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源自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儿童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儿童要通过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与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发展他们的语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突出特色就是以各种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那么,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呢?
一、“听”的环境——会听
良好的听力与良好的听觉习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清晰发音的前提,发音听觉的灵敏性就是发展辨音能力。练习听力的游戏,主要是发展孩子能分辨各种大小、强弱等不同性质的声音,发展听觉的注意。如:猜猜,是谁在学哪种动物叫?其目的就是训练孩子能准确区分熟人的声音和一些动物的叫声。
在幼小儿童的班级进行时,全班孩子都闭上眼睛,教师指定一个孩子学一种叫声,如:小鸡、猫、狗等等,再让听的孩子说出谁在学哪种动物叫。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声音:开门、关门,东西掉在地上……然后,让孩子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可以录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汽车声、水声、撕纸声、切菜声、一个熟人说话的声音等等,让孩子听过这些声音后,分辨它们。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老师在一个角落摇铃或是拍手,让孩子指出声音来自何方。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班级音乐角中的音乐或是乐器,让孩子听音拍手,音乐或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则重拍,声音小则轻拍,这样使孩子听出声音的变化。
二、“说”的环境——敢说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游戏练习词语的运用,使孩子有兴趣,让他们为了达到游戏的目的而克服困难,遵守规则,从而获得练习。另外,游戏还可以为胆怯和寡言的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这时,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创造不同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中来。
小班幼儿刚由不同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从情感与环境上对他们来说都不适应,为了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为了让幼儿尽快地更多地掌握词汇,可创设他们喜爱的“娃娃家”,在“娃娃家”里添置幼儿喜爱的玩具,如电话娃娃、餐具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角色游戏来发展他们的语言,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刚开始是教师引导幼儿玩,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溶于角色,过段时间就让幼儿自己玩,学会自己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能力。
另外,在晨间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有目的的引导,进行主题性的谈话活动。教师要注意所提供的主题要适合幼儿,或由幼儿自发提出主题。如:“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做过的梦”“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我的衣服最漂亮”……也可以开展观察性的谈话活动。如“种子发芽了”“花儿真漂亮”等等。
三、“看”的环境——多看
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例如:看图发音或是看图说话,目的是要求孩子根据图片或是实物上的物体形象特征,发出相应的声音。进行方法和规则是在游戏前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图片,上面画有不同物体,如交通工具、家畜家禽、音乐玩具等。游戏进行时,由教师说出某一种物体的名称,持有相同物体图片的孩子,就要模仿该物体的叫声(或是发出的声音)。如教师说:“小鸡!”持有小鸡图片的孩子就要学小鸡“唧唧唧唧”的叫声。
在家庭中,则可在见到交通工具,或是看到图画读物上有动物时,指图让孩子练习发声。至于看图说话,可以等孩子的年龄稍大些后,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进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其中心意思是提倡幼儿园教师应重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由交谈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只有学会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才能适应这个世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通过多种引导策略,帮助孩子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发展。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
一、“听”的环境——会听
良好的听力与良好的听觉习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清晰发音的前提,发音听觉的灵敏性就是发展辨音能力。练习听力的游戏,主要是发展孩子能分辨各种大小、强弱等不同性质的声音,发展听觉的注意。如:猜猜,是谁在学哪种动物叫?其目的就是训练孩子能准确区分熟人的声音和一些动物的叫声。
在幼小儿童的班级进行时,全班孩子都闭上眼睛,教师指定一个孩子学一种叫声,如:小鸡、猫、狗等等,再让听的孩子说出谁在学哪种动物叫。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声音:开门、关门,东西掉在地上……然后,让孩子说出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也可以录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汽车声、水声、撕纸声、切菜声、一个熟人说话的声音等等,让孩子听过这些声音后,分辨它们。还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老师在一个角落摇铃或是拍手,让孩子指出声音来自何方。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班级音乐角中的音乐或是乐器,让孩子听音拍手,音乐或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则重拍,声音小则轻拍,这样使孩子听出声音的变化。
二、“说”的环境——敢说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它的活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游戏练习词语的运用,使孩子有兴趣,让他们为了达到游戏的目的而克服困难,遵守规则,从而获得练习。另外,游戏还可以为胆怯和寡言的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这时,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创造不同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环境中来。
小班幼儿刚由不同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从情感与环境上对他们来说都不适应,为了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为了让幼儿尽快地更多地掌握词汇,可创设他们喜爱的“娃娃家”,在“娃娃家”里添置幼儿喜爱的玩具,如电话娃娃、餐具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角色游戏来发展他们的语言,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刚开始是教师引导幼儿玩,引导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溶于角色,过段时间就让幼儿自己玩,学会自己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能力。
另外,在晨间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有目的的引导,进行主题性的谈话活动。教师要注意所提供的主题要适合幼儿,或由幼儿自发提出主题。如:“我最喜欢的玩具”“我做过的梦”“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我的衣服最漂亮”……也可以开展观察性的谈话活动。如“种子发芽了”“花儿真漂亮”等等。
三、“看”的环境——多看
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带领幼儿直接观察,给幼儿多创造条件、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例如:看图发音或是看图说话,目的是要求孩子根据图片或是实物上的物体形象特征,发出相应的声音。进行方法和规则是在游戏前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图片,上面画有不同物体,如交通工具、家畜家禽、音乐玩具等。游戏进行时,由教师说出某一种物体的名称,持有相同物体图片的孩子,就要模仿该物体的叫声(或是发出的声音)。如教师说:“小鸡!”持有小鸡图片的孩子就要学小鸡“唧唧唧唧”的叫声。
在家庭中,则可在见到交通工具,或是看到图画读物上有动物时,指图让孩子练习发声。至于看图说话,可以等孩子的年龄稍大些后,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进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其中心意思是提倡幼儿园教师应重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由交谈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只有学会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才能适应这个世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通过多种引导策略,帮助孩子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好的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从而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言的发展。
编辑 王淑娟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