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发展内涵 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模式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普陀区中小学信息化在该市属于中上水平,电子教室等电化教育设备已经相当普及。2005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移动办公水平,实现课堂内外师生交流及时化,普陀区教育局一次性购买联想S620笔记本2000台,初步构建无线校园网络。普陀区是如何做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之路的,该区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范以纲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 者:我们都说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理应尤为关注课堂教学信息化。普陀区在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时是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信息化这一主阵地的?
  范以纲:课堂教学信息化说到底还是一个应用的问题,而建设是应用的前提。基于这样的思路,首先,我们积极落实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工作。继2001~2003年投入教育信息化经费7100余万元,在2004年及2005年,我区又投入1.1亿余元,用于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网、闭路电视网”三网、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用计算机等配置建设。目前,全区中小学的计算机拥有量达到13200余台,平均每6.8个学生1台计算机,平均每1.13个专任教师1台计算机(含2000余台笔记本电脑)。全区公办中小学平均每1.4个班级教室内装备了1套由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视频展台及电子书写屏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先后对全区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网站和资源网站进行了扩充、完善,形成了诸如“普陀教育”、“普陀教育党建”、“普陀网上教学指导”、“普陀教师教育”、“生物奇趣”、“水浒文化”、“电影之行”等为代表的一批有较大影响的门户网站和学科资源性的专题网站。我们还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师生设计制作具有校本特色、学科特色和鲜明个性的资源网站以及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种课件、软件、积件共5000余件,形成了丰富的自制教育信息资源群。
  硬件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为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将全面推进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作为落实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一是围绕上海市二期课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立足点,通过课题研究推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曹杨二中等参加的“以优秀电影为载体,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晋元中学、梅川中学等参加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方式转变——学习体验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践”,洛川学校等参加的“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等,都是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改革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二是加强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研究。根据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挑选“数理化仿真实验室”、“课件制作系统”、“中学英语听力训练”、“Discovery探知学堂”等教学辅助软件,在晋元中学、怒江中学、洛川学校、平利二小等学校开展应用研究。2004年以来,我们为全区中小学摄制了100节优秀课例,并将这些课例作为资源挂在“普陀网上教学指导”网站上,供广大师生学习、观摩、共享。其中首批35节课例被上海教育资源库选用,占全市被选用课例的17.5%,居全市各区县首位。2005年,利用网络视频会议(教学)系统开设初中网上名师讲座20堂课;开设空中课堂,利用网络视频会议(教学)系统进行本区教师获奖经典课程直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记 者:硬件设备的适当投入是必要的,但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必须依托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信息素养、学科知识体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可见,师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普陀区采取了哪些策略促进师生信息素养优化的?
  范以纲: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规划设计、教育跨越发展的任务目标都只是奢望。对此,我们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内涵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素质的主线。我们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手,加强校本研修,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在内容上,根据教师能力特点分为“基础层”、“应用层”和“技术层”。“基础层”的培训以文字输入编辑、网络信息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为主要能力目标,内容以“四个模块”为主,全区基本已达到100%的培训覆盖率。“应用层”的培训以图片处理、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为主要能力目标,这一层次的培训效果已有所体现。“技术层”的培训以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安装维护技术为主要能力目标,这一层次培训正在逐步开展。在形式上,以学校为主阵地,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模式,以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为能力核心开展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并加强考核管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技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近两年,我们先后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桃苑杯’普陀区中小幼寒假电脑制作活动”、“‘园方杯’普陀区中小学暑期电脑制作活动”和“上海国际花卉节电脑制作活动”。积极组织“上海市中小学电脑设计制作成果展评活动”、“‘西部杯’上海市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和“全国中小学电脑设计制作竞赛活动”等以知识竞赛,DV作品、网页设计、动画制作、软件开发等为主要形式的学生业余信息技术竞赛活动。2005年,还组织了“树魂立根,爱我普陀——中小学生网上行系列竞赛”。仅2005年,全区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就达1万余人次。2005年,全市共推荐50件作品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竞赛,我区有9件作品入围并获得1个二等奖。第六届上海市中小学电脑设计制作成果展评活动,本区所获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市首位。在学生素养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尖子学生的培养取得较大进展。
  记 者:在下大力气做好这些应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您遇到的阻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矛盾是什么?
