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在尊重历史,展示文化的同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为案例,探讨了历史环境中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与手段。在规划实施建成后,对其使用情况作了调研分析,就其中经验和教训加以分析总结。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
The probe o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practice
——Take Pingjiang Road Historic District, Suzhou into consideration
Fan Wei-na,Xu Fei-pe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Historic Distric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district is a complex dynamic process that requires respect for history and culture, while showing that the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make the Historic Districts of Pingjiang's planning as a case in the studying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bout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methods and means. After the comple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ning ,we conduct a survey of their us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which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Key words】Historical district;Protection;Update;Neighborhood vita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历史价值
平江路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隅,是迄今为止苏州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其范围东起环城河、古城墙,西至临顿路,北自白塔东路,南到千将路,占地有一一六公顷。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平江路是沿河的路,全长是1606米,两侧有多条横街窄巷,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平江路历史源远流长,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苏州有个说法:“五湖四海夹条沟,彭宋潘韩夹个周”,说的是苏州的五个顶级大姓,韩氏的韩馨、韩炎、韩是升、韩葑、韩崇,潘氏的潘奕基、潘曾沂、潘道祁、潘曾绶顾氏的顾其蕴、顾冀东、顾廷龙等等,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一个这么小的街区里面能够在千年内涌现这么多杰出的人物,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平江路历史街区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和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了六十余处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建筑。将其现状图和《平江图》上相应区域对照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江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平江图上记载的状况大体上是一致的,平江历史街区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历史街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历史地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街区保护与更新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演进,平江历史街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面临着衰退迹象,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1 传统民居破旧,基础设施匮乏、居住密度过大、居住环境差。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破损、腐朽现象严重,沦为危、旧房屋(图1);老建筑内部通风、采光条件差,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多户合住、户均面积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居住环境的恶化。另外,街区基础设施匮乏,供水、排水不畅,现有管网紊乱,公共环境卫生缺乏必要管理,既影响环境风貌又影响人身安全。
2.2 街景杂乱,街区传统特色逐渐消退。部分居民自发的无规划控制的维修及建设,缺乏精心的设计,严重破坏了建筑的风貌和质量,甚至是街道空间格局(图2)。沿街大部分店铺都较破败陈旧,店面招牌、广告风格不一,导致街道界面缺乏连续性,街区空间形态混乱,街区形象受到损坏,传统风貌受到威胁。
2.3 土地利用不合理,街区功能结构混乱。街区中分布着几处特殊用地和工厂,体量庞大,对街区环境造成破坏。街区内道路以小尺度传统街巷为主、线型曲折,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求。居住和工商业等不同功能的混杂,道路网过于复杂且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这些功能结构的混乱问题直接导致了历史街区活力的衰退。
2.4 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保护工作亟待加强。街区内需保护的文物古迹有七十多处,需修缮的历史建筑更是占到40%左右,保护工作面广量大。建筑物普遍缺乏维护,缺乏专项管理和维护资金。由于历史原因,产权归属分散,不利于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3. 街区保护与更新措施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整治工程始于2002年,复活之后的平江路,留住苏州老街巷的真实生活,保留一个独具风韵及古风的苏州,也保留下苏州独特的城市记忆。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 功能结构调整。平江路历史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和极富吸引力的传统特色,加之逐步完善的物质基础条件,具有巨大的内在旅游开发潜力和价值。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施过程中,辨证地吸收传统街巷空间环境的历史文脉, 将其定位为集观光、购物和居住于一体,充分体现苏州古城特色,并且具有浓郁历史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的传统商业、文化、旅游中心。从而使保护区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生活方式,使今天的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走上一条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整体和谐的道路。
