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短文,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讲的是作者小时候一次在小悬崖上遇险的经历,从这次经历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且这个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它一直以“精读课文”的身份出现,我在执教时,根据文章特点和单元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通过勾画文章的六要素,学会复述故事和概括文章中心。2.多角度研读文本,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文中的生活哲理并获得有益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根据精读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理一理”,理清事件发展的经过,理顺文脉的走向;“画一画”,画出文中精彩的描写,画出引人深思的哲理句;“读一读”“品一品”,在朗读和品析中深化理解、加深印象;“说一说”“议一议”,说出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体会;“学一学”“写一写”,学学这种叙议结合、一事一议的写法,写写自己的人生一课。在精读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旨在求“精”,求“细”,求“全”,求“趣”,旨在让学生“弄懂”“学会”。整节课以老师教授为主,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学习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学习并掌握阅读的方法及策略。
现在,在统编教材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变成了“自读课文”,自读课和教读课是两种不同的课型,如果我还是按照以前精读课的那一套来教,就违背了统编教材编者的意图,不能体现统编教材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教学结构。那“自读课文”应该怎么去教呢?下面是我的一些设想和尝试。
对这篇“自读课文”,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并复述故事。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3.利用旁批,展开讨论,理解文章的主旨内涵。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本单元目标中提到“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提到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有“默读”“做标注”“圈点勾画”“理清思路”。其次,本文“阅读提示”中说“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旁批中提到爸爸“会怎样帮助‘我’脱险呢”,这些都是为理清思路、复述故事做准备。“阅读提示”中说到“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旁批中提到“这里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等等,都是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再次,依据单元意识,单元中的“教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就是围绕“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谈谈对主题的认识、个人的感触”来教学的,“教读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也是围绕这三点设置的,如果说教读课重点学习了方法,那么自读课就要去尝试这些方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语文学习活动,活动一:手绘表格,理清思路。第一步,让学生仿照之前两篇“教读课文”的表格设置,手绘一张表格。这里老师不给出任何提示,先让学生设置好表格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并说说这样设置的理由。教师可以相机引导,结合书后的阅读提示,第一列可以依照内容填上“冒险”“遇险”“脱险”,也可以按情节结构的角度填上“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第一行可填上“事件发展(时间、空间的转换)”“我的心理”“其他人物活动”。表头设置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清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重点内容。 第二步,默读课文,小组内分工合作,圈点勾画出标志时间发展或进程变化的关键语句,圈点勾画出其他人物(父亲、小伙伴)言行的关键语句,圈点勾画出反映“我”心理变化的关键词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语句完善表格内容,为接下来的复述做准备。这一步一定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文本,尝试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仔细地、有针对性地找一找,关注重点信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三步,全班交流互为补充,小组汇总整理,理清文章思路,复述故事。这个环节是学生的一个成果展示,因为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这里只要小组把个人负责的部分汇总一下,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然后根据表格的提示把故事复述完整。这个环节除了有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归类,还有对信息的理解与转述,只要学生能结合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把故事讲完整讲连贯,简单也好生动也好,老師都要予以肯定。通过列表的方式复述故事,为后面“思路清晰”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参考旁批,深化理解。此活动也分三步。第一步,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九处“旁批”,说说旁批的形式有何不同,并通过对旁批的分类,引导学生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文中给出的旁批共有九处,其中六处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的,而这六处中又有四处是问人物(父亲、小伙伴)做法的,还有两处是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这主要是指向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旨在引导学生把“目标分解”的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第二步,整合旁批,引导学生就两个主问题分组展开讨论。问题一:文中父亲(小伙伴)的做法给了你哪些启示?问题二:文章最后的这“一小步”有什么深意,给了你哪些启示?这一步要注意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谈到父亲的做法时可以想想自己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怎么做,在讨论“这一步”启示时可引导学生去想一想自己之前在面对一个大目标的时候是怎么做的等等,要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主旨所在。第三步,说出心中所想,以“我想对父母说”“我想对今后的自己说”为开头,简单的用两三句话说话。这一步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从“我”成长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
