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螺旋理论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而实现区域三螺旋创新模式关键在于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这3种空间的创造。本文从三螺旋的视角,对上海杨浦区联动发展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形成区域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三螺旋;区域创新体系;三区联动
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中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方面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上海市在大学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上海杨浦区采取措施,推动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拓宽“大学-产业-政府”的合作渠道,促进大学产生的知识成果在本区的产业群中扩散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上海杨浦区支持高校就地拓展、带动老工业区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关于大学的角色转变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 三螺旋区域空间
三螺旋区域空间由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组成。它们彼此重叠,相互交叉。知识空间意味着在区域里要有一定规模与层次的大学等教育与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生产知识,当这些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达到“临界质量”时,就有可能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开发原料或知识源泉。趋同空间意味着相关参与者在一起工作的过程,包括头脑风暴、问题分析和计划形成等活动。其目的是经反复论证形成战略并把实现这一战略的资源组织在一起。趋同空间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战略共识。创新空间则指组织的创建或改进,目的在于填补通常在趋同空间被确认的区域发展缺口,实现在趋同空间拟定的战略。创新空间高度依赖大学、产业、政府的相互作用。
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的重叠使大学密切介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使其在教学和科研之外承担了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使命。传统的大学只有在知识地方化的过程中,才能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知识的地方化并不意味着知识层次的降低,能够在现代经济市场中运作的高技术产品必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组合地方优势和大学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必将成为地方和大学的特色和亮点。
三螺旋空间是非线性的。从理论上说,它们能够以任何顺序被创造,每一个空间都以其他空间的发展为基础。三螺旋空间的发展可以由知识空间开始,然后顺次移动到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或者由趋同空间或创新空间开始,顺次进行下去,最后被集中在一起,从而使区域发展战略计划更有效。
2 “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
“三区联动”是大学校区建设与科技园区创业、公共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各自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大学校区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承担科技孵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的职能,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公共社区承担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大学校区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推动高校与城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区联动”理念是在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10年前,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校舍压力,自然要采取征地的方式拓展校园空间,以满足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大的需求。然而,在征地建设之初,随着高校的入驻,新校区所到之处,对该区域的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乃至和谐人文生态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市通过近5年的摸索与研究,对高校的布局进行结构调整,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生产力转换、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地规划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三区联动”的核心理念。
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的建设离不开区内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机构范围之间的相互合作。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来看,上海杨浦“三区联动”的创新体系是依照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创新空间依次移动的顺序建立的。
2.1 加快知识的地方化,形成知识空间
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是具有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工业区,也是具有百年大学文明的知识密集型区域。上海市政府将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作为“三区联动”建设的重点,希望通过发展区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使传统工业升级换代,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杨浦区拥有复旦、同济等10多所全日制高校和150余家科研院所,有国家级重点学科6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占上海全市40%,研究生占50%,有大学教师90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1800人。这里不断地产生着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杨浦区认识到,要建设知识新区,就要在区内形成大学集群,支持区内的高校就地拓展,发展教育服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一体化,把区域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杨浦经济整体发展和产业能级的提升。
与此同时,高校和科研单位也逐步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彼此的协同发展。以复旦大学为例,早在1994年,复旦大学就提出“服务上海、发展复旦”,采取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1999年,复旦大学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定位于孵化高科技企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围绕着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建设,复旦与杨浦区的合作逐步深入。2002年,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制定了“就地拓展,就近发展”的校园拓展计划。如今,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主力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复旦大学不断加深对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理解,通过知识的地方化,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校在与杨浦区的长期合作中,双方共同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理念,并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2.2 打造共享平台。形成趋同空间
根据“三区联动”的理念,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在科技园区发展、后勤社会化、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各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形成了良好的趋同空间。
(1)打造以大学强势学科支撑的大学科技园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杨浦区大力拓展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杨浦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努力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成为高等学校实现社会功能、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区政府抓住知识、人才、资本等三大知识经济的关键创新要素,以建设上海知识产权园为突破口,按照服务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科研及构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要求,努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五大公共性服务平台。