3.2 空间物质环境整治。在平江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的实践过程中。秉着只迁不拆的宗旨,逐门逐户修缮,同时拆除街区内违章建筑、新建公共卫生设施、加固维修桥梁驳岸、补种绿化树木,极大地保护与延续了平江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图3)。并进行管线下埋、雨污分流等现代化生活配套,最大可能完善居民继续在此生活的条件。
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载体功能快速提升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客栈、旅舍、会所、画廊、茶楼、工艺店等项目相继在平江历史街区内孕育而生。以建设平江历史街区文化、休闲、旅游特色街区来定位发展方向,已完成保护利用近一点九万平方米。例如,明代方氏老宅整合后成了展现江南特色的平江客栈、清代潘氏老宅整合后成了独具大家风范的礼耕堂。
3.3 加强居民的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传统建筑维护、旧屋拆迁补偿、住户重新安置、保护与更新计划的诸多方面均与老街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活动又直接影响着老街的整个风貌特色和居住环境。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光有政府意志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居民才是街区真正的主人(图4)。
规划编制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及时反映和听取社会各阶层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通过社区等层面发动老年人一起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规划实施阶段,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工程采取公示方式,采取的房屋不落地的拆迁办法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街区保护的顺利实施。在重要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利用上,成功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解决修缮的资金和合理利用的问题。
3.4 完善街区管理工作。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并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项目工作的落实。规划、建设、文化、土地、财政、环境保护、旅游、水务、市容市政、交通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具体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
4. 经验与思考
4.1 经验。
4.1.1 政府、专家以及居民的通力合作。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采取了政府倡导、专家支持、居民参与的共同实施机制。政府与专家分别从行政和技术角度把握着旧城改造的方向,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多方利益汇集的地方,政府的支决策和支持(指意识、资金和组织等方面)是规划设计成功的重要条件;技术层面由专家出面,来统一作出规划安排。同时争取居民的理解,鼓励公众的积极参与,更有利于街区保护的顺利实施。
4.1.2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视作孤立的文化碎片,街区更新应以老城的整体保护为前提。平江路历史街区在保持历史城市固有形态特色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更新:一方面通过改造历史街区,融入新的功能与新的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延续苏州文脉,复苏平江路历史街区的活力。
4.1.3 历史街区的经营理念。资金短缺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瓶颈,而平江路历史街区在资金运作无疑是成功的。平江路上两万多平米的招商用房,只租不卖,只为了取得保护的绝对控制权。政府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赋予城市资产“资本”活性,从而带动了平江路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升值。
4.2 思考。
4.2.1 拆迁安置引发的社会问题。平江路历史街区原住户大多属于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在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过程时,虽给予了当地居民一定数量的货币补偿,但对低收阶层而言依然不具备在城区购房的能力。贫富分化使得城市环境的地域不平衡不断加大,贫富矛盾日益突出,容易滋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稳定。
4.2.2 与房产市场的关系。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为龙头的众多旧城区改造项目均开始于这个时期,众多的拆迁户同时涌现,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了苏州的整个房产市场,炒房现象日益频繁。苏州房价超乎寻常的增长速度已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不利于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亦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平衡发展。 4.2.3 交通停车问题。平江路历史街区是人流量与车流量高度聚集(尤其是节假日)的地区,对周边道路冲击很大,各类机动车、自行车来回穿梭于街区,购物者难以享受安全、舒适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街区的停车问题未能基本解决,停车行车秩序紊乱,交通问题在将会成为一大隐患。 5. 结语 平江路历史街区具有不同于城市其他地区的个性特征。只有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复兴历史街区活力、增添城市活力的规划实践,历史街区才不会在城市发展中褪去原来的本色,促进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平江路历史街区的规划和实践的意义就在于此。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依旧任重而道远,要解决历史环境中街区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难题,仅从遗产保护、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已难以适应复杂的现状,需要多学科联合,以更为综合的方法、更为宽广全面的角度去认识、分析、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志荣.“拼贴”与“有机更新”——浅论历史风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J ]. 新建筑,1998,(2):28~30. [3] 周畅.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 建筑学报,2004,25(10):5~6. [4] 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5):1~5.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6-11-593 [作者简介] 范伟娜(1987.05.22-),女,职务与职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9届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徐飞鹏,男,职称:教授,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
