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考压力不断增大,高三的学生在老师和资料的程式化指导下,总是附庸在别人思想周围,很难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而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想在高考中决胜,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高三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提高对文本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使其形成自己的思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 探究 思想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高考压力下的高三语文复习课,不难发现,有些课堂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和资料都在引导学生走向程式化。教师们认为这样学生答题正确率相对高些,这就导致学生在分析文本问题时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当然自己的思想就难以形成了。笔者认为学生要在高考中取胜,首先高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升他们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使之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
一、教师应相信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
在平时复习中,很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敢把问题交给学生,放不了手,学生成为教师的附庸,没有独立的思想灵魂。实际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事情教师就要让他们做,让他们的智慧开花,形成自己的思想。
比如复习诗歌鉴赏,了解作者的生平状况、代表作品,以及寫作背景、诗歌特征、诗歌字面内容等。这些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就养成好的习惯,也就促进了自主精神与人格的发育。反之,如果这样的事情总是教师包办,怕学生出错,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会被剥夺了,学生的思考不存在,思想就无法形成。
有时候理解文言文的个别字义更需要这样,比如“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还”应该是 “环” 字的通假,对此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荆轲手持匕首,紧追秦王,秦王绕着宫殿的大柱逃跑,这样不难猜出这里的“还”字通假。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自主整理、获得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和动力。
这样做,既是在引导学生提取要义、锤炼语言,又能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人。长期的坚持,不仅学生的欣赏评价、概括、整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的自主独立精神和人格也会得到提升。
二、提高阅读感受力,学生有自己的灵魂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最致命的是没有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还没有怎么读,更没有充分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老师就开始让学生在那里发表自我见解了。这种远离或架空课文进行空泛的对话、讨论,使45分钟的课堂,看似匆匆忙忙,课堂气氛很好,其实学生只是浮光掠影、东说西说、不深不透,最后不了了之。课堂教学要领着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去深入地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让他们的灵魂站起来去体验、感受、思考,这样,学生的灵魂深处才会受到触动,获得感悟。这一点尤其在古诗词、散文等的教学中体现最为充分。
总之,就是领着学生一遍遍地诵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一点点体验,比如诗歌的意境: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独自登高。猿的啼叫是哀伤的,这时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心灵,学生才有可能在心灵深处被感动,从而真正用生命解读杜甫。这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用生命和灵魂解读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始终是站立的。
但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尤其是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大多不是这样的。教师总是喜欢讲课,把成套的分析直接搬来喂给学生,即使是“师生对话”“合作探究”也是人云亦云的一些成套的言说。甚至有些教师热衷讲诗歌的特色、风格、流派等,却忽略了对诗歌的诵读、体验、思考。长期这样的教学,学会总是被动的接受,鹦鹉学舌,这样的灵魂很难站起来了。
三、正确引导探究,让学生有思想
语文课堂的教学,总会有些问题需要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完成的,关键是这种合作探究一定要从文本本身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形式、难度、程度等方面的“度”,一定要扶着学生起来探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努力探究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健康发展,而绝不仅仅是合坐在一起空谈,以剥夺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深入参与作为代价来作秀。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就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赋予语文以个性化意义,获得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提高对文本的感受力。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自然生态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也是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以真情打动人、以哲理明慧人、以文化熏陶人,更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带领下,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在体验感受中立魂,在合作探究中立魂。
参考文献:
[1]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 探究 思想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高考压力下的高三语文复习课,不难发现,有些课堂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教师和资料都在引导学生走向程式化。教师们认为这样学生答题正确率相对高些,这就导致学生在分析文本问题时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当然自己的思想就难以形成了。笔者认为学生要在高考中取胜,首先高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升他们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使之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
一、教师应相信学生,把问题放给学生
在平时复习中,很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敢把问题交给学生,放不了手,学生成为教师的附庸,没有独立的思想灵魂。实际上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做好的事情教师就要让他们做,让他们的智慧开花,形成自己的思想。
比如复习诗歌鉴赏,了解作者的生平状况、代表作品,以及寫作背景、诗歌特征、诗歌字面内容等。这些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决不能越俎代庖。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就养成好的习惯,也就促进了自主精神与人格的发育。反之,如果这样的事情总是教师包办,怕学生出错,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会被剥夺了,学生的思考不存在,思想就无法形成。
有时候理解文言文的个别字义更需要这样,比如“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还”应该是 “环” 字的通假,对此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荆轲手持匕首,紧追秦王,秦王绕着宫殿的大柱逃跑,这样不难猜出这里的“还”字通假。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猜想,自主整理、获得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和动力。
这样做,既是在引导学生提取要义、锤炼语言,又能使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人。长期的坚持,不仅学生的欣赏评价、概括、整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的自主独立精神和人格也会得到提升。
二、提高阅读感受力,学生有自己的灵魂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最致命的是没有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还没有怎么读,更没有充分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老师就开始让学生在那里发表自我见解了。这种远离或架空课文进行空泛的对话、讨论,使45分钟的课堂,看似匆匆忙忙,课堂气氛很好,其实学生只是浮光掠影、东说西说、不深不透,最后不了了之。课堂教学要领着学生走进课文,让学生去深入地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让他们的灵魂站起来去体验、感受、思考,这样,学生的灵魂深处才会受到触动,获得感悟。这一点尤其在古诗词、散文等的教学中体现最为充分。
总之,就是领着学生一遍遍地诵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一点点体验,比如诗歌的意境: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独自登高。猿的啼叫是哀伤的,这时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心灵,学生才有可能在心灵深处被感动,从而真正用生命解读杜甫。这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用生命和灵魂解读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灵魂始终是站立的。
但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尤其是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大多不是这样的。教师总是喜欢讲课,把成套的分析直接搬来喂给学生,即使是“师生对话”“合作探究”也是人云亦云的一些成套的言说。甚至有些教师热衷讲诗歌的特色、风格、流派等,却忽略了对诗歌的诵读、体验、思考。长期这样的教学,学会总是被动的接受,鹦鹉学舌,这样的灵魂很难站起来了。
三、正确引导探究,让学生有思想
语文课堂的教学,总会有些问题需要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完成的,关键是这种合作探究一定要从文本本身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形式、难度、程度等方面的“度”,一定要扶着学生起来探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努力探究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健康发展,而绝不仅仅是合坐在一起空谈,以剥夺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深入参与作为代价来作秀。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教师就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教师要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赋予语文以个性化意义,获得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提高对文本的感受力。同时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自然生态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也是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以真情打动人、以哲理明慧人、以文化熏陶人,更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带领下,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在体验感受中立魂,在合作探究中立魂。
参考文献:
[1]李卫东.李卫东讲语文[M].语文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