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伟大的生命相遇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9日,是徐悲鸿的生日。明年将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傅宁军撰写的《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以细腻悠扬的笔触、翔实丰厚的史料再现了徐悲鸿动人的一生。作者将徐悲鸿作为一位画家、一位艺术家来描绘,更将其作为一个大写的人来还原。书中讲述了徐悲鸿的艺术生涯,解析了他的代表作品,评述了他的绘画思想;同时,作者还向读者真实展示了徐悲鸿坎坷的情感经历,彰显了他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情操。
  王:读这部《悲鸿生命——徐悲鸿的生前死后》,有点欲罢不能,被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历程深深吸引。后记中说,您是作为电视纪录片《徐悲鸿》的总撰稿,开始真正接触徐悲鸿。纪录片解说词的撰写和传记文学写作是不是两套笔墨?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傅:在撰写纪录片《徐悲鸿》之前,徐悲鸿对我来说,是一个并不陌生却又很遥远的名字。说不陌生,因为徐悲鸿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说很遥远,因为我与徐悲鸿家族并无交往,不是“圈内人”,也非“家里人”。这使我天然地就有客观的视角,尊重史实,无牵无挂。我的唯一优势,就是我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我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创作空间,远非一部纪录片可以涵盖的,这也促使我怦然心动,在做好一部纪录片的同时,甚至在完成纪录片之后,把我所感悟的一个真实的徐悲鸿写出来。
  坦率地说,如果没有做纪录片的契机,以一己之力四处奔走,采访难度要大得多。然而,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关键是带着什么样的创作理念上路。纪录性并非随意性,主观意识不可或缺。人物的厚重与选题的恢宏,只是创作成功的一个前提,它们像一块含在岩层中的璞玉,需要千锤百凿的细心雕琢。比较两者的不同,纪录片受篇幅的制约,画面精确到分秒,结构讲究紧凑,语言必须凝练,而纪实文学,则可以弥补其不足,它像开阔无比的浩大舞台,能容纳更繁复的时代浪花、更丰富的人生况味。
  王:由于参加了这部纪录片制作的全过程,您走遍海内外,到访徐悲鸿去过的地方,拜会跟他接触过的好友、学生与亲朋。所以说,您这是“现场”写作,尽量抵达历史的现场,还原历史的瞬间、点滴。也就是说,既有相关史料的“间接经验”,又有实地考察的“直接经验”。这对于把握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轨迹有何具体的助益?
  傅:如果说,纪录片是跑出来的,那么,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也同样诞生于脚下。这是我回顾这部书的创作的由衷感受。当初我确实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立足于现有材料,访问个别老人,用文字语言升华来弥补画面语言的缺憾,这样做可以省力而省时,虽然是一条老路,可也是一条近路。另一种则是沿着徐悲鸿的生命轨迹,寻访与之相关的故事,以身临其境的画面语言感染观众,也使我写这部书时有“在场”的感受。这当然是一条远路,却是一条新路。我最终选择了后一条路。因为徐悲鸿先生生前走过许多地方,没有实地采访和跟踪寻觅,纪实的初衷就会大打折扣。
  比如,徐悲鸿是海峡两岸共认的艺术大师,也是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的爱国志士。以往对徐悲鸿到广西投身抗战一段,所接触的国民党将领语焉不详。此次旧话重提,我专程到广西,访问研究者与当年的知情者。徐悲鸿当时最重要的大幅油画《广西三杰》,也因为他画的人物曾被视作“敌对营垒”,长期不被重视。《广西三杰》中三位骑着战马的将军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都是抗战时的著名爱国将领。徐悲鸿在他们的支持下,举办广西艺术培训班,呼吁抗战、培育人才。
  也许,徐悲鸿手中只有画笔,比不得手握兵权的武将,但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没有明哲保身,而是倾注了一腔热血。站在当年旧城墙旁培训班旧址,我仿佛能听到悲鸿先生慷慨陈辞,能看到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怎能不激动万分!这些抗战义举重新得到肯定,不是我眼光独特,而是历史原本如此,是历史在诉说。实地考察的“直接经验”,激活了相关史料的“间接经验”,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轨迹也呼之欲出了。
  王:从某种意义上说,您的这次写作始终“在路上”,一路充满了艰辛,也有着不期的惊喜,不断地有“发现”的乐趣。有哪些“发现”超出了您的预期?