自读课宜“静”,老师应该以陪伴者的姿态,减少课堂提问,那种满堂问的语文课堂是万万要不得的,老师应该放手,保障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自主阅读,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例如,这节课上我用学生的学习活动代替了琐碎的提问,给足了学生默读文本、圈点勾画的时间,有的学生在圈点勾画“我”的心理变化时,可能一次找不全,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回到文中再找一找,相互补充,也可能有的同学找的不是直接表现心理的词句,如“我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等,也没关系,要尊重肯定学生的阅读体验,只要学生能通过关键词句的勾画说出“我”当时的心理状态,老师都应该鼓励表扬。自读课宜“慢”,自读课不能贪多求全,要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就必须放慢脚步,做到一课一得。这节课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信息来理清思路,进一步掌握教读课中所学得的阅读方法及策略。自读课宜“活”,自读课没有教读课前的预习引导,也没有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这就给了一线的老师很大的尝试空间,例如“自读课文”的旁批是统编教材的新事物,这些旁批准确实用,语言表述简明扼要,往往指向关键所在,既有对语言的品析,有文章结构章法的安排,也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但是很多一线的老师对旁批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要不要用”和“如何用”,这节课上我尝试借助旁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旁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能有意识地注意旁批,走向阅读的深处。自读课宜“深”,老师少干预不等同于不指导,适当的指导是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例如,在勾画“我”心理变化的关键词句时,一开始学生只找了直接点出心理状态的词“犹豫”“渴望”等,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角度地找一找,有细腻的心理描写,有外在的语言动作,也有环境描写的烘托,这些都能看出“我”的心理。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对旁批“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和“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的认识深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群力初级中学)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它一直以“精读课文”的身份出现,我在执教时,根据文章特点和单元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通过勾画文章的六要素,学会复述故事和概括文章中心。2.多角度研读文本,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文中的生活哲理并获得有益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由事推理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根据精读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理一理”,理清事件发展的经过,理顺文脉的走向;“画一画”,画出文中精彩的描写,画出引人深思的哲理句;“读一读”“品一品”,在朗读和品析中深化理解、加深印象;“说一说”“议一议”,说出自己的看法,谈出自己的体会;“学一学”“写一写”,学学这种叙议结合、一事一议的写法,写写自己的人生一课。在精读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旨在求“精”,求“细”,求“全”,求“趣”,旨在让学生“弄懂”“学会”。整节课以老师教授为主,老师带着学生一步步学习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学习并掌握阅读的方法及策略。
现在,在统编教材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变成了“自读课文”,自读课和教读课是两种不同的课型,如果我还是按照以前精读课的那一套来教,就违背了统编教材编者的意图,不能体现统编教材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教学结构。那“自读课文”应该怎么去教呢?下面是我的一些设想和尝试。
对这篇“自读课文”,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并复述故事。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成长过程。3.利用旁批,展开讨论,理解文章的主旨内涵。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本单元目标中提到“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提到的阅读方法与策略有“默读”“做标注”“圈点勾画”“理清思路”。其次,本文“阅读提示”中说“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旁批中提到爸爸“会怎样帮助‘我’脱险呢”,这些都是为理清思路、复述故事做准备。“阅读提示”中说到“爸爸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旁批中提到“这里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有什么不同”“爸爸为什么让我先‘迈一小步’”等等,都是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再次,依据单元意识,单元中的“教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就是围绕“理清思路”“品味语言”“谈谈对主题的认识、个人的感触”来教学的,“教读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也是围绕这三点设置的,如果说教读课重点学习了方法,那么自读课就要去尝试这些方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语文学习活动,活动一:手绘表格,理清思路。