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5-0063-02
【关键词】剖宫产术 抑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变化。妊娠晚期,孕妇长期处于仰卧位姿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随之减少,使血压下降,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好发于剖宫产术联合麻醉术后。据报道约50%产妇于平卧位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若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母、婴急性缺氧,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2007年以来我院通过对剖宫产患者加强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12月间实施腰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70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60例,发生率8.5%;2007年1~12月实施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918例,我们采取了预防和护理措施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2例,发生率为2.3%,经卡方检验,χ2=31.47,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由于剖宫产须进行麻醉、切开、取出、缝合等一系列医疗措施,产妇在术前和术中易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除密切观察胎心音及宫缩情况外,还要在术前及术中稳定产妇的情绪,配合手术。术前访视时告知孕妇我们的手术室将为她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向孕妇及其家属说明为什么要施行手术,术中将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可能有什么感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使她们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就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手术产生自信心和信赖感,术中就能很好的配合。
2.2 建立静脉通道 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应及时得到合理用药,首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注液体顺利流畅,15分钟内快速点滴复方氯化纳液500ml,能有效地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3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呼吸,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2.3 常规高流量吸氧 能有效的改善母婴缺氧状态,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具有良好作用,并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新生儿出生后的患病率,为产妇和家属节约了开支,降低了医疗费用。
2.4 选择手术体位 对孕妇实施联合麻醉术,麻醉成功后,先取平卧位,然后迅速调整手术床的斜面向左倾斜30°,使孕妇子宫重心左移,减轻子宫对腹腔血管的压迫,保障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从而维持血压,有效地降低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2.5 手法减压 在实施联合麻醉后,手术医师双手托住孕妇的子宫,稍向上提,或向左推子宫,使腹腔血管受压得到缓解,从而降低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2.6 医护配合 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默契,加快手术进度,快速取出胎儿,我们从切皮到取出胎儿通常约3分钟时间,从而消除了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机械因素。
3 讨论
孕妇于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子宫动脉至妊娠足月变直,适应胎盘内绒毛间隙血流量增加的需要。妊娠足月时子宫血流量为450~650ml/min,血容量比非孕妇增加40%-45%。妊娠后期增大子宫使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右心室压力增加,大血管轻度扭曲,机械性增加了心脏负担;实施硬—腰联合麻醉后[3],由于仰卧状态下腹肌松驰,子宫压迫腹腔动、静脉严重,导致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动脉压降低,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肤发凉、出冷汗、心率加快、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到等一系列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我们体会到: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用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常规高流量吸氧,左侧卧位,手法减压,缩短取胎儿时间等护理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同仁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2004,37:39.
[2] 刘俊杰,主编.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76.
[3] 郑怀,主编.妇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5.
【关键词】剖宫产术 抑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体内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各系统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解剖、生理和生化变化。妊娠晚期,孕妇长期处于仰卧位姿势,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随之减少,使血压下降,称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好发于剖宫产术联合麻醉术后。据报道约50%产妇于平卧位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若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母、婴急性缺氧,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2007年以来我院通过对剖宫产患者加强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12月间实施腰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700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60例,发生率8.5%;2007年1~12月实施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918例,我们采取了预防和护理措施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22例,发生率为2.3%,经卡方检验,χ2=31.47,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由于剖宫产须进行麻醉、切开、取出、缝合等一系列医疗措施,产妇在术前和术中易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除密切观察胎心音及宫缩情况外,还要在术前及术中稳定产妇的情绪,配合手术。术前访视时告知孕妇我们的手术室将为她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向孕妇及其家属说明为什么要施行手术,术中将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可能有什么感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使她们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就会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手术产生自信心和信赖感,术中就能很好的配合。
2.2 建立静脉通道 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应及时得到合理用药,首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注液体顺利流畅,15分钟内快速点滴复方氯化纳液500ml,能有效地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3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呼吸,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2.3 常规高流量吸氧 能有效的改善母婴缺氧状态,对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具有良好作用,并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而降低了新生儿出生后的患病率,为产妇和家属节约了开支,降低了医疗费用。
2.4 选择手术体位 对孕妇实施联合麻醉术,麻醉成功后,先取平卧位,然后迅速调整手术床的斜面向左倾斜30°,使孕妇子宫重心左移,减轻子宫对腹腔血管的压迫,保障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从而维持血压,有效地降低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2.5 手法减压 在实施联合麻醉后,手术医师双手托住孕妇的子宫,稍向上提,或向左推子宫,使腹腔血管受压得到缓解,从而降低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2.6 医护配合 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配合默契,加快手术进度,快速取出胎儿,我们从切皮到取出胎儿通常约3分钟时间,从而消除了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机械因素。
3 讨论
孕妇于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子宫动脉至妊娠足月变直,适应胎盘内绒毛间隙血流量增加的需要。妊娠足月时子宫血流量为450~650ml/min,血容量比非孕妇增加40%-45%。妊娠后期增大子宫使膈肌升高,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右心室压力增加,大血管轻度扭曲,机械性增加了心脏负担;实施硬—腰联合麻醉后[3],由于仰卧状态下腹肌松驰,子宫压迫腹腔动、静脉严重,导致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动脉压降低,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而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肤发凉、出冷汗、心率加快、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到等一系列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我们体会到:针对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采用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常规高流量吸氧,左侧卧位,手法减压,缩短取胎儿时间等护理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同仁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2004,37:39.
[2] 刘俊杰,主编.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76.
[3] 郑怀,主编.妇产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