  范以纲:我遇到的阻碍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落后的信息素养的矛盾。几年来,我们在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环境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技术设备环境的先进性、完备性均有了长足进步。然而,整个队伍信息素养的平均水平,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尚不能适应对这些设备设施环境的自发、自觉、自如地应用和维护。正是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实效性的专业培训,以及技术专业人才稀少、流动性大,致使设备的完好率、使用效率、寿命周期低下。二是丰富的网络信息与匮乏的应用资源的矛盾。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呈几何级数增长,相关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层出不穷。然而,“资源匮乏”问题依然存在。这里既有对已有资源系统宣传普及力度不够、教师应用能力及使用习惯的问题,也有现存资源与教学需求不完全相适合的问题。三是要求统一平台标准与存在众多“信息孤岛”的矛盾。随着市教委“校校通”和“管理通”项目的推进,专业资源的交流与整合更加频繁。但由于标准不统一,大量“信息孤岛”在网上出现。各管理部门都分别按其管理权限各自为政,要求区县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采用他们下发的管理软件。而这些软件既无统一的开发规划,也没有规范的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标准,这给区县电子政务和应用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应用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问题。
  记 者:您觉得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范以纲:第一,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问题。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二期课改,需要全面推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种整合,要求通过构建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整合”都是示范课、案例课。家常课似乎很难体现“整合”。究竟如何体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如何理解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两个基本问题不解决,教育信息化只能是“花架子”。第二,软硬件投入比例失调,这是造成目前设备投入巨大但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我所知,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投入比例可达到1:1,而我们近几年的软件投入比例仅为信息技术投入总量的3%~6%。这一比例失调的直接后果造成购置可使用的软件及资源费用,必要的技术设备维护维持费用,基本的人员培训、管理、运行费用,可供课程或学生活动拓展的项目开发、研究、应用的费用等严重不足,最终影响了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和应用项目等的开发建设。第三,设备管理维护问题。随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设备配置日益增加,设备的管理维护成为目前中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如今我们部分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完好率不容乐观。这里既有不可避免的设备设施故障、老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的主观问题。而且,后者所占比例明显要高于前者。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使用者甚至缺少基本常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不能解决,则故障频发、设备闲置的现象难以避免。
  记 者:针对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下一步普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在哪些方面展开?
  范以纲:我们会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放在以应用建设为主的深层次内涵发展阶段:在经费投入上,由重硬件配置、轻软件投入转向软硬件兼顾,以软件为主;在信息技术应用主体上,由以教师个体应用为主转向重视学生个体应用;在课件资源开发上,由无序分散的个体开发转向有序的集约开发;在组织管理上,由条线分工负责实施转向以项目为载体的部门协同推进。
  我们今后的工作仍将聚焦内涵发展,落实“圈、链、点”发展战略,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构建区域性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具体而言,第一,以申报“上海市教育技术实验区”为契机,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评估,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均衡有效发展。第二,落实课堂教学信息化,以“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发挥其先发优势,搭建多个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应用能力;推广基于网络的听课、备课、评课、测试及教学效果评价平台,使其在全区内形成规范统一的应用平台;着手全区中小学网上教研活动的组织研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建设基于网络的全区教研平台和教师教育叙事交流平台;利用全区光纤教育专网的基础设施和“普陀教育”网站资源,借助视频会议系统,组织网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研究课,逐步开展基于视频教学系统的远程教学交流活动。第三,设立“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区域推进”总课题,着重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关系、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教学设计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互补、网络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等问题。第四,以全面提高课程信息化水平为目标,提倡集成化开发,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第五,以学生为本,坚持多元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为方向,加大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力度,拓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充分利用国内外成熟的IT技术,在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验课中引入合适的软件和设备项目,以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分析、程序设计操作等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学习研究的能力;尝试建立软件应用实验室,组织教师和学生根据需要在课内或课外,对新引进开发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或应用实验;加强学生信息科技活动,坚持办好传统的活动竞赛,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逐步改变以往竞赛活动单一的作品制作形式,增加现场制作、现场抢答、网上答题等多种竞赛活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第六,以新培训模块为框架,深化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结合“十一五”目标,以全新的模块方式,深化教师应用能力培训。加大技术能力培训的比重,提高教师整体技术能力,扫除获取信息的障碍,增加交流信息的手段。增加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第七,以系列化、程序化为标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技术管理体系。第八,以应用保障为原则,进一步改善“校校通”网络环境,从优化环境和强化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提高“校校通”网络的使用效能。