第一步,让学生仿照之前两篇“教读课文”的表格设置,手绘一张表格。这里老师不给出任何提示,先让学生设置好表格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并说说这样设置的理由。教师可以相机引导,结合书后的阅读提示,第一列可以依照内容填上“冒险”“遇险”“脱险”,也可以按情节结构的角度填上“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第一行可填上“事件发展(时间、空间的转换)”“我的心理”“其他人物活动”。表头设置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清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和重点内容。 第二步,默读课文,小组内分工合作,圈点勾画出标志时间发展或进程变化的关键语句,圈点勾画出其他人物(父亲、小伙伴)言行的关键语句,圈点勾画出反映“我”心理变化的关键词句,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语句完善表格内容,为接下来的复述做准备。这一步一定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文本,尝试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仔细地、有针对性地找一找,关注重点信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三步,全班交流互为补充,小组汇总整理,理清文章思路,复述故事。这个环节是学生的一个成果展示,因为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这里只要小组把个人负责的部分汇总一下,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然后根据表格的提示把故事复述完整。这个环节除了有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归类,还有对信息的理解与转述,只要学生能结合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把故事讲完整讲连贯,简单也好生动也好,老師都要予以肯定。通过列表的方式复述故事,为后面“思路清晰”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参考旁批,深化理解。此活动也分三步。第一步,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九处“旁批”,说说旁批的形式有何不同,并通过对旁批的分类,引导学生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文中给出的旁批共有九处,其中六处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的,而这六处中又有四处是问人物(父亲、小伙伴)做法的,还有两处是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这主要是指向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旨在引导学生把“目标分解”的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第二步,整合旁批,引导学生就两个主问题分组展开讨论。问题一:文中父亲(小伙伴)的做法给了你哪些启示?问题二:文章最后的这“一小步”有什么深意,给了你哪些启示?这一步要注意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谈到父亲的做法时可以想想自己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怎么做,在讨论“这一步”启示时可引导学生去想一想自己之前在面对一个大目标的时候是怎么做的等等,要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理解主旨所在。第三步,说出心中所想,以“我想对父母说”“我想对今后的自己说”为开头,简单的用两三句话说话。这一步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从“我”成长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在自己的成长之路上迈出坚实的脚步。
自读课宜“静”,老师应该以陪伴者的姿态,减少课堂提问,那种满堂问的语文课堂是万万要不得的,老师应该放手,保障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自主阅读,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例如,这节课上我用学生的学习活动代替了琐碎的提问,给足了学生默读文本、圈点勾画的时间,有的学生在圈点勾画“我”的心理变化时,可能一次找不全,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回到文中再找一找,相互补充,也可能有的同学找的不是直接表现心理的词句,如“我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等,也没关系,要尊重肯定学生的阅读体验,只要学生能通过关键词句的勾画说出“我”当时的心理状态,老师都应该鼓励表扬。自读课宜“慢”,自读课不能贪多求全,要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就必须放慢脚步,做到一课一得。这节课上我重点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信息来理清思路,进一步掌握教读课中所学得的阅读方法及策略。自读课宜“活”,自读课没有教读课前的预习引导,也没有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这就给了一线的老师很大的尝试空间,例如“自读课文”的旁批是统编教材的新事物,这些旁批准确实用,语言表述简明扼要,往往指向关键所在,既有对语言的品析,有文章结构章法的安排,也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但是很多一线的老师对旁批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要不要用”和“如何用”,这节课上我尝试借助旁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旁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能有意识地注意旁批,走向阅读的深处。自读课宜“深”,老师少干预不等同于不指导,适当的指导是为了提高阅读的质量。例如,在勾画“我”心理变化的关键词句时,一开始学生只找了直接点出心理状态的词“犹豫”“渴望”等,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角度地找一找,有细腻的心理描写,有外在的语言动作,也有环境描写的烘托,这些都能看出“我”的心理。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对旁批“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和“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的认识深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群力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