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会老的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午后,我正在阳台整理花草,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温暖明亮。5岁的儿子拎着一本书,一脸严肃地来找我:“妈妈,你会死掉吗?”
  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他,又瞄了一眼他手里的书,原来是《天堂的问候》,昨天晚上我们一起阅读的绘本。我微笑地摸摸他的脸:“现在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可是,你说过,活到很老很老也会死掉的啊!”
  我假装轻松地拿过剪刀,修剪凤尾竹的枯叶,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回答他,怎样为他解释这样的一课?
  我想了想,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他:“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大了,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你总是会死掉的,就像黛西(《天堂的问候》里那只去了天堂的狗)一样住到天堂里去,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问着问着,他似乎有点着急了!
  我放下剪刀,拉过他的手,“虽然是那样,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妈妈还会活好多好多天。”
  “好多好多天你都会活着?”儿子边说边将手臂张得大大的,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那只小兔子。
  “对!好多好多天我都会活着。早上送你去幼儿园,晚上给你读故事……等你长大了,送你去读小学、中学、大学……等你有了孩子,还要给他读故事……”说着说着,我忽然有些伤感:孩子,面对死亡其实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
  “哦!”我忽然想起了什么。“还要陪你(我)玩!”像是心有灵犀般,我们一起说了出来,然后相视一笑。
  “嗯,那我们一起玩吧!”儿子说。于是我们开始玩,或者在书房里玩下棋,或者在客厅里玩老鹰抓小鸡,或者在楼下踢球……快乐的玩耍让我们暂时忘记了对死亡的恐惧。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被触及的角落里而已。
  果然,这次谈话以后,儿子渐渐开始有意识感受生命的存在,花开花落,一只小蚂蚁的来去都能牵动他的喜怒哀乐,尽管他闭口不谈关于生死的话题,但我知道“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会从某个角落里悄悄地跑出来扰乱他敏感的神经。
  一天,我和邻居家的奶奶闲聊。我笑说,等我老了要学织毛衣,儿子的毛衣都是买的,希望有机会给孙子织。那天我大概说了许多“等我老了……”回去的时候,儿子拉着我的手,小声说:“妈妈,你不会老的。”我低头,看见儿子的眼睛里分明充满忧伤。在他眼里,老了大概就等于离死亡不远了!为了缓解气氛,我指着路旁的石头说:“嗳,妈妈变做一块石头吧,这样就可以活上几百万年了。”“不行,那就会像驴小弟(《驴小弟变石头》)一样发不出声音,回不了家,而且抱起来冷冰冰的。”儿子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我的提议。“而且你是女的,要变也要变成一朵花才对!”他指指石头旁边的那株玫瑰。
  我马上察觉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于是不着痕迹的接话:“嗯,我变成那朵开得最美的玫瑰,你就是旁边那个小小的花蕾。”儿子马上领悟:“旁边那个果子就是奶奶啰!”我告诉他:“花蕾——开花——结果,这就是一朵玫瑰花的一生。如果玫瑰花不谢掉,花蕾就没有营养来长大,也不能结种子,就不能长出更多的玫瑰树。而且不管是花蕾、盛开的玫瑰、还是玫瑰果,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我们人也一样,小孩有小孩的快乐,大人有大人的快乐,老人有老人的快乐,我们把每一天都过的很有意思,长大、变老也没什么可怕!”