其他文献
微软Microsoft Speech SDK工具包的推出使得应用程序中实现文本向语音转换变得很方便。在Authorware中,利用TextToSpeech Class 控件或Speech Xtra即可实现英文或中文的朗读,但若是两者混合则难以实现。用英文TTS引擎时无法识别中文,用中文TTS引擎时遇到英文单词却是逐个字母朗读。本文提出了根据文本类型实时更换中英文TTS引擎的方法,实现中英文混合朗读
时间如剑。我们以文字的劳作与思想的虔诚,终于迎来2021年的“七一”这个光辉的历史节点。为期一年的专栏结束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博览群书》一年前开辟“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专栏,是董山峰主编积极推动下的结果。我平时忙,任务多,主持这样的专栏很犹豫,深知其中难处,如果没有山峰主编热情洋溢的鼓与呼,栏目既不会启动,也坚持不下来。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对建党百年的文化热情与责任,已让我们党校学
《金瓶梅》是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人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清人更称其为“第一奇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文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与青年教师冯媛媛合著的《金瓶梅导读》(以下简称《导读》),对《金瓶梅》这部旷世奇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构,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这部“世情小说”,理解它所展示的欲望膨胀、幽暗复杂的人性以及政
2004年秋季在四省进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序幕。诚然,这次教育改革大潮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来得及时且必要,但笔者想借此文,从教学第一线最切身的体会和最深的感受出发,来客观分析这次改革的大潮。毕竟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具体的实践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新课程实施为什么盲目求新?    笔者并不想否认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因
文化作为延续人类血脉的内在动因,在反思和总结人类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在促进人类不断进步。人文精神是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于人类社会中有着千丝万缕的体现与表征。当今社会人类在获利于科技进步飞速发展之时,逐渐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颇感欣慰的是,依然有一批学者不受浮华世风的侵袭,致力于文化经典的解读与传承,执着于人文精神的坚守。赵沛霖先生的近作《重讀经典——上、中古文学与文化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7月19日,是徐悲鸿的生日。明年将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傅宁军撰写的《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以细腻悠扬的笔触、翔实丰厚的史料再现了徐悲鸿动人的一生。作者将徐悲鸿作为一位画家、一位艺术家来描绘,更将其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来还原。书中讲述了徐悲鸿的艺术生涯,解析了他的代表作品,评述了他的绘画思想;同时,作者还向读者真实展示了徐悲鸿坎坷的
1942年9月3日至8日,郭沫若只花了五天半的时间,便完成了历史剧本《孔雀胆》,但在围绕写作的相关工作上,郭沫若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一方面是完成后的修改。郭沫若在后记中说:“虽然写只写了五天半,但改却差不多改了二十天。我送给好些朋友们看过,也念给朋友们听过几次。”(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P265)另一方面则是写成之前的准备工作。郭沫若发挥了其历史学家的钻研
“五四”后的上海,是中国出版发行事业的中心。在以福州路为核心的棋盘街上,一度星罗棋布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书店。其中,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众多出版机构中的巨无霸,他们的体量和谨慎的出版策略使得他们抗过了无数的狂风巨浪,传承至今。但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书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历史的潮起潮落中,不断地有新书店开张,也不断地有书店因查封等种种原因关门歇业,出版界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常有的事情。大小各种书局都以各
为了准确评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检验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的执行情况,同时引导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评估。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发布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框架,使学校能够自行核对信息化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信息化。本文介绍了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框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给以简要的评述。    一、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框架概述    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框
历史文化散文集《青花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江西籍作家江子在耗时多年的史料阅读和走访实地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这部作品书写了江西景德镇瓷行业的陈年旧事,通过翔实的史料阅读和现场考察以及合理想象,写出了瓷行业的艰辛与荣辱,写出了瓷都与瓷匠、瓷都与爱瓷者、瓷都与庙堂、瓷都与江湖之间的史事,写出了作者对青花瓷的热爱与对瓷行业的敬重。  一部青花史展现的不只是青花,其中有瓷匠们的反抗与忍辱负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