  傅:对于我采访和认知徐悲鸿的写作方式,丁晓原教授的评论中提出,是“以‘行走’书写历史人物本真”。这与您所说的“在路上”,是同样的意思,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不断地会有新的发现。发现就是一个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过程。
  每每超出预期的“发现”,总是伴随着锲而不舍地“寻踪”。以往被忽略或被边缘化的人物与事件,在历史喧嚣的潮水中逐渐浮现,证实徐悲鸿的成功并非一种偶然:人生的启蒙老师父亲徐达章,不乏中西渊博学识的康有为,聘请徐悲鸿到北大任职的蔡元培,为其争取留学名额的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在法国相识的江苏同乡周恩来,后来与徐悲鸿有君子之交的李宗仁,甚至是“夺妻之恨”的张道藩,许多顶级大师与风云人物,都对徐悲鸿产生过深刻影响,并与之碰撞。
  不停追寻的采访过程一言难尽。从寒冷的冬天到酷热的夏天,从塞外的边城到南国的春城,苦苦寻找的足迹,叠印在徐悲鸿生前的行旅图上:南京、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桂林、台湾,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印度、日本、俄罗斯……可以用“大海捞针”来形容,有时一个线索引出另一个线索,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我相信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理往往最朴素也最简单。述说人所共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情节与细节,在于付出的努力与发现的结果,还是成正比的。
  王:通过对徐悲鸿一生经历的寻访与探究,他身上有哪些品质让您印象深刻?
  傅:别以为今人比先人时尚,徐悲鸿在上世纪20年代,可谓近代中国的时尚一族:离家出走、私奔、最早的留洋学生、大学堂教授,民族贫弱的刺激、学习西方的理想、现代美术教育的实践,时代、个体、责任、命运……徐悲鸿几乎沟连着一部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他的名字背后是跨越世纪的丰厚遗产。   应该说,在徐悲鸿身上,既有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又有现代西方观念的汲取,其一生追求所蕴含的弘扬中国文化、凝聚民族精神、融汇中西精华的深刻内涵,体现着民国大师的素养与风范,让今天的后人高山仰止。
  比如,徐悲鸿是怎么做学生的?又是怎么做教师的?他又是怎么做画家的?直到晚年,徐悲鸿早起提笔,给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回信。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勃舒,一个喜欢画马的小学生,接到徐悲鸿认真的回信,发奋苦读后来考上了中央美院。徐悲鸿学生谈起当年,无不热泪盈眶。为什么徐悲鸿是艺术家或文化巨星,而其他画家很多只是一个教授或者美术工作者呢?这么多人怀念徐悲鸿,绝不是偶然的。说到底,当今不缺少一个画家,也不缺少一个教授,就是缺少像徐悲鸿那样的人格力量。
  王:历史人物的传记写作,难免涉及一些恩怨。比如,徐悲鸿与蒋碧薇之间的爱恨情仇、是是非非,与孙多慈之间维持着一段压抑而复杂的情感距离。我感觉,您在写作过程中,总体上坚持的是“各打五十大板”的方针,对历史人物的言行展开相对而言比较客观、中立的评点。但我相信您从内心上应该对传主徐悲鸿有一些偏爱。具体写作时,您如何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此中的分寸如何拿捏?
  傅:读者完全有理由知道徐悲鸿的情感世界,我不想回避,就得面临一种挑战。既然描述徐悲鸿的一生,你就逃不脱这一个话题的“寻踪”,如实地写出他的婚姻与恋情,有助于人们对于徐悲鸿的整体认识。蒋碧微、孙多慈和廖静文,徐悲鸿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她们与徐悲鸿有过怎样的真实故事?蒋碧微和廖静文都写过徐悲鸿,性情迥异,各执一词,似乎是南辕北辙。她们写的徐悲鸿哪一个更接近真实?