(2)创新人才机制,促进“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杨浦区与区域内高校建立了区校领导定期沟通制度。邀请区域内高校党委书记列席区委全会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活动,做出重大决策前事先征求高校的意见,寻求区校融合、联动,寻求资源整合的结合点。建立起区委领导与区域内两院院士的经常性沟通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专家库、智囊库的作用。人才的交流与共享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关键。近几年,区、校共同选送了近200名中青年干部相互挂职,开创了区校干部培养“共享、共育、共用、共赢”的新局面。
2.3 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
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和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全面提升杨浦区及上海东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级。
(1)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根据杨浦区域内的高校和产业布局情况,杨浦知识创新区在空间布局上的规划是“两片”、“一线”、“一带”,形成东、西两大片高校集聚区,并通过创业走廊相互连接。西片以复旦、同济、财大、二军大等高校为支撑,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片以上海理工、水产大学、电力学院等高校为支撑,占地约9平方公里。为使东、西两片高校集聚区有机结合,规划在中央社区与复兴岛地区之间建设一条全长5公里的创业大道。滨江地区规划为现代服务功能带,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长廊。
(2)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科研成果从研发设计、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全程服务模式,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风险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中心发展,打破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瓶颈,初步形成以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为主的金融辅导中心的运作机制,初步形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有效互动,促进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融合互动的局面。结论和启示
上海市杨浦区以复旦大学为首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是我国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虽然这一战略还在进行之中,在创新空间的构建上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但是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和大学的改革是很有启示的。
三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企业和大学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大学这一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也成为了生产要素。无论在高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都被知识要素所补充。在“三区联动”创新模式中,政府和大学分别作为组织者和重要的参与者。政府规划整个创新体系,整合和调动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该区域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大学知识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对外作用的增强是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体系改进的关键。
大学具有一个往往被自己忽略的功能,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企业衍生能力。在高新技术区域的发展中,衍生企业的多少是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标志,而衍生企业的来源一是现有企业,二是大学。大学的衍生企业包括由学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通过大学技术转让产生的企业、大学员工持股的企业以及大学职员自己创办的企业。这些衍生企业体现着大学自身的技术外溢和人才流动能力。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往复流动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间的互动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上海杨浦区的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三区联动”实践的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3种职能集于一身,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紧密联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的高校借鉴。
[关键词]三螺旋;区域创新体系;三区联动
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中的大学、产业和政府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方面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上海市在大学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上海杨浦区采取措施,推动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拓宽“大学-产业-政府”的合作渠道,促进大学产生的知识成果在本区的产业群中扩散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上海杨浦区支持高校就地拓展、带动老工业区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关于大学的角色转变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 三螺旋区域空间
三螺旋区域空间由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组成。它们彼此重叠,相互交叉。知识空间意味着在区域里要有一定规模与层次的大学等教育与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生产知识,当这些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达到“临界质量”时,就有可能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知识空间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开发原料或知识源泉。趋同空间意味着相关参与者在一起工作的过程,包括头脑风暴、问题分析和计划形成等活动。其目的是经反复论证形成战略并把实现这一战略的资源组织在一起。趋同空间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战略共识。创新空间则指组织的创建或改进,目的在于填补通常在趋同空间被确认的区域发展缺口,实现在趋同空间拟定的战略。创新空间高度依赖大学、产业、政府的相互作用。
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的重叠使大学密切介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使其在教学和科研之外承担了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使命。传统的大学只有在知识地方化的过程中,才能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知识的地方化并不意味着知识层次的降低,能够在现代经济市场中运作的高技术产品必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组合地方优势和大学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必将成为地方和大学的特色和亮点。
三螺旋空间是非线性的。从理论上说,它们能够以任何顺序被创造,每一个空间都以其他空间的发展为基础。三螺旋空间的发展可以由知识空间开始,然后顺次移动到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或者由趋同空间或创新空间开始,顺次进行下去,最后被集中在一起,从而使区域发展战略计划更有效。
2 “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
“三区联动”是大学校区建设与科技园区创业、公共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在“三区联动”的格局中,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各自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大学校区承担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科技园区承担科技孵化、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的职能,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大学师生创新创业的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公共社区承担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创造一个适宜居住、交流、休闲的生态、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大学校区为核心,以科技(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城市公共服务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以促进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推动高校与城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区联动”理念是在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10年前,由于大学扩招带来的校舍压力,自然要采取征地的方式拓展校园空间,以满足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越来越大的需求。然而,在征地建设之初,随着高校的入驻,新校区所到之处,对该区域的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乃至和谐人文生态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海市通过近5年的摸索与研究,对高校的布局进行结构调整,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生产力转换、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系统地规划在一起,从而确立了“三区联动”的核心理念。