The probe o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practice
——Take Pingjiang Road Historic District, Suzhou into consideration
Fan Wei-na,Xu Fei-pe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Historic Distric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district is a complex dynamic process that requires respect for history and culture, while showing that the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make the Historic Districts of Pingjiang's planning as a case in the studying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bout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methods and means. After the comple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ning ,we conduct a survey of their us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which to b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Key words】Historical district;Protection;Update;Neighborhood vita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历史价值
平江路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隅,是迄今为止苏州古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其范围东起环城河、古城墙,西至临顿路,北自白塔东路,南到千将路,占地有一一六公顷。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平江路是沿河的路,全长是1606米,两侧有多条横街窄巷,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平江路历史源远流长,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苏州有个说法:“五湖四海夹条沟,彭宋潘韩夹个周”,说的是苏州的五个顶级大姓,韩氏的韩馨、韩炎、韩是升、韩葑、韩崇,潘氏的潘奕基、潘曾沂、潘道祁、潘曾绶顾氏的顾其蕴、顾冀东、顾廷龙等等,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一个这么小的街区里面能够在千年内涌现这么多杰出的人物,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平江路历史街区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和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了六十余处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建筑。将其现状图和《平江图》上相应区域对照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江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平江图上记载的状况大体上是一致的,平江历史街区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历史街区是不断发展的“活”的历史地段,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街区保护与更新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演进,平江历史街区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面临着衰退迹象,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1 传统民居破旧,基础设施匮乏、居住密度过大、居住环境差。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破损、腐朽现象严重,沦为危、旧房屋(图1);老建筑内部通风、采光条件差,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多户合住、户均面积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居住环境的恶化。另外,街区基础设施匮乏,供水、排水不畅,现有管网紊乱,公共环境卫生缺乏必要管理,既影响环境风貌又影响人身安全。
2.2 街景杂乱,街区传统特色逐渐消退。部分居民自发的无规划控制的维修及建设,缺乏精心的设计,严重破坏了建筑的风貌和质量,甚至是街道空间格局(图2)。沿街大部分店铺都较破败陈旧,店面招牌、广告风格不一,导致街道界面缺乏连续性,街区空间形态混乱,街区形象受到损坏,传统风貌受到威胁。
2.3 土地利用不合理,街区功能结构混乱。街区中分布着几处特殊用地和工厂,体量庞大,对街区环境造成破坏。街区内道路以小尺度传统街巷为主、线型曲折,无法满足现代交通需求。居住和工商业等不同功能的混杂,道路网过于复杂且公共开放空间不足。这些功能结构的混乱问题直接导致了历史街区活力的衰退。
2.4 文物古迹数量众多,保护工作亟待加强。街区内需保护的文物古迹有七十多处,需修缮的历史建筑更是占到40%左右,保护工作面广量大。建筑物普遍缺乏维护,缺乏专项管理和维护资金。由于历史原因,产权归属分散,不利于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3. 街区保护与更新措施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整治工程始于2002年,复活之后的平江路,留住苏州老街巷的真实生活,保留一个独具风韵及古风的苏州,也保留下苏州独特的城市记忆。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 功能结构调整。平江路历史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和极富吸引力的传统特色,加之逐步完善的物质基础条件,具有巨大的内在旅游开发潜力和价值。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施过程中,辨证地吸收传统街巷空间环境的历史文脉, 将其定位为集观光、购物和居住于一体,充分体现苏州古城特色,并且具有浓郁历史传统风貌和文化氛围的传统商业、文化、旅游中心。从而使保护区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生活方式,使今天的保护区规划和建设走上一条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整体和谐的道路。