  在我看来,她们笔下的徐悲鸿都是真实可信的,而且并不矛盾。一个是血气方刚的才华青年徐悲鸿,另一个是稳重宽厚的画坛宗师徐悲鸿,只不过是在徐悲鸿不同的人生阶段罢了。蒋碧薇遇到的是一个未被认可的艺术家,廖静文遇到的则是一个功成名就的绘画大师。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时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真实,绝非仅是表达者的个人好恶。至于孙多慈,她没有写过有关徐悲鸿只言片语,却成为台湾著名画家,她的后半生用她的画笔,不辜负恩师的希望,书写了深刻的情感寄托,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猎奇,不戏说,占有大量的史料,此乃拿捏历史人物情感分寸的关键。处理恰到好处,有助于拓宽读者的思索空间。我提醒自己,要跳出对某个人的偏爱,从尊重事实出发,一切源于缜密的考证,这样才能有冷静客观的态度。
  王:何建明先生说过,考古、考古,其实考人的“古”很有意思。结合这本《悲鸿生命》,您觉得,历史人物的传记写作魅力在哪里?
  傅:有一点,纪实文学与纪录片共同特征是相通的,那就是寻找真实,用事实说话。当然,只要有志于纪实文学的作家,谁都知道真实的重要,没有人会说,要写一部虚假的东西。但是,什么叫真实?是不是用摄像机看到什么都拍,这就是真实了?是不是把采访的经历一点一滴地记住,那就是真实了?难道事实就是真相?
  其实,这就是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难题。你首先面对的,是一大堆已经定位的概念与符号。徐悲鸿并不是一个封尘已久的历史人物,他是被人熟知的一位艺术名家,他画的马和鹰曾经绘在五六十年代的家用品上,有关他的宣传断断续续几乎没有停止过。我随意问画展观众和路边游人,谁都能说出一二三来:他是画马的,他是教育家,他爱国,他的人格受人尊敬。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却都知道中国有个徐悲鸿。
  在人们对一个历史人物较为熟悉的情况下,如何在这种熟悉中寻找陌生,寻找人们重新认识的视角?我发现,人们对徐悲鸿所熟悉、所了解的,正是那些概念与符号,而人们不熟悉的,恰恰是作家能大展身手的空白地带。熟悉并不是坏事,作家可以在这种公众的熟悉之上,搭建一座通向人物的陌生元素的桥梁。于是,我就由公众印象中的徐悲鸿进入,在今天寻找徐悲鸿身影,每一个难点都是一个起点。
  而这,也是历史人物传记写作的魅力所在。从已知到未知,从当下到往昔,那些被历史风尘掩没的故事浮现了,探求、体验、思索。
  王:历史人物写作,往往能在不经意间打捞出很多的历史细节,成为独立的存在,让人顿生感慨。比如说,您提及当年中国美术学院聘请研究员,徐悲鸿拟定的聘请标准有三条:须有可以见人之作品50件以上;文笔流畅;须有利人之事实,至少有人知其倾向。我觉得这三条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令人回味。我供职于报社,编辑稿子是一件日常工作,所以对“文笔流畅”这一点感同身受。而且,看时下的一些美术评论文字,云山雾罩,佶屈聱牙,面目可憎,更见徐悲鸿先生的卓识。您在写作过程中,是否也经常有这样额外的收获?
