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它能直接转化成学习动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导入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导入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例如:结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材料,如在讲世界历史上册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并进行描述:“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在和他12个门徒最后一次晚餐时,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在这一刹那,众门徒的表情和内心活动顿时流露出来:有的愤慨,有的悲叹,有的则在表白自己的纯洁无辜。叛徒犹大神态惊愕,手中握着出卖老师而得到的钱袋,位于图中最阴暗之处。这幅图画歌颂了殉道精神和对叛徒行为的鞭挞,从而表现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转入新课。从而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做了有力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像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2.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复习“国共合作”时,设问学生,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时,学生便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
3.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一 .二八”事变中,提到十九路军英勇抗日时:“日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蕴藻浜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他们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并用火油浇遍全身,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冲到敌人密集的地方,猛地扑倒在地,一声巨响,战士们粉身碎骨,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纷纷溃退,十九路军战士们乘势追击十多里,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上海军民团结抗战,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更换三个指挥官。但是,国民党政府却拒绝援军,扣压军火,侵吞捐款,暗中资敌,十九路军弹尽援绝,被迫撤退……”通过这一情意真切的讲述,使学生对十九路军官兵产生了由衷敬意,同时在内心深处发出对爱国者的钦佩的真实情感,对卖国者的愤慨,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4.情景再现,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导入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导入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例如:结合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材料,如在讲世界历史上册第8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先给学生出示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图片,并进行描述:“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在和他12个门徒最后一次晚餐时,对他的门徒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在这一刹那,众门徒的表情和内心活动顿时流露出来:有的愤慨,有的悲叹,有的则在表白自己的纯洁无辜。叛徒犹大神态惊愕,手中握着出卖老师而得到的钱袋,位于图中最阴暗之处。这幅图画歌颂了殉道精神和对叛徒行为的鞭挞,从而表现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转入新课。从而给学生以生动的视觉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二、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做了有力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像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2.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复习“国共合作”时,设问学生,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时,学生便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
3.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一 .二八”事变中,提到十九路军英勇抗日时:“日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蕴藻浜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他们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并用火油浇遍全身,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冲到敌人密集的地方,猛地扑倒在地,一声巨响,战士们粉身碎骨,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纷纷溃退,十九路军战士们乘势追击十多里,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上海军民团结抗战,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更换三个指挥官。但是,国民党政府却拒绝援军,扣压军火,侵吞捐款,暗中资敌,十九路军弹尽援绝,被迫撤退……”通过这一情意真切的讲述,使学生对十九路军官兵产生了由衷敬意,同时在内心深处发出对爱国者的钦佩的真实情感,对卖国者的愤慨,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4.情景再现,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