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的建设离不开区内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机构范围之间的相互合作。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来看,上海杨浦“三区联动”的创新体系是依照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创新空间依次移动的顺序建立的。
2.1 加快知识的地方化,形成知识空间
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是具有百年工业文明的老工业区,也是具有百年大学文明的知识密集型区域。上海市政府将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作为“三区联动”建设的重点,希望通过发展区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使传统工业升级换代,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创业的中小企业集聚区。
杨浦区拥有复旦、同济等10多所全日制高校和150余家科研院所,有国家级重点学科6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2个;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占上海全市40%,研究生占50%,有大学教师900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1800人。这里不断地产生着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杨浦区认识到,要建设知识新区,就要在区内形成大学集群,支持区内的高校就地拓展,发展教育服务、科学研究、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一体化,把区域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带动杨浦经济整体发展和产业能级的提升。
与此同时,高校和科研单位也逐步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了彼此的协同发展。以复旦大学为例,早在1994年,复旦大学就提出“服务上海、发展复旦”,采取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1999年,复旦大学创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定位于孵化高科技企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围绕着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建设,复旦与杨浦区的合作逐步深入。2002年,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制定了“就地拓展,就近发展”的校园拓展计划。如今,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主力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复旦大学不断加深对大学服务社会理念的理解,通过知识的地方化,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高校在与杨浦区的长期合作中,双方共同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战略理念,并得到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2.2 打造共享平台。形成趋同空间
根据“三区联动”的理念,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在科技园区发展、后勤社会化、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各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形成了良好的趋同空间。
(1)打造以大学强势学科支撑的大学科技园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杨浦区大力拓展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杨浦国家级科技孵化基地,努力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成为高等学校实现社会功能、推动科技成果孵化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区政府抓住知识、人才、资本等三大知识经济的关键创新要素,以建设上海知识产权园为突破口,按照服务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科研及构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要求,努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资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五大公共性服务平台。
(2)创新人才机制,促进“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杨浦区与区域内高校建立了区校领导定期沟通制度。邀请区域内高校党委书记列席区委全会开展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活动,做出重大决策前事先征求高校的意见,寻求区校融合、联动,寻求资源整合的结合点。建立起区委领导与区域内两院院士的经常性沟通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专家库、智囊库的作用。人才的交流与共享是“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关键。近几年,区、校共同选送了近200名中青年干部相互挂职,开创了区校干部培养“共享、共育、共用、共赢”的新局面。
2.3 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
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和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结合,形成创新空间,全面提升杨浦区及上海东北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级。
(1)精心打造“杨浦知识创新区”:根据杨浦区域内的高校和产业布局情况,杨浦知识创新区在空间布局上的规划是“两片”、“一线”、“一带”,形成东、西两大片高校集聚区,并通过创业走廊相互连接。西片以复旦、同济、财大、二军大等高校为支撑,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片以上海理工、水产大学、电力学院等高校为支撑,占地约9平方公里。为使东、西两片高校集聚区有机结合,规划在中央社区与复兴岛地区之间建设一条全长5公里的创业大道。滨江地区规划为现代服务功能带,构筑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长廊。
(2)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科研成果从研发设计、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全程服务模式,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风险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中心发展,打破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瓶颈,初步形成以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为主的金融辅导中心的运作机制,初步形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有效互动,促进知识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融合互动的局面。结论和启示
上海市杨浦区以复旦大学为首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是我国大学的创新发展模式,虽然这一战略还在进行之中,在创新空间的构建上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但是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和大学的改革是很有启示的。
三螺旋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企业和大学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的过程中,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大学这一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机构也成为了生产要素。无论在高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制造业中,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都被知识要素所补充。在“三区联动”创新模式中,政府和大学分别作为组织者和重要的参与者。政府规划整个创新体系,整合和调动资源,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该区域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大学知识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对外作用的增强是老工业区产业升级和区域创新体系改进的关键。
大学具有一个往往被自己忽略的功能,就是要培养自己的企业衍生能力。在高新技术区域的发展中,衍生企业的多少是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标志,而衍生企业的来源一是现有企业,二是大学。大学的衍生企业包括由学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通过大学技术转让产生的企业、大学员工持股的企业以及大学职员自己创办的企业。这些衍生企业体现着大学自身的技术外溢和人才流动能力。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往复流动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间的互动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上海杨浦区的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三区联动”实践的过程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3种职能集于一身,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紧密联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的高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