  傅:您所举的聘请标准,是徐悲鸿筹备中国美术学院时所定的,其中没有几级英语,也没有高级职称,但这三条却是硬杠杠,既有“50件以上”作品的才华,又有“利人”的不自私的品质。其中强调“文笔流畅”,对于美术研究者也不可偏废,提出了美术家所具备的文学素养。徐悲鸿身体力行,不只是油画与中国画都卓尔不群,还有一手遒劲的毛笔字,能写韵味地道的旧体诗,他的书信与评论也文采飞扬。
  看看如今,陈丹青先生招研究生,优秀学生通不过英语而落榜,他愤而辞职,为什么中国培养美术学生,却要用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来衡量?把主要时间用来学习英语,自己的母语学得怎么样呢?徐悲鸿作为美术教育家,对于“文笔流畅”的重视是一贯的。我采访台湾陶艺家吴让农,他是徐悲鸿任校长的北平艺专的学生,他告诉我,他的语文程度原来很糟糕,给徐悲鸿校长写信常常错字连篇。看到他写错的地方,徐悲鸿并没有训斥,而是把他有错字的地方,用剪刀剪下来,把改正的字写在边上,夹在下一封信里寄过来。吴让农读后“五雷轰顶”,此后发誓要学好中文,而不仅仅成为一个匠人,终于成为陶艺大师。名满天下的徐悲鸿,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这是什么样的师德!   王:徐悲鸿先生说:“写生可以帮助创作,创作又要摆脱写生。”张大千先生说:“写生要能摆脱真景的限制。”您在总结的时候写道:“写生求其真,创作求其意。”这是很到位的总结,不仅是“画论”,也是“文论”。就拿传记文学而言,写出传主的真实面貌,是“求其真”;而进一步的高度应该是“求其意”。您觉得,传记文学写作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悲鸿生命》来说,您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得与失?
  傅:与电视片不一样,这本书写了徐悲鸿的“生前”,也写了徐悲鸿的“死后”,这突破了常见的传记体例。1953年徐悲鸿去世,虽然是人生落幕,但在书中不是句号,而是逗号,此后的政治风云变幻,以及与徐悲鸿有关的人与事,我仍然在寻求,尽可能真实地写入其中:批评徐悲鸿的党委书记被打成“右派”;与徐悲鸿接头的学生冯法祀也在反右斗争中受到冲击;徐悲鸿画的骑兵一直是工农兵代表作,而骑兵英雄却遭受不公待遇;“文革”中徐悲鸿画作险遭毁灭,幸亏周恩来亲自过问被藏入故宫……
  陈丹青先生说,徐悲鸿生得其所,死得其所。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残酷,其实许多徐悲鸿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徐悲鸿英年早逝,却有幸免于“反右”和“文革”浩劫。否则,性情耿直的徐悲鸿有怎样的命运,实在难以预料。
  如实的追述,深刻的反思,使文化传统的重新回归,显得更为不易。就像我在书中表达的那样,徐悲鸿生前传奇,死后仍然传奇。徐悲鸿身后的故事仍然具有令人回味的意义。徐悲鸿的自然生命中止了,艺术生命仍在旺盛地延续。比如徐悲鸿受到海峡两岸推崇,形成一种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现象。徐悲鸿昔日同事、友人与学生,在台湾传承徐悲鸿教育思想与艺术观念,将徐悲鸿尊为“画圣”。第一本在台湾出版的大陆画家传记、第一个大陆画家赴台展,就是徐悲鸿,体现了超越政见的情感认同。
  我深知,历史人物的写作,切忌就事论事,好题材不等于好作品。是捡拾一地鸡毛,还是聚集重磅能量,区别就在于立意的高低。离开了思想火花的烛照,你可能对最生动的细节视而不见,也可能对最有力的佐证十分麻木。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伴随着寻踪的深入,作者的思考也在深入。沉下心来,我凝望着我所描述的人物。穿越岁月尘埃的徐悲鸿,是一位奋力前行的艺术先驱、一位从太湖乡村走向世界的文化巨星,更是一个关于艺术与人生的纷繁话题。徐悲鸿生命之河源远流长,昭示着一位文化人,一种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为纪念张仃百年诞辰,中国文联、清华大学举办了纪念展和学术报告会,并组成了以冯远为主任,鲁晓波、李功强为副主任的《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编辑委员会。该书由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新华教授编著,是在2005年4月9日发表于《文艺报》美术专刊第五、第六、第八版的《张仃——中国画坛的骄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内容,吸纳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并增加大量的图片和作品而编著完成的。正如杜大恺教
阅读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新作《乡愁的文化表达》,倍感亲切,也倍感乡愁和倍思乡愁。  邹广文近十年来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追踪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的足音,探寻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强国之路,撰写了多维度、系列化专题文论。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一种文思笔迹,更是邹广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虽然部分成果已见诸报端,但现在终于以一个“艺术的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更加呈现出一个哲学学者深刻的文化观察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之江新语》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作为省委书记主政浙江这个经济大省,在《浙江日报》头版政论栏目所发表的232篇文章的集中汇编。