3.2 空间物质环境整治。在平江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的实践过程中。秉着只迁不拆的宗旨,逐门逐户修缮,同时拆除街区内违章建筑、新建公共卫生设施、加固维修桥梁驳岸、补种绿化树木,极大地保护与延续了平江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图3)。并进行管线下埋、雨污分流等现代化生活配套,最大可能完善居民继续在此生活的条件。
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载体功能快速提升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客栈、旅舍、会所、画廊、茶楼、工艺店等项目相继在平江历史街区内孕育而生。以建设平江历史街区文化、休闲、旅游特色街区来定位发展方向,已完成保护利用近一点九万平方米。例如,明代方氏老宅整合后成了展现江南特色的平江客栈、清代潘氏老宅整合后成了独具大家风范的礼耕堂。
3.3 加强居民的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传统建筑维护、旧屋拆迁补偿、住户重新安置、保护与更新计划的诸多方面均与老街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活动又直接影响着老街的整个风貌特色和居住环境。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光有政府意志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居民才是街区真正的主人(图4)。
规划编制过程中,鼓励公众参与,及时反映和听取社会各阶层关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通过社区等层面发动老年人一起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规划实施阶段,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工程采取公示方式,采取的房屋不落地的拆迁办法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街区保护的顺利实施。在重要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利用上,成功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解决修缮的资金和合理利用的问题。
3.4 完善街区管理工作。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历史街区的整体性保护工作,并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项目工作的落实。规划、建设、文化、土地、财政、环境保护、旅游、水务、市容市政、交通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具体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
4. 经验与思考
4.1 经验。
4.1.1 政府、专家以及居民的通力合作。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采取了政府倡导、专家支持、居民参与的共同实施机制。政府与专家分别从行政和技术角度把握着旧城改造的方向,在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多方利益汇集的地方,政府的支决策和支持(指意识、资金和组织等方面)是规划设计成功的重要条件;技术层面由专家出面,来统一作出规划安排。同时争取居民的理解,鼓励公众的积极参与,更有利于街区保护的顺利实施。
4.1.2 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视作孤立的文化碎片,街区更新应以老城的整体保护为前提。平江路历史街区在保持历史城市固有形态特色的前提下进行有机的更新:一方面通过改造历史街区,融入新的功能与新的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延续苏州文脉,复苏平江路历史街区的活力。
4.1.3 历史街区的经营理念。资金短缺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瓶颈,而平江路历史街区在资金运作无疑是成功的。平江路上两万多平米的招商用房,只租不卖,只为了取得保护的绝对控制权。政府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对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赋予城市资产“资本”活性,从而带动了平江路历史街区及其周边地区升值。
4.2 思考。
4.2.1 拆迁安置引发的社会问题。平江路历史街区原住户大多属于社会的低收入阶层。在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过程时,虽给予了当地居民一定数量的货币补偿,但对低收阶层而言依然不具备在城区购房的能力。贫富分化使得城市环境的地域不平衡不断加大,贫富矛盾日益突出,容易滋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稳定。
4.2.2 与房产市场的关系。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为龙头的众多旧城区改造项目均开始于这个时期,众多的拆迁户同时涌现,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了苏州的整个房产市场,炒房现象日益频繁。苏州房价超乎寻常的增长速度已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不利于社会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亦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平衡发展。 4.2.3 交通停车问题。平江路历史街区是人流量与车流量高度聚集(尤其是节假日)的地区,对周边道路冲击很大,各类机动车、自行车来回穿梭于街区,购物者难以享受安全、舒适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街区的停车问题未能基本解决,停车行车秩序紊乱,交通问题在将会成为一大隐患。 5. 结语 平江路历史街区具有不同于城市其他地区的个性特征。只有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复兴历史街区活力、增添城市活力的规划实践,历史街区才不会在城市发展中褪去原来的本色,促进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平江路历史街区的规划和实践的意义就在于此。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依旧任重而道远,要解决历史环境中街区保护与更新所面临的难题,仅从遗产保护、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已难以适应复杂的现状,需要多学科联合,以更为综合的方法、更为宽广全面的角度去认识、分析、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志荣.“拼贴”与“有机更新”——浅论历史风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J ]. 新建筑,1998,(2):28~30. [3] 周畅.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 建筑学报,2004,25(10):5~6. [4] 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5):1~5.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6-11-593 [作者简介] 范伟娜(1987.05.22-),女,职务与职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9届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徐飞鹏,男,职称:教授,工作单位:青岛理工大学。