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数字化开发的地方文献服务便于用户检索、识别、选择和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又为地方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提供了新方式和新途径,这种文献服务可划分为学习研究和文化休闲两个层次。与此同时,地方文献的传统服务也需要固守和创新。
关键词:数字时代 地方文献 学习研究服务 文化休闲服务
地方文献来源于地方,产生于地方,地方文献的价值与作用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性,骆伟先生将其概括如下:一是为当地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规划提供咨询和决策;二是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料;三是为本地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教材;四是为编修地方史、地方志提供资料。为使地方文献能够更好地发挥上述作用,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将地方文献加以整理与开发。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与载体形态不断被拓展,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及服务的新特征如大数据、多媒体等也日益凸现,本文即就地方文献开发与服务现状加以分析,并略陈已见。
一、数字化开发下的层次服务
文献信息数字化处理已成为数字时代对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与加工的重要手段。文献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各类文献与信息中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进行数字化整理与加工,并转化成为数字媒体形式的书目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文献数字化的成果或产品大多具备基于超链接设计的浏览阅读环境,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和研究支持功能,有利于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地方文献书目数字化成果便于用户检索、发现特定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图像数字化及全文数字化成果便于用户识别和获取特定地方文献的具体内容信息。通过数字化地方文献来揭示信息资源,有利于地方史志资料的发现与挖掘,是一种强大的检索工具,重点服务于学术研究。然而,数字化开发的地方文献资源,并不仅仅是服务于学术研究,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服务于大众阅读。数字环境下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具吸引力的表现手段,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休闲服务,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这也是地方文献服务的根本所在。编修地方史志、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学习研究服务。开发与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主要面向以学习研究为目的用户。地方文献数字化长期以来在建库规范和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标准、影响共享;缺乏人才,质量不高;缺乏经费、力不从心等等,这也是其他类型文献资源数字化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过,地方文献数字化的上述问题自2013年以来有了重大改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发起建立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该联盟由北京超星集团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联盟网站已于2013年11月投入试运行。联盟的章程指出:联盟是由从事与地方文献工作相关的图书馆......为提升国家数字图书馆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贡献力量。联盟的日常办公机构设在湖南图书馆内。该联盟的建立,在我国地方文献事业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意义:有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中心和各省市地方文献中心,有了全国联盟平台,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极大地提高建库速度和质量,为实现全国范围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重要条件。我们应积极参加联盟的各项活动,为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虽然联盟的章程指出该联盟由从事与地方文献工作相关的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但聯盟的“资源中心”页面却如是说:为适应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超星集团依托20年来积累和汇集的海量数字文献,组建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中心。公共图书馆诚然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发与服务的主力军,但地方文献工作并不是公共图书馆的独角戏,也需要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参与,甚至发挥重要作用。就河南省而言,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学术研究方面成果较为突出,如郑州大学河南文献数据库、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名人家谱整理与研究、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等等。
2.文化休闲服务。地方文献服务不仅仅是为专家学者提供艰涩冷门的学术资料,根本在于吸引一般居民普遍的兴趣,教化一方,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文化休闲服务。地方文献数字化之后,可以利用移动与互联网络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休闲服务。南京市图书馆为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制作了一系列专题片,这种做法对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开发工作应有借鉴意义。该馆从2007年起,组建专业队伍,购置摄制设备,初步探索出了独具图书馆特色的专题片摄制流程和模式。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多是基于互联与移动网络的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而不是阅读纸质文献,尤其是以休闲为目的的信息阅读。以文化休闲为重心的地方文献服务也应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和官方微博,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软件来传递地方文献信息。
二、传统服务的固守与创新
1.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图书馆的传统优势是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收集者和提供者。但信息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后,用户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服务,越来越少光顾图书馆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文献借阅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改变。我们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开发、共建共享、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也要重视我们的传统常规服务,并使其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创新。随着文献概念的拓展,金石、竹帛、纸、光盘等等被纳入文献体系,纸质地方文献虽然依然占据主体地位,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建筑文化也被纳入地方文献体系。建筑的文化内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文化也被纳入地方文献体系,湖南图书馆的寻找城市记忆活动、各省特色资源建设对“古村镇古民居”的重视,无疑说明建筑形态已成为地方文献重要载体。虽然图书馆领导层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左右图书馆的外部建筑形态,但可以充分吸收地域文化因素来装修布置地方文献的藏借阅空间,如通过采用具有地域文化风格的装饰图案、家具风格的选择及布置、悬挂当地名人字画及名人简介等方式来营造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2.多元化的阅读空间.信息共享空间近年来是图书馆界尤其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和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地方文献阅读空间的营造完全可以借鉴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经验,探索新型的地方文献阅读空间,如将地方文献阅览室划分为知识空间、学习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多媒体空间等不同的功能区,配置各种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和地方文献资源,用户可以在这里体验上网、自助打印、复印、文献检索、影视欣赏等服务,进而打造用户愿意去的学习研究平台、休闲自修的场所、文化活动的中心。数字时代的地方文献开发,要求我们整合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数字化建设,运用多种数字信息技术手段,为学习研究和文化休闲提供高效的互联与移动网络服务,并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阵地打造成用户乐而忘返的阅读空间。
参考文献:
[1]骆伟.地方文献学概论[M].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2008:59-62.
[2]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章程[EB/OL].[2015-10-29].
[3]吴建华.综合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以湛江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4(7):63-68,107.
