表示事业单位具有充分理由忽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主要是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经济资本运营的效益最大化,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机构,因此实施高效的经济管理能够促使其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市场机制已经被引入到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也因此具有了较强的双重属性,即既要坚持所提供产品的公益性又要充分考虑到所投入经济成本是否得到有效补偿。事业单位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优化机构内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成本的收益率,提高经济管理的效能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1.缺乏先进经济管理意识或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受国家管控的状态,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易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做好财务工作就等同于进行经济管理,但财务管理实则仅从资金的应用方面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而经济管理所面对的则是整个单位一切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工作,即單纯的财务管理远不足以满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全部要求,事业范围经济管理思想落后,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片面性。再者,事业单位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认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标准的待遇管理体系而且由国家财政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导致其视事业单位为铁饭碗,风险意识差,因而忽视经济管理。
2.未建立、健全和落实经济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实施经济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阻碍事业单位开展相关活动的不利因素。事实表明,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较为落后:首先,事业单位缺乏系统性的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因此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无据可依是导致其虽然有意加强经济管理却无从着手的重要原因;再者,事业单位即使有经济管理制度,但其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更新,因此未必完全实用于当前的发展状况;同时,事业单位在制度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即监督管理不足所导致的经济管理水平低下。
3.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上述提到,我国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经济管理,因此,对相应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必要也不到位。第一,事业单位一般没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而是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因此在财务预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均比较薄弱;第二,事业单位中负责经济管理工作的多为行政人员或是技术人员,因此没有像企业员工一样受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因此直接导致其经济管理水平不高。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标
1.事业单位筹资管理的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不再只是社会服务,而是基于社会服务,加强社会公益,降低财政压力。通常情况下,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成本开支是呈正比的,提高服务水平,就会导致成本投入的增加。但是如果想要在一定的投资成本前提下,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效率,优化单位内部经济资源的配置,从而在既定的成本开支下提升服务的质量。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应当从资金来源入手,不仅做到节流,也要学会开源。积极开拓更多的资金渠道,为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比如将科学研究转换为实际生产力,通过社会捐助获取更多的可用资金,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服务质量。
2.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的目标。在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活动当中,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对资金的有效配置和运作,例如办公室的办公用品的采用、人员的培训费用、技术研发投资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单位内年度的结余资金也有所增加,这就为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对象,为事业单位后续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3.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目标。在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活动当中,主要的管理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开支来支持更多的单位工作的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就是说,在最少的成本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事业单位的成本开支,同时有利 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减少成本开支。 四、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强培养经济管理理念。首先,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应以成本效益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确保事业单位实现自身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力求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再者,事业单位应加强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2.强化经济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与决策的制定提供作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与正确的指导,也能够逐渐引导经济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与常态化,并且对提高事业单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要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就需要从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人员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制度与规定,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事物的有序进行提供参考的依据与标准,让经济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第二,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监督,从而保证这一制度的公正、促进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
3.强化预算管理。进行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反馈环节,由此达到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精心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其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率。
4.加强事业单位的自身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应加强自身的审计工作,对日常运作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做到清楚地了解,同时做好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察的准备。
5.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素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者是一切与经济活动行为有关的工作人员,因此,经济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素质提高,是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最终途径。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将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送入高级管理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联合企业,将经济管理人员送入大型企业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实践。除此之外,应大力加强事业单位职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在单位内部展开互帮互助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单位职员的职业素质,以使经济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使经济管理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五、结语
在市场单位的多项经济制度改革不断开展和推进的今天,以及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种种巨大变化促使其应认识到自身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因此事业单位应努力挖掘自身在经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结合外界环境,强化经济管理,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6):111-112.
[2]李春芝.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270-270,271.