其中最长一篇708字,最短的仅有197个字,突出特点是在300~500字之内讲明一个道理,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读后催人奋进,非常解渴。  通过研读该书,对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我发现习总书记很多思想观点都能在该书中找到原点、依据和出处。如: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法治浙
《小约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兰作家弗雷德里克·凡·伊登(鲁迅译为拂来特力克·望·霭覃)的童话著作,鲁迅翻译成中文,1928年1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  鲁迅在他的日记里记载了1906年他与《小约翰》最初的相遇。鲁迅青年时代在日本东京留学,经常在神田区一带的旧书坊淘书,在财力有限的窘困中,却也享受着精神的滋养,发展着对于文艺的爱好。他从《文学的反响》杂志了解新出版的书和各国文坛的消息,“偶然看见
在利用Flash制作课件时,教师总会遇到一些重复性工作,Flash类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减少重复劳动,大大提高课件的制作效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并不需要学会复杂类的编写,只要学会一些简单类的编写,知道它的结构,并学会使用就可以了。本文笔者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在课件制作中使用类功能。    一、编写一个简单的Flash类    在OOP(面向对象的编程)中,类被定义为对象。类是描述对象的属性(数据)和方
微软Microsoft Speech SDK工具包的推出使得应用程序中实现文本向语音转换变得很方便。在Authorware中,利用TextToSpeech Class 控件或Speech Xtra即可实现英文或中文的朗读,但若是两者混合则难以实现。用英文TTS引擎时无法识别中文,用中文TTS引擎时遇到英文单词却是逐个字母朗读。本文提出了根据文本类型实时更换中英文TTS引擎的方法,实现中英文混合朗读
时间如剑。我们以文字的劳作与思想的虔诚,终于迎来2021年的“七一”这个光辉的历史节点。为期一年的专栏结束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博览群书》一年前开辟“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专栏,是董山峰主编积极推动下的结果。我平时忙,任务多,主持这样的专栏很犹豫,深知其中难处,如果没有山峰主编热情洋溢的鼓与呼,栏目既不会启动,也坚持不下来。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对建党百年的文化热情与责任,已让我们党校学
《金瓶梅》是中国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人将其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奇书”,清人更称其为“第一奇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文楼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与青年教师冯媛媛合著的《金瓶梅导读》(以下简称《导读》),对《金瓶梅》这部旷世奇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解构,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读懂这部“世情小说”,理解它所展示的欲望膨胀、幽暗复杂的人性以及政
2004年秋季在四省进行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序幕。诚然,这次教育改革大潮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来得及时且必要,但笔者想借此文,从教学第一线最切身的体会和最深的感受出发,来客观分析这次改革的大潮。毕竟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课堂上,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具体的实践过程。    信息技术课的新课程实施为什么盲目求新?    笔者并不想否认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而是想强调因
文化作为延续人类血脉的内在动因,在反思和总结人类发展经验的同时也在促进人类不断进步。人文精神是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于人类社会中有着千丝万缕的体现与表征。当今社会人类在获利于科技进步飞速发展之时,逐渐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颇感欣慰的是,依然有一批学者不受浮华世风的侵袭,致力于文化经典的解读与传承,执着于人文精神的坚守。赵沛霖先生的近作《重讀经典——上、中古文学与文化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