关键词:数字时代 地方文献 学习研究服务 文化休闲服务
地方文献来源于地方,产生于地方,地方文献的价值与作用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性,骆伟先生将其概括如下:一是为当地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规划提供咨询和决策;二是为科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料;三是为本地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良好的教材;四是为编修地方史、地方志提供资料。为使地方文献能够更好地发挥上述作用,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将地方文献加以整理与开发。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地方文献的收录范围与载体形态不断被拓展,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及服务的新特征如大数据、多媒体等也日益凸现,本文即就地方文献开发与服务现状加以分析,并略陈已见。
一、数字化开发下的层次服务
文献信息数字化处理已成为数字时代对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资源进行整理与加工的重要手段。文献数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各类文献与信息中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进行数字化整理与加工,并转化成为数字媒体形式的书目数据库和图文数据库。文献数字化的成果或产品大多具备基于超链接设计的浏览阅读环境,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和研究支持功能,有利于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地方文献书目数字化成果便于用户检索、发现特定地方文献;地方文献图像数字化及全文数字化成果便于用户识别和获取特定地方文献的具体内容信息。通过数字化地方文献来揭示信息资源,有利于地方史志资料的发现与挖掘,是一种强大的检索工具,重点服务于学术研究。然而,数字化开发的地方文献资源,并不仅仅是服务于学术研究,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服务于大众阅读。数字环境下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历史知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具吸引力的表现手段,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休闲服务,有利于地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这也是地方文献服务的根本所在。编修地方史志、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学习研究服务。开发与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主要面向以学习研究为目的用户。地方文献数字化长期以来在建库规范和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标准、影响共享;缺乏人才,质量不高;缺乏经费、力不从心等等,这也是其他类型文献资源数字化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过,地方文献数字化的上述问题自2013年以来有了重大改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发起建立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该联盟由北京超星集团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联盟网站已于2013年11月投入试运行。联盟的章程指出:联盟是由从事与地方文献工作相关的图书馆......为提升国家数字图书馆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贡献力量。联盟的日常办公机构设在湖南图书馆内。该联盟的建立,在我国地方文献事业发展史上将具有里程碑意义:有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中心和各省市地方文献中心,有了全国联盟平台,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极大地提高建库速度和质量,为实现全国范围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重要条件。我们应积极参加联盟的各项活动,为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虽然联盟的章程指出该联盟由从事与地方文献工作相关的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但聯盟的“资源中心”页面却如是说:为适应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超星集团依托20年来积累和汇集的海量数字文献,组建了全国地方文献资源中心。公共图书馆诚然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开发与服务的主力军,但地方文献工作并不是公共图书馆的独角戏,也需要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参与,甚至发挥重要作用。就河南省而言,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学术研究方面成果较为突出,如郑州大学河南文献数据库、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数字图书馆;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名人家谱整理与研究、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地方文献收集与整理等等。
2.文化休闲服务。地方文献服务不仅仅是为专家学者提供艰涩冷门的学术资料,根本在于吸引一般居民普遍的兴趣,教化一方,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文化休闲服务。地方文献数字化之后,可以利用移动与互联网络开展多样化的文化休闲服务。南京市图书馆为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制作了一系列专题片,这种做法对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开发工作应有借鉴意义。该馆从2007年起,组建专业队伍,购置摄制设备,初步探索出了独具图书馆特色的专题片摄制流程和模式。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多是基于互联与移动网络的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而不是阅读纸质文献,尤其是以休闲为目的的信息阅读。以文化休闲为重心的地方文献服务也应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和官方微博,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软件来传递地方文献信息。
二、传统服务的固守与创新
1.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图书馆的传统优势是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收集者和提供者。但信息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后,用户更多地通过网络来获取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服务,越来越少光顾图书馆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文献借阅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改变。我们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开发、共建共享、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也要重视我们的传统常规服务,并使其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创新。随着文献概念的拓展,金石、竹帛、纸、光盘等等被纳入文献体系,纸质地方文献虽然依然占据主体地位,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建筑文化也被纳入地方文献体系。建筑的文化内涵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文化也被纳入地方文献体系,湖南图书馆的寻找城市记忆活动、各省特色资源建设对“古村镇古民居”的重视,无疑说明建筑形态已成为地方文献重要载体。虽然图书馆领导层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左右图书馆的外部建筑形态,但可以充分吸收地域文化因素来装修布置地方文献的藏借阅空间,如通过采用具有地域文化风格的装饰图案、家具风格的选择及布置、悬挂当地名人字画及名人简介等方式来营造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2.多元化的阅读空间.信息共享空间近年来是图书馆界尤其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和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地方文献阅读空间的营造完全可以借鉴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经验,探索新型的地方文献阅读空间,如将地方文献阅览室划分为知识空间、学习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多媒体空间等不同的功能区,配置各种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和地方文献资源,用户可以在这里体验上网、自助打印、复印、文献检索、影视欣赏等服务,进而打造用户愿意去的学习研究平台、休闲自修的场所、文化活动的中心。数字时代的地方文献开发,要求我们整合不同载体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数字化建设,运用多种数字信息技术手段,为学习研究和文化休闲提供高效的互联与移动网络服务,并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阵地打造成用户乐而忘返的阅读空间。
参考文献:
[1]骆伟.地方文献学概论[M].澳门:澳门文献信息学会,2008:59-62.
[2]全国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章程[EB/OL].[2015-10-29].
[3]吴建华.综合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以湛江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4(7):63-6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