[3]马丽颖.浅析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12):119-119.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 问题 措施
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弱化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其后果不仅是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不良,更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构成阻碍,不利于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展,因此,欲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事业单位首先应认识到进行并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意义。经济管理,即通过采取措施令事业单位实现既定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作为国名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以及国家政府机关同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事业单位在全国经济建设方面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财政部门,因此可认为其经济管理情况既受到国家经济状况和政策直接影响,也同时给我国带来些许财政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可从多渠道引进经费。综上,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利于吸引运营经费,减小国家财政负担,同时更有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2.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我国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利用国有资产组建的,并以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并非表示事业单位具有充分理由忽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主要是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经济资本运营的效益最大化,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机构,因此实施高效的经济管理能够促使其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市场机制已经被引入到事业单位管理体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也因此具有了较强的双重属性,即既要坚持所提供产品的公益性又要充分考虑到所投入经济成本是否得到有效补偿。事业单位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优化机构内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成本的收益率,提高经济管理的效能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1.缺乏先进经济管理意识或理念。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受国家管控的状态,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思想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易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做好财务工作就等同于进行经济管理,但财务管理实则仅从资金的应用方面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而经济管理所面对的则是整个单位一切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工作,即單纯的财务管理远不足以满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全部要求,事业范围经济管理思想落后,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片面性。再者,事业单位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缺乏必要的认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标准的待遇管理体系而且由国家财政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导致其视事业单位为铁饭碗,风险意识差,因而忽视经济管理。
2.未建立、健全和落实经济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实施经济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阻碍事业单位开展相关活动的不利因素。事实表明,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较为落后:首先,事业单位缺乏系统性的完整的经济管理制度,因此直接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无据可依是导致其虽然有意加强经济管理却无从着手的重要原因;再者,事业单位即使有经济管理制度,但其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更新,因此未必完全实用于当前的发展状况;同时,事业单位在制度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即监督管理不足所导致的经济管理水平低下。
3.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上述提到,我国事业单位普遍不重视经济管理,因此,对相应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必要也不到位。第一,事业单位一般没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而是交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因此在财务预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均比较薄弱;第二,事业单位中负责经济管理工作的多为行政人员或是技术人员,因此没有像企业员工一样受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因此直接导致其经济管理水平不高。
三、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目标
1.事业单位筹资管理的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不再只是社会服务,而是基于社会服务,加强社会公益,降低财政压力。通常情况下,服务质量的提升与成本开支是呈正比的,提高服务水平,就会导致成本投入的增加。但是如果想要在一定的投资成本前提下,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这就需要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效率,优化单位内部经济资源的配置,从而在既定的成本开支下提升服务的质量。不仅如此,事业单位应当从资金来源入手,不仅做到节流,也要学会开源。积极开拓更多的资金渠道,为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提供更有力的资金保障。比如将科学研究转换为实际生产力,通过社会捐助获取更多的可用资金,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服务质量。
2.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的目标。在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活动当中,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对资金的有效配置和运作,例如办公室的办公用品的采用、人员的培训费用、技术研发投资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单位内年度的结余资金也有所增加,这就为事业单位的投资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管理对象,为事业单位后续各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3.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目标。在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活动当中,主要的管理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开支来支持更多的单位工作的开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就是说,在最少的成本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事业单位的成本开支,同时有利 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减少成本开支。 四、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措施
1.加强培养经济管理理念。首先,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应以成本效益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确保事业单位实现自身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力求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再者,事业单位应加强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2.强化经济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与决策的制定提供作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与正确的指导,也能够逐渐引导经济管理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化与常态化,并且对提高事业单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要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就需要从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人员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制度与规定,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事物的有序进行提供参考的依据与标准,让经济管理人员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第二,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监督,从而保证这一制度的公正、促进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
3.强化预算管理。进行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反馈环节,由此达到对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精心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其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率。
4.加强事业单位的自身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应加强自身的审计工作,对日常运作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做到清楚地了解,同时做好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检察的准备。
5.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素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者是一切与经济活动行为有关的工作人员,因此,经济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素质提高,是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最终途径。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将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送入高级管理培训班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联合企业,将经济管理人员送入大型企业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实践。除此之外,应大力加强事业单位职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在单位内部展开互帮互助培训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单位职员的职业素质,以使经济管理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使经济管理的方法更加多样化。
五、结语
在市场单位的多项经济制度改革不断开展和推进的今天,以及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下,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种种巨大变化促使其应认识到自身加强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因此事业单位应努力挖掘自身在经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结合外界环境,强化经济管理,促进自身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3,(6):111-112.
[2]李春芝.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干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270-270,271.
[3]马丽颖.浅析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4,(12):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