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词汇的感觉力"。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他认为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语感教学并没有受到理解和重视,长期以来偏重知识轻视乃至忽视语感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分低能"。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
一、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我让学生分析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是强调作用,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时心情会是何等欣慰?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又怎么体会得到?从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二、调动情感,体会语意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夏中义教授也说:"在我看来,学文学得好,第一就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三、抓住词句,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但功业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难以入睡,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象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名了散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四、多种形式,训练语感
语感的培养要在生活中领悟和诵读积累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受的培养,应该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撰的《语文实践》为指导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新闻事件、即兴演讲、社会来访、成语接龙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语感。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词汇的感觉力"。并倡导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他认为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语感教学并没有受到理解和重视,长期以来偏重知识轻视乃至忽视语感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分低能"。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
一、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由于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我就积极创设语感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琢磨,从而实现对语言的准确领悟。
"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体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时,我让学生分析后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这两句话与注解的话顺序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这是强调作用,表示词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他找到了避雨的地方,在山野夜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时心情会是何等欣慰?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又怎么体会得到?从而体现这首诗的旨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久之,则诗歌中所蕴含的"玄机"就会通过有血有肉的语言从学生的口中传出来,这样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进一步锻炼。
二、调动情感,体会语意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正如叶老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叶老还认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就越见真切"。夏中义教授也说:"在我看来,学文学得好,第一就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这生活体验将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为此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和阅历,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只有他才"真正感受过"。但中学生又不同程度地有过对春的盼望、春来的欢欣,有过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回味,这无疑是学习《春》所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又如朱自清的《背景》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一个初中学生如果深知自己的父亲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身心负担之重而又恪守孝养的人伦,就更易于体味《散步》所表达的人性美。
三、抓住词句,整体感知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等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感。
1、总体把握语言。如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上片用"异"字来统领下文,并从三个方面分别描绘: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但功业未建,怎么能回家呢?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难以入睡,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如果缺乏总体把握语言的观念,就可能"一叶障木,不见森林",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较强的语感能力。
2、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足以奠定全幕的基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结尾有回顾开头的一式,往往使读者起一种快感",好的结尾是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象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象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细细品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如《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让那些......,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开头一句就给我们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结尾一句不仅呼应开头,而且点名了散文的主旨,强化了中心。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四、多种形式,训练语感
语感的培养要在生活中领悟和诵读积累之外还要适时的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语文的语感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语文课外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辩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语感受的培养,应该以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编撰的《语文实践》为指导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以"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是需要""环境是不是一定能改变人"等题目,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如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进行口述转述、新闻事件、即兴演讲、社会来访、成语接龙等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锻炼语感。
总之,语感绝不是不可知的东西,它完全可以通过训练为人们所掌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