  儿子似懂非懂地听着,我也不着急。生命有甘有苦,有繁复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有始也必有终,所以面对生命我们每个人心里才充满了甜蜜与忧伤。孩子如此,大人亦如此。它永远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我们每个人都要用一生去追问。
  时光慢慢地流逝,窗外,已是盛夏,蝉鸣荫浓。儿子忽然兴奋地冲进厨房,“妈妈,我找到办法了!”“什么办法?”我一头雾水。“我以后要建一个实验室,制造一种可以让你活得很久很久的药!”“好,我等着。”得到认同的儿子又一头钻回自己的小天地。我在感动之余,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看来儿子暂时已经找到了对付死亡恐惧的武器。
  其实反过来想,人恐惧死才能更敬畏生。从生到死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之路,虽然结局相同,但我们可以让过程变得很精彩。让孩子学会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他们学会快乐生活每一天,用生的快乐来冲淡对死的恐惧,这应该是父母帮孩子上好“生命”这一课的关键!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中医学认为脚底部有很多重要穴位,直接影响到人体各个部位的健康,为小宝贝选双好的童鞋是不容忽视的大事。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不要走进以下选鞋误区:   误区一:鞋帮、鞋面越软越好   由于儿童骨骼、关节、韧带正处于发育时期,平衡稳定能力不强,鞋后帮如果太柔软,脚在鞋中得不到相应的支撑,会使脚左右摇摆,容易引起踝关节及韧带的损伤,还可能养成不良的走路姿势。因此,童鞋的后帮应硬挺、包脚,以减少脚在鞋内的
期刊
孩子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需求,最初的探索期是1岁半至3岁。在孩子刚刚萌发出强烈探索欲望时,家长尤其要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探索的心理需求。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再像婴儿时那么弱小而不得不完全依赖于别人,他们的各种能力逐渐发展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对他们而言都充满着新鲜感,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有智慧的家长会充分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探索的心理需求,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却做出了相反的
期刊
3岁儿子“窝里横”,怎么办?  江苏扬州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3岁了,在家蛮不讲理,经常跟我们对着干,可在外面却老实许多,非常乖巧,是典型的“窝里横”。我也是外弱内强的性格,由于胆小,对外人不敢太凶,对家人却又凶又发脾气。没想到宝宝也遗传这样的性格,我要怎么帮助儿子改变呢?  答:“窝里横”在很多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出现过,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有时候也会在家人面前肆无忌惮,在外人面前知书达理。这其实
期刊
儿子想学架子鼓  儿子提出要学架子鼓。前几次,我都故意漠视了。平等的核心是分享和互动,我想儿子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应该是我们一起商量、论证过来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决定,他才会坚持下去。直到他再一次煞有介事地跟我提起。  我和他把学架子鼓的目的、各种辛苦和好处一一写下来,然后让他做筛选。儿子来不及认真看,很快做出了决定。  “我知道很辛苦,我们班已经有同学在学了,好酷啊!等我学会了,我要演奏的第一首歌就
期刊
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包括感觉运动、知觉和知觉动作统合、语言、思维、自我控制等。  自主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即——  建立在宝宝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建立在宝宝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宝宝
期刊
儿子今年12岁,别看他才上小学六年级,可是闻名小区的“小科学迷”呢!  去年夏天,儿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科学夏令营"。从夏令营回来后,儿子就像变了个人,遇事总是爱琢磨,总是往科学设想上靠。  从夏令营回来的第二天,我带儿子去市科技博览馆。火辣辣的太阳挡不住人们出行,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流如织。儿子似乎没有被嘈杂所扰,不知道在沉思些什么。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在大街上不要胡思乱想,要注意安全。”
期刊
控制的父母,是不信任孩子;  放任的父母,是不信任自己;  解决问题的父母,是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相信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协作,可以冲破困境。  一  周末,又是令人害怕的周末。这天没有托管班,女儿玮的作业没法在学校完成。如何让她尽快、顺利地做完作业,成了让人头疼又烦躁的事。  加班结束进家门,果见经典场面:书桌前,婆婆在“监工”,不停地提醒玮赶紧做作业,别再做小动作。婆婆有时是气汹汹地唠叨,有时
期刊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源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儿童要通过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与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发展他们的语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突出特色就是以各种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那么,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呢?  一、“听”的环境——会听  良好的听力与良好的听觉习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清晰发音的前提,发音听
期刊
我班有个叫超超的男孩,由于在家备受宠爱,自我意识尤为强烈,他总喜欢独自一人玩着自己喜爱的玩具,不肯让其他的小朋友玩,看到小朋友有了好玩的新玩具他就得玩到手,不管你愿不愿意。渐渐地,就没人愿意跟他一起玩了。平时,我们对超超的教育花费的精力并不少,可收效甚微。  有一次,他见班上的明明带来了一个与众不同、很英武的奥特曼,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不一会儿,他就不由自主地靠拢到明明的身边。就在明明刚想把玩具给
期刊
有这样一类幼儿园新生,刚去幼儿园时,只顾着新奇和高兴没有哭,甚至还因递手帕给大哭的小孩而赢得红五星,但过了一阵子,他忽然吵着“不去幼儿园”了,你硬送他去,他就哭得跟个泪人一样,怎么会这样?怎样安慰这突然“挖动了泪泉”的“后哭派”?  1 后哭的理由:生了一场病  皮皮在幼儿园午睡时,因为蹬被子受凉了,开始咳嗽发烧。周末休息了两天还不见好,为了避免加重病情,妈妈让皮皮在家休息。这一休就休息了三天,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