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午后,我正在阳台整理花草,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温暖明亮。5岁的儿子拎着一本书,一脸严肃地来找我:“妈妈,你会死掉吗?”
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他,又瞄了一眼他手里的书,原来是《天堂的问候》,昨天晚上我们一起阅读的绘本。我微笑地摸摸他的脸:“现在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可是,你说过,活到很老很老也会死掉的啊!”
我假装轻松地拿过剪刀,修剪凤尾竹的枯叶,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回答他,怎样为他解释这样的一课?
我想了想,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他:“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你总是会死掉的,就像黛西(《天堂的问候》里那只去了天堂的狗)一样住到天堂里去,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问着问着,他似乎有点着急了!
我放下剪刀,拉过他的手,“虽然是那样,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妈妈还会活好多好多天。”
“好多好多天你都会活着?”儿子边说边将手臂张得大大的,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那只小兔子。
“对!好多好多天我都会活着。早上送你去幼儿园,晚上给你读故事……等你长大了,送你去读小学、中学、大学……等你有了孩子,还要给他读故事……”说着说着,我忽然有些伤感:孩子,面对死亡其实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
“哦!”我忽然想起了什么。“还要陪你(我)玩!”像是心有灵犀般,我们一起说了出来,然后相视一笑。
“嗯,那我们一起玩吧!”儿子说。于是我们开始玩,或者在书房里玩下棋,或者在客厅里玩老鹰抓小鸡,或者在楼下踢球……快乐的玩耍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被触及的角落里而已。
果然,这次谈话以后,儿子渐渐开始有意识感受生命的存在,花开花落,一只小蚂蚁的来去都能牵动他的喜怒哀乐,尽管他闭口不谈关于生死的话题,但我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会从某个角落里悄悄地跑出来扰乱他敏感的神经。
一天,我和邻居家的奶奶闲聊。我笑说,等我老了要学织毛衣,儿子的毛衣都是买的,希望有机会给孙子织。那天我大概说了许多“等我老了……”回去的时候,儿子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妈妈,你不会老的。”我低头,看见儿子的眼睛里分明充满忧伤。在他眼里,老了大概就等于离死亡不远了!为了缓解气氛,我指着路旁的石头说:“嗳,妈妈变做一块石头吧,这样就可以活上几百万年了。”“不行,那就会像驴小弟(《驴小弟变石头》)一样发不出声音,回不了家,而且抱起来冷冰冰的。”儿子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我的提议。“而且你是女的,要变也要变成一朵花才对!”他指指石头旁边的那株玫瑰。
我马上察觉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于是不着痕迹的接话:“嗯,我变成那朵开得最美的玫瑰,你就是旁边那个小小的花蕾。”儿子马上领悟:“旁边那个果子就是奶奶啰!”我告诉他:“花蕾——开花——结果,这就是一朵玫瑰花的一生。如果玫瑰花不谢掉,花蕾就没有营养来长大,也不能结种子,就不能长出更多的玫瑰树。而且不管是花蕾、盛开的玫瑰、还是玫瑰果,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我们人也一样,小孩有小孩的快乐,大人有大人的快乐,老人有老人的快乐,我们把每一天都过的很有意思,长大、变老也没什么可怕!”
儿子似懂非懂地听着,我也不着急。生命有甘有苦,有繁复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有始也必有终,所以面对生命我们每个人心里才充满了甜蜜与忧伤。孩子如此,大人亦如此。它永远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追问。
时光慢慢地流逝,窗外,已是盛夏,蝉鸣荫浓。儿子忽然兴奋地冲进厨房,“妈妈,我找到办法了!”“什么办法?”我一头雾水。“我以后要建一个实验室,制造一种可以让你活得很久很久的药!”“好,我等着。”得到认同的儿子又一头钻回自己的小天地。我在感动之余,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看来儿子暂时已经找到了对付死亡恐惧的武器。
其实反过来想,人恐惧死才能更敬畏生。从生到死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之路,虽然结局相同,但我们可以让过程变得很精彩。让孩子学会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他们学会快乐生活每一天,用生的快乐来冲淡对死的恐惧,这应该是父母帮孩子上好“生命”这一课的关键!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他,又瞄了一眼他手里的书,原来是《天堂的问候》,昨天晚上我们一起阅读的绘本。我微笑地摸摸他的脸:“现在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可是,你说过,活到很老很老也会死掉的啊!”
