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方成蜜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统计: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的蜂蜜,必须在一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学生语言积累,不正如蜜蜂采百花蜜吗?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大部分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作读书笔记,尤其是好词佳句的摘抄,都已成为中高年级学生日常作业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写作依旧是词不达意,语言贫乏。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学生在积累的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答案只有一个:语言积累的实效性太低。如何才能教会学生摘抄,让他们兴趣浓厚,而且行之有效呢?
  一、摘抄与写评抒感“同步”
  在摘抄的同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评论,写下自己的感悟,这样做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摘抄语句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学生的摘抄与评论、抒感片段:
  摘抄:每到黎明时分,太阳顺着这杨树缓缓地爬上来,便出现了如诗般的朝阳。
  评: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朝阳升起的时间和美景。“爬上来”一词更突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动态。
  摘抄:荷叶是一座寂寞的码头,青蛙累了,才跳上来休息,休息好了,青蛙走了,码头上冷冷清清。
  感:多么势利的青蛙!只有想到利用荷叶的时候才来陪荷叶,等到用不着时,它就撒手离去,这样的角色谁会喜欢它?
  这样的摘抄,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拓展思维,促进与文本的对话,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巩固了语言的积累。尽管这些评论和感悟还略显稚嫩,但它们却是同学们无瑕童心的流露,智慧的闪光,个性的彰显,人性的展现。
  二、摘抄与模仿造句“牵手”
  模仿精彩——让学生借助所摘抄的精彩片段的特征进行仿写,使积累的效果更进一步。
  摘抄: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造句:草原是摇篮,摇着羊宝宝,风儿轻轻吹,羊宝宝睡着了。
  摘抄:蒲公英,漫天飘,好像一个个降落伞从天上落下来。
  造句:白雪儿,漫天飘,好像鹅毛从天上飞下来。
  摘抄:我最爱吃的水果是苹果。它圆圆的,像小朋友微笑红红的脸蛋,也像早晨的太阳,慢慢的从东方升起;它穿着一件红红的衣服,总是那么绚丽;脱下它的红衣服,就露出了淡黄色的诱人的果肉;尝一口,又脆又甜,让人回味无穷。苹果真好吃啊!
  造句:我最爱吃的水果是水梨。它是椭圆形的,像个保龄球,但我却舍不得打它;它穿着一件淡黄色的衣服,衣服上还有黑色的小点点,像夜晚漫天的星星;削去果皮,水梨露出雪白的、诱人的果肉。尝一口,那又甜又凉的梨汁立即溢满嘴巴,让人吃了还想吃。水梨真好吃啊!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成功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再创新。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这几位学生是根据摘抄的精彩语句的特征进行仿写。至于特征,主要是用词特征、句式特征和结构特征三个方面。上面这些例子就是对这三种特征进行模仿的典型造句。
  三、摘抄与串词成段“拥抱”
  词语的摘抄是词汇积累的好方法。但是,因为词是相对比较孤立的,再加上学生的应付心理,摘抄的词语很少能成为说话写作的有用之材。只有让这些词语活起来,才有可能把“书面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几个词语连缀成句,甚至连缀成一个段落。举例如下:
  摘抄:秋高气爽琳琅满目垂涎三尺
  串词成段:秋高气爽,空气里充满了成熟果实的甜香。我兴高采烈地来到果园里,帮父母收苹果。那些苹果长得太诱人了,又大又红,琳琅满目地挂满了枝头。我简直要垂涎三尺了,忍不住摘了一个大苹果,连擦都不擦一下,就放到嘴里咬了一口,立刻感到一股清甜沁入心脾。
  这样的训练看似平常,但作用很大。不仅让学生领悟了词语的真正内涵,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又锻炼了习作能力。
  除了上面介绍的摘抄方法,还能通过编写手抄报、开办展览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摘抄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在摘抄中积淀了丰富的语言。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自读自改,自我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要教育学生自读自改,养成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反复朗读自己的习作,读中修改完善习作。读中修改,我觉得读文章最少要经过四个来回:第一遍可以高声朗读。立足全篇,要看自己想说的事有没有说清楚,叙述顺序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准确,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第二遍默读,运用符号修改文中的错别字、表达不恰当的词语和错误的标点符号。第三遍逐句逐段轻
期刊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做了综述。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虽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却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达成了几点共识。在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研究上进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地针对学生和生活实践进行习作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创新方法,在“变”字上做文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变“构思写作”为“复述写作”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童话故事。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由教师讲一个短小有趣的童话故事给学生们听,让他们感兴趣,受到教育,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如教师讲《大大、小小、懒懒的故事》,教师讲得绘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