我假装轻松地拿过剪刀,修剪凤尾竹的枯叶,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回答他,怎样为他解释这样的一课?
我想了想,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他:“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你总是会死掉的,就像黛西(《天堂的问候》里那只去了天堂的狗)一样住到天堂里去,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问着问着,他似乎有点着急了!
我放下剪刀,拉过他的手,“虽然是那样,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妈妈还会活好多好多天。”
“好多好多天你都会活着?”儿子边说边将手臂张得大大的,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那只小兔子。
“对!好多好多天我都会活着。早上送你去幼儿园,晚上给你读故事……等你长大了,送你去读小学、中学、大学……等你有了孩子,还要给他读故事……”说着说着,我忽然有些伤感:孩子,面对死亡其实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
“哦!”我忽然想起了什么。“还要陪你(我)玩!”像是心有灵犀般,我们一起说了出来,然后相视一笑。
“嗯,那我们一起玩吧!”儿子说。于是我们开始玩,或者在书房里玩下棋,或者在客厅里玩老鹰抓小鸡,或者在楼下踢球……快乐的玩耍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被触及的角落里而已。
果然,这次谈话以后,儿子渐渐开始有意识感受生命的存在,花开花落,一只小蚂蚁的来去都能牵动他的喜怒哀乐,尽管他闭口不谈关于生死的话题,但我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会从某个角落里悄悄地跑出来扰乱他敏感的神经。
一天,我和邻居家的奶奶闲聊。我笑说,等我老了要学织毛衣,儿子的毛衣都是买的,希望有机会给孙子织。那天我大概说了许多“等我老了……”回去的时候,儿子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妈妈,你不会老的。”我低头,看见儿子的眼睛里分明充满忧伤。在他眼里,老了大概就等于离死亡不远了!为了缓解气氛,我指着路旁的石头说:“嗳,妈妈变做一块石头吧,这样就可以活上几百万年了。”“不行,那就会像驴小弟(《驴小弟变石头》)一样发不出声音,回不了家,而且抱起来冷冰冰的。”儿子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我的提议。“而且你是女的,要变也要变成一朵花才对!”他指指石头旁边的那株玫瑰。
我马上察觉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于是不着痕迹的接话:“嗯,我变成那朵开得最美的玫瑰,你就是旁边那个小小的花蕾。”儿子马上领悟:“旁边那个果子就是奶奶啰!”我告诉他:“花蕾——开花——结果,这就是一朵玫瑰花的一生。如果玫瑰花不谢掉,花蕾就没有营养来长大,也不能结种子,就不能长出更多的玫瑰树。而且不管是花蕾、盛开的玫瑰、还是玫瑰果,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我们人也一样,小孩有小孩的快乐,大人有大人的快乐,老人有老人的快乐,我们把每一天都过的很有意思,长大、变老也没什么可怕!”
儿子似懂非懂地听着,我也不着急。生命有甘有苦,有繁复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有始也必有终,所以面对生命我们每个人心里才充满了甜蜜与忧伤。孩子如此,大人亦如此。它永远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追问。
时光慢慢地流逝,窗外,已是盛夏,蝉鸣荫浓。儿子忽然兴奋地冲进厨房,“妈妈,我找到办法了!”“什么办法?”我一头雾水。“我以后要建一个实验室,制造一种可以让你活得很久很久的药!”“好,我等着。”得到认同的儿子又一头钻回自己的小天地。我在感动之余,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看来儿子暂时已经找到了对付死亡恐惧的武器。
其实反过来想,人恐惧死才能更敬畏生。从生到死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之路,虽然结局相同,但我们可以让过程变得很精彩。让孩子学会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他们学会快乐生活每一天,用生的快乐来冲淡对死的恐惧,这应该是父母帮孩子上好“生命